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学习研讨交流会感受
新高考形势下,英语学科要求难度比以往加大。以现在的高三为例。看今年的高三学生做英语题,一个感受特别明显,就是快。学生在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时,速度可以说是我们以往学生的两倍。因为,这届高三要考两个作文。学生必须尽快完成前面的内容,好留时间给后面的大小作文。有的同学甚至会有考场焦虑,会牺牲前面客观题的正确率为代价,好保证作文时间。
我们现在高一呢,就更难。因为我们还会有二十分钟的听力时间,包括在考试时间内。也就是说,学生答题速度要更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学生现在答不完卷。更不用说精心设计作文的框架结构或语言了。这样一来,我们给学生准备的好词好句,或者高级句式,学生也很大机会没有时间推敲设计,或者在字迹上认真的书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目前在思考的问题。除了平时训练到位,每周批阅作文,我还安排了每个班的每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写一本书,形式就是组员们接力续写。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有的写的相当好。希望长期实施下来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新高考下的题型改变需要学生在考场上思考,但是时间却只能让他们作为疯狂的输出机器。之前有说我们的听力是单独考,我也看到今年山东省和浙江省单独举行了听力考试。()我也听了一下他们的听力。有难度。因为读听力稿的声音变化了,男声比较低沉且有美音吞音,学生听过后也有个别反映不适应。)而我们目前还是在考试两个小时里同时完成听力,选择题和大小两篇作文,确实咱们高一的学生不容易。
当然时间是一方面。读后续写这个新题型也给大家出了很大的难题。开会前一天我正好有机会去聆听省教研员的新高考形势的报告,感觉捕捉到的信息里,读后续写逻辑框架重要性要大于语言。而这个和学生的经历,他们成长的环境,他们的三观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样1篇故事,就是会有同学有出乎意料的编排,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做到大方向的把握和引导,但是具体到千千万万不同的故事,学生在考场上如何延续就需要他们自身的思想做引导。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
高一外语组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