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一篇】

读了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后,不仅使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更全面的读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准备,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就谈谈读完这一文我的感受和体会。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作风,即为书中讲的主观主义的态度,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号召改造我们的学习,展开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

在文中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共产党建党这二十年来党为革命作的努力,以及党对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对马克思有了更多的了解,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是作为我党解放民族的最好武器,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会使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文中的第二部分,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广泛存在党内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即主观主义的倾向,并且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____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

文中具体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非马克思主义,即主观主义的态度详细说明了三方面的情形:一是不注重研究现状,二是不注重研究历史,三是不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而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违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于是,自己造出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与实际分离。毛泽东对这种主观主义态度的人作了一个很形象的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文章中着重突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巧用对比手法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态度进行对照,正反鲜明,有力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可贵,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注重研究现状;就是注重研究历史;就是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华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要长期坚持的思想态度,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才有了今天的毛泽东思想,有了中国的飞速发展,有了现在的空前景象,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在中国各届领导人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在不断升华,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一届党领导人呼吁中华儿女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定会在中国开花,结果。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二篇】

近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粗读了一遍,虽说以前也偶尔翻阅过几次,但当时认识肤浅,并无法深刻体会伟人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附在1篇篇文章纸背的红色历史。

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1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1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记得在第一卷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载人航天精神”时指出的一段话:“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确实,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报道:为了这次飞行,航天人奋斗了足足11年,全国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个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来自各方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听说,在11年的艰苦奋斗中共有8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他们没有看到杨利伟凯旋归来,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功不可末。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对毛泽东伟大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气概,是一心一意干成现代化的志气,是中国“睡狮”醒来后的怒吼。

如果说《毛选》有什么瑕疵,我想最明显的就是《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因为现在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受难者,只有斯大林指示的方向,只有斯大林的援助才能解脱人类的灾难”。虽说这篇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的文章或许只是应景之作,但这样的文字还是让人很不舒服。坦白的说,这几乎完全颠覆了毛泽东的个性。还有,不少文章末尾动辄出现的“万岁”两字,总让人联想到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而且这些瑕疵还使毛泽东这个伟人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

作为一名从事航天领域的工作者,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党的使命。

时间和水平所限,许多深奥之言未能得出透彻的认识,但收获已经很多了。《毛选》里的睿智之思,哪怕仅是融会贯通三五处,就足够我们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研读这部精品,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初读《毛泽东选集》是在初二,当时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不得而为之,觉得中国革命都胜利了,毛泽东思想离我们如此之远。但上大学后,我闲暇细读《毛选》时,才发觉自己错的离谱,其实毛泽东思想在现今依然可以为我们所受用,它渗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尤其是《毛选》的第三卷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1篇,我读后感触颇深,思绪万千。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主席围绕“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这一中心来写的,文章主要是提出了“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的观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这明显也是我们现今许多人的缺点。

文中写道“”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我初二时读《毛选》不也是这样,为了单纯的学习而学习,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何等肤浅,何等贫乏,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对于学习,浅尝辄止,不作深究,缺乏学习的灵气和灵感,又或者有很多学生非常努力的学,却总是学不好,事倍功半。这皆因不注重研究现状,盲目地学,无的放矢地学习,或者“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地学习,这尽管是学习了,但却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所学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渐觉得学而无味,迟早会落得“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悲哀。

“认真地研究现状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确实我们许多人越来越崇尚西方,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如何好,“而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思自己,我也曾认为外国的福利好,制度好,教育好,也为此认真研读了下外国的历史,而对于中国的历史,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似乎懂得很少甚至有些东西是一无所知。以前我以自己是理科生,而认为没有学好历史是理所当然,每次都以为知道点皮毛就好,应付下考试就行了,不去深入了解我们的历史,想想是多么的惭愧,有时还觉得或许生活在外国更好,在我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我们是不是在现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下已经失去了自己最传统,最本质的东西呢?不懂得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不懂得认真学习历史,不懂得自己的过去,那又怎么配得上去谈将来啊!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今天,更要知道昨天和前天”,这样才能跟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

“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应为了单纯的学习,要联系自身,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把所学的运用到实际中,多到社会中实践。

我们要注重研究现状,不要盲目学习,要培养有的放矢的态度,尊重并研究祖国的历史,不要让一些最美好的东西,如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还要把自己所学,前人的经验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才能真正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奠基人,他一手缔造了伟大的红色人民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历史人物,是我们的思想导师,革命舵手和最高统帅。他和这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思想曾经充斥着辽阔的中国。

从未想过,读《毛选》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爽之气如秋风扑面一般;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文章背后的红色历史。

毛泽东主席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仍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最引起我的思考,让我最有震撼。能够引起我巨大的反思的是:所谓“过分”的问题。那时农民刚翻身,对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所欲为,把他们入另册,向他们罚款捐款,打轿子,动不动就捉他们戴高帽子游乡,在乡村造成了一种恐怖的现象。这些在我看来,我也觉得是挺过分的,我很疑惑为什么不加以管理。但是,毛泽东说:“第一,上述那些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第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毛泽东解释的这些话让我很震惊,仔细思考后,我恍然大悟:是的,这些所谓“过分”的举动,都有革命的意义,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活动,决不能打倒绅权。“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的确如此,想一想以前那些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对农民做的那些过分的事,再对比农民们对他们做的,就再也不觉得农民们过分了,否则,就是拥护特权阶级利益的地主理论。这些论断和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确实让我收获颇多,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大的觉悟,不仅让我更加注重透过现象看事情的本质,而且更懂得了换位思考的意义。

在第一卷里有讲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红色政权夺权的原因,把书里写的和老师讲的结合在一起,再和书中前面的部分联系起来,再经过我的思考,彻底消除了我的怀疑——为什么红色政权会在当时的中国发生和存在,为什么一定是共产党夺权了。虽然共产党很优秀、很好,可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并且共产党的设施、财力等方面都是很弱的。我觉得通俗地说,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国内局面和国际形势决定的,而它的胜利是由它的性质和当时国内的情况所决定的。还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的很到位,既全面又缜密,把当时的情形阐述得很完美。

另外,在接下来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我更全面地认识了党,也对毛泽东的思想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毛泽东看问题很深透,思维很缜密,观点独到,针对性强,除去晚年犯的错误,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这一代伟人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反对本本主义》中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成长了,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没有调查,就不了解情况,那么说的话就没有依据,就是瞎说,是不可信的,如果再把这些没依据的瞎话散播给其他人,不仅会误导其他人还会大大地降低自己的诚信度,真是害人又害己。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更应该做到诚信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得更踏实,更有意义。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我更了解了当时战争的形势和性质,让我对当时的国内战事一下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毛泽东看问题站的高度——毛泽东就是站在中国未来领袖的位置来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实事求是。不像王明等人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若不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立足于实践,高超的军事谋略。危在旦夕的中国,当初也许会走更多的弯路,损失更大。有人说,红军长征死了那么多人,根本不划算。当初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了解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原来看过的唐国强主演的《长征》后,才知道长征真的是当时唯一、仅有的选择。只有当机立断,才有希望突出重围,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国。最后,长征精神也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源远流长,被我们铭记。在这一百多页里讲了很多关于战略的问题,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就我懂的那些,就已让我很佩服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很精彩,很漂亮,很透彻,很本质。

好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实践论和前面写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又是一致的。《实践论》使我在理论上有了提升,从而能更好地分析和把握生活中的事物。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这些话说的很到位,很有概括性,用《矛盾论》中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更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对待事情,处理事情。《矛盾论》中还说“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正如毛泽东得到的结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是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矛盾的,我们要用书中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从而更好地把握事情,做出最好的、最正确的决定。例如和同学的关系,一件事情的进展等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到,并且还有助于我们去创新。《矛盾论》使我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质的改变,让我知道了竟然可以这样去看事情,让我更能从全局把握事物,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了这样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对我们今后的事业和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

辩证法,对立统一,中庸,不极端,不过左过右,全面看待问题,这些东西说的都可以理解为一件事,就是让人们去寻找中间最佳的“度”。我在各种具体问题中学习如何把握度好多年了,还要一直学习下去。我认为这个点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但这个点太通俗了,大家都有体会,我还是不多举例展开了。我想说的是这里也可以衍生很多其他东西,比如困难环境下的乐观积极,毛是真的相信并且一直以来都相信,面对国民党,面对日本,他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这种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魄力带领着大家坚持直至走出困境。顺境下的居安思危,自我批评,平津战役后,统一全中国指日可待,但他在社论中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战士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开始学习如何治理城市。看问题全面是什么意思比较好理解,看问题有高度的意思不是很好理解。我试着猜测一下,或许高度就来自于全面。所谓大局观,高度,格局,应该就是从这种全面来。1938年毛写下论持久战,那是抗战形势最危急的时候,但毛那时就极有底气的乐观的准确的估计出整个战争形势必将从战略防御过渡到战略相持再过渡到战略反攻阶段直至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这种大局观和高度,非常震撼人心。毛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和大气最令我印象深刻。最近华为事件是风口浪尖,我拿任正非的采访举例。我看了他的采访,发现很多处有毛选的影子,果然他自己曾经也说过自己是学毛标兵。就这个乐观悲观问题来说,记者问他现在是不是到了华为最危险的时候,任说孟晚舟被捕前是华为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发展的很好了,兜里也都有钱了,有时候他发现自己都指挥不动一些人。反之他说现在很好,正是万众一心的时候。

认识和实践的螺旋上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于我最有利的办法,列宁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说这是党性。过于看重理论被称为教条主义,唯书本是从,书呆子;过于依赖身边的经验被称为狭隘经验主义。所以每遇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抽象一般化为理性认识用于指导下一次实践,从下一次实践中再进行认识的升级,如此循环,这就叫认识和实践的螺旋上升(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看山水的三重境界),这就叫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之前有过一个很蠢的问题,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认识但认识有正误有深浅,所以人的实践有成败。我自己好总结经验,实践上是弱项。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篇幅上来讲这个点不是毛选里的重点,但我觉得这个点非常重要,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就靠这种能力,一针见血,看问题看本质,说的都是这种能力。我说不好这种能力怎么锻炼,只是知道确实有很多人绕来绕去绕不明白。

学习和自我批评,毛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武器。任正非说他传承到毛的思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辩证思维和自我否定。对于我,我从很小就有意识的这样做,虽然有时任性,但这种向别人学习,不断自我进步的思想一直在,根深蒂固。我愿意把自己剖析的很彻底,仔细分析,找出问题。哪怕我现在的价值观还接受不了,但是只要我觉得自己应该那么做,我就会在心里先埋下这种观念的种子,慢慢向那个方向努力。

关于领导力,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带领大家做一件事要注意两方面,一有使命感,能给大家精神激励;二有物质利益分给大家。政策不能只有领导人知道,也必须向被领导人解释清楚,要求讲群众路线,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发表命令,必须同时解释清楚形势和目标,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所以要真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先讲清形势再分配任务,注意气氛,民主集中。这种领导方法我从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讲话里都明确感受到了,他们也都非常注意政治气氛,尤其是在权力斗争的关键时期。不是完全的一言堂,即便有个人影响力,他们还是得注意其他人意见。不管怎样,这种真诚的领导方式我很喜欢,也符合我的风格。毛说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领导者的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使主意意见实行,必须要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不敢放手,不能调动积极性的结果就是上下交困,无法解决问题。具体方法上,毛建议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带领一些积极分子,带动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这给我的一点启示就是每个地方都有这三种人,我以后要做集体里的积极分子,因为时间精力怎样都得消耗,做积极分子自己更融入心里更舒服,而且对自己发展也有好处。不过领导力是我的弱项,我确实没什么经验。以后需要找机会再尝试。

关于宣传,宣传的目的是团结朋友,分化敌人,争取多数人。毛泽东非常注重宣传和政治氛围,群众路线如此,在他的政治局里也是如此,在他决定作出某项重要决定之前,他可能要事先放出风声,他要考虑到大家整体的意见和整体气氛。宣传要真诚,言之有物,不可对牛弹琴,实际只为自己出风头,要用被宣传对象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宣传。毛在这说要“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用对牛弹琴批评弹琴者不顾被宣传对象具体情况,只想自己装逼。这点说的太好了,有的人张嘴说话就是为了装逼,我自己也要时刻引以为戒。要敢于表达观点,观点要显明,不可钝刀子割肉。毛泽东的文章以及演讲的论调朴实真诚,又常用问答,排比,举例和讽刺等手段,大气稳重又不失幽默锋利。我认为关键点还在于真诚,我自己在演讲或发言的时候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多半原因就在于我的质朴真诚,确实是有感而发,而不是空话白话无病呻吟。但是近来我的表达能力下降了,因为价值观上怕太跳抢风头,所以表达时会因为不想耽误别人时间流露出急迫和不自信,但我知道,只要我这种价值观变回去,我的表达能力可以非常稳。其次由于忽视了表达,遣词造句开始词不达意了,开始不能很快很好找到合适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我应该注意加强锻炼。真诚是很好的,搞的很精明的样子不会有人相信,只有给人真诚和坦白的印象才能使人相信。另外想表达不争功不争权时,尽量用别的词代替我/我们;指责时可以用他/他们来代替你/你们。

政治是团结朋友,分化敌人,争取多数人。毛选里很多政策明显的显示出这种目的,比如释放俘虏,医治伤兵;要打击的地主户数不能超过总户数的8%,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10%,注意保护中农利益;区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甚至美国政府中普通工作人员和做决策的人;1948年分化国民党时提出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统一战线问题就是联合所有可能的朋友和敌人斗争的意思,包括联合部分其他国家附属的买办阶级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甚至哪怕明知道将来要对立的现在也可以联合,比如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毛一直争取政治主动,在任何对外战争中都宣传自己是被动的,自己要和平不要战争,(但他为表示强硬,一般都会加一句,要打的话我们可以一直打下去)。当时重庆谈判,毛敢于去谈并就某些条件做出让步就是为谋求政治主动,当然蒋介石邀请他去也是为谋求政治主动。毛说外地干部(一般是上级)和本地干部关系处理不好,外地干部负主要责任;老干部和新干部关系处理不好,老干部负主要责任。同样我觉得,父母和子女关系处理不好,父母要负主要责任。此外我发现一个处理纠纷的好策略,有理(师出有名)有利(战必胜)有节(胜即归),毛特意强调,不可被进攻不反击,不可同时打击很多敌人,要选择最恶劣敌人予以消灭,休战期间要讲团结。据说这恰好是博弈论中长期博弈的最优解。任正非在采访里也区分美国政府和美国公司。他低调克制也有利于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不过我有个担心,他还是在夸川普,我担心他再这么夸下去会被认为软弱,引起国内民众舆论的反感。

在军事上,毛泽东的成就无疑是伟大的。他提出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游击战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持久战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歼灭战要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占领城市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不是目的。战术上速决,战略上才能持久。他要求必须要有战略,必须有对形势的预期,可以不断调整,但不能没有,不可以战略懒惰,要分主次明重点。毛的战略思想诠释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生动的用法。这里有一个问题,敌人后期也知道他的战略思想,为什么无法打败他?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人民战争。什么叫人民战争?人民支持的战争。人民为什么支持?有好处。什么好处?物质上打土豪分田地,精神上当家作主(阶级斗争)。所以回到领导力,精神物质两方面,团结多数人。有百姓的支持,他的军队才可以打游击战,他才可以农村包围城市,他才可以不在乎占领地盘,所以根据地的建设是核心。这和以前的起义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共产党有精神武装,有使命感,相对有规矩。任正非说自己公司的战略也是农村包围城市,他讲他为什么能领先别的相同策略的公司,他说是他给的钱多。

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我觉得也很有趣。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在自己政治主张和上级不符合时,都没有妥协,而是明确的表现出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样的好处是显得立场坚定具有人格魅力;会被人记着,历史也会给出评判。坏处就是受排挤和冷落,赌自己将来的命运。邓小平的起和落可以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立场必须要有,这会被人记住,并给自己带来因果,不过自己就是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听音辨义,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演讲说二十年来革命形势没有这么坚固过,就是他感受到威胁的反应,他反复说不要丧失我们的信心,就是已经有很多人丧失了信心的反应。再比如,我们还得判断某些国家的宣传口号是不是声东击西,某些和平空气是不是为了筹备战争,某些强势威胁是不是只为了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一个政府或集体对外宣传口径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这是这个政府或集体强大,其首脑有控制力的体现,反之则是衰弱和分裂的体现。毛邓都据此做过很多类似的判断。毛在解放战争后期好几次借此讽刺南京政府,邓也批评过戈尔巴乔夫政府类似问题。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是小,忽视情绪产生隔阂是大。高岗《我的反省》:“对少奇产生隔阂,大概始1947年。当时赵德尊去平山开土地会议,我们让他向少奇汇报东北的情况,其中包括对东北工作方针的争论、彭真等人的错误,以及根据中央决定对东北局进行调整等情况,希望少奇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少奇听了汇报后,不说东北争论的是与非,只说‘要注意团结,不要落井下石。过去满洲党和朝解党就是因为不团结,结果被敌人搞垮了。’赵德尊回来传达少奇的谈话后,我们很不理解:明明是纠正错误,怎么说是‘落井下石’、‘不团结’?因此认为少奇对彭真等人的错误有些袒护,不支持我们的工作。从此对少奇产生了隔阂,但这只是工作上的问题。

毛选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我知道里面还有很多我没有挖掘和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但与此同时我要警惕,这些终究是方法论,是认识和理论,不是我的实践。千万不能因为这些思想和认识,因为自己读过什么书自以为是,思想就像屁眼,每个人都有,要有真正成绩。另外不可被任何一种思想方法论束缚住,要跳出去,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已经有好长时间没看《毛泽东选集》了,再次翻开这本书,依然有初次阅读时的萌萌冲动。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阅读一本优秀的书,相当于同一个优秀的人进行交流,毛泽东是个伟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为我指明了方向,帮我解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生活。

《毛泽东选集》最大的特点就是教会人们要说真话,做真事,一切要以实际为根源,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平心而论,现在社会中,又有几个大学,单位,政府部门,能做到这点。就连当年新思想的发源地,北京大学,都已经不再是象征新思想,新人类的代表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曾经失望过,寒心过,认为社会抛弃了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时我想起了那个曾经拯万民于水火,扭转了中国历史命运的人——毛泽东。

我开始翻看他的著作,我想得到在中国最很暗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他是如何来应对比当今社会问题更复杂百倍的历史问题。

最后我明白了,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国年轻的一代,是国家的主人,不管我们的国家如何破败不堪,不管现在存在多少个社会问题,他还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还是他的主人,他的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我们应当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坐享前辈的劳动成果。

《毛泽东选集》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他教导人们永不放弃,不管是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要有一种乐观的精神。

通过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自己作为我们企业里负责重要工作的一名高层领导,自然对高层领导的工作思路思考的最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方向”和“方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方向”好比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短期发展战略。“方法”好比是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计划、制度、流程。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人员,公司所赋予的权利很大,那麽其所对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会更大。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压力迫使自己“战战兢兢”的去工作,不能有一丝的懈怠与马虎。我们要对公司的发展战略负起全部的责任,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去制定,兢兢业业、最小偏差的去执行。高层必须完全清楚,公司战略出了问题或者说“方向”出了问题就是高层的工作失败,这个责任我们决不可以推委,也推委不出去。所以说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能力是高层团队每一位成员的第一能力。公司的计划、制度、流程等各方面的基础工作,是高层领导们必须抓的“方法”的内容。如果把“战略”比喻成公司的头的话,那麽“计划、制度、流程”就是公司的腿和脚。没有腿和脚,即便我们的头脑再灵活睿智也跑不过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每一位公司的高层领导,都要对“方法”问题提起足够高的重视,必须认真督促、监控自己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把相应的制定计划、制度、流程的本领练硬,把自己的计划、制度、流程等制定好、制定科学。在这项工作进行的前期,尤其是目前我们每位高层领导肯定要投入相对多的精力,多监督、多检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将来的时间争取出来,不至于让自己陷入纷繁的事务性工作中去。

正确的“方向”和得当的“方法”相互匹配,我们高层人员才能象主席说的那样,成为一个“善于当班长的党委书记”。

第二,“团结、透明、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应该成为我们高层团对,成为全公司的优良作风。

我们高层人员是公司的“脑袋”,我们的思想、办事方法直接决定着我们这麽大一个公司的所有动作。如果我们这十几个人的动作、步调都不能协调一致,那么我们全集团的一百多号人该如何办。公司让每位老总负责一摊相对独立的工作,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工作职责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但这就对我们彼此之间沟通本领的加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高层人员一定要更加加强工作团结、相互信息沟通的良好习惯。出现了问题,象主席说的那样“把它摆到桌面上来”,我们大家认真沟通、认真协调,把所有潜在的原因都找出来,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如果我们能永远保持这种优良作风,我们的工作也会永远是做好的。

公司现在拥有十几个部门、分公司、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公司,虽然各个职责不同,但是相互工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部门与部门之间,总公司与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分公司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与否、流程合理与否,将会是我们未来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问题。我们高层有责任要自己所负责的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养成互通情报、互相支持的习惯。一项工作如果这样去做:下手部门送一步,上手部门接一步。那么我们何愁工作沟通不顺畅、不能高效完成。工作需要下属去做,但良好的工作习惯却是我们高层人员帮大家养成的。我们不但要自己会“弹钢琴”,还要教自己的下属学会“弹钢琴”。大都把钢琴弹好,十个手指头相互协调、抑扬顿挫。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第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

读到主席《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对“力戒骄傲”问题的阐述,我想到的更多的是艰苦奋斗的问题。正象王总在始终向全体员工强调的那样“艰苦奋斗永远不能丢,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不能让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利润在毫无意义的浪费中白白流失掉。在王总的带领下,几年来华夏地产是创造了一些利润,但是我们有着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机会等着我们去开发、去抓住。企业竞争,已经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进则亡”。我们全公司上下不应有丝毫的懈怠与骄傲,我们没有沾沾自喜的机会,我们也永远不要让自己坐吃山空,我们要努力把钱用在刀刃上。

最近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对于第五卷,官方的态度有点暧昧不太想公开,所以索性我就先读一至四卷。社会上许多很有成就的人对这套书推崇备至,说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我读完的感受也是如此,认为这套书浩浩汤汤,不愧其屠龙术之称。但“如鼠饮河,自得其量”,我感到自己认识还不够全面,理解还不够深刻,也没有实践支撑,所以恐怕只能学得其中一点点。接下来,我准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体悟到的一些点。

辩证法,对立统一,中庸,不极端,不过左过右,全面看待问题,这些东西说的都可以理解为一件事,就是让人们去寻找中间最佳的“度”。我在各种具体问题中学习如何把握度好多年了,还要一直学习下去。我认为这个点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但这个点太通俗了,大家都有体会,我还是不多举例展开了。我想说的是这里也可以衍生很多其他东西,比如困难环境下的乐观积极,毛是真的相信并且一直以来都相信,面对国民党,面对日本,他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这种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魄力带领着大家坚持直至走出困境。顺境下的居安思危,自我批评,平津战役后,统一全中国指日可待,但他在社论中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战士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开始学习如何治理城市。看问题全面是什么意思比较好理解,看问题有高度的意思不是很好理解。我试着猜测一下,或许高度就来自于全面。所谓大局观,高度,格局,应该就是从这种全面来。1938年毛写下论持久战,那是抗战形势最危急的时候,但毛那时就极有底气的乐观的准确的估计出整个战争形势必将从战略防御过渡到战略相持再过渡到战略反攻阶段直至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这种大局观和高度,非常震撼人心。毛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和大气最令我印象深刻。最近华为事件是风口浪尖,我拿任正非的采访举例。我看了他的采访,发现很多处有毛选的影子,果然他自己曾经也说过自己是学毛标兵。就这个乐观悲观问题来说,记者问他现在是不是到了华为最危险的时候,任说孟晚舟被捕前是华为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发展的很好了,兜里也都有钱了,有时候他发现自己都指挥不动一些人。反之他说现在很好,正是万众一心的时候。

认识和实践的螺旋上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于我最有利的办法,列宁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说这是党性。过于看重理论被称为教条主义,唯书本是从,书呆子;过于依赖身边的经验被称为狭隘经验主义。所以每遇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抽象一般化为理性认识用于指导下一次实践,从下一次实践中再进行认识的升级,如此循环,这就叫认识和实践的螺旋上升(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看山水的三重境界),这就叫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之前有过一个很蠢的问题,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认识但认识有正误有深浅,所以人的实践有成败。我自己好总结经验,实践上是弱项。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篇幅上来讲这个点不是毛选里的重点,但我觉得这个点非常重要,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就靠这种能力,一针见血,看问题看本质,说的都是这种能力。我说不好这种能力怎么锻炼,只是知道确实有很多人绕来绕去绕不明白。

学习和自我批评,毛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武器。任正非说他传承到毛的思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辩证思维和自我否定。对于我,我从很小就有意识的这样做,虽然有时任性,但这种向别人学习,不断自我进步的思想一直在,根深蒂固。我愿意把自己剖析的很彻底,仔细分析,找出问题。哪怕我现在的价值观还接受不了,但是只要我觉得自己应该那么做,我就会在心里先埋下这种观念的种子,慢慢向那个方向努力。

关于领导力,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带领大家做一件事要注意两方面,一有使命感,能给大家精神激励;二有物质利益分给大家。政策不能只有领导人知道,也必须向被领导人解释清楚,要求讲群众路线,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发表命令,必须同时解释清楚形势和目标,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所以要真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先讲清形势再分配任务,注意气氛,民主集中。这种领导方法我从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讲话里都明确感受到了,他们也都非常注意政治气氛,尤其是在权力斗争的关键时期。不是完全的一言堂,即便有个人影响力,他们还是得注意其他人意见。不管怎样,这种真诚的领导方式我很喜欢,也符合我的风格。毛说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领导者的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使主意意见实行,必须要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不敢放手,不能调动积极性的结果就是上下交困,无法解决问题。具体方法上,毛建议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带领一些积极分子,带动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这给我的一点启示就是每个地方都有这三种人,我以后要做集体里的积极分子,因为时间精力怎样都得消耗,做积极分子自己更融入心里更舒服,而且对自己发展也有好处。不过领导力是我的弱项,我确实没什么经验。以后需要找机会再尝试。

关于宣传,宣传的目的是团结朋友,分化敌人,争取多数人。毛泽东非常注重宣传和政治氛围,群众路线如此,在他的政治局里也是如此,在他决定作出某项重要决定之前,他可能要事先放出风声,他要考虑到大家整体的意见和整体气氛。宣传要真诚,言之有物,不可对牛弹琴,实际只为自己出风头,要用被宣传对象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宣传。毛在这说要“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用对牛弹琴批评弹琴者不顾被宣传对象具体情况,只想自己装逼。这点说的太好了,有的人张嘴说话就是为了装逼,我自己也要时刻引以为戒。要敢于表达观点,观点要显明,不可钝刀子割肉。毛泽东的文章以及演讲的论调朴实真诚,又常用问答,排比,举例和讽刺等手段,大气稳重又不失幽默锋利。我认为关键点还在于真诚,我自己在演讲或发言的时候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多半原因就在于我的质朴真诚,确实是有感而发,而不是空话白话无病呻吟。但是近来我的表达能力下降了,因为价值观上怕太跳抢风头,所以表达时会因为不想耽误别人时间流露出急迫和不自信,但我知道,只要我这种价值观变回去,我的表达能力可以非常稳。其次由于忽视了表达,遣词造句开始词不达意了,开始不能很快很好找到合适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我应该注意加强锻炼。真诚是很好的,搞的很精明的样子不会有人相信,只有给人真诚和坦白的印象才能使人相信。另外想表达不争功不争权时,尽量用别的词代替我/我们;指责时可以用他/他们来代替你/你们。

政治是团结朋友,分化敌人,争取多数人。毛选里很多政策明显的显示出这种目的,比如释放俘虏,医治伤兵;要打击的地主户数不能超过总户数的8%,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10%,注意保护中农利益;区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甚至美国政府中普通工作人员和做决策的人;1948年分化国民党时提出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统一战线问题就是联合所有可能的朋友和敌人斗争的意思,包括联合部分其他国家附属的买办阶级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甚至哪怕明知道将来要对立的现在也可以联合,比如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毛一直争取政治主动,在任何对外战争中都宣传自己是被动的,自己要和平不要战争,(但他为表示强硬,一般都会加一句,要打的话我们可以一直打下去)。当时重庆谈判,毛敢于去谈并就某些条件做出让步就是为谋求政治主动,当然蒋介石邀请他去也是为谋求政治主动。毛说外地干部(一般是上级)和本地干部关系处理不好,外地干部负主要责任;老干部和新干部关系处理不好,老干部负主要责任。同样我觉得,父母和子女关系处理不好,父母要负主要责任。此外我发现一个处理纠纷的好策略,有理(师出有名)有利(战必胜)有节(胜即归),毛特意强调,不可被进攻不反击,不可同时打击很多敌人,要选择最恶劣敌人予以消灭,休战期间要讲团结。据说这恰好是博弈论中长期博弈的最优解。任正非在采访里也区分美国政府和美国公司。他低调克制也有利于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不过我有个担心,他还是在夸川普,我担心他再这么夸下去会被认为软弱,引起国内民众舆论的反感。

在军事上,毛泽东的成就无疑是伟大的。他提出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游击战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持久战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歼灭战要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占领城市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不是目的。战术上速决,战略上才能持久。他要求必须要有战略,必须有对形势的预期,可以不断调整,但不能没有,不可以战略懒惰,要分主次明重点。毛的战略思想诠释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生动的用法。这里有一个问题,敌人后期也知道他的战略思想,为什么无法打败他?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人民战争。什么叫人民战争?人民支持的战争。人民为什么支持?有好处。什么好处?物质上打土豪分田地,精神上当家作主(阶级斗争)。所以回到领导力,精神物质两方面,团结多数人。有百姓的支持,他的军队才可以打游击战,他才可以农村包围城市,他才可以不在乎占领地盘,所以根据地的建设是核心。这和以前的起义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共产党有精神武装,有使命感,相对有规矩。任正非说自己公司的战略也是农村包围城市,他讲他为什么能领先别的相同策略的公司,他说是他给的钱多。

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我觉得也很有趣。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在自己政治主张和上级不符合时,都没有妥协,而是明确的表现出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样的好处是显得立场坚定具有人格魅力;会被人记着,历史也会给出评判。坏处就是受排挤和冷落,赌自己将来的命运。邓小平的起和落可以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立场必须要有,这会被人记住,并给自己带来因果,不过自己就是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要听音辨义,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演讲说二十年来革命形势没有这么坚固过,就是他感受到威胁的反应,他反复说不要丧失我们的信心,就是已经有很多人丧失了信心的反应。再比如,我们还得判断某些国家的宣传口号是不是声东击西,某些和平空气是不是为了筹备战争,某些强势威胁是不是只为了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

一个政府或集体对外宣传口径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这是这个政府或集体强大,其首脑有控制力的体现,反之则是衰弱和分裂的体现。毛邓都据此做过很多类似的判断。毛在解放战争后期好几次借此讽刺南京政府,邓也批评过戈尔巴乔夫政府类似问题。

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是小,忽视情绪产生隔阂是大。高岗《我的反省》:“对少奇产生隔阂,大概始1947年。当时赵德尊去平山开土地会议,我们让他向少奇汇报东北的情况,其中包括对东北工作方针的争论、彭真等人的错误,以及根据中央决定对东北局进行调整等情况,希望少奇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少奇听了汇报后,不说东北争论的是与非,只说‘要注意团结,不要落井下石。过去满洲党和朝解党就是因为不团结,结果被敌人搞垮了。’赵德尊回来传达少奇的谈话后,我们很不理解:明明是纠正错误,怎么说是‘落井下石’、‘不团结’?因此认为少奇对彭真等人的错误有些袒护,不支持我们的工作。从此对少奇产生了隔阂,但这只是工作上的问题。

毛选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我知道里面还有很多我没有挖掘和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但与此同时我要警惕,这些终究是方法论,是认识和理论,不是我的实践。千万不能因为这些思想和认识,因为自己读过什么书自以为是,思想就像屁眼,每个人都有,要有真正成绩。另外不可被任何一种思想方法论束缚住,要跳出去,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这些天,在我读了《毛泽东选集》后觉得里面的文章不仅可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航标,也可以应用于当今商战之中。我将在我的博文中陆续写一些感言,今天我就将我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如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文章的开场白就可以应用到商战之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一个个体户就要明确一个战略目标,有了战略目标就要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的未来客户、自己的渠道伙伴要充分的分析。这是一个企业决策者或老板要搞清楚的东西,大的方向是不能搞错了的。

对某一领域的行业中,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来寻找盲区,寻找潜在的目标客户,寻找盈利的空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分析,认为“是我们的敌人”,这就确立革命的目标,革谁的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可以说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大的企业要垄断这个行业,不愿意看到本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发展壮大,因而会不择手段打压小企业。而小企业为了生存,则会避免与大企业的正面冲突,寻找大企业忽视的软肋,而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因为假期很长,天天待在宿舍没事干,就去图书馆借了《毛泽东选集》进行翻阅。

专门挑了几篇特别有名的文章来读,例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实践论》等等。因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我第1篇阅读的文章,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就谈一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分析是由对革命态度最消极而来的也是按照当时经济地位由上至下的次序,一步一步递进的阐述各阶级的革命性,达到区分敌我及驳斥当时党内的陈张两种倾向的目的。

他首先分析的是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指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附属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极端的反动派,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右派。

其次分析了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盘根交错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确实具有局限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他们对帝国主义是即反对又依赖,对封建主义是即反抗有妥协他们即革命又反动。所以毛泽东指出他们对于革命是具有矛盾的态度,并预见他们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并在文末指出对待他们的态度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使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是我们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用让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

小资产阶级。按照经济地位毛泽东又把这这个阶级分成三个部分。有点余钱的是一个部分,他们渴望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对中产阶级的宣传颇为相信,对革命持怀疑态度。这部分占小资产阶级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只能在经济上自给的,比上一阶级经济地位下降了一层。他们取中立态度不反对革命,但有不敢贸然参加,他们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最后是生活质量较以前下降的一部分。毛泽东认为他们在革命运动中是颇为要紧的。毛认为总体上看这个阶级也是不坚定的。其实这个时期分析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毛泽东对阶级革命性的规律认识。这和该阶级的社会经济的地位是分不开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愈穷愈革命”,这样看来一般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群是革命的中坚分子,那就应该是半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把阶级分析完之后,毛泽东在文末指出了对待各阶级的态度,以达到前文中的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特别领导权问题,与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为他在日后进行的农民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对于中国革命这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和政治的革命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是中国在当代的声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二次革命。革命的时代仍在继续,并未结束。孙中山的声音还在荡漾: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上学时便听说过毛泽东的很多文章,如《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对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后,对毛泽东思想更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认真阅读了《毛泽东文选》后,则是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选》,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团结就是力量”=“载人航天精。也是毛泽东选集突出的精神之一。

读完《毛选》二卷,《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1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载人航天精神”时指出的一段话:“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三篇】

毛泽东是我国的一代伟人。他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了团结统一、和谐稳定的时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难以忘记,而且他的文采非凡,留下的各卷书籍都对我们有莫大的益处,特别是《毛泽东选集》,精炼的阐明了我国形势以及未来动向,对我们现阶段的发展乃至全世界的发展稳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提到: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从推翻清朝统治到抗日战线的形成再到抗震救灾,08齐迎奥运,航天升空,“嫦娥奔月”……这些都是我们团结的结果。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仍未结束,我国仍处于社会初级阶段,许多制度未完善,祖国统一尚未完成,需要我们团结一切力量面对各项挑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才可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繁荣的愿望。在两会中提出的经济要在“稳中求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团结一切力量,改善经济格局,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强大自身的首要条件。缺少团结的国家,就缺乏民族凝聚力,就会缺少世界影响力,就会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团结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是我们最重要的宝贵力量!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四篇】

因为假期很长,天天待在宿舍没事干,就去图书馆借了《毛泽东选集》进行翻阅。

专门挑了几篇特别有名的文章来读,例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实践论》等等。因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我第1篇阅读的文章,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就谈一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分析是由对革命态度最消极而来的也是按照当时经济地位由上至下的次序,一步一步递进的阐述各阶级的革命性,达到区分敌我及驳斥当时党内的陈张两种倾向的目的。

他首先分析的是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指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附属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极端的反动派,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右派。

其次分析了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盘根交错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确实具有局限性,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他们对帝国主义是即反对又依赖,对封建主义是即反抗有妥协他们即革命又反动。所以毛泽东指出他们对于革命是具有矛盾的态度,并预见他们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并在文末指出对待他们的态度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使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是我们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用让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

小资产阶级。按照经济地位毛泽东又把这这个阶级分成三个部分。有点余钱的是一个部分,他们渴望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对中产阶级的宣传颇为相信,对革命持怀疑态度。这部分占小资产阶级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只能在经济上自给的,比上一阶级经济地位下降了一层。他们取中立态度不反对革命,但有不敢贸然参加,他们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最后是生活质量较以前下降的一部分。毛泽东认为他们在革命运动中是颇为要紧的。毛认为总体上看这个阶级也是不坚定的。其实这个时期分析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毛泽东对阶级革命性的规律认识。这和该阶级的社会经济的地位是分不开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愈穷愈革命”,这样看来一般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群是革命的中坚分子,那就应该是半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把阶级分析完之后,毛泽东在文末指出了对待各阶级的态度,以达到前文中的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特别领导权问题,与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为他在日后进行的农民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对于中国革命这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和政治的革命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是中国在当代的声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二次革命。革命的时代仍在继续,并未结束。孙中山的声音还在荡漾: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上学时便听说过毛泽东的很多文章,如《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对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后,对毛泽东思想更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认真阅读了《毛泽东文选》后,则是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选》,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团结就是力量”=“载人航天精.也是毛泽东选集突出的精神之一.

读完《毛选》二卷,《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1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载人航天精神”时指出的一段话:“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确实,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报道:为了这次飞行,航天人奋斗了足足20xx年,全国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个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来自各方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听说,在20xx年的艰苦奋斗中共有8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他们没有看到杨利伟凯旋归来,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功不可末。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气概,是一心一意干成现代化的志气,是中国“睡狮”醒来后的怒吼。

“团结就是力量”=“载人航天精神”,今天、明天、后天,中国人想干的事就一定能干成!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五篇】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题记。

七十年前,革命先烈们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投身于未知的新中国建设中。此后,一代代国人怀抱为祖国发展胸怀大局、艰苦创业的情怀与使命,成长为千千万万奋斗在祖国建设一线的杰出人才。革命的号角在七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响彻云霄,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使命,牢记应该镌刻进生命中的家国情怀。

我时常思考,和平年代的我们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可我们是否比前辈们少了一分纯粹与热忱?我羡慕“静坐听雨、雪中听琴、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宁静与淡泊;我渴望拥有“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的正义与无畏。那些拥有稳定美好的生活的老前辈们,在正值壮年、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转而选择满怀热情的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他们毅然决然的化身为撑起新中国的一根根石柱,即使以放弃自己触手可得的功勋为代价也甘之如饴。历史常常给人惊喜,那个时代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这样一群从心里给出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的灵魂。时势造英雄,大师当如是。

了解更多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故事后,我不由得反问自己--和平年代长大的你,在面对这样的处境时是否能如同革命先烈们那样坚决和乐观?我想,流芳百代不必,但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己。而每当我重温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无论看过多少次,我依然会觉得是否这些前辈们的思想境界和胸怀已经超脱了世人呢?可神鬼都在六合之外,人间行走的都是凡人。

慈悲为怀、悬壶济世,是我穷极一生也想要努力做到的目标。但在学习革命精神的同时,在被革命先烈们感动和震撼的同时,我逐渐明白我所缺乏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有那种甘于平凡、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先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我不能甘于寂寞,只想着如何达到我想要的高度、只想着怎样获得世人的赞誉,我又怎么可能做到悬壶济世、兼济天下呢?有国才有家,人生无常,有生老病死、乐极生悲,又有绝处逢生、人非物是。世情恰如沧海,而凡人随波于一叶。身外之物、权宜之计不能没有,但也没有那么重要,不如在黑暗中发光的潇洒珍贵,努力吧。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字自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撰稿人:喇雨萌)。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六篇】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还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是因为透彻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有了充足的自信在没有到来的时候去预测未来。

而前者往往不被人所喜,只在大势将成之时,才敢去相信去行动。而时机已晚,只能喝汤。

不管哪个,都涉及到了掌控和预见的能力。

其中清晰的描绘未来蓝图的能力很重要。如果想象力加上强大的推演逻辑能力,做事就会清晰有干劲。

而很多事情我们在将来未来之时都是犹疑,两可之间。事后给自己自圆其说。就比如自己预测tiktok在美国一事。只要不决断,就说明还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就说明还有信息没掌握。掌握信息不敢决策说明思维还不够完善。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七篇】

实事求是是毛思想的精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改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说研究解决问题,一定要从事物本身出发,详细掌握事物的情况以及规律,然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只是凭空想象,往往要犯错的。毛是搞革命的,也就是要变革中国社会。基本要求就是要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这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来完成。他也非常重视和提倡这一点。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他在湖南和江西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研究,写出多篇调查报告。其方法主要是以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通过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他认识到中国社会,尤其农村的阶级分层,意识到广大农民尤其是贫下中农是革命可以而且必须依靠的力量。“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我们要解决问题,第一步也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详细的了解问题的本身,了解其来龙去脉。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问题的解决方法甚至答案往往就显而易见了。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解决方案是否合适,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这就是毛最根本的思维模型了。

2.矛盾的分析方法。

除了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毛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又有其特殊的矛盾。矛盾的双方的力量并不是均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一个系统有不同的矛盾,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属于次要矛盾。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其内部矛盾,即内因。矛盾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所谓矛盾的分析方法,就是要找到主要矛盾,认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或促进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矛盾,我们要具体分析其矛盾,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的革命历程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典范。他分析了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矛盾,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从而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而其它社会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因而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无产阶级有可能联合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其它阶级共同革命。另一方面,矛盾的一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力量很强大,因此革命不能速胜,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之间也有矛盾,使得其代理人在中国形成军阀割据。于是弱小的革命力量有可能在军阀统治的薄弱区域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给我的启发就是:我们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仔细分析所面对的问题的矛盾,找出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研究自己的解决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矛盾论》)。

3.群众路线。

毛领导的革命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敌人,除了坚持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条就是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了。“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不是毛选的内容,我自己加读的。)一切为了群众,说明了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说明革命的力量来源。从群众中来,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到群众中去,用群众可以接受的方法,把党的主张贯彻下去。我们干事情很少能有一个人能干成的,必须要团结其他人。怎么团结呢?“一切为了群众”,用利益来团结他人。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一切依靠群众”,合作就要信任他人。“从群众中来”,善于向别人学习。“到群众中去”,要把自己的主张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法输出给对方,变成其自己的自发的主动的行动。

4.学习方法。

毛的学习方法同样值得借鉴。首先是其学风:“理论和实际统一”(《改造我们的学习》)。学习的态度,“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因此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把知识给背下来复述,这在毛那时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今天这个可以随时掏出手机谷歌百度的时代更是如此。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学习实用性的知识,如计算机编程,口腔修复学等,检验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方式是亲手写个程序出来,亲自给人镶一颗牙齿。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其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所谓“思维模型”),然后用这些思维模型去解释、理解现实问题,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效果来验证思维模型。看来道理都是相通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即要结合实际来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整顿党的作风》)“不读书不行,读书太多了也不行。本事,光靠读书不行,要靠实践。我们的国家主要靠在实践中读书的干部掌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总之学习和实践不能偏废,否则都要犯错误。

再来说说读书。毛一生酷爱读书,也很重视书本的学习。但他却不唯书,主要还是唯实。“知识分子接受前人的经验,主要是靠读书。书当然不可不读,但是光读书,还不能解决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看毛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他对书里的东西并不全信,摘出很多论述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他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书不用读得太多,消化不了反而不好。另外,关于书的选择,“我劝在座的同志,你们如果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那就还需要补学一点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康德和黑格尔的书,孔子和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需要读一读。不懂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于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也就是各种书都要读,博览群书。

5.工作方法。

毛很注重工作方法,关于工作方法的论述遍布于很多文章中。毛提倡的工作方法是“具体的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是耐心说服而不是命令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有问题有矛盾“摆到桌面上来讨论”,同志之间“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对主要工作要“抓紧”,不要耻于向下级请教。(《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不要什么事情总是捂着。”(《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5.写作。

另外毛的文章,总是结构很清晰。一般都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再解决问题。语言很平实,不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就能看明白,这就是本事!毛文章里也有关于写作的阐述。关于写作者的责任:“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反对党八股》)关于文章结构:“1篇文章或1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反对党八股》)关于文章形式的:“现在许多同志的文章,空话连篇的也有,但比较少;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还要讲文法。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还要注意修辞,怎样写得生动一点。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文法,修辞。

6.精神因素。

在重视实践的同时,毛也认为精神因素的作用。“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井冈山的斗争》)对待思想问题:“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不让发表错误意见,结果错误意见还是存在着。而正确的意见如果是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因此,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总结一下,毛思想的精髓就是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看起来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了,可惜真正能做到的,不多。连他自己,晚年也没做到。

毛泽东选集卷一读后感【第八篇】

第一次真切的走进毛主席应该是在我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深情并茂的讲解,让我对那段红色的风云岁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萌生出崇高的敬意。

好奇之下我打开了《毛泽东选集》,想象中的毛选应是深奥难懂,且枯索无味的,我以为我会感到乏味无聊,但没想到除了因年代原因对旧事的生疏感,我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相反,里面的言语让我热血沸腾,这也让我明白,真理是不分新旧的,更甚至比时间还深情,与其说这是一次阅读,倒不如说这是一场思想的洗礼。

这里也注入了毛主席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以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刻的道理,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并引领着中华民族复兴以江河奔涌之势一路向前,让沉睡百年的“东方睡狮”站起来了,感慨之余,也让我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不但在于提出了准确的思想指导,将之付于实践,更在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并非空谈空想。

不管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不管是“百万雄狮过长江”;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始终坚定不移,从不放弃革命信念,如今看到《毛选》,我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书中所传递的理想信念,所蕴含的实践真理,不但让我对毛泽东同志经历的这段红色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和平岁月,理解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时间水平所限,我并没有能很透彻的去读这本书,但是哪怕只理解了其中的三四处,也会让人受益匪浅。我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拿着这本毛泽东选集,与我发出一样的感慨——他比时间更深情。

48 1507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