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硬笔书法名言【优质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硬笔书法名言【优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硬笔书法名言【第一篇】
1、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2、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3、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4、准确临帖,写准点画字形,要还原字帖的书写动作。
5、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6、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7、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8、书法的基本功,就是练笔法、练笔势,练动作。
9、字无百日功。
10、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写字如同扫帚扫地,发挥弹力推着走,不能像拖把地拖着行。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5、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6、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17、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1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1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0、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21、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22、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23、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24、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25、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6、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2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8、落笔不能直上直下用蛮力,而要侧掠划翔用巧势。
29、笔势是使用毛笔写字的动作组合方法。
30、书画之道,纵有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
31、“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32、练书法,眼睛要看毛笔尖。
33、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4、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35、书法是手持毛笔书写汉字点画的动作过程。
36、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3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38、笔法是使用毛笔的动作方法。
39、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40、人的偏见都来自自我擅长的领域。
41、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42、要学书法家的字,先学他写字的动作。
43、拉二明,听的是音乐,练的是手功;练书法,看的是点画,练的也是手功。
44、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4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我学,自我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46、书法就是手功活。
47、练书法,是我儿时之梦,而二十多年军旅生活,却步入宣传之路,因长年忙于公务,书法睡于梦中。乙末年未,不经意间,自己走上了研习书法之道……
4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49、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50、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51、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2、写字力不在手上,在毛笔尖上,如锥画沙。
53、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54、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7.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55、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领悟而告终。——林格伦
56、如诗如画山水多彩地,共创共享“中国书法城”。
57、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58、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59、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60、富有生机就是美。
6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62、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63、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64、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65、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66、勤勤恳恳工作,快愉悦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67、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68、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69、答案是:首先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是写字的延伸,从而达到艺术的高度,具有审美价值,具有收藏价值,百看不厌具有欣赏性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
70、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7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7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73、书法是毛笔的舞蹈。
74、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7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7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8、书山有道,翰墨飘香。书法艺术,渊源流长。
79、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80、书画显功底,笔墨见精神。
81、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82、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83、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84、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85、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硬笔书法名言【第二篇】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硬笔书法名言【第三篇】
1、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
2、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3、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4、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7、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8、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9、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10、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11、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12、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13、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14、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5、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6、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
17、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
18、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1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20、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
21、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22、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
23、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4、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
25、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
26、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27、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
28、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
29、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30、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
3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32、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33、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34、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35、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36、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
37、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
38、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
39、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40、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
41、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42、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
43、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44、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45、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46、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
47、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
48、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
49、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5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
51、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52、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
53、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54、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55、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56、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
57、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
58、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
59、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
60、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61、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62、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63、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
6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6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66、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67、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68、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
69、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
70、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71、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
硬笔书法名言【第四篇】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2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2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上一篇:难忘的考试小学作文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