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例(优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例(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一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二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1.寻找1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分享的“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例(优质8篇)”,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三篇】
本课是1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2)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能够完成1篇语句通顺的、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小儿歌或小故事。
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运用谜语、儿歌、组词造句、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自制教学图片。
(一)片段导入,引出新课。
1.师:生字朋友要和大家捉迷藏,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
2.学生自读ppt上的生字故事。
(二)自读课文,理解感悟1.第1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自己思考,同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a、小鸭为什么不敢自己去?b、鸭妈妈为什么不带他去?c、“过了几天”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
2.诵读全文,尝试记忆。
(三)扩展阅读,深化主题。
过渡:小鸭通过努力,学会了游泳;小鹰通过努力,学会了飞翔;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通过努力,学会了生活的本领,让我们共同走进“阅读天地”吧!
(四)布置课外作业。
要求:编一个能说明“自己的事自己做”道理的小故事,可以仿照《自己去吧》编,也可以自由续编、创编。相信你能成功!1.学生构思;2.创新写作;3.汇报反馈。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四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单元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加对诗歌的`兴趣.过程与方法,策划、活动、交流、评价、总结。
教法:组织、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活动。学情分析。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五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教学难点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点评该导入很好地体现了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通过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会很快的理解本课的主旨思想。
1、讲述。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总结,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
a、画面。
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点评美术课一定要及时切入主题。美术课程主要的时间还是要用与学生练习和创作的的过程,在前面导入及开始讲授新课过程中如果激发兴趣或是引导思考都做过了头,美术课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本课的讲述过程很快就进入了“海报”这个正题是正确好的做法,错误的例子则是这部分都快结束了还在纠缠“地球”、“环境”等。
2、讲解。
(1)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
a、写实b、装饰c、抽象d、漫画。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c、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
d、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
e、小组汇报。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组先来说?”
点评讲解过程要将课题涉及的详细内容讲全面。本课由于讲解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在中间设计讨论环节,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事也达成课讲解部分的教学目的。
3、练习。
1、学生制作作品的工具可采用水粉、水彩笔和油画棒。
2、采用分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
3、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
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4、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刚才你们看了别人的作品或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如果有受到启发,有新的想法,下节课可以进一步完善作品。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节目再排练得更精致一些,下节课表演。”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六篇】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九月十教师节做贺卡表感激。
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一)导入教学: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教学,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七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荷塘月色》是1篇写景散文,更是1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b.积极乐观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教师的教案设计奖教案范文【第八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桔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提高训练。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综合训练。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填空。
()大约重1克()大约重1千克。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7千克500克=()克23千克-15千克=()千克。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克——g。
1千克=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