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气温教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教案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温度和气温教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教案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温度和气温教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教案篇1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3、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4、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ycb齿轮泵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5、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1、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2、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1.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kcb型不锈钢齿轮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一课时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

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读、写气温的方法。

探索和

调查1.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

(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

2.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在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

4.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6.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让每组进行测量,可以是每节课后进行测量)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

1、指导学生测量气温的方法。

2、学生通过交流,了解白天气温变化的规律。

温度和气温教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教案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气温有多高》。

学生分析:本课与《今天天气怎么样》、《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气候与季节》共同组成《关心天气》这一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个指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实践课,课文由如何使用温度计、怎样读写温度、测量和记录气温的实践活动、分析气温变化和思考相关问题这四个环节构成。第一环节,学习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影响测量温度的准确性的因素,指出使用温度计测量的必要性。然后,认识温度计的组成部分,介绍温度计的读写方法和使用方法。这是本课的基础活动也是后面测量活动的基础。第二环节,开展测量气温的实验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室时不同地点下的气温,并记录测量结果。第三环节,发现白天气温变化规律。通过观察某地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发现白天早晚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明白一天中气温最高时间在午后2点左右,不是在中午12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获取数据来验证。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懂得测量的标准化及其意义。通过介绍百叶箱的标准、放置位置高低、观测记录时间统一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后面降水量、风向、风速测量的打下基础。

讲授法 演示法 口头练习法 尝试法 实验探究法等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有良好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能正确读写温度。

1、通过观察记录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1。学生测量气温用的温度计。2。教学课件。3。实验记录表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该地盛产哈密爪。(打一中国地名)(新疆)

你从这个谜语中看出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温度计(实物结合课件)

⑴从刚才的谜语中,我们知道了新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那么大家知道我们教室里现在的气温有多高吗?

⑵测量教室的气温我们要用到什么工具?你见过哪些温度计?(课件出示)

⑶仔细观察每个小组中的温度计,看一看它有哪几部分组成?(课件分解)

⑷你试着看一看现在温度计上的温度是多少?(指明一学生上台示范)

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课件)

⑸你会认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吗?尝试一下。

⑹课件互动认读温度计上的温度。

⑺小结:温度计上的温度特点。(课件分解:零度 零上 零下)

(过渡)掌握了温度计的读写,下面每个小组相互合作来完成一个实验。

2、分组实验

测量教室里的气温,并把所测得的数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并抓拍“镜头”。

4、实物投影:学生实验记录表

为什么在同一地方有些组测出来的数值不太一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们来找一找其中的原因。

(回放刚才抓拍的学生实验镜头)

(过渡)刚才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测量了一下教室中的气温。知道了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是怎样是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他们还要借助什么工具?

5、简介百叶箱(课件)

(自己读一读)你对百叶箱有了哪些更更深入的了解?

7、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有差异的,其实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也是不一样的。

这是从清晨到傍晚每隔1小时所测的白天的温度,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这一白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过渡)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都有很大不同,在世界各地气温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我们来看一看。

8、知识拓展(课件)

世界和中国气温之最。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温度计,并学会了利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请大家下课后利用所学测量方法,坚持测量一天的气温,每隔一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进一步了解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温度和气温教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教案篇3

《关心天气》这一单元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气温有多高》为本单元总起课后的第一个指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实践课。全课由如何使用温度表以及怎样读写温度、测量和记录气温实践活动、分析气温变化和思考相关问题这四个呈递进关系的环节构成,力求教会学生用简单测量工具如温度表测量气温、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在整理观测记录中懂得白天气温变化的规律,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课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理念。

科学课程的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掘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对天气以及气象变化总会有一些认识和了解,但这些认识和了解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层面上,未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以及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观测、记录气温以及统计相关数据并寻找其中的规律。

1、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推测——证实——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知识与技能:

▲ 正确使用温度表,掌握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 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 能归纳出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最高时并不在正午。

▲ 理解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 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关注与自然有关的问题。

▲ 重点:通过观测记录,知道同一时间不同条件下的气温不同;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 难点:正确认读温度。

温度表、干湿计、实验记录单

1课时。

一、课前谈话,活跃气氛

1、谈话:首先我来问几个问题,如果你认为符合你的特点,那么请你把手举起来。

(1) 谁最认真? (2)谁最勇敢? (3)谁最热情?

(4) 谁最细心? (5)谁的字最漂亮? (6)谁的表现最好?

(7) 谁最遵守纪律? (8)谁最爱发言? (9)谁最爱观察?

设计意图以小游戏的形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并能让他们继续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点。

2、谈话:我们班同学不仅很优秀而且很自信,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能不能把我们三年四班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呢?

3、上课,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冬天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觉得冷,可夏天我们只穿几件薄薄的衣服还直喊热,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汇报。)

2、提问:那么春天和秋天的气温是高是低,是冷是热呢?(学生交流)

3、谈话:单纯用高低或冷热来描述天气是不准确的。老师这里有一则天气预报,是关于这几天的。谁能做一名小小天气预报员为大家准确的播报一下这几天的天气情况?(出示课件:铁岭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4、学生参与播报的活动,教师适时予以评价。

设计意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已经学习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知识的趣味性,又复习了有关天气符号的知识。

5、谈话:为什么气象站的工作人员能知道这几天的气温并告诉我们呢?他们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我们自己能不能测量出来周围环境的气温呢?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现在教室里的气温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气温的知识。(板书课题:气温有多高,学生齐读。)

三、仔细观察,学习使用温度表

1、介绍温度表的结构,利用实物和课件同步讲解温度的读法与写法。(课件出示温度表的示意图。)

(1)讲解:温度表,也叫寒暑表。平时温度表是挂在墙上的,拿在手上怎么拿呢?谁来示范一下啊?(演示拿住顶头或两边)又怎么看呢?这上面有两个字母:c、f,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2)讲解:温度表的上面有两排刻度,左边的刻度称为摄氏度,跟我读“摄氏度”,它的写法是℃。右边的刻度称为华氏度,用℉表示,它只在美国应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左边的摄氏度。谁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为“摄氏度”呢?(学生汇报、板书)

(3)讲解:摄氏度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通用,是应用最广泛的。1摄氏度等于33。8华氏度。温度表依靠的是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它的底部中间有感温泡,不同的温度表里面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遇热便会沿着水银柱或酒精柱上升。

(4)谈话:请你们拿出温度表。谁知道看温度表的时候该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我们在看的时候要平视刻度,再与左边的数字对照。看一看,此时温度表上的温度是多少呢?怎么写呢?老师请两名同学把你观察到的数写在黑板上。

(6)学生讨论、汇报并练习:先写数字,在数字右上角画一个空心的小圈,小圈后写一个大写的c,即℃。

2、学生交流自己内化了的读写方法。

3、谈话:把温度表的感温泡握在手里,读一读温度表上会呈现出来的最

高温度,并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学生自主练习)

4、谈话:老师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这样一则天气预报:20xx年1月

20号,铁岭,小雪转晴,北风5—6级,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21℃,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课件出示)

5、小组讨论,引出“零下”的概念。

设计意图利用天气预报的形式引出“零下”的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易于掌握。

6、小结:我们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比这个温度高就是零上,

比这个温度低就是零下,但是用汉字表示太麻烦了,人们就发明了“—”,也就是减号,把它放在温度的前面表示负数,如—10℃,就表示零下10摄氏度了。

四、测量教室里不同位置的气温。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表的使用方法,那么请大家推测一下,在我们这间教室的不同位置,比如有阳光的地方和背阴的地方,开窗的地方和没有开窗的地方,空中和靠近地面的位置,这些地方的温度会不会一样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然后把预测的结果填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

(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

2、学生猜测并商量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观测地点,并对自己即将展开的测量活动进行预设,提高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

3、谈话:究竟阳光下、背阴处,通风处与背风处的气温是不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探究一下。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4、分组活动:分别测量室外阳光下、室外背阴处、室内阳光下、室内背阴处、地面处及正常室温,并做好记录。

5、学生相互交流测得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互相讨论、共同交流得到结论,当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发自内心的。

6、小结:气温是个神奇的东西,室内与室外温度不一样,阳光下与背阴处温度不一样,低处与高处的温度也不一样。而且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也不一样呢!

7、指导学生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得出变化规律。(课件出示)

8、小结: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晚低,午后高,最高时并不是在正午12点,而是在14点左右。

9、谈话:同学们,全国的气温显然不会一样,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为了让全国人民尽早地知道每天的温度,他们就想出用百叶箱来测量。除了百叶箱可以测量气温,你们还知道有什么更先进的测量仪器吗?(气象卫星,出示气象卫星资料及观测到的云图。)

五、活动拓展、丰富知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1、课件出示:智慧小博士——南极冷还是北极冷?(学生讨论)

2、讲解: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89。6℃,在北极的西伯利亚维尔霍杨斯克曾记录到—70℃的最低温度。南极的温度要比北极低20℃左右。

3、谈话: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小知识,请学生朗读。(课件出示)

△全年平均气温最低地方——青藏高源的伍道梁(— 5。8℃)

△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6。4℃)

△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 30。6℃)

△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2。8℃)

△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的伍道梁(5。5℃)

△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33℃)

△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 183℃。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巩固了学生对温度的认读。

六、学以致用,回到生活。

谈话:今天我们和温度表成为了好朋友,不仅认识了它,还会看、会读、会写上面的度数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利用它来测量温度了。那么就请你用自己学到的测量方法,在课余时间里,每隔一个小时测量一下你家里的气温,并及时做好记录,然后回来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严谨细致,只有这样才能测量出准确的数据,而且在下节课我们还要测量雨下的有多大,只有掌握了方法、端正了态度才能做好每一次测量。

1、坚持测量一周的气温,并做记录。

48 1476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