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第一篇】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一览(名单)

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致敬向上的力量!

“年度人物”的定义: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1、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3、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4、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5、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杰出贡献;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为社会公平、人类生存环境作突出贡献;

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恰好在这一年,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成为香港第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

作为一名归国华侨,他的求学、研学和治学之路,一直与祖国割舍不开。

陈清泉:我在第三代华侨家庭成长的,因为我在印尼的时候,华侨得不到保障。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可以站起来。

幼年经历的动荡时局,让陈清泉深刻体会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个体命运的重要。

1953年,年仅16岁的陈清泉回到了祖国怀抱,他考入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陈清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的工业化进步贡献力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陈清泉仅凭简单的资料,设计研发了低频发电机,为中国煤炭工业的自动化做了最初的尝试。此后,他又用6年时间,研制了中国早期的直线电机。

那时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陈清泉决定前往香港。

1982年,陈清泉博士毕业,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教书。陈清泉通过大量学习研究,预判出电动汽车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希望能够帮助祖国抓住这次发展机遇。为此,他决定将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清泉设计了电动汽车hku2001,它承载了跨越时代的科技理念,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陈清泉:那个时候应该是最典型的、最先进的。

陈清泉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他撰写的专业著作,成为高等院校的经典教材,为现代电动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陈清泉多次荣获国际性科技成就奖,而在他的内心当中,却更看重祖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为此他建言献策,助力国家战略,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清泉:20年前我当工程院院士的时候,我就说了这句话,中国要成为电动车王国,现在已经实现了。

2017年6月,由陈清泉牵头,与香港其他23位院士一起,给____写了一封信,表达了香港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巨大热情,同时也期待国家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影响科研发展的问题。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答复,信中提到的问题迅速解决,这让香港科技工作者振奋不已。

陈清泉:____批示很具体,他那个信是一个强心剂,我一直在脑子里深深记住,所以我要记住____的嘱托。香港一定要跟深圳和内地珠联璧合,融入国家的大建设。

近年来,国家支持香港科研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2018至2021年共有17个由香港高校牵头申报或承担的项目课题获批立项,项目资助经费达亿元。这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给了陈清泉莫大的信心。

心怀祖国,放眼世界,陈清泉仍然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走过86年的人生历程,他仍然初心不改。

《感动中国》颁奖辞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

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

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驰骋了四十多年,

如今,

你和祖国,正在超车。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陈清泉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第二篇】

(一)

王定国,女,103岁,曾参加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3年入党, 1934年参加长征,只有50斤体重的王定国坚持走完了长征全程。她在离休40年后仍然脚步不停,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挽救失足少年,99岁还参与植树造林。

一生紧跟共产党,为了信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为了解放全中国,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她内心笃信的长征精神。她相信长征的前方就是光明。

(二)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今年,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科院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好评。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第三篇】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出炉(最新名单)

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

感动中国年度事迹的重大意义

一、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进步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六、以公而忘私的正能量抵消社会上不和谐、不道德、不健康的阴暗面、负能量。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2月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阎肃、郎平等光彩耀人的文体明星,也有巴金、钟南山、袁隆平、叶嘉莹、屠呦呦、钱学森这样的睿智学者,更有张荣锁、魏青刚、黄久生、王锋、田世国、王顺友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徐本禹、郑培民、梁雨润、杨业功、刘金国、刘跃进这样的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节目于2003年2月14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04年起,在每年首播次日21:3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重播。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将揭晓。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安徽省的“麦王”。

徐淙祥:我1972年开始(种粮),到2022年,(种了)50年。

徐淙祥为什么能够成为安徽“麦王”?他种地的经历要从半个世纪前说起。1972年,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的高材生,他没有留在城里,而是决定回家乡当一个农民。他很少跟人提及,这个决定与他的大伯有关。因为那一年,徐淙祥的大伯突然全身浮肿、皮肤蜡黄,在病床上面对前来探视他的侄子,许久说不出话来。没几天,不到50岁的大伯就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去世了,这件事给了18岁的徐淙祥很深的刺激。

徐淙祥:那时候农村全部是肩挑手提、人工操作,想提高产量是非常困难的。

那时候的生产技术,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小麦亩产至多三四百斤,大豆亩产不足百斤,吃饱都难,更不用提什么营养了。站在大伯的墓前,徐淙祥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徐淙祥:外国先进国家小麦(亩产)能超千斤,玉米也超千斤,我想咱都是一个地球,咱们国家只要干起来,也能超千斤。我说我们将来也有这一天,所以我选择了搞农业。

2010年起,他牵头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注重科技育种,累计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帮助本村和周边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成功脱贫致富。

如今,徐淙祥一家三代,儿子与孙子都加入了务农的行业。爷爷老徐的黑色放大镜“退役”了,孙子小徐的智慧农业app上线了,祖孙三代在新的时代,成为新的种粮明星。

徐淙祥的孙子 徐旭东: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觉得我们在搞农业,带领广大种植户一起多种粮、种好粮,这个舞台还是无比广阔的。

徐淙祥: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感动中国》颁奖辞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

拼过,才更执着收获。

种了一辈子庄稼,

现在赶上了好年景。

禾苗在汗水中抽穗,

稻麦在农机下归仓,

珍惜陇亩颗粒,

心怀天下仓廪,

你是泥土上的黄牛,

夕烟下的英雄。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徐淙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第四篇】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第五篇】

43年前,双目失明的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并没有自暴自弃。她自学成为了一名盲人中医师。30年后,她不仅开创了自己的诊所,还为贫困学生资助了373万元。

在黑暗中,她仅靠自己的双手,却做出了许多连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混混度日的人,或者是身强体壮却整日贪图享受,蹉跎岁月的人应该感到羞愧。我的内心深深感到了惭愧,光明就是我们身边,但我们却不如一个盲人那样好好珍惜它。也许人就是这样,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才会感到后悔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群集体:她们是90后、00后点燃青春的力量;她们是70后、80后前进的动力;他们又是50后、60后的偶像。他们,是中国女排,他们点燃了几代人的火把。

在这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30年里,中国女排从低谷中奋起,如此难得可贵的精神是许多人一辈子也坚持不了的。我们应该向她们深深致敬!

48 1042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