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篇1

物联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物联网借助三项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在日常生活及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带动这些产业升级、发展与繁荣。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人们在家可以享受到更舒适的家居环境,家电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与管理,身处千里之外,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房屋状况,甚至可以远程喂养你的宠物,完善的安防系统,让您能够随时知道家中是否有火灾、煤气泄漏、漏水、房屋被撬,甚至下雨天,窗户可以自动关闭,而这都是借助物联网实现的,而这一天,已经到来。

当然,还有智能物流与智能医疗,城市货物与快递纳入云端大系统,对货物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监控,货物运到哪,在那一辆车上,驾驶员是谁,还有多少分钟到达,都可以通过手机app、web查看。老百姓关心的医疗也得到充分发挥,各种远程医疗设备可以走入家庭,人们不需要到医院排队挂号,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检查,医生可以在远程对人们的健康状况做出判断,并且人们的健康状态汇总到城市云端,在各个医院都可以联网查看,方便医生快速做出判断。而这,不是将来,而是现在。

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稳定技术基础,城市智慧化发展也使得物联网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智慧城市囊括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建筑和家居、智慧集成六大领域,打造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各种关系和价值 链。施耐德电气会从全局角度出发,统筹协作政府、企业等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整合多方需求,实现资源、利益最优化,并通过设计融资、人才发展模式,助 力城市实现全方位发展模式。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篇2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缓解当前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的重要举措,建设智慧城市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智慧城市不仅会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城市生产方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内涵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通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在特定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场信息产业再升级和信息技术创新引导的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这就要求城市发展既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更要实现城市经济、生活和管理上的全面“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与战略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城市时代,亟需充分利用城市信息化把握发展机遇,改变以往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面临的诸多失衡问题,以及应对城镇化过快发展所蕴藏的“大城市病”集中爆发风险。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化”,实现城市经济“智慧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1)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运行效率,通过引进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子政务,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以及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以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切实解决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使全体居民更多地分享信息化和城市化发展成果,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侧重数量,关注经济要素集聚的外延型城镇化向重视质量、突出城市功能完善和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的内涵型城镇化转变。

(2)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技术层面上看,物联网、3s(gis,gps,rs)和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核心技术,它们的应用将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创意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智能、生物、纳米等新技术群体集聚,加速重构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城市现代产业体系。从应用领域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将为交通、建筑、医疗、电子商务、安防等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有助于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生活方式变革

智慧城市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 在生产方式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助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和动力,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推动生产方式由“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变。在消费方式方面,智慧城市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通过网络消费、电视购物、远程服务等消费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成本节约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

(4)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智慧城市,有助于我国把握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机遇,发展物联网、云计算、3s 等高端信息技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提升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现实基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这也迫切要求各城市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更全面、快速地推进城市信息化向纵深挺进。(1)城市信息化升级的基础条件基本具备

从信息化基础上看,数字城市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了城市信息化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各城市高度重视信息基础建设,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等信息化指标显著提升,政务、商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向更高层次、更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迈进奠定了基础。(2)智慧技术链和产业链初步形成

从智慧技术与产业发展上看,智慧技术产业化和信息产业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规模效应初步呈现。(3)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在“十二五”时期,智慧城市与集成电路、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共同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科技计划的规划重点,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瓶颈等诸多问题。发展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1)推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结合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处理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之间的关系,建立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动力机制。一方面,要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制定相对完善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流动。

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领导决策机构,健全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制;二要将智慧城市发展与国家城镇化、信息化战略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统一的、专门的智慧城市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推进城市和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三要加强区域间协调,鼓励各城市根据区域产业、科技、文化、资源等不同发展优势和特色,探索智慧城市的特色化道路,突出地方特色和个性,打造建设智慧城市的特色牌和创新牌。(2)坚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轮驱动”

智慧城市建设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促进产业技术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发挥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注重物联网、云计算、3s 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改变我国信息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作用,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处理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集成共享的关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和部门分治的局面,通过连点成面的方式对医疗、教育、金融、农林、水利、环保、交通、市政、公安、企业、社区等部门数据资料库进行标准化整合,建立面向业务管理、领导决策、行业监管、公众服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促进信息集成共享与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统一。(4)重视技术标准建设和完善法律规范

高起点、全方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处理好技术标准建设和完善法律规范的关系,坚持标准统一和法规完善先行,为智慧城市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结合国情和产业发展状况,依托重大智慧项目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等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5)采取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

建立“智慧城区”或“智慧社区”,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扩展、不断提高,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信息化和智慧化。要率先在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领域推进智慧化项目建设,解决大城市“出行堵”、“环境差”、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教育不公平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提升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原因?

定义: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原因:(1)一方面是中国目前的发展主要以城镇化为重心,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嗜待解决,而智慧城市很有可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城市生活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安居乐业,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更加具有效力(能够掌控全局,处于维稳考虑);

(3)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不断的创新的,而中国目前正在提倡创新,由此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改善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篇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金融时报》2010年9月21日报道: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20%,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45%,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社会。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等问题。

首先,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

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包括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网络,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如何整合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等。

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智慧城市”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的。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交流的是我的工作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两年前完成的“上海市智慧城市规划战略研究”课题成果的部分主要内容。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的作用,主动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建立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规划战略,从而促进信息成为城市规划新的资源,促进城市空间向智能化布局转型,促进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理念。共分四个部分,第1讲《基本概念》和第2讲《智慧城市有关案例的启示》是通过对智慧城市发展历程的表述、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及相关案例的启示说明智慧城市的有关概念以及关键要素的组成;第3讲《城市规划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是从智慧城市发展的环境需求入手探讨城市规划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最后第4讲则是《智慧城市规划的有关实施策略》。

第一讲、基本概念

分为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主要特征和核心理念4个部分

、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提出

“智慧城市”是近几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热词,其由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所引发,后借助物联网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而在各个领域广为人知。

2011年,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大力实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目前,欧盟已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我国十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深圳、成都、宁波、佛山、无锡、南京等30多个城市,在2011年先后发布了智慧城市的规划与行动计划,并且在区域和行业先行试点,有100多个城市已有意将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引入智慧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已有150多个大、中城市结合“十二五”规划已将其纳入,在运营商积极推动下已有370多个包括地县级小城市在内将“智慧城市”纳入其发展规划的目标。

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形成的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升华和飞跃,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简单地说,智慧城市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

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

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是基本相同的,但前者又有着以下特点:(1)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2)整个城市具有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3)整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一定的决策能力;(4)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等。

我国对城市本质的认识、定位、功能、结构、形象与特色、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定位、出发点和需求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 世纪中后期-2007 年为智慧城市的萌芽期。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也成为继农业、工业生产力之后的新兴生产力,并迅猛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智慧城市最初作为一种使城市的构成要素可视化的手段出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2005 年以后,智慧城市的概念陆续被 思科、ibm、西门子等公司所引用。

2008-2010年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初期,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一时期智慧城市的理念被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不再是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代名词。与以往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更加鼓励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共享与协同、更加强调感知与物联。

2011年以来为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施逐步开始落到实处,内涵不断扩充,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建设重点和趋势。近年来,新一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第四代移动通信、泛在感知、物联/传感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其应用商店与社交网络等一一开始应用,在已有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全球范围内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特色鲜明,但均有一个共同点——都伴随着 ict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不断深化与明确。“智慧城市”延展和拓宽了城市信息化的新内涵,为城市管理和信息化专家、it 提供商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形态。

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城市”作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将成为下一代城市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面临着4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以人为本的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一方面成为创新的中心,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人群生产、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不同人群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的相应功能也进一步完善并越来越精细化。智慧城市的一个发展趋势便是与不同类型人群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即形成由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服务的精细化。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以城市居民的具体需求为开始和结束,其建设的过程是提供更为有效、效率更高的服务/产品的过程。

第二种趋势是与城市化进程深度结合

城市化进程与智慧化的深度结合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又一趋势。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消耗大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过程。智慧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深度结合需要运用先进的ict 技术模拟相关的城市、区域、片区规划甚至是单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活动,在生活实验室中模拟市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经过有效合理的反复评估后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种趋势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运营、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理念与模式,被看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城市中如何通过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特别是需要配备更加精确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切实利益的各种可感知、可度量的仪器;仪器与仪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相互联系和数据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数据通过后台应用程序进行智能分析与加工,最终以智能的方式支持每一个城市居民、每一项城市活动以更小的能源消耗、更少的环境污染代价获取各种更大的回报与收益。

第四种趋势是进一步重视信息安全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由此所引发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以及道德风险程度日益加大,智慧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就各项技术标准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影响进行进一步充分论证。

、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

要素一: ict(信息通信技术)

首先ict即信息通信技术 是智慧城市实施的核心要素。然而:

ict不是智慧城市的全部,要提防 ict 成为企业逐利的烟幕弹。过于强调 ict 易于导致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城市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信息技术革命也许并不像它最初看起来那么有益。随着技术的更新,在未来人们会面临着大量电子废物需要处理。

要素二:居民

任何成功城市、社区最为关注的因素应该是生活其中的居民。

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通过完善的服务体制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支撑。需要各类人群的共同参与,追求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政府、社区与生活其中的居民之间的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要素三:政府

智慧城市通过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相互交往方式,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生产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形成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接下来谈一下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和核心理念

战略要点

由智慧城市的特征可以得到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第一,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应当成为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最核心、最顶层的问题,它是智慧城市的战略模型。第二,基础框架的建设、融合、标准等。第三,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数字消费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核心。第四,全方位物联网、检测网、计量网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第五,应考虑市政管理与家庭智能生活的建设,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启动。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智慧、互联、协同

智慧城市是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为关注点,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推进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

将共分为八种类型展开,每种案例都有1--2座代表性城市。

类型一: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的平衡

其代表城市是维也纳

维也纳在智慧城市的规划目标上注重远近结合,制定了多层次分步实施的目标体系。首先,其“展望 2050”规划直接将目标制定到了2050年,具有超前的长远规划理念,说明了维也纳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城市发展不能仅考虑短期利益,更要考虑到未来的长期发展需要。为了使总体目标能够予以落实,维也纳进一步制定了“路线图 2020”中期计划和“行动计划 2012-2015”短期计划,并提出了多个细致而又灵活的子项目,涵盖目标体系所包括的各个领域,并具体针对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提供落实措施,使得行动计划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类型二: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平衡

其代表城市有香港和新加坡

(1)香港

香港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以电子政务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在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电子化的基础上,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动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首先起到了政策制定者的作用,把握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此外,香港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为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政府也是建设投资者。同时,政府还起到了整合各方资源, 协调各方发展的作用。

香港政府成功地引入了公、私营机构的伙伴合作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借助私营机构在技术上的专门知识、创意和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经验,为社会各界提供融合的服务,这种公、私营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2)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政府角色的转换,从最初的政策制定者:即政府制定政策,公民遵守,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之后政府的角色转化为服务提供者,在这一阶段政府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政策,而不再是闭门造车。而当前政府则既是服务提供者又是平台提供者,在这里公民不再是间接的影响政策规划的制定,而是作为参与者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平台上与政府合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

类型三: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阶段性

其代表城市有香港和新加坡

(1)新加坡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开始以电子政府发展为主线,推动整个城市智慧化建设。其建设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大规划指导文件,每个持续 3-10 年,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并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持续前进。1980年开始的国家计算机计划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2003年的互联新加坡计划则强调对资讯通信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推动社会创新发展,为社会创造新价值;in2015则把智慧城市建设置于国家战略层次的高度,指出智慧城市是提升城市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虽然最初的5个规划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但却是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2)再来看一下香港

从1998年至今,香港先后出台了4个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政府指导文件,以电子政府为发展重点全面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城市。四份战略规划呈现继承式发展,从最初的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建设数码共荣性社会。1998年,香港政府制定了“数码21新纪元”资讯科技策略,目标是“致力加强香港的资讯基建设施建设和服务”。2001年,香港政府在对过去4年“公共服务电子计划”执行情况做出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推出了主题为“数码香港连接全球”的“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1年版)。2004年香港政府在2001版“数码21”的基础上,推出 “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4版),指出应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电子化。为进一步达到把香港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数码城市的目标,香港政府充分认识到,包括政府、资讯及通信科技业、其他业界、学术界及公民大众均须通力合作。经过广泛的公众咨询后,“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8年版)于2007年底出炉。

类型四:智慧城市以人为本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香港

(1)维也纳

作为连续三年荣获“全球最宜人居城市”第一名的城市,维也纳一直对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因此维也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受,其规划项目以及行动计划考虑到了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方面, 包括住房社区、办公工作、娱乐游憩、交通运输、城市安全等,真正从市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相应的,维也纳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目标也将转向人口、劳务等社会民生方面,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市民发展的需要。

(2)香港

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公民的利益,以公民的需求为规划建设的出发点。以电子政务方面的“香港政府一站通”为例,其界面简单易用,内容丰富,真正体现政府服务是围绕客户的需要而设计的电子政务本质所在。

“以人为本”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应贯彻这一理念,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智慧”的重要表现。

类型五:智慧城市应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奥斯丁

(1)维也纳

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能源短缺是智慧城市理念提出之时所考虑应对的一大问题。维也纳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正是基于“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行动计划”(european set-plan),以减少碳排放量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为根本目标。因此其各项具体实施项目也是围绕这一目标所展开,如“气候保护项目”、“城市能源协调规划”等,相应的,维也纳城市发展规划也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探寻如何将城市规划与生态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有效方法。

(2)奥斯丁

奥斯丁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美国最宜居的城市,同时使其成为最好管理的城市。但是两大挑战将可能阻碍其目标的实现,即:城市东西部的分离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缺少整合机制。城市东西部的分离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方面面,严重阻碍了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政府连同ibm公司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解决对策: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统一管理城市的项目、对于每一个决策应保证最好的经济和社会回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

类型六:智慧城市应保证信息公平消除数字鸿沟

其代表城市有新加坡和香港

(1)新加坡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剧数字鸿沟,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数据表明新加坡的贫困率一般维持在 25-30%。但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加坡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考虑到这一情况,新加坡在it2000中就提到措施消除数字鸿沟,在in2015中则采取三项措施:针对年长者推出银发族资讯通信计划(sii);针对贫困人士推行新电脑加强计划(neu pc plus)和启发基金;资讯通信访问中心(iac)为弱势人群服务。采取一系列措施使in2015 真正能让整个社会收益。

(2)香港

同新加坡一样,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把消除数字鸿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此香港政府一直积极与业界及非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推出多项措施以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数字鸿沟。政府为不同社群免费提供基本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课程,在公共图书馆举办免费讲座,举办地区性的宣传活动和资讯与娱乐并重的节目等。为了弥补企业、家庭上网率的局限性,多途径地向社会提供政府网络服务, 政府在图书馆、商场、地铁及主要街道设立公共信息服务站,公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进入“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站,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

[3]

[2]服务。政府还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循环再用的电脑,为残障人士购置电脑设施提供资助,为公用电脑安装辅助设施以方便失明和视障人士使用。

类型七: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的助推剂

其代表城市有新加坡和北京

(1)新加坡

从新加坡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最初只被作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到后来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新加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2)北京

在北京市智慧城市行动纲要中,突出体现了以应用为导向的特征,以解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关注企业、市民、政府的智能化应用,通过应用带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促进智慧产业进一步发展。

类型八:智慧城市更注重顶层设计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武汉

(1)维也纳

维也纳将城市规划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区域空间的布局作为建设重点, 期望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变革来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城市的 13 个目标发展区根据其既定建设目标进行分组规划,使得经济、地域、政治等方面相近的区域能够实现进一步联合与共同开发,并使新城区的建设能与周边已开发区域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区域和城市的协调与联合发展。

(2)武汉

武汉市将智慧城市规划分为“概念设计”和”总体规划与设计”两步走, 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专家在评估并确定宏观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 再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使得后面所进行的总体规划有据可依,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明确,任务与指标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

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给出以下启示,就是

从规划时间来看,西方国家的规划周期一般较长,这有利于项目实施的连续性,但同时,未来可变因素也较多,又由于智慧城市是以ict 技术作为支撑的, 作为 ict 技术核心的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按每 18 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增大了未来的不可确定性。中国的智慧城市规划则基本以 5 年为一周期,这主要是与城市整体的五年规划相契合。这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保持与城市其他规划和目标的统一性,有利于整体发展。但是规划周期较短,不免造成一些短视问题,对长远发展有一定影响。

从建设规模来看,国外城市(新加坡除外)大都由中小型城市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且模式多样各有侧重,没有统一的规划路径及建设模式,一般仅涉及部分产业或区域,强调几个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建设;而国内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却主要以各个大城市为主,虽然多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停留在规划阶段,但是从各市的规划文件上来看,其建设侧重于整体部署, 建设规模较大。国外的建设模式保证了其可实施性较强,利于监管,但是整体协调性不足,也无成熟的模式。而中国这种全面部署的模式,虽然能整合各方优势,集成各方力量,但是系统协调要求高、落实难度大,实施管控未有具体经验。

从发展水平上看,国外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基本上是在经历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自然过渡到智慧城市,而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明显存在差异。广州、深圳、宁波、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城市信息化体系,城市政务、社会管理等各个层面都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其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整合,如何将智慧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治理当中。然而国内很多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自身并没有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积累。如果把“电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当做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发展路径的话,这些城市基本处于数字城市还没建成的情况下,直接跳级到智慧城市建设。因此建设难度更大,但如果善于借鉴先进城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也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硬环境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革命从未停止,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革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互联网

高速互联网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4g牌照,这标志着以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式运营。4g被大部分学者与技术专家界定为无线服务的技术,它集 3g与 wlan 于一体,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上传速度也可以达到20mbps。高速的信息传递能力,可以提供优质的通话质量和数据通信速度,从而为合并无线局域网、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等系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功能,实现地球表面及陆上空间全覆盖互联。

4g被视为信息高速公路,但4g并不是高速互联网的全部,未来5g、6g等新技术的出现同样会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高速通道,届时高速网络将过渡到超高速网络。

泛在网络

泛在网络是指无处不在的网络,它是自适应信息服务得以体现自适应性的基础环境。智慧城市的泛在网络建设需要无线、光网技术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其平台,使城市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获取需要的信息与资源,为城市提供相应的服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趋势也日趋明显。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通信、安全、经济等服务的综合性需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与时效性的要求也同样在增长。借助 3g、4g 技术研发与工程的建设,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实际已经初步融合,同时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在进行之中,三网融合工程实施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传感网,它是基于互联网、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系统设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协议,将全球物品与网络互联,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标识中心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网络中信息交互与通信。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新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006年6月,世界无线研究论坛(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wwrf)预测,到2017年将有7万亿传感器为地球70亿人口提供服务。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设备与信息系统分录的模式,为信息交互提供载体。

按照采集、传输、应用的功能可以将物联网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传输网、智慧应用网,相对应的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络组成,是信息采集的来源。

2、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由各种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络组成。

3、应用层在对数据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并对数据进行管理控制,是物联网与用户的接口。同时,物联网不仅提供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对接收的信息智能管理,将海量的数据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加工出不同用户的需求。

物联网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例如: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城市公共场所摄像监控系统,强化图像感知网络的建设,提高公共场所全方位、实时的监控;在公共区域安设 rfid 读写器,强化公共信息网络的接收功能;根据实际交通流量进行红绿灯时长的远程控制;全面推广 gps 卫星空间定位系统,提高城市的空间定位能力。

大数据

大数据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大数据(big data)以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

1、大数据来源

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系统运营数据。城市各类系统运营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例如银行交易、信用卡消费,这类系统自建立便开始积累其数据,而且这类数据随系统运营而存在;第二,用户生产数据。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有些传统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例如,智能终端的普及,外出旅游不再只是拍照片,这些信息增加了空间位置。还有微博、微信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上的关系也建立起来;第三,物联感知数据。物联网的建立为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平台,通过终端感知获取数据,通过泛在网络传送给物联网应用服务。

同时大数据时代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缺乏从广泛数据中提取能力,另一方面数据类型、标准不统一,数据接口不兼容,数据不共享,同时大数据获取后面临存储成本大、存储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技术、管理、标准、规范、法律逐步协调。

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动态、可伸缩、被虚拟化的,而且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并提供决策支持。

3、应用展示

大数据往往来源于一个城市的多个物联网,例如交通物联网、通讯物联网、医疗物联网、环境物联网等等,经过智能分析后需要一个直观的反馈,来展示并辅助管理决策。

智慧城市的管理需要构建城市信息系统,从打破政府部门体系隔阂入手,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信息资源的社会开放度,加快服务性的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使数字城市的空间表现形式由抽象的二维地图发展成与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中,同时加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使得人们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更加详实地描述现状和分析城市空间。三维数字城市对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环境分析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有很好的帮助。

下面谈一下“智慧城市”建设的软环境需求

需求之一是城市规划方法转型

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手工式城市规划、统计式城市规划、数字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发展促使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改变。智慧城市的规划方法是采用动态监测、大数据采集,以数据挖掘、建模分析为工具,模拟仿真和可视化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与城市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化进程中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应发挥决策咨询的传统优势,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智慧城市的规划应以技术为手段,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智慧城市的规划应结合经济、人口、交通、文化、基础设施、地质环境等领域数据,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为决策支持提供客观依据。智慧城市的规划更关注民生,聚焦绿色低碳、紧凑发展、生态和谐等核心。

需求之二是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前面提到,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平台与支撑,对异构、多维和海量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方法、模型预测和可视化分析,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用户可用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可视化分析具体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可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问题,但哪种方法更科学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分析需要的并非是哪一种或哪些方法,而是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需求之三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并进行政策引导

智慧城市中对于信息的获取、收集、使用、管理等方面需要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指引,尤其是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不能有效的保护。面向智慧城市的特点,需要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防止因技术缺陷导致的信息泄露,防止恶意软件和人为的窃取信息,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法律和规范,从法律层面上指导技术和管理,保护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严防机构和个人利用法律漏洞实施破坏和犯罪,同时切实实施监管审查等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

那么,城市规划如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所需条件呢?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在“创造更美好城市生活”的目标与内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城市规划为切入点引领全市的综合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核心功能的建设与完善,并将智慧城市的规划目标落实为空间规划策略与布局方案。

首先,公众参与规划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其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的共识,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同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政府首先要成立智慧城市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建设任务。例如上海市成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成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同时依托相关机构,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

城市智慧之源主要来自广大城市居民,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城市将失去智慧源泉。因此,智慧城市规划要把维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要鼓励民营经济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要向公众及时公布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向公众说明建设中碰到的问题,接受公众的批评与询问,有效的社会监督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二,制定智慧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也应有所侧重。结合智慧城市内涵和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重点应包括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总体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快速响应的基础设施、透明可行的城市管治、自由丰富的社交生活及富有生机的城市文化。上述七大方面都可以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优化、升级或重构,使智慧城市规划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从而引导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并享受智慧城市给其带来的“宜居、宜业、宜行、宜乐”。

(1)在区域层面

该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协调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此为基础实现共赢。与传统城市建设一样,智慧城市建设应秉持此目标,同时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确定的前提下,设立区域智慧协调中心,从区域层面进行资源调配,并完善相应智慧基础设施以保证合理、有效的流动联系。

(2)在城市层面

城市总体规划是按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城市用地,进行各项建设总体布局,最终使城市的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憩四大功能相互协调发展。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和用地空间结构。而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应突破传统规划理念,建立智慧城镇群、综合功能区、规模门槛、中心网络节点和资源单元等战略性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营造城市文化,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同时,在确定发展规模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模拟城市发展情景,使之更为贴合实际发展趋势。

(3)在地区层面

此层次规划的智慧城市空间策略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构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的地块控制性指标集成系统,包括地块总建设规模、分片区建设强度、建设风格、配套服务设施及开发现状更新等核心要素。政府部门可通过此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同时保证对市民大众的信息公开。②建设地块内居民信息汇总数据库,包括人口、就业地构成及出行属性等数据,以便于进行区内管理和城市汇总分析。③地块内居住区智慧管理系统,保证居住区智慧运行,降低非必要的资源消耗。④建立公共服务、市政服务和交通服务管理系统,提升地块内居民的生活服务水平。

第三,提供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保障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交通和电网等最基本的专业系统,这些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将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高速移动网、物联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带来的便利,也可以通过整合城市周边交通环境资源,实现市民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形成智慧的交通框架。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专项系统规划与落实已基本包含在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未来城市规划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应着重加强多专业系统的整合与统筹,通过顶层设计确定的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指导各专业系统的布局方案制定和选址落地、建设实施。

第四,研究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标准

智慧社区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既有规划社区框架体系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和综合服务手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根据不同城市定位、人口发展特征,可研究提出不同类型智慧社区差别化的规划建设标准,以服务人群为主要分类差别,确定不同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研究智慧社区的用地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策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分类的规划指导,实现个性化配置。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在于其城市管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社区服务更为主动、积极和个性化,将能够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和服务,而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服务。

针对成熟发展的城市社区,智慧社区以步行可达的公共活动范围为居民日常生活圈进行优化和提升,通过围绕既有社区中心或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设施完善,提供集成化、便民化、一体化的居民公众信息化服务,包括信息发布、个性化服务、物业管理、安全报警等方面。

针对郊区城镇化地区的智慧社区规划,可以轨道交通站点等社区内外转换节点为核心区域,构建满足居住、社交活动、休闲娱乐、就业就学就医等各类基本需求的复合型社区,考虑社区智能化管理、公众服务、能源控制、信息网络等各类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布局。

包括数字城镇群和智慧社区发展策略两大部分

先谈一下数字城镇群的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城镇群发展概况

可持续的城市群发展建构,需要通过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支撑,并且从“单一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步走向多个具有一定关联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数字城市群的构成体系。因此,可以理解为,数字城市群是以数字城市为基础,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以网络形式有序延伸和扩充。

自《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发布以来,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于2006年全面展开,已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方面,初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区及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平台。

早在“十五”期间,我国就明确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要求,“数字信息”、“数字城市”建设作为信息产业部十大信息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许多城市都把信息产业发展列为第一支柱产业,集中体现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和积极推进信息消费能力等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等领域。

“十一五”时期,数字城市建设作为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构架、部门或行业之间的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这一期间,许多省市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实现区域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基本形成以多专业、多部门协作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更新和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有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总体来讲,“十一五”以来来我国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相关信息化发展政策的出台、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家的信息化进程;二是通过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三是城市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十二五”时期在不断加强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于区域的广泛合作,以数字城市群的发展视角探索城市及区域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我们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提升。从“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发展特点来看,这一时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仍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将与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融合发展。

我国数字城镇群发展策略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推进跨区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城市群建设提供保障。

跨区域信息网络是数字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因此要继续优化区域内各个城市现有的网络结构,同时要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资源综合利用和信息交互能力,以保障数字城市的建设。

(2)各个城市在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立数字城市群的若干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公共数据的共享至关重要。数字城市群平台的建构,基础是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有重点地建立若干重要的、可操作的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必要。公共信息平台是“分布式一体化”,即平台的共享数据涵盖了城市各种要素,物理上是分布在区域内的各城市,逻辑上是一体化处理。

例如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就需要依据要求,各个城市的城乡规划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

为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及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重点建设交通、能源、环保、城乡规划等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交通、能源、环保作为区域关联度最大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主体,通过提升共建共享和互通互联水平,加强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体系建设,以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3)制订规划,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数字城市群的建设。

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必须以数字城市为基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数字城市群建设和发展规划

。针对目前大、中、小城市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应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即从数字城市建设较为成熟的大型节点城市出发,结合区域城镇体系建设,逐步扩展到中、小节点城市,并覆盖到整个城镇、乡村地区,形成以节点城市为核心的、稳定的城市群网络。

充分利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优势,依托优越的软硬件条件及人才资源的优势,率先建成以大型节点城市为主的数字城市群骨干网络,带动其它中、小节点城市的数字城市群建设,以逐步完善数字城市群的结构体系。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以统筹和优化各类资源配置,避免无序建设、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促进数字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4)继续创新,打造一流数字城市群的信息技术构架。

科技进步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数字城市群的地域覆盖范围更大,要求实时收集和处理各类数据,这就需要更为流畅的宽带网技术、更为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以及更为科学的辅助决策能力。从技术层面来说,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一些关键性信息化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人们注意到,面向对象技术、软件集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地理信息系统正向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宽带网络的不断更新,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日趋完善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都为数字城市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

进一步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将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5)加大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的应用力度,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制定。

积极将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切实应用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从制度创新、政策角度推动数字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步伐,通过相关标准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具体操作方案的明晰,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以形成一套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打破地域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起统一的协调机构,进一步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综合效能,同步推动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要讲的是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模式

智慧社区的内涵

所谓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指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区的社会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能力,最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北京市对智慧社区的定义是:“智慧社区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由上述定义可知,智慧社区建设,首先,从手段上,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即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传统社区到智慧社区的转变。其次,从内容上,是通过整合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资源,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最后,要达到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和更文明的目标。

相对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智能感知和主动服务是其关键特性,而智慧社区因其组织管理更为先进合理更加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智慧社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以人为本。智慧社区的建设,其实就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吃、住、行、游、购、娱、健”方方面面的需求,让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智慧社区的建设首先需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的需求,提供便捷、丰富、低成本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2)智能感知。智慧社区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把人和物的信息进行高度的感知与互联,建立智慧社区的泛在信息源,从而实现智慧社区中的关键对象均可被感知、被分析及被互联。

(3)主动服务。智慧社区具有主动服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智慧社区建立的门户网站,可以对客户的网站浏览记录、办事规律等自行分析,然后为居民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并主动推送给相关的服务机构。又如,对于居家老人或其他特定人群,可监测其状态和位置,当出现异常时,主动向受信人报警及提供信息服务。智慧社区还具有定向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受众,主动推送其所需的服务内容及服务信息。

(4)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与服务模式,相比传统杜区,智慧社区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可实现社区各元素的自我适应调节、优化和完善。这样就可以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始终处于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

智慧社区的规划目标

智慧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智慧”作为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形容词,是相对于传统,相对于从前,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智能的意思。因此,智慧社区建设,有其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各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特点不同、经济能力不同,智慧社区建设目标又各有差异。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或社区而言,其智慧社区建设更多侧重于实现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社区办公的自动化层面;对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社区而言,其智慧社区的建设则发展到全面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层面。而对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或社区,其智慧社区建设则已经进展到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等层面。

智慧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或方式获得其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各个城市或社区,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设定有限目标,选取重点方向,持续投入,渐进发展,逐步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智慧社区的规划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6条

(1)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老百姓满意度为根本目的

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提高老百姓对生活的满意度。通过相关机制体制的建设,寓管理于服务,实现社区社会管理的善治,提升区域社会管理水平,推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最大程度上为居民办事与享受服务提供便利,使得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地获取到信息与应用服务,打造良好的社区生活软环境。最终,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提升老百姓对政府和社会的满意度,推动区域和谐社区建设。

(2)以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为基本原则

智慧社区建设,是在智慧城区建设的统一框架下的重点应用建设项目,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承载与落实。以全区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为基础,以城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服务平台等智慧应用相互联动,全面整合区域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资源、社会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和其他服务资源,以智慧社区平台为区域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应用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云服务的模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与应用工作。

(3)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企业服务整合为先导

智慧社区的核心不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在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与便捷性。因此,先行开展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企业服务职能的整合,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来体现并提供这些服务。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动社区非政府机构及服务能力的建设,重点推动居民互助服务的整合,再通过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获取手段,使得居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各种服务。

(4)以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应用为基础

智慧社区建设,旨在实现区域内“人、地、事、物、组织”的有效管理,满足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各方面的服务需求。上述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基础,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共享应用。通过区域政务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承载,实现信息资源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对于居民各个方面的服务需求,能够进行及时地响应,提供全面、准确、直观、丰富的信息支撑。同时,由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平台的建成及与智慧社区平台的业务协同能力,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以基于位置的邻里服务为特色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功能是寻找自己位置周边5km范围内的邻里服务。不论是寻找停车场所、保健设施,还是吃饭、购物。依托无所不在的无线接入服务能力和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平台中的位置服务功能,能够为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快速的位置定位服务,以及基于该位置的周边服务设施、服务企业、服务人员的查询定位与在线交易服务能力。同时,由于智慧社区平台是全区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只要在范围内,公众均可通过其智能终端应用,获得一致的信息服务与应用服务。

(6)以评价指标体系为考核准绳

智慧社区建设最终需要落实到一系列考核指标的实现上。为了统筹智慧社区建设,明确智慧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发展方向和建设标准,规范、指导、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使智慧社区建设在科学、合理的标准指导下稳步扎实推进,例如制定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详细评价要求,最后,对各级政府提出智慧社区建设保障措施要求。

那么,智慧社区的规划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从技术实现上,智慧社区包括五个层次和两大保障体系。其中,五个层次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用户层,保障体系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结合区域信息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依托全区统一的地理空间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以及各种应用专题数据库,以地理空间为载体,全面整合区域内人、地、事、物、组织信息资源,围绕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需求,开展区域智慧社区平台建设。

通过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全区域内唯一的人、地、事、物、组织信息资源,为各社区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基准。在地理空间、人口、法人、经济运行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求,构建社区应用专题数据库,实现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的深度信息资源融合。

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通用性应用功能需求,通过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通用性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统筹建设。各社区通过租用云服务的方式,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应用。同时,基于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与区域智慧城管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及其他行业委办局平台的对接,支撑社区与区域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对于社区管理中的本地化与定制性应用功能,各社区根据自身业务关注重点酌情开展建设。这些应用功能与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全面支撑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目前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前者以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由政府投资为主全面建设,后者以上海等城市为代表,由运营商投资为主重点建设。为了有效规避两者各自的缺点,需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驱动、各司其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行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对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同时兼顾政府统筹与调节市场行为,确保社区管理与服务运行在和谐的状态下。

所以说,首先,通过政府统筹,解决社会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制定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标准规范与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区域内智慧社区建设;建设区域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人、地、物、事、组织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更新,为智慧社区平台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支撑;建设社区管理平台,实现“全覆盖、全时空、全响应、数字化、精细化、动态化”网格化社区管理;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健”基础公共服务;整合市场及非政府机构、志愿者提供的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增值类公共服务。

其次,引人市场机制,解决增值类公共服务问题。对于增值类公共服务,政府建立公共服务基础平台,为商家、非政府机构、志愿者和居民之间提供服务撮合平台。政府不介入具体的服务提供,而是作为服务监管者,对服务水平与服务效果进

智慧城市素材 智慧城市的框架篇4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今年8月底,政府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起草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如下中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冰雹提供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到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民生、智慧旅游、智慧应急、智慧医疗……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100个试点城市)编辑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加上2013年8月5日对外公布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所确定的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中文名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公布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 量103个城市(区、县、镇)公布时间2013年8月5日

目录1 背景2 目的3 试点名单4 展望

背景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度公布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各省和试点城市要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文件要求,切实、高效推进试点工作,在创建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1]

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并根据已签订的合作协议扎扎实实稳步推进项目遴选、调查、放款等工作;试点城市所在省代表和试点城市代表表示,将按照国家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1]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要求尽可能的扩大投资和启动内需,但经历前几轮的大规模投资刺激后,传统项目的边际效益正在迅速下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新经济模式形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具体过程中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紧迫的课题之一。住建部是承担着城镇化推进任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在响应中央战略部署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民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区、镇)应运而生,为此,住建部在充分理论研究、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提出并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其重要内容是从方法论高度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和规划,智慧的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的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1]

目的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试点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区、镇)的实践,从政府和市长角度,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给百姓生活方式带来更好的变化。

住建部表示,将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规格建立智慧型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高效率推进智慧城市的示范作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创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试点名单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以下是首批90个试点名单。[2]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建办科函[2013]275号)要求,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开展了基于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的组织、初审和推荐工作。经综合评审,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展望随着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推动智慧城市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4]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5]

48 1978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