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管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论文经济管理【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管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方法;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经管类课程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面临着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多种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开展经管类课程质量分析。在明晰该课程各种质量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经管类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即涉及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容,又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内容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经管类课程的教育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决定着该课程的授课质量。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我们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1.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

教学服务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从高校质量管理适用的理论方法看,目前已走出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5年一轮的高校的质量评估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已使教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具体执行环节要素多、部门散、运行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削弱了高校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迫切要求以课程为对象,研究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达到提升高校组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2.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联系

目前已有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分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分人才种类的质量管理体系两类:(1)全面的质量体系是以高校组织整体为研究对象而建立的,就是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通过识别与体系相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相互作用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以实现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2)分人才种类和层次的质量体系是以产品为对象建立的,就是对某种类人才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为基础的“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

我们拟建立的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上述两种质量体系的具体落脚点,是组织整体和分人才种类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系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过程原则,为保证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结果,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资源进行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子系统。与其他课程质量体系相互并列,支撑着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多层次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由于经管类本科生课程是硕、博课程的基础。构建的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能稳定地提升多层次课程质量,在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指为该课程教学服务应具有技术和功能性方面内容建立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体系,是指为实现该课程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与组织整体质量体系不同,它是保证实现该课程优质教学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由任课教师组成的、按课程纵向流程设置的全过程管理的所需资源构成的系统。

二、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以课程为对象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便于进行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措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完备的教学流程、文件和制度,严格的监管措施等是基础;教学质量管理的自动化装备与设施、教师的全员参与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等是必备的资源条件。因此,分析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成要素,找出教学资源配置、管理上的差距,便于在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是学校系统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利益,其服务产品从结果看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提供和支付的同时性、服务对象产品的差异性等特性;从过程看具有技术性、功能性等质量特性。因此,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从内容分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从教学服务的本质可分为结果质量要素和过程质量要素。

1.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要素分析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既教学服务的质量标准、环境条件、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设备等是否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表现为课堂教学和网站教学两种载体。课堂教学服务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按计划提供教学服务的综合载体,是适时性的服务;而将该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该课程网站是新颖的表现形式,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

目前支撑经管类课程结果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及其管理水平。经管类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将课程教学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适时上传形成虚拟课堂。

2.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分析

教师的仪态仪表、教学态度、教学程序、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他即参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准备过程,也综合运用其他教学资源完成课堂教学服务过程。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和开课过程中的使用之的过程,构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全过程。其中,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是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内容。

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例如教师能力的准备包括:教学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争取和承担教学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基金项目和纵、横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学法活动,研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论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差与衔接,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该阶段是保证教学服务结果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特性表现为教学资源齐备。公务员之家

教学资源综合过程,是将教师、教学资料、地点等资源按教学纲要形成拟开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其质量表现多个教学课程任务,要达到就某一课程看要求各种资源关系明确、比例适当。该阶段是保证服务结果质量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及其教学过程服务质量是互相作用、相互支撑的关系。过程服务两个过程的质量是教学资源使用过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因此,系统地、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其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时、准确、流畅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确定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系统管理意识不强、过程管理能力薄弱、工作接口缺少明确规定和控制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前两节系统地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提出建立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其可提升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并支承高校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经管类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高校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性,都要求认真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形成的过程、规律和管理方法,制定解决各种经管类课程建设问题的措施,并持续地进行质量控制。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的同时将课程建设与现代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愉悦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因此,经管类课程课程质量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系统综合性、树状网路化。

1.经管类课程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遵循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方法在逐项分析后,制定该课程质量提升方案。形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资源的规范化文件和主讲教师培养的制度化文件。既包括教学资源的规范化,又包括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

(1)课经管类课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经过多次完善,走过了从初级质量向高级的研磨,并在经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适时公布。

(2)经管类课程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经管类课程教学是多种教学资源质量的综合,其中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凡进入经管类课程建设小组的主讲教师需经过培训。其流程包括:①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②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③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培养发展计划;④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⑤进行开课前验收试讲;⑥助课;⑦独立开课;⑧质量跟踪,培养提高。

2.经管类课程质量要素的系统化

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是一个把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等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其理论核心是质量控制过程。即对形成最终成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运行。这种管理方式既构建起高校内部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相互联系和沟通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又通过对于人才产品质量形成的每个环节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的规范,达到合理地配置资源、协调生产关系、实行有效监督、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的目的。

质量体系既是一种理念、原则,又是一种管理方法。我国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满足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3.经管类课程质量因素之间树状网路化统的观念,找出各功能间的内在关系,摸清该经管类课程的所有功能,并表明该活动对象的最终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全部手段,功能系统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明确了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对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就建设一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提出了理论方法支持等,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创建是质量管理里理论在教学服务的实践应用,正是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管理理论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性质;功能;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林业经济问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本专业15名毕业生,除去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外,另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仅有张建国先生等少数学者就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为了引起国内学术界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关注,分析了该学科的性质、功能、理论构架、研究现状等内容,并较为系统地揭示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始于学习苏联,受着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经历了逾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大量专着和学术论文得以发表,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

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鉴此,林业生产活动应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森林经营活动显得更为基础。自德国学者福斯特曼(FauBtmarm)于1849年提出的森林最适轮伐期公式以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将森林经营所具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税费制度、国际贸易等影响因子纳入其中,关注于森林经营活动最优化问题。自建国初至20世纪末,中国长期奉行木头林业,即一味追求林业的木材产出功能,导致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若以被主流林业经济学家抛弃的木材永续利用理论(TSM。Timb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而言,中国森林资源不应演变为当前的资源极度匮乏地步。事实表明,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

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SFM,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林业经济问题拓展为涵盖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的复杂经济问题,着眼于寻求林业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3者的共同实现。鉴于交叉学科性质,在分析林业经济问题时,应对影响林业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相应理解。在与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均具有良好的林学或生态学背景,而国内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迥异,这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2 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政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培养专业人才,即教学功能;其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即科研功能。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当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林高等院校均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展了本科、硕士生教学工作,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以毕业生数量而言,该学科无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如本文引言部分所阐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以中国林权改革中涉及大量的林地流转问题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能对林地和活力木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与其教学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与产、学、研3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致。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制约下,采伐指标的获得对林业生产者而言,较森林的最优化经营更为关键。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实施,使得林业生产者更为关注自有森林如何尽可能多的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以及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政府补助。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 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3 学科理论构架分析

多年来,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不断发展与变化,既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水平面发展变化的。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理论构架存在根本差异。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具体运用。作为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立足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经济活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构架于高等数学、经济学和林学等学科理论,并基于此。形成林业发展理论,诸如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协同论、船迹论、林业分工论、森林培育轮、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林业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以林业发展模型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效率理论更为复杂,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将消除传统林业经济模型的缺陷。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林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诸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以及林学的森林生长理论等,方可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林业经济活动及其本质问题。如本章第2段阐述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当前存在学科基础薄弱等闯题。就该学科学生而言,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必备的数学和林学理论基础。

4 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与林业经济实际严重脱节,3者间关系扭曲。学术研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政策的角色。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未将中国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森林资源经营问题。以2006年《林业经济》刊物登载的257篇论文为例,其中与林权改革相关的文章共50余篇,与生态工程相关的文章逾50篇,而无与森林资源经营相关的文章。林权改革是中国牟取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也是林业经济研究应关注的命题之一。林权改革促使森林经营权的转变,即既定林地经营主体的变更,及与之相对应的活立木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变。因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林权改革成效,应着眼于林地经营权发生更迭后,原有经营主体和现有经营主体收益的变动。林业生产具有内在规律,即速生丰长林的轮伐期在立地条件极好的情况。需6-8年尚可采伐利用,而一般针叶材轮伐期高达数10年以上。在林权改革后的短时间内,难以对森林经营主体收益变动予以评价。换而言之,现有研究所提出的林权改革成效并不能从根本反应此项政策的优略。然而,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研究的缺乏,也决定了对于森林经营主体长期收益关注的缺位。进而不难想象对于林权改革绩效的评价必将失去客观性和科学性。

缺乏定量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逻辑严密性最强的学科之一,社会科学研究中思维方法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思维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指研究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其它技术手段或工具。近20年,中国的社会学者使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文献不断增加,出现了显着的数量化趋势,这是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科学性增强、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与途径。然而,在林业经济管理学领域中。定量分析手段的运用极为匮乏。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需要研究人员掌握统计学等数学知识,模型构建等方法的运用则需研究人员既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也掌握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基础理论。定量分析方法韵欠缺与中国该学科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完备的理论构架密切相关,这也使得林业经济学领域与农业经济学及国外林业经济学领域之间的研究水平差距逐步扩大。

5 结 语

管理经济学论文【第三篇】

一、学科建设

1、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

3、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4、增设世界经济硕士点和金融工程本科专业。

5、“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6、制订了《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二、教学工作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

××级、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成功召开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历时二个月)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三、科研工作

1、院内学术交流

(1)各系所的双周学术研讨会

(2)校庆学术报告会

(3)优秀博士论文报告会

(4)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周研讨

2、对外学术交流

(1)10多位校外学者来访

(2)我院教师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多人次

3、对20××年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共117,280元;

4、20XX年科研成果:

●实到科研经费858,500元,其中简志宏老师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课题3项,市级基金课题1项。

●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权威杂志论文20多篇

●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和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学术带头人王少平教授

2、5位教师获博士学位,2名教师读博士学位。

3、2名教师参加WSK考试,3名教师参加出国语培训。

4、2名教师出国进修,2名教师访问进修归来。

五、党政和学生工作

1、院党总支书记顺利换届。

2、举办xxx精神学习报告会等。

3、学生工作成绩突出:

胡志伟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有2个班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6个班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三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优良学风班比例全校第一,2名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标兵。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被评为优秀。

六、工作任务

1、办好10周年院庆

2、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狠抓科研,把20XX年定为科研年;

4、认真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措施,练好内功;

5、抓好创收工作。

经济管理论文【第四篇】

1.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未形成系统的、精细的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上,没有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没有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效益的意识,在“做大做强”的企业目标下,往往只是注重“做大”,甚至牺牲效益来扩大企业规模,给企业带来了很高的财务风险。不少企业在经济管理问题上存在误区,部分国有企业领导盲目认为经济就是积累起来的金钱,因此对企业的总体规模和总体收入相当重视,甚至把经营收入作为企业运营过程的核心价值和最终目标,但对如何形成企业在技术或管理方面的核心能力却不甚关心。所以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盲目扩大企业规模或进行多元化投资,短时间内营业收入提高很快,但是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经过几年发展后发现在有些领域的投资完全失败,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2.忽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众所周知,人才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巨大,而创新型人才尤其宝贵。但是在不少国有企业中,高中层管理人员更加青睐执行力强的人才,也就是听话的人才,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管理人员的决策。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在国有企业的管理文化与氛围中,得不到重视与培养,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才能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3.国有企业人员分流。

在许多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有些部门的人员严重超出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面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而企业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对一些生产技术能力较低的人员进行裁减,以此来争取企业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再者就是由于企业的停产或破产,一部分工作人员失业。但考虑到社会对这些人员有限的接纳能力,企业将之释放到社会中不能得到社会的适当接纳,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些企业对其所释放人员的妥善安置也是国有企业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4.国企的管理经营者的问题。

在以往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其经营管理者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在经营之初都是合格的管理人才,拥有足够的管理才能。但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当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出现失职,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时,受企业管理体制的影响,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中管理者未指定有效的问责机制的事实,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受到的最大处分也就是撤职,但对已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撤职并不能起到任何弥补作用。6.此外,国有企业在初期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分管理、迫使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自成体系,这些阻碍了综合利用和专业化协作,降低了运营效率;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具有社会优势资源的垄断权,使其拥有超额垄断利润,一方面这种垄断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破坏了市场竞争中的平衡性,另一方这种垄断使得企业不思进取,没有动力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改善产品或服务。

二、产生国企改革中经济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预期效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企业的竞争力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也存在着明显距离。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现状,产生国企改革中经济管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我国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来看,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却很小,发展相对也比较缓慢。究其原因,工业主要靠资金、技术,服务业则更加注重管理创新,而这方面正是国有企业的薄弱点。而且在我国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大的第二产业中,其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在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在加工工业中,重复建设严重,轻纺织业生产能力过剩,但一些基础性产业诸如新能源、原材料、运输等却发展得相对落后。

2.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晰。

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国家,但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按照地域结构,国家将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分别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然后各级地方政府再按照政府部门职责进行再分解。这样,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但对于国有企业的经济主管权,地方政府应如何代表国家对其行使,国家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这将造成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的模糊,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只是形式上的。

3.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不健全。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应该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国有企业往往没有积极性主动进行治理结构调整和管理制度改革,只是被动地满足监管的需要。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徒具形式而无实际作用,企业依然是人治而非法治,而且因为在改革中频繁更换企业管理层,导致管理制度也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外,在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中,许多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这就会导致他们挪用侵占国有资产谋取私利,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广大员工,则导致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缺乏积极创效的动力。

4.落后的国有企业运行方式。

在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国有企业的运行方式具有政治化、非理性化的特点。政治化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的存在方式具有一定的行政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主体。在进行各种生产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很大程度上要服从于政府部门,在运行中,企业的各种政策靠外部行政单位推动。非理性化表现在,政府主导企业扩大或缩小产业规模,主导企业投资的领域和方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投资风险不负担任何责任。这些都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企业管理落后,在经济管理中形成一系列问题。

三、结语

48 945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