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族开会发言稿(样稿)【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家族开会发言稿(样稿)【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族开会发言稿【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雪已过,冬至将临。今天,冬月十一,我们这些杨氏后代和至爱亲朋,不畏路途遥远,抛开手中工作,携带妻儿老小,从四面八方齐聚联盟吴家,焚香祈祷,祭拜列祖列宗,再次隆重举办家族聚会活动。在此,我代表第十一届祭祖活动筹备组向前来参加这次盛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家族活动的关心与支持!

杨氏家族祭祖活动自20xx年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十一届。参与此项活动的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上升到几百人,募集到的资金从最初的几百元到如今的上万元,活动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活动的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每年的家族聚会活动在家族和社会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既弘扬了家族美德,又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既凝聚了师家人的力量,又构建了家族的和谐;既营造了师家人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又激发了我们师家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光宗耀祖、振兴家族,奋发图强、永不言败已成为x氏家族的真实写照。

正因如此,师家人已受到别人的羡慕与尊重,杨氏家族已在本地享有崇高的威望与认可!我们应当珍惜今天聚会与相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后,愿祖上英灵永远保佑杨x氏家族蓬勃发展,永远辉煌!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家族开会发言稿【第二篇】

各位宗亲:

大家好!

树发千枝根共本,千年家族永同祖。今天,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怀着万分兴奋和虔诚的心情,话族事、说家亲、叙宗情、颂祖德,共聚一堂,举行隆重的宗亲联谊活动。

我甄氏系虞舜三子甄藩的后裔。族谱以舜帝为始祖,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公元1418年安徽始迁祖第114世祖甄譓公荣登大明永乐戊戌科金榜,赐进士出身,先任翰林院庶吉士,有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次任翰林检讨,掌修国史,出任汝州、泰州、宿州三地判官,后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因屡建功勋荣升寿州、宿州知州。

甄譓公,自明永乐戊戌年(1418年)中进士举以来,至20xx年,约十个甲子,六百余春秋。

甄譓公奉旨于明正统年间出任寿州、宿州知州,出仕以来,勤政爱民,福泽治地,功勋卓著,军民拥戴,子孙满堂,后传裔孙已逾二十一世,散居合肥市、长丰县、颖上县、霍邱县、砀山县、凤阳县、定远县、泗县、临泉县、灵璧县、萧县、太和县、寿县、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马鞍山市、明光市、宿州市、亳州市等地,总人口4万余人。得其庇佑,我氏后裔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人丁兴旺,各业有成,代有贤良。

以安徽长丰的甄氏后裔为主,秉承先祖孝德贤行,成立了安徽甄氏文化研究会,在研究会的安排下,近几十年来,除了每年的清明祭祀始迁祖外,并约定“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我们还于20xx年重修了家谱,20xx年,赴宿州、寿州寻找先祖遗风,新修了祭祖的道路,对祖坟周边进行了绿化、硬化,举办了隆重的庆祝甄譿公进士举六百年庆典。为弘扬我甄氏文化,传承先祖美德,做出了应有贡献。

巍巍甄姓,悠悠千古。我们深信宗亲们一定会在尊宗敬祖、寻根追本的过程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祖的光辉历史传统,更好地发扬先祖的艰苦创业精神,添家族光彩,让千秋万代把老祖宗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发扬光大,先祖的在天之灵,必然会佑护各支房、各家各户,生枝衍派、长发其祥、生贤出贵、世代隆昌。为加快家乡的建设大显身手,为甄氏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做出应有的努力。同时在开展宗亲联谊的过程中,加强宗亲的来往,在增乡情、亲情、友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甄氏宗亲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家族、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愿我甄氏族支同脉、同心、同发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英才辈出,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上以告慰先祖,下以垂范子孙!

并祝大家事事如意!岁岁平安!家家幸福!谢谢!

家族开会发言稿【第三篇】

各位宗亲:

我是侯氏家族排行16世孙侯体刚,我很高兴代表侯氏宗亲五修族谱领导小组作大会讲话。我们今天喜聚江苏丰县侯老家,共同商议五修树德堂侯氏族谱,这是一次宗亲团聚、叙情叙谊的大喜事,是一次光宗耀祖、扬我英名的大好事,也是一次功德无量、后世永记的侯氏盛事,参加今天修谱大会的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一百多个村庄的宗亲热心人,我代表五修族谱理事会,向各位宗亲的到来表示感谢,向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理事会成员表示感谢,向积极参与筹备今天这个大会的各位宗亲表示感谢!

按照理事会的安排,今天由我来讲一讲咱们五修族谱的工作。

第一、为什么要五修族谱?

大家知道,我们侯氏家族来到丰县已经600多年,历经战争饥饿、风灾雨漶、改革开放,我们的家族人口越来越多,前景越来越好,为国家、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很多“两院”院士、知名企业家和问政一方的地方官员,更多的侯氏宗亲创业有为、事业有成、积极进取、生活小康、家庭和睦,有的是行业的劳模,有的是单位的先进,有的是邻居的模范,为我们家族赢得了荣誉,赢得了美名,赢得了威信,这是侯氏大家族的荣耀。五修族谱,是新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是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需要。

首先,从大的方面说,可以说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特色的保护和延续。因此,改革开放后,1984年和20xx年,国家文化部、档案局曾两次下发通知,组织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搜集家谱,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和《中国家谱总目》,把家谱看作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作是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另两大支柱就是方志、正史),认为它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以及各地的图书馆,包括不少大学的图书馆,都收藏着大量的家谱、族谱。 这是国家对家谱的认识,这也说明国家对各个姓氏编修族谱是允许的、肯定的、支持的,是不反对的、是不禁止的。

其次,从小的方面说,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谱记载着每个家族的来龙去脉,记载着家族的祖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记载着家族的迁移发展、兴衰更替。许多没有家谱的人,除了在世的父母、祖父母外,往上几辈的祖宗就不知道了,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不仅是你一个家庭的遗憾,也是整个家族的遗憾。所以,家谱具有“尊祖、敬宗、收族和教化”的功用,可以使后代人明白自己的祖宗、祖先,可以起到团结家族的作用,有利于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和谐;可以对子孙后代起到传承的教化的作用。历史上各姓各族对修谱都极为重视,过去的传统是每隔30年就要重修、续修一次。现在我国南方包括东南亚一些华人中,还都继承着这个传统。这个传统是个好的传统,我们也应当继承下来。

第三、从对树德堂侯氏大家族来说,同样是一件意义很大的事。按照传统的说法,修谱是“三十年一大续,二十年一小续”,我们的家谱上次是1991年修订,到现在是20xx年,为什么提出五修?我给大家做个说明,统一一下思想。一个原因是现在形势发展很快,人的思想越来越现代,生活方式也在转变,老传统、老习惯在逐步丢失,年轻人丢的更快,说文雅点就是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多次号召学古典文化,背唐诗宋词,拜孔子,读《论语》,都在抓这个东西,大家说当紧不当紧?形势在变,我们的思想也要变,得跟上趟,现在不抓紧,以后修谱难度会越来越大,这是现在提出修谱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先进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多数年轻人到外地务工打工,长年累月很少回到家乡,也有很多已经在外地买房安家,我们的家谱里面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没有名字,他们在外地遇到侯氏宗亲因为不懂家谱有时会闹笑话,让人看不起。现在修谱,一方面把这二十多年生的孩子纳入家谱,同时也是开展家族教育、强化家族意识的很好机会,年轻人带着家谱哪怕住天南海北,再远他也知道树德堂,他也有归宗归族意识。各位宗亲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现在修谱的第三个原因,我接触到的很多侯氏宗亲都有一个共识,盛世修谱,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他们说一大批讲传统、有威望、家族意识强、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年人还在,他们是家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抓紧时间开发利用,我被他们的赤子之心感动,大家都在为侯氏家族的事赤心向前,为了侯氏宗亲,我决心担起这个重任,带领理事会成员,和各位宗亲一起,把侯氏族谱修成一个质量上乘、印刷精美、五十年不落后的精品,尽心尽力,完成五修任务,让侯氏宗亲满意。

第二、编修族谱的工作怎样进行?

目前,我们附近地区的侯姓人口分布在将近一百多个村,人口众多,四修族谱时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经过理事会商议,这次五修族谱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件事,选好班子。办事,首先要有人,要有牵头组织的人,还要有具体办事的人。牵头组织的人必须是德高望重、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热爱家族事业有奉献精神。办事的人必须是:人热心、能奉献、有威望、有能力。半个月前,我和我们侯氏家族的20多个人先聚了一下,一房到五房各房都有代表参加,初步商议了五修族谱方案,成立了理事会,由我等7人组成,下设6个活动小组,一到五房都明确了一个负责联系人,负责从各村落实一到两个能胜任工作的担任牵头人,可以说,我们的班子已经搭好,今天会后就开始全面进入工作。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弄清底数。这个底数,包括四修的底数、五修的底数。顺便说一下,谁要是无论在丰县还是外地,发现了一修、二修的族谱,一定要及时提供信息,想法复印下来,花再多的钱我想办法,无论再大的代价我们都要收集到手。四修的族谱,如果大家发现有排错的顺序、打错的字,要根据新摸的底数在五修上一一更正过来,错误不能以讹传讹,在我们的手上再犯下去。五修的底数,一定要摸清楚,名字问清楚,不要写错字、白字,不能自以为是,想当然,新的错误一产生一错就是几十年,大家都是讲究人,我们都要个好名声,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另外再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男女都上谱。过去的家谱只记男的,女的不上家谱。我们这次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则,男女都上谱。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我们做的是关系到侯氏宗亲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侯氏家族绵延有序的大事,值得劳动,值得付出,值得骄傲。二是我们从这次开始增加二门的族谱。目前掌握的情况,二门主要分布在安徽砀山、山东阳谷等地,他们多次积极和我联络,表达认宗归族的意愿,我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很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家族在壮大,这是五修族谱办的一件大喜事,请大家支持配合。

第三件事,时间安排。请各位宗亲记住三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入谱截止时间是今年12月31日,此后出生的不再入谱;第二个时间,各村汇总的吊线图11月25日之前交到各房联系人手里,然后开始排版校对;第三个时间,校对截止和确定印刷数量时间是12月31日,有12月份新出生的孩子,在12月份校对时把资料补齐,元月份校对最后一遍后开始印刷。家谱印好以后,每房保存一套,捐助500元以上的每个家庭保存一套,这些不再收费。除此之外,想领家谱的要在12月25日前报上名单,价格根据印刷成本收取。最终的印刷数量12月31号前一定要确定,请各位宗亲做好工作,多征求意见,满足大家特别是迁到外地的宗亲保留族谱的愿望,我们力争春节前发下去,五修族谱顺利结束。

第四件事,费用情况。考虑到物价因素和各项开支,根据理事会商量的意见,健在的侯氏宗亲入谱,每人收10块钱,有能力、有意愿者欢迎捐助,捐助500元以上的在族谱上留名。如果我们侯氏宗亲有的确实生活困难,或有其他情况,大家不要强人所难,费用可以不收取,名字照录,但汇总交款时一定要写个情况说明交给各房联络人。具体内容由本法布置。

第三、我提几点要求

五修族谱,各位宗亲担子很重,我理解大家心情,也相信大家能力,为确保高质量完成编修任务,不出任何差错,力争把族谱修成“传承历史、宗亲全面、卷本适宜、内容扼要、文字简洁、花费较少、便以查看”的一本好家谱,我作为总牵头人代表理事会提几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统一思想,满怀信心。这次五修族谱,有国家深化改革、社会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有侯氏宗亲寻根问祖、完善家谱的共同愿望,有在座的各位宗亲热情高涨、勉力而为的不懈努力,可以说,我们今天是顺势而为,符合形势发展,顺应家族需求,我们要满怀团结的愿望、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

第二点要求,各司其职,担当责任。理事会成员要团结一致,担起重任,有话讲桌面,有事多商量,要发挥带头作用,做好群众表率,多关注,多支持,无私心,不懈怠,要像办自家家庭的事情一样看待,要有感恩思想,感恩祖宗的荣耀,感恩宗亲的信任。各工作组承上启下,非常关键,要明确自己的担子,认清自己的责任,按照理事会的安排,“一个号子喊到底”,指到哪,打到哪,全力以赴,克勤克俭。各房联系人事情琐碎,工作任务重,大家都是热心人,接了这副担子就要挑好,要标准高,多费心,能吃苦,不要怕麻烦,要把事情尽量考虑周全。各村都有一两个牵头人,你们在一线,事无巨细都要经手,你们的工作是修好族谱的基础工作,就像盖大楼,你们打的是地基,这个环节工作做不好,以后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费劲,大家要有好的态度,要有耐心,带感情做事,善于沟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要怕麻烦,我们的族谱修好了,一个庄的外姓会佩服你们,侯氏宗亲会感谢你们,侯氏的后代会记住你们!

第三点要求,胸怀宗亲,慎之又慎。我们虽然不能说做的是千秋伟业,但对侯氏宗族来讲,也是在担当历史责任,完成历史使命,我们侯氏宗亲今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无论是处在五修族谱的哪个岗位,负责哪项工作,我们都要有感恩之心,感恩时代,感恩祖宗,感恩信任,有了感恩之心,你就有了目标,有了劲头;都要有宽容之心,宽容别人的差错,宽容别人的误解,宽容别人的不配合,这样心态才会平和,事情才会顺利,才会少些烦恼;都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祖宗,敬畏侯氏宗亲,工作要如履薄冰,不该得的坚决不能得,不该要的坚决不能要,要保证清正廉洁,财务上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每一笔账都要清清楚楚;都要有进取之心,工作要高定位,高标准,好上再好,力求完美。

各位宗亲,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和沟通,增加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同一祖先的血,我们是一脉相承的宗亲,所以,更应该相亲与共、肝胆相照,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五修族谱的任务。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宗亲团结一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情,可以相信,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修谱任务一定能够完成!我们相信,有各位宗亲的努力,侯氏家族一定会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一定会走向繁荣,更加昌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侯氏家族一定会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继往开来,蒸蒸日上!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宗亲事业兴旺,心情舒畅,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家族开会发言稿【第四篇】

各位与会宗亲:

本人汪广仁,并非广西人,也非香港人,更不是什么教授、博士、专家,其实就是贵州省赤水市长沙区长沙镇土生土长的教师出生的教育出版小小商人。8岁以前在城镇为非农业户口,8岁以后下乡当农民学会了种田挖土,17岁以后参加教育工作又变回非农业户口,所以适应城市的市侩,熟悉农村的朴实,喜欢农民的直率。38岁以前做过小小的校长,38岁以后做过大董事长国际奔波,现在退回国内做点小事以苟且偷生,也算看破红尘、隐居山野。 我的老革命父亲1989年离世前曾遗言与我,寻根问祖、重修家谱。可惜后来我鸿运当头、如日中天,办学校、搞公司,国内外到处讲学,飞来飞去,荣誉、名义装满了脑袋,哪里还知道家乡呀。当书呆子遇到奸商,自己满身伤痕的时候,才知道我原来需要一个家啊。当深圳的汪文才来电,要求我同意他使用自己的所谓教育家资料于汪氏青年创业联合会,并且告诉我武汉汪振亮老人等准备修编《汪氏通宗世谱》时,刚刚有点家的感觉的我才猛然想到了父亲。于是,我一边飞赴武汉拜会汪振亮老人等,一边致电老家兄弟快递家谱给我看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心中几乎只有“寻根问祖重修家谱”八字了。

由此,我入涉寻根、企望家谱,不惜花费、长途跋涉,结识了家谱专家汪振亮、汪诗明、汪长富、汪兴吾等等,对家谱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汪振亮老人,退休至今,十几年如一日专注家族,几乎所有的退休金都用于家谱,太令我感动。当我第一次与汪振亮老人电聊,得知他们筹备全国《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研讨会可能因资金泡汤时,赶紧捐款两千;当汪振亮老人与我面谈,说没有公安部门同意刻制的公章不便开展工作时,我马上就安排秘书以自己的研究院名义申请刻制了公章快递武汉;当参加武汉会议,从汪振亮老人处知道,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一直想成立全国性的汪华文化研究会,但苦于国家民政部门的限制无法实现时,我主动与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汪炜电联,自己出资并且亲自去香港申请注册了“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即世界汪氏宗亲联谊会)”交给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管理,而且负责以后每年的政府年检及其费用,同时捐款千元给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声明自己不担任武汉、黄山任何全国性、全球性组织的任何职务,志愿在外做些实际的工作。同样,我也不想担任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的任何职务,志愿在外做些实际的工作,希望大家成全。 自然,我编辑出版了《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1),赠送给了武汉、黄山两会代表和部分未能出席两会的宗亲,也亲自参加了两会并且发表了讲话。武汉、黄山两会,我亲耳聆听了专家们的报告,对全国联谱修编《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和研究发扬汪王文化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本次参加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扩大会议,我购买了150本《天下汪氏》第三期赠送大会,同时也自己编辑出版了《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2)并且亲自带来150本赠送大会。各位看了这两本书,也就算是看完了武汉、黄山两会全部文件,相当于出席了这两会。今天没有参加会议的宗亲可以上网到相关网站浏览这些文件。 我认为,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据目前学术界的考证,做家谱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追根溯源和留名于世,就是家谱的作用。人生短暂,怎样才能流芳千古?不朽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代代相传的谱书,记载着先祖名讳事迹流传至今,自己的精神也能传之永远。而且,家族世系人文,主干枝叶,什么时候都能一目了然。历代名人对家谱也都十分重视,国内如唐朝皇帝李世民、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国父孙中山、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三个代表”的、和谐社会观的、现代文学家巴金等人,国外如美国总统克林顿、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人,都在重要场合提及家谱的重要性。 家谱之于个人,追溯根脉;家谱之于家族,传承精神;家谱之于国家,观史鉴今。当世物质财富只能人间共享,而史书精神却能世代传扬。修家谱为后人留下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仅能团结族人,还能教育子孙,瞻仰先祖。家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谱的重视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爱家、爱国、爱人民的起点。

刚才汪志堂在《开幕词》中讲到:我们要为家族兴旺发达、团结和睦尽职尽责,以家族的团结去维护祖国的团结和巩固,用家族的兴旺发达去推动祖国的振兴强大,用中国的强大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安宁。这是我氏全国联谱重大意义之所在。这就是大局意识。作为百家大姓之一的汪氏族人,应有这种胸襟和气度,应为全国联谱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这次全国联谱中,我们滇黔川渝的汪氏宗亲一定会大显身手,勇做贡献。大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有钱的出钱,有智的出智,有力的出力。

汪义富在《廿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中讲到:关于全国联谱的问题,其他姓已经走到在我们前面去了。对于全国联谱,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各支系的上接问题,力争搞清楚,一脉贯通。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反对独断专行。一定要坚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我们要一边搞好各支系的支谱调查,一边搞好我们的滇黔川渝《汪氏通宗世谱》(第三版),最后才能做好与《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对接。各县理事会应该组织力量,尽快把汪姓族人聚居地的理事会建立起来。各地应尽快建立公益基金,以利于开展扶危济困工作。

汪诗明在《修谱主题报告》中讲到:武汉会议的主要精神是全国联谱。全国联谱就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弘扬爱国爱民这种思想,实现家族振兴、国荣我荣、国强我富、国泰民安、国盛我兴。编修《汪氏通宗世谱》是国家历史的需要,是汪氏家族历史的需要,是教育提振族人的需要。要广泛发动、查找尚未修谱的支系和离谱族群,精心组织初修、续修和统编工作,做好与《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对接。要健全组织,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做好经费筹集、使用及管理,要提倡奉献精神。如何办,理事会或联谊会未成立或不健全的,要继续成立或健全;认真传达和贯彻会议精神;应把筹集必要的资金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找本辖区内的企业家或经济宽松的本家赞助;人丁资料、家谱史料的收集工作,应同时进行;资料整理形式,人丁资料,统一用瓜藤谱表示。

关于修编《通宗世谱》,汪义富、汪诗明、汪志堂等几位领导所讲的,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由于时间关系,也就强调几点:

1.认真领会全面宣传。全身心的参加会议,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要认真学习《天下汪氏》第三期和《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2)里关于修编家谱、宣传汪王文化的文章,把汪义富、汪诗明、汪志堂等几位领导和下面将要讲话的宗亲的讲话以及本次会议精神进行全面传达、宣传贯彻。

2.建立健全相关组织。尚未建立支系理事会或者联谊会的,要尽快建立,建议以建立理事会为主,以便更有力度的开展工作;已经建立支系理事会的要健全相关组织,调整班子,增添新生力量,培养年轻人,搞好传帮带。尤其是财务制度(可以参考武汉),不可随便。我刚才看了一下本次的会议日程,晚上是各支系讨论,今晚各支系就要抓好这次宝贵的聚会时间,召开好支系会议。对于还不知道自己支系的宗亲,等会休息时可以问问知道的宗亲,或者按区域问问相关理事会或者联谊会。

3.广泛动员积极行动。只是自己懂得不行,只是自己去做不行。回去后各支系必须召开宗亲大会,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号召宗亲积极献言、献策(像汪辉、汪子实、汪诗华等宗亲这样)。要让全体宗亲至少各地宗亲代表人物能够知道如何去一家一家的登记什么、做什么,然后才能造册修补家谱。只有有钱的出钱、有智的出智、有力的出力,才能有成就。 我的其它建议,大家看看《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2)第37页《对〈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修编的建议》和《天下汪氏》第三期第22页《几句即席语》即可。

最后说一点汪王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我们大陆中共目前所倡导推行的社会和谐、和谐发展,其实并非什么新玩意,早在隋末唐初吴王即汪王或者汪华时代就已经施行。汪华的吴王时代,四周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唯其辖下六州民族团结、社会发展,这就是汪华和谐文化的功绩,也是唐至清先后有9位皇帝15次下诏加封汪华的原因。之所以黄山市政府拨款上亿修复汪华的徽州府衙等等,之所以安徽省政府要打造汪王文化旅游商业圈,不就是看重汪华的和谐吗?我主张天下汪氏一家亲、区域性汪事全国大家办,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不要有地方、小集团思想,要有全局观念。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员近五分之一非汪姓,武汉《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办公室有外姓人士,《天下汪氏》编辑部第一审稿人徐桥云,我《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大部分工作人员不姓汪,你能够说不允许外姓人参与我们汪氏之事吗?如果当年我们的祖先汪华这样做,他就不可能名垂千古。举国需要和谐,我们汪氏更需要发扬祖先首创的和谐。

为了给我们滇黔川渝汪氏宗亲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云南镇雄籍南昌工程学院讲师汪涛武等宗亲建立了“西南汪氏网”,我也在原“黔滇川渝汪相连群”的基础上建立了“黔滇川渝汪氏家族会群”,欢迎大家前往发表高见。只有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团结至善,我们黔滇川渝汪氏家族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谢谢大家!

48 738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