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发展现状(通用4篇)
【导言】此例“全国经济发展现状(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第一篇】
整、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视角。
一、政策主线:经济复苏与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回归
在宏观政策正常化的主线下,需要重点把握的主题有三个:信贷投放、通胀预期管理、非政府市场需求。
(一)信贷投放
在间接融资占主导的融资结构下,信贷始终是观测我国宏观经济正常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信贷投放是2009年危机应对政策基调下最突出的政策,也是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二)管理通胀预期
(三)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
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需要关注的一个政策着力点是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降低对政府投资需求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防止二次探底。以2008年底4万亿财政支出计划为代表,通过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我国经济从危机中迅速企稳复苏。然而,从推动经济复苏的动力看,政府投资推动依然主导了复苏进程。因此,未来我国经济的前景本质上取决于政府主导的短期刺激增长能否顺利转化为市场主导的可持续增长,而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则在于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
关于激发市场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很多领域做了重要部署。首先,为刺激政府之外的企业投资,并防止大型垄断企业在一般领域的过度扩张,中央要求清理大中型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之间不公平法规,构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氛围,同时要求降低一些高门槛行业的政府管制,使市场流动性有一个顺畅的投资渠道;其次,鼓励民间消费。
二、结构主线: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转折点
在特定意义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表现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本质上却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冲击,凸显的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因此,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转折点,即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而全球金融危机则成为转换的起点和机遇。
总体而言,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将围绕三个视角展开:我国经济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的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增长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增长转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来推动增长。从这三个结构调整的方向来观察,未来我国经济存在很多新的机会。
(一)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
从应对危机一年多来的实际经验看,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按照国际惯例的统计口径,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这一水平不但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也显著低于东亚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因此,未来我国城市化空间巨大,城市化的推进也将成为我国经济下一阶段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对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化进程也为评估我国结构乃至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目前,许多资源行业被认为存在大量产能过剩,或者从短期周期波动看,这些行业在未来一两年将会出现过剩。然而
,如果把分析视角放到城市化的背景下,考虑到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资源需求,则未必会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
(二)消费增长正处于转型拐点
(三)区域结构调整: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呈现积极变化
区域经济结构对观察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时期,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呈现积极分化,区域多元化格局明显增强了我国应对危机和吸收冲击的能力。从2009年的增长格局看,中西部地区的复苏强度和速度都明显高于沿海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这些地区不得不承受来自结构转型和金融危机的调整压力。相比之下,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状况正在出现明显好转;同时,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也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两方面因素使银行信贷随中央的投资项目转移到了中西部。所以,2009年全国信贷投资前十名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占了相当比重。
三、国际主线: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视角
我国经济总体规模的迅速上升,促使我国的决策者、学者及企业家在把握我国经济走向时,都必须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的运行态势,而我国经济的运行态势本身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一)后危机时代是我国加快资本和资源重新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显著冲击,我国经济在强劲的经济刺激和经济转型动力推动下迅速复苏,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都表现出异常强劲的增长。如果在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十分强劲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全球资源的强劲需求,进而成为许多摩擦的根源和导火索。但正是因为在危机时期,我国即使保持更快的资本形成速度来推进城市化,发达国家的经济依然相对低迷,这就给我国经济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来进行资本和资源的重新布局。
因此,2012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全球经济以及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为我国加速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机会。大致来说,这种布局可从三方面推进:首先,重新布局资源;其次,后危机时代是我国企业重新整合实用的产品、技术、品牌和资源的一个较好时期,也是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地位的好时机;其三是新兴产业的崛起。
(二)我国将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适应和参与国际规则
我国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总量上,我国经济即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未来我国应分享“驾驶员”的位子,发掘和利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适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三)我国经济“再平衡”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有机组成部分
金融危机本身具有两面性,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表现为“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而言,表现为“过度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也需要相应进行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平衡点。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美之间在危机应对时期和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政策线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对应”效应。美国储蓄率提升的幅度直接决定着我国出口部门可能受到冲击的程度。如果美国的居民储蓄率大幅上升、消费下降,我国出口就需要做好大幅调整的准备。
全国经济发展现状【第二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支撑着国家的发展,同时推动着其他行业的稳步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代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十分迫切,影响着整体农业建设的步伐。因此,改变当下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
1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完善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土地政策;建立农村财政和资产管理制度,公开农村的财政状况;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工作,建立一支具有高标准的专业管理队伍。这4方面的工作内容互相影响,其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整体的农村经济收益,完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终极任务。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垫脚石”,有了这一基础,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
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
在现代的管理人员中,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建设,按照农村经济管理的有关制度行事是没有必要的。缺少了根本的认识,很多基层的工作人员都是处于一种迷茫的工作状态,被动的处理有关事宜,甚至是寥寥完事,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这样的工作缺乏最基本的工作动力,不具有发展的前景。
相关法律不全面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包含着众多的内容,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负担和财务等内容。这些工作是非常繁琐且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管理。然而,现存的管理法律是不全面的,缺少了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管理部分在处理农村农业的有关矛盾纠纷事宜时,总是“底气不足”,这样对于各项事宜的进行和处理,农业事业发展的进行都是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农业事业的发展和推进。
干部队伍不稳定
由于相关的管理法案的缺乏,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缺乏法律指导监督。这引发了另一矛盾便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干部队伍不稳定。管理工作的干部经常随意调换岗位,影响了工作的进行。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好转,便引发了恶性循环。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事安排呈现一片糟的状况。
经费短缺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来自于政府的财政供养,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来源。然而我国的农村处于负债的局面,很多地方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干部的工资没有得到按时发送,这会影响干部们的工作热情。为解决问题,有的农村采取了借贷的方法,借贷之后不能按时还上,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令农村经济管理的经费问题影响工作,经费不足使其运转困难,最终停止工作。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改善方法
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得到了重大的进步,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各级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思想工作指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总要性和必要性。干部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工作的首位。
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应考虑实际情况,考虑到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符合现状的相关法律,建立全面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法律法规,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为国家落实各项制度提供了基础。
4小结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和管理动力。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各级政府应当关注和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不断的完善机制和制度,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水平。同时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工作队伍,让他们学习农村经济管理的理念,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法,努力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
作者:谭占茹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经济;德国媒体;对华报道
中德建交初期德媒对于中国的报道态度大多是负面的、消极的。德国和中国在国家、文化和媒体三个层面上的巨大的差异导致了其报道的扭曲和片面。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两国关系日益密切,德国对华报道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德国媒体对华报道态度及成因分析是必要的。
在这一研究领域里,前人已经做了十分充分的研究,有王建斌教授在2011年发表的《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媒体中的动态中国经济形象――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和〈时代周刊〉为例》,贾文键教授在2008年发表的《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等近20篇学术文章。本篇论文就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又进行了新的补充与研究,选取德国《世界报》作为研究的素材。经调研《世界报》对中国的关注度很高,其报道态度也相对客观,在德国主流媒体中具有代表性和分析研究的价值。
一、经济报道定量分析
经统计,《世界报》2014年上半年以中国经济为主题的报道一共有51篇,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主题,即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共计23篇),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共计11篇),中德贸易与合作(共计10篇)及其他(共计7篇)。其中经济增长状况这类报道主要是德媒对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进行的分析与评价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对德国的影响。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这类报道包含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时受到了哪些阻力,中国本国的企业在德国投资扩建的情况等。中德贸易与合作这类主要是德媒对中德合作与贸易的相关报道。经统计可知,德媒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这一话题的关注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话题。可以说,这个话题一直是德媒对华报道的重中之重。
2014年上半年德媒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报道在1月份有8篇,在其他月份均为2到4篇,1月份的报导要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经调查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官方在2014年1月20日公布了2013年GDP数据,数据显示已经超过2万亿,这无疑吸引了德媒的眼球。但德媒也注意到其增长的速率明显下降,这对于中德两国的合作来说有重大影响。因此德媒在这期间关注度最高。
二、经济报道定性分析
接下来要对德媒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这一话题进行定性分析。据统计正面报道占总报道的%,消极报道占%,中性报道占%,由此可见消极报道依然占大多数。经分析正面报道集中在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比如《世界报》5月5日刊登的1篇文章《中国在今年可能已经超越了美国》中提到:“正如一直以来经济学家所期待的那样,中国的发展可能已经明显快于世界上最领先的经济体美国”。
负面报道所占的比例最多,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要针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背后带来的一系列信贷问题,并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是表面的,背后有着巨大的风险,不建议德国投资商到中国投资。比如在《外国投资者喜爱中国的贷款》这篇报道中提到“不良贷款堆积如山,经济增长乏力,而一度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冷却下来”。二是中国2013年以来经济增长的速率明显下降,不再遥遥领先甚至被印度等一些其它发展中国家所超越,这使得许多报道认为中国的经济神话已经成为了过去。比如,在《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历史》这篇报道中写道“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与增长纪录告别了。如果发展继续衰弱下去将要威胁到社会稳定”。三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繁荣后会开始霸权主义。在《中国和俄罗斯向西方进行金融攻击》这篇文章指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建造一种强大的武器为了能与西方国家比肩。这两个新兴的国家试图进攻西方的金融市场,他们想与西方国家势均力敌”。文章中用到“金融攻击”一词,可见对于中国的偏见非常严重。中性报道主要是客观评价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表现了中国经济发展速率放缓,但总体依然是上升的客观实情。并没有带任何倾向来看待这一问题。
三、对华报道态度成因分析
经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领域里《世界报》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占据了主导地位,下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德国的国家利益面临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德两国已由互补型关系发展为了竞争型关系。当中国即将取代德国成为出口冠军时,如何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德国人的头等大事。于是攻击不良贷款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成为了一个巧妙切入点,这直接质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并呼吁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减少对中国的投资。此外还宣称中国将奉行经济霸权主义,这更是把中国描述成全世界的威胁,以达到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媒体文化层面的差异。在中德两国媒体的作用、人们对媒体的期待以及媒体的自我定位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媒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宣传时也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尽可能避免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不利影响;而在西方传播学界看来,“新闻界必须是对政府的一个制约,是政府的一个批评者,这种想法促成了过分活跃和好争斗的新闻业,它滋养了一种观念――即政府必然是邪恶的,政府的邪恶是其本质所固有的,因而必须被监控”。正是由于西方媒体对政府的态度和以社会民生为己任的责任感,德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的负面,尤其是政府的劣迹、人民的疾苦。
参考文献
[1] 董湘波。德国报刊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3(02).
[2] 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J].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3] 贾文建。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中的中国形象[J].国际论坛,2008(4).
[4] 王珏。“中国经济”及其国家形象悖论[J].国际观察,2007(3).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第四篇】
赵凌云教授,湖南省华容县人,生于1962年,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担任中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现任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转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对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境外合作课题2项、财政部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项和5项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先后出版《市场力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分析中的应用》、《劳动价值论新探》、《富国裕民的梦寻》、《中国经济通史(第10卷)》等4部专著,主编《经济学通论》、《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中国发展过大关》等三部专著。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Economics(英国)、Modern China Studies(美国)、Management Studies(澳大利亚)等国际学术刊物以及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德国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论文11篇。在国外和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7篇。在《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和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一些论著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较大反响。《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和转摘50余篇次,1995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1997年获“全国第二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一等奖”,此外还获得部省级各类学术奖励10余项。
2000年以来,赵凌云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有转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财政部“十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与转变》,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项目,承担并完成了香港中文大学资助的《香港回归后在整体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加州大学资助的《转轨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以及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资助的《中国省市研究》等国外和境外课题。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学术创新。在上述学术成果中,赵凌云教授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主要有:(1)早在1992年,就系统分析了现代市场的历史内涵,并提出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超越西方市场经济模式,在改革中追求公平、和谐和协调的理论主张;(2)早在1995年,就系统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脱钩”现象,提出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主张,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联动”的政策建议;(3)早在1998年,还对中国经济增长格局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格局(即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4)在1998年,对中国经济整体素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中国经济整体素质偏低的观点,提出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政策主张和相关建议;(5)率先在学术界开展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6)提出以“武汉城市圈”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决策建议。
其他成就。赵凌云除了从事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以外,还关注湖北省和武汉市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主持组建了“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三个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持组建了“武汉发展研究院”,先后深入湖北各地和3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主持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咨询课题10余项,内容涉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部崛起、政府机构改革、城市竞争力、中小企业改革、“武汉新港”等现实问题,曾四次应邀在省委中心学习小组、省政府党组、武汉市委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中讲授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