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乡镇组织干事先进事迹材料篇1

编者按: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启动以来,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推动全省组织系统带头创先争优,省委组织部于今年9月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我身边的优秀组工干部”推选活动,截止目前,共组织发动50多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推选出身边的优秀组工干部860多名,涌现出一大批党性坚强、公道正派,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牢记宗旨、甘为人梯的优秀组工干部,充分展示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营造了全省组织系统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现将李超球等10名优秀组工干部代表的先进事迹摘登如下,希望广大组织干部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

在看不见的世界里书写明亮人生

湘乡市委组织部主任科员李超球

他双目失明15年,却通过口述的方式撰写了400多万字的各类文稿。他将一批又一批年轻同志送上领导岗位,自己仍在研究室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5年前的一个深夜,在加班回家的路上,李超球边走边思考一个调研课题,不小心一头撞在电杆上,粉碎的镜片扎进眼角,在医院缝了十多针。此后,他的视力逐渐下降,加上长期用眼过度,到1995年双目彻底失明。

失明的打击使他痛不欲生。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很快振作起来,重返工作岗位,拿起手中的笔,迎接命运的挑战。失去光明的他,各种困难和痛苦接踵而至。下乡途中,他掉进过水沟;上班路上,他撞倒过行人;办公室里,经常被碰得鼻青脸肿。但他从没叫过苦,也没说过难。为了思想上不落伍,能力上不掉队,他坚持听电视、听收音机,白天请同事收集报刊、网络上的资料,晚上让妻子念给他听,重要的资料请人录好音,回家躺在床上反复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地学习,先后用坏了36台收录机。通过日夜苦练,他不仅成了同事们眼中的知识库,还训练出过耳难忘的本领。10多年来,他撰写的材料获得市级以上奖励30多次。

对双目失明的他来说,白天和晚上一样的漆黑,但在他的心中,却时常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一次,他听一些改制企业的党员在议论:“这下买断了,以后组织生活到哪里过呀?”从这句不经意的话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企业改制了,下岗的党员也要有个新“家”。于是,他一次又一次走进企业和社区,积极探寻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形成了近万字的报告报湘潭市委。市委高度重视,实施改制破产企业党员社区“安家工程”,为1万多名改制破产企业党员在社区安好了“家”。失明15年来,他克服困难,坚持每年用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下基层调研,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市里闻名的“基层通”。他参与调研的60多个课题,很多成果进入了领导决策。

在组织部工作25年,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为亲友谋半点方便。外甥下岗想找个单位,他没有出面;大学毕业的侄儿找工作,他没有帮忙。就连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将他妻子从一个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调到了行政单位,他硬是说服领导,做通妻子的工作,让妻子回到原单位上班。然而对每一位到组织部的来访者,他始终怀着亲人般的情感, 20多年来,他接待来访人员3000多人次,没有一人不是带着对他的感激和叹服而去。

奋斗不止生命更有意义

长沙市委基层办副主任刘怀彧

他20多年里6次动手术开腔取石,因肝硬化进行了肝脏移植。走过生与死的关口,他更加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奋力前行,竭力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21岁那年,刘怀彧患上了肝胆管结石,先后接受了6次取石大手术。但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向现实弯腰,把苦难当成实现生命价值的强大动力,奋力拼搏。正是凭着这种执着,他11次被评为省市先进,获得各项奖励30余次。2004年3月,他参加中组部在长沙进行的“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在连续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他身体出现了持续的腹胀、厌食、失眠等危险信号。同事们发现后催他去检查身体,他坚决不同意。他知道,当时试点工作正在关键阶段,一旦去检查,医生肯定会要求他住院,这样势必影响工作。他只是悄悄地找来卫生员,一手打点滴,一手写稿子。最终,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得到中组部的高度肯定,而他又一次躺在了病床上。

2005年10月,他的肝胆管结石病情不断恶化,经医生诊断,如果不进行肝脏移植,将随时有生命危险。面对巨额医疗费用,他和家人束手无策,甚至做好了放弃治疗的准备。就在这时,组织给他送来了温暖。从市委领导,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纷纷为他捐款,单位领导还请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救治方案。最终,移植手术成功实施,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7年,组织安排他担任市委基层办副主任。来到新的岗位,他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不顾家人的担忧,经常一个人深入基层调研。为推动全市建设扶贫工作上水平,他坚持每个星期到县市布点村去一次,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调研产业发展情况,三年来,他拖着病体在偏僻的布点村往来跋涉奔波,行程达20多万公里,19个布点村的工作由此全面改观,基础建设全面改善,产业项目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成为长沙市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这期间,他和基层办的同事们同甘共苦,一道“5+2”、“白+黑”地超负荷工作,全然忘记了“戒疲劳、戒熬夜”等医嘱。他参与起草的市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1+2”文件,牵头编制的《2009?2012年长沙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在基层产生热烈反响,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看着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肯定,他激动地流下幸福的眼泪。

档案室里四十年的奉献

邵阳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夏和俊

他19岁进入邵阳汽车发动机厂从事人事档案管理,30岁调到邵阳市委组织部档案室工作。如今40年过去,他仍旧用心呵护着这些无言的卷宗,坚守在档案室里默默奉献。

干部档案工作很枯燥,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40年来,夏和俊以档案室为家,经常加班加点“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修修补补、装装订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这里的一桌一椅、一柜一档充满了感情。通过潜心钻研,他也成为大家公认的档案工作行家里手。经他分享的“2023年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实用3篇”,卷面整洁,内容齐全,信息真实,上报省委组织部,都能获一次性审查通过。他对库房里的每一本档案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不用看目录,就能准确地说出基本内容,找到具体位置,常常让前来查阅档案的干部赞不绝口。他大胆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利用可公开的档案数据信息,为党政机关提供档案查询、开具证明等服务,走出了干部档案服务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新路子。1999年,他被中组部授予“从事干部档案工作三十年”荣誉称号。2008年,在他的努力下,全市12个县市区委组织部档案室全部通过中组部一级单位标准验收。

干部档案虽小,但事关干部进退留转,事关组织选人用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40年来,他严格遵守档案工作纪律,从不拿原则作人情,更不拿档案作交易,始终保持着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本色。有一名企业领导干部,上世纪80年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记录在案,多次托人找到他,想销毁这段不良记录,遭到他的严词拒绝。某县级领导想改小自己的年龄,答应事成后给他好处,他不为所动,毫不留情面地予以回绝。

他对自己十分“吝啬”,加班加点经常是一盒方便面简单对付,抽的是最廉价的香烟,用的是最简单的办公用品,在市内办公事从不用公车。然而,对集体他却十分大方。部里档案室翻修,他主动垫资2万元买回优质木材,自己肩扛手提,日夜守护在工地,以致年逾九十的老母亲弥留之际也没能见他最后一面。

他自幼丧父,从一个贫家子弟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他常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从这个社会得到多少,而在于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是党组织给了他一切,有生之年要尽最大努力回报党,回报社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工资并不高,但他省吃俭用,每年都要超额交纳几百元党费。办公室的桌椅坏了,走廊上的电灯不亮了,他记在心里,每次都在下班后从家里拿来工具细心修理。2001年4月,县里几所医院的血源告急,原本身体虚弱的他,瞒着家人和同事,三个月内悄悄去献了两次血。

组织工作原则的守护者

临澧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正科级组织员、干部组组长彭爱国

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提起他,上至领导,下至一般的党员干部,无不称赞他为人正派、处事公道、铁面无私。在组织部工作14年,他先后10多次获记功等奖励,2008年作为常德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市巡回报告,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一定要做到公其心待人,平其心处事。”彭爱国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干部组组长,每逢换届选举或干部调整,想到他这里打通关节、探听虚实者不乏其人。对此,他采取“三不”对策。对浮于工作精于关系的干部“不屑”,对探听虚实、托朋求友的“不理”,对送钱送物登门造访的“不贪”。全县每次考录公务员和公选科级领导干部他都全程参与,作为具体承办人,在参选对象眼里,他手里攥着重要信息,很多人都想方设法靠近他,有打听出题人员的,有探摸面试评委的,他始终守口如瓶。很多人说他是“不透风的保险柜”。亲人在他身上也沾不到半点光。几年前,他担任干部监督组组长,负责全县乡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时,他妻弟担任一个县直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审计中发现该单位有违规行为。岳父亲自登门,请求他网开一面。从不过问他工作的妻子也在一旁要他跟审计部门打招呼。面对家人的求情,他没有突破心底的那道防线。第二天,他向领导如实汇报了审计情况,他妻弟因此被全县通报批评,受到黄牌警告,至今与他不相往来。在他看来,原则面前无小事,原则面前无亲情。坚持组织工作原则,他别无选择。

他对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每次制作干部任免审批方案、下发干部任免文件、呈报干部推荐考察材料,他都要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干部档案,有时文件发出去了,还经常睡不安稳,唯恐出现差错。领导和同事们都夸他是组织部的“活字典”,因为全县7000多本干部档案、1000多名乡科级干部的信息,他烂熟于心,可以信手拈来。这些年,他不知开了多少次“夜车”,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赡养父母、照顾儿子、打理家务的责任全都推给了妻子。14年里,他经常早出晚归,儿子从入托到考上大学,送他上学、为他辅导功课的时候屈指可数。2006年4月的一个晚上,大雨下个不停,当时他正在一个单位参加年度班子考察座谈,正在长沙出差的妻子打回电话,要他去接滞留在校的儿子。考虑到该单位班子情况复杂,他没有及时抽身。等不及的儿子不得不冒雨骑车回家,结果发了好几天的高烧。为这事,妻子埋怨了他半个月。

14年来,他身边的同事,他考察的干部,有的成了县级领导,有的走上了其他重要岗位,有的成了他的直接领导,而他依然“进步”不大。虽然每次干部调整空缺了哪些好职位,他最先知情,也曾怦然心动,但想到有很多优秀的同志比自己更合适,作为组工干部,他甘当守护红花的绿叶。

老百姓的“贴心人”

祁东县风石堰镇党委组织委员徐争喜

他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舍身保护群众身负重伤。他在基层一呆就是20年,默默奉献,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他就是被老百姓亲切称为“贴心人”的徐争喜。

今年7月11日,气温高达38度,他和驻点村龙湾村村支书彭世刚搭乘一辆三轮车挨组查看烤烟生长情况,途中恰遇72岁高龄的村民陈中元和他4岁的小外孙伍文杰。他见爷孙俩走得满头大汗,赶紧把他们拉上了车。当三轮车来到一个拐弯下坡路段时,突然刹车失灵,三轮车瞬间从一丈多高的陡坡翻向了旁边的稻田。就在车子倾翻的一刹那,他一把将伍文杰搂到怀里,用双臂紧紧护住„„500多斤的三轮车重重地压在他身上,钻心的疼痛使他感到阵阵眩晕。在这次事故中,他受伤最重,右肱骨粉碎性骨折,桡骨神经严重受损,小文杰却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到了医院,医生要先帮他检查,他却坚持要医生先给年事已高的陈中元老人、彭世刚支书治疗,得知他们都无大碍后,才放心地躺到病床上。

在他受伤住院期间,风石堰镇先后有100余名群众自发赶到衡阳市附二医院看望,没有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只有一张张朴实无华的期盼之脸,一片片深深的敬重之情。

苗乡赤子情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友文

他20多年如一日,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他牢记宗旨,淡泊名利,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其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在苗乡大地广为传颂。

杨友文出生在贫困山区,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从普通干部一直干到党委书记。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既锻炼了他的能力,也培养了他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他心中,基层就是他的家,群众就是他的亲人。调到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后,他挑起基层党建这付重担,决心为基层、为群众多做一点事。2006年10月,全县4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铺开后,面对资金缺口难题,他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委挂点,单位帮扶”县级资金自筹方案,在县财政投入41万元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宣传,上门联系和召开协调会,确定了82个行政、企事业单位作为41个建设村的帮扶单位,共落实帮扶资金116万元。为了确保任务优质高效完成,他跑遍了所有建设工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林木资源,建设吊脚楼式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议。在他的努力下,如今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建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场所,为广大苗乡群众办成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群众充满感情,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他长期担任领导干部,始终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甘为人梯。在乡镇任党委书记时,为节约开支,他经常坐班车进县城办事,到了县委组织部,工作用车能保证,但他很少用,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上下班。担任副部长多年,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评价他:“友文对人公道,对事认真,从来没有为私事找过我,一找我就是汇报工作,是个真正的老实人!

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钱,也不在于他当多大的官,而是在于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赤子情怀,深深根植在他深爱的苗乡大地上。

组工信息化建设的拓荒人

郴州市苏仙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正科级纪检员、干部监督组组长黄向前

他15年如一日,凭着惊人的毅力,通过自学,从“电脑门外汉”成为“软件开发专家”,为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甘于奉献,对自己热爱的事业看得很重很重,对于职位和名利却看得很轻很轻。

黄向前刚到组织部工作时,看到每次调整干部,每年制定区管干部花名册,都是用手工抄写,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出现差错,工作极为不便。他就暗自琢磨,如果能开发一套干部信息管理软件,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8年底,他用原本打算结婚用的所有积蓄买回一台电脑和40余套专业书籍,闭门潜心研究程序开发。经过大半年的自学,他才开始设计干部信息管理软件。就在进行信息采集时,却遇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大难题。原来,近3000名干部的数码相片文件和1万多份档案原件的数码扫描件,必须要以高度压缩方式进行存贮,否则数据库会因运行速度缓慢而失去实用价值。当时郴州还没有编程的专业人才,书上也没现成的解决方案。他只好利用国庆长假,到办公室上网搜索资料,然后一遍遍地测试、纠错,连续加班加点,一日三餐都是由妻子送到办公室,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下,经过连续作战,终于攻下这道难关。2001年底,这套具备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仅源程序代码就长达322页的《党政干部信息查询和职务调配网络管理系统》终于开发成功,他也因此获得了“组织工作程序员”的美誉。

开发软件是件苦差事。这些年来,他头发少了很多,也白了很多,但始终没有松懈,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坚持了下来。15年来,他先后开发了《湖南省党费管理系统2006》、《政协委员和提案管理信息系统》等10多套软件,几乎每两年就开发出一套。尤其是由省委组织部委托他开发的《湖南省党费管理系统2006》,能够自动记账和进行党费统计,大大提升了党费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全省推广使用后,备受好评。

渐渐地,他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了一点知名度。一些企业找上门来聘请他去开发软件,在深圳的同学请他去加盟,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些朋友也劝他,搞软件开发是“不务正业”,都40岁了,该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了。看着身边搞软件的都买房买车,他还只住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看着同事都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科级干部,他内心也有过不平衡。但一想到自己开发出的软件,能够得到组织上的重视,得到领导的认可,能够转化为推动组织工作的生产力,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一份荣誉感,觉得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是值得的。

甘为人梯不言悔

桂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谭建安

他在组织部工作15年,默默耕耘,甘当干部成长的铺路石。他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分管的多项工作都干得很出色。他公道正派,甘为人梯,始终保持着一名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是谭建安的人生信条。1996年,调到县委组织部后,为尽快进入角色,他经常加班加点、下乡调研。2007年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他主动带队到最偏远的5个山区乡,一连10多天没有回过家门。2008年的那场冰灾,全县停水停电,他受命带领机关干部铲冰通路,每天第一个赶到抗冰救灾前线,手掌上冒出血泡依然坚守岗位。2008月7月的一天,他带队到乡镇考察干部,80高龄的老父亲突然发病,家人要他马上赶到医院,但他直到考察圆满结束后才匆匆赶到父亲病榻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患上多种慢性疾病,每月要发病好几次,但他总是默默忍受,从不向任何人提起。妻子经常抱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出门。同事为他作过统计,在组织部工作15年,他累计加班1000余天,相当于多干了3年的活。

他不但会实干,还善巧干,工作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2002年,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的现状,他牵头制定出台了《桂阳县党员星级评定考核量化标准》,在全省率先推出党员“星”级管理模式,掀起了党员创“星”争“星”的热潮,被《共产党人》、《新华社内参》等刊物宣传推介。2004年,在他的推动下,全县推广“支部+协会+基地”党建模式,新华社连发两期评论称之为“桂阳党建模式”。2007年,他开始分管干部工作后,积极争取县委重视,全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干部人事改革制度。近3年来,全县92个县直单位拿出864个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在全市率先面向村支书、村主任公开选拔乡镇副职,有效地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优化了全县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

基层党建工作的“老黄牛”

他从事组织工作26年,把基层党建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江这块红色土地上打造了一张又一张名扬三湘的党建品牌。近年来,他分管的全县党建工作2次在中组部召开的会议上发言,2次获奖,在全省11次发言,4次获奖,中央、省市媒体60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方寅发常说,基层党建千万条,敢于创新是头条。负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他始终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平江县每年外出流动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怎么把这支流动的党员大军管理好,是他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流动党员成立党组织关键在找到领头人。得知流动党员傅福初在深圳创业有成,方寅发便千方百计和他取得联系,不辞辛劳多次登门做工作,鼓励他依托自己的公司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并亲自制作党支部牌子、制定相关制度邮寄过去,帮助布置办公室。凭借着这股钻劲,在他的努力下,全县先后在北京、深圳、东莞、郑州等地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48个。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经他提议,在全县开展了“亮身份、创红旗、奔小康”活动,农村每一位党员勇敢地亮出身份,勤奋地创业致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近年来,平江县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组织开展了“百村党建调查”、“万千百十”、“弘扬老区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建设魅力家园”、“城乡党支部共建”、“百村党建示范带建设”等一个又一个主题活动,很多经验做法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介。

勇挑事业家庭两重担

娄底市娄星区委组织部纪检组长、干部室主任周红

丈夫到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她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她经常克服单位人手紧张的困难,长年累月带头加班加点,用自己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却经常牵挂着那些困难党员群众。

2005年,周红的丈夫被组织上选派去援藏。当时,小孩刚上小学,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面对这一切,她没有丝毫的怨言,每天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照顾一家老少的生活。2007年,她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手少,她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把办公室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同事们都赞她是家里的“大当家”,是部里的“好管家”。一年后,表现出色的她调整到干部室任主任,同时兼任干部教育室主任,负责全区的干部、人才工作。为尽快熟悉干部工作,她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安排好老人小孩一天的生活,总是第一个赶到办公室学习文件、查阅资料,她还利用三个月时间,对全区所有县直单位、乡镇进行了全面调研,掌握了大量干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她常说,组工干部上要对得起党,下要对得起老百姓。她爱着自己的家人,更牵挂着那些困难党员群众。2007年,她在下乡访贫问苦活动中和茶园镇松山村老党员刘兆江结成了帮扶对子。此后,逢年过节她都要去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主动帮助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她还长期援助百亩乡雅塘村的一名困难学生,每年资助她1000多元学费。今年,她负责朝阳村的建设扶贫工作。为帮助那里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她经常利用节假日下到村里,和村支“两委”的同志商量发展大计,反复找财政、林业、水利等部门争取扶持,为村里筹集到了一大笔扶贫资金。现在,朝阳村修通了出村水泥路,修好了骨干山塘,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乡镇组织干事先进事迹材料篇2

陈 寒

夏永霞,一个农民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代课教师,当过村干部,上过党校,参加过招聘考试;被分配到三河口镇工作后,在办公室做过办事员,任过总支主任、书记、镇妇联主任、党委委员;后来还任过社会事务办主任、党委宣传委员;现任麻城市三河口镇党委组织委员。

从学生到工作岗位,从普通员工到组工干部,无论身份变化,无论职位高低,夏永霞始终都在用责任成就人生,用真情演绎辉煌,她不愧为组工战线上一朵美丽奇葩,霞光永放。

扎根基层是朵弄潮儿

三河口镇是黄冈市版土面积最大的乡镇。十多年来,夏永霞骑着摩托车跑遍了三河口镇近四百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她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她了解这里的村村户户,她与这里的父老乡亲结下了不解之缘。

夏永霞的丈夫是个较为成功的商业人士,年收入不少。好多人劝她回家做个全职太太,可她就是铁定了要与干部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的决心。有人撂出风凉话:“当干部有瘾!想做女强人!”这些,她全然不顾。

乡镇换届,她再挑重担,连任组织委员。她觉得服从安排是一个党员的职责,组织委员这个岗位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平台。

责备、委屈让她哭了起来。但想到自己是名党员,她鼓起勇气开始做丈夫的工作。第二天丈夫主动当起司机,把她送到了离县城50余公里的边远村。

“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精益求精。”这是领导对夏永霞的工作评价。“扎根基层,我心甘情愿。”这是夏永霞的选择。

服务百姓是位贴心人

无论是初次相识,还是早已熟悉,每一位接触过夏永霞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和热情。

对待群众,夏永霞总是面带微笑,热情服务。老百姓有问题,她帮助联络协调,不厌其烦。

每每看到夏永霞真诚待人的情景,三河口的老百姓没有过多的赞美之词,但从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上,分明能看出一片片深深的敬重之情。

苦练内功是名突击手

夏永霞常说:“组工干部上要对得起党,下要对得起百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她苦练内功,把“勤能补拙”作为座右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工作总是呈现新亮点。

为了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她把抓党建与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下村督办,以点带面。在她的带领下,各村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汪家冲村建成了三河口镇最好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发展顾问、名誉书记,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村级集体经济也随着发展了。

2012年该村决定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夏永霞多次做工作。她用诚意感动了投资老板,也感动了村里的党员群众。终于,黄冈最大的养殖场--顺康牧业在该村落户了。

她还为汪家冲村筹集资金9万余元,修通了村级水泥路,修好了当家塘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村 “两评两促”评议会上,党员们说,汪家冲村今天的变化离不开镇党委的领导,也离不开夏永霞的工作。

默默无闻是个奉献者

在组工干部这个工作岗位上,虽说头上戴着别人敬重的“光环”,做的却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而对夏永霞来说,成就了事业,却舍弃了家庭。

夏永霞还有一个最大的愧疚,那就是对儿子的照顾了。丈夫在外经商,公婆被哥嫂接到北京,儿子只得送私立学校寄读。

去年四月的一个周末,本想在家陪陪儿子的她接到电话,要去河铺村安排现场会。她留点钱给儿子就匆忙地走了。晚上回家时,儿子哭着扑进了她的怀里。原来,她忘了留钥匙,儿子不能出门,只得学着在电饭煲里做饭,可是不会操作,饭没煮熟,结果饿了一天肚子。

知道这事的婆婆打来电话:“有你这样的母亲吗?”

晚上,夏永霞躺在床上,眼泪流了出来。她多么希望和孩子、和丈夫、和公婆一起分享家庭的幸福呀!

真情付出,换得丰厚回报。夏永霞的工作多次得到领导肯定和上级表彰。去年,她被评为黄冈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三河口镇被评为麻城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顾大局,识大体,树标杆,爱岗敬业,堪称奉献典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一心为公,无愧组工楷模”,这是退休老党员张诗赋夸赞夏永霞时的即兴之作,却也是夏永霞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为我们党赢得了最好的口碑。

乡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乡镇组织干事先进事迹材料篇3

分享

创新

近期,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的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通过学习,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更加明确了一名组工干部的职责,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民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而且是具体的、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舍生忘死、抛头颅撒热血的伟大壮举中。当前我们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发展阶段,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先进性放到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来定位,放到维护和实现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来定位。像孔繁森、郑培民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成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第二、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要通过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第三、要通过学习优秀组工干部的模范事迹,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贵在坚持。要谨记组工干部的职责和使命,严守组织工作纪律,不断对照一名优秀组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是对我们自身建设的一次反思和提高,相信随着活动的开展每一位组工干部都会因此受到鼓舞和启发。

分享

创新

深受感动和启发,更加明确了一名组工干部的职责,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民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而且是具体的、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舍生忘死、抛头颅撒热血的伟大壮举中。当前我们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发展阶段,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先进性放到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来定位,放到维护和实现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来定位。像孔繁森、郑培民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成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第二、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要通过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第三、要通过学习优秀组工干部的模范事迹,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贵在坚持。要谨记组工干部的职责和使命,严守组织工作纪律,不断对照一名优秀组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是对我们自身建设的一次反思和提高,相信随着活动的开展每一位组工干部都会因此受到鼓舞和启发。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48 872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