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 精推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样例【汇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 精推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样例【汇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

本班学生共有60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本篇课文《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五册)中第五单元的第2篇主体课文。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文中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大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了小鸟把它带回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叫声。文章批评了不爱护鸟类的行为,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按照指定意思为课文划分层次。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学习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学习为课文划分层次。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自制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你最喜欢什么鸟儿?

2、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绚丽多彩。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只小鸟》一课,共同关注一只小鸟的命运。

3、生齐读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鸟给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的小鸟。

2、交流汇报

这是一只可爱的、幼小的、快乐的、幸福的、爱唱歌、歌声动听的、爱欣赏风景的小鸟。

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3、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再加上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这是一副多么美丽、和谐的自然图画啊!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齐读课文1、2自然段。

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可是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至6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2、汇报交流。

(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从这句话看出小鸟的伤势很严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来。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 2)斜刺里两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从这句话能够看出老鸟对小鸟非常关爱,体会到亲情的伟大。"箭也似的"像箭一样快,说明它们此时此刻内心非常着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导朗读。

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从这句话体会到小鸟的伤势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险……

师:刚才还活蹦乱跳、高声鸣唱的小鸟转眼间正痛苦地流着血,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你觉得此时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可怜的、不幸的、痛苦的、命运悲惨的……)

是啊!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句话吗?

试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说。

2、因为孩子的一时贪玩,让这么可爱无辜的小生命受到了伤害,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点生汇报。

师:小孩的爱是自私的,爱的方式不对,爱它就让它更加自由,爱它就应该让它更加快乐,爱它就让它更加美丽,爱不是占有。

1、故事讲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如果让你对文中的孩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出示白居易的《鸟》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岂止是"子在巢中望母归",同样还有"母在巢中盼子归",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向所有的人发出"莫打枝头鸟"呼声吧!

作业:每一只美丽的小鸟都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这只小鸟却怎么也没有想由于人类的贪婪使它惨遭不幸。小鸟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续写一段话。

为了更合理的、恰当的用好多媒体资源,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活动,真正的起到辅助作用,在本节课设计之后,我广搜资源,分别从网络上、远教资源库上、多媒体教学光盘上大量的参考整理,最后一句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最终选用了多媒体教学光盘和自制的幻灯片课件。光盘中我选用了词语的出示和第一部分的动画播放,这两个部分能较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制课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会总结段意和划分层次,就用课件为他们展示出了一些学法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参考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了引导与自学的作用。

-->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2

《书本里的蚂蚁》是1篇精致浅显的童话故事,故事好懂有趣,学生喜欢,故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陈卓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3

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呀,多美的情呀。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

美文美教!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抄录中深蕴,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

围绕着女孩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展开朗读,读中找到根据,读中悟出情感。

当学生在我不舍得摘下整朵花......省略处填空,但我太爱妈妈了,我想看到她的微笑但我想让爸爸不担心,让妈妈开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希望妈妈的病快点好呀!一声声孩子们的心声,在我的心中震颤。

当孩子们表演着我和母亲的对话时,浓浓的真情尽情流淌。

当今天孩子们的爱母小报摆在我的桌上,一张张和母亲的合影,一张张展开的笑颜......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4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作业

本第三题。

[

雷锋日记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5

1、体会文章中描写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的作用。

2、想象炮手当时的心情。

3、理解炮手的奉献精神。

1.、理解炮手与将军对话时的复杂心情。

2、理解重点词语的作用。

多媒体设备。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觉得炮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他为什么还要开炮?

二、细读感悟。

1、作为一个炮手要亲手炸毁自己世界上仅有的一点财产,这是件多么痛心的事,那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炮手痛苦的心情?自渎课文,画出有关词语。

2、为什么炮手的神态由苍白到煞白最后变得惨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笔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4、那为什么炮手的脸色又由苍白变为煞白、惨白?

5、当将军让他对准那个房子开炮时,他的脸色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惨白了?

6、出示句子。

裹着大衣……炮手的前额……

读一读这两句话,边读边体会,为什么一样的天气却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学生畅所欲言,边读边画词语,找句子画下来。

7、多么残酷的战争,面对这痛苦的抉择和无奈,炮手必须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他是一名军人,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体会不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身临其境的去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吧!

8、分角色朗读。

9、这时候不开炮行不行?如果不开炮会怎样?

11、看图体会将军的动作。

12、此时你想对炮手说些什么?

三、总结。

正因为有了这样伟大的炮手和像他一样为了国家的利益甘于默默奉献的爱国战士,战争才取得了胜利。让我也向这些伟大的士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6

1、认识本课生字。能运用已知的方法理解,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逬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学习并照样子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3、能照样子写词语;能照样子能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5、能介绍一个看到过的雕塑,或者讲一个小英雄的。

1、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照样子写词。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中心,知道比利时人民塑造雕像的原因。

多媒体工具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图片。

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集体读题)

3、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这座铜像吗?

4、幻灯出示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想,文章写了小男孩一件什么事?(学生发言)

2、学习生字、词语。出示4个生字,“迸”、“涸”、“政”、“瞻”。要点:“迸”、“涸”要注意读音。 “瞻”指导书写,并理解其意。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意思。 “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

3、集体读字词。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轻声读课文。

思考:

(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什么?看到什么?

(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他想出了什么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针对上面这3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

3、体会小于连勇敢地拯救城市的全过程。(读课文第3节)

5、学生交流。

6、出示。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理解句意。练习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7、有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9、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于连可爱吗?比利时人民为什么要塑造铜像纪念他?

10、交流体会。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7

一、以写字教学为切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而新教材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教材的开始,不再急于讲授课文。而是打破了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学期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跟写字歌进行对照。老师随时进行督促和指导。一周下来,学生写字时已是个个端坐。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每课后的写字练习,不可忽视,每天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心地指导,并严格反复长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语新课程标准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上的收获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三、把握训练训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读活。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拿口语交际这一训练来说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概括、说话等能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天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从而也为夯实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教这类训练时,要精心组织,重“说”和“演”的训练。如,我在教第六课《小摄影师》时,根据书上的插图,实地模拟进行表演,这样使学生的形象感知变得直观化。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相互之间对起话来。头头是道,不但“说”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感悟了许多道理。

四、多读、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平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如何去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体现新教材的真正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8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逐一看课件和故事,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边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学生学习并回答:作者把秋天的雨比做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

-->

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的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把黄颜色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我都应该考虑到前期经验的灌输,使活动能很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秋天的雨》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1篇课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学习本课重点放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秋天的美。

-->

一、注重朗读的指导

《秋天的雨》是1篇抒情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在这节课中,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特别是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通过简短的小诗与课文内容的比较学习后,指导学生逐句朗读,然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背景,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想象画面,潜移默化中体会了课文写具体形象的好处。

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并让学生在读中观察比较这两个句子的共同点,然后再入情朗读,体会句子的韵味美。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个句式,在学完第三句后,出现这样一个句式训练:“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像(),(摇)啊(摇)啊,(摇)来了。”让学生活学活用。在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然后再给出水果和植物的的图片,让学生看图仿说。由扶到放,给学生一把拐杖,降低了说的难度,学生愿说,乐说。

三、注重关键词的学习

在让学生感受秋天色彩美时,我这样说:“孩子们,看看,秋雨过后,银杏的黄、果子的红、田野的金黄、菊花的紫红、淡黄、雪白……大自然有这么多的颜色,老师数也数不完,难怪说秋天的雨有一盒()的颜料,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在音乐中想象秋天的美。

不足:学生读书的时候,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的不够,指导朗读太少,学生朗读缺乏感情,没有把喜爱之情读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寻找方法,多请教他人,争取上好每一堂课。

小学语文写雨课文

秋天的雨课文导入语

-->

-->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于连塑像的原因。

3、照样子写词句,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知道于连是比利时小英雄,颂扬他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5、介绍一个看到过的塑像或讲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塑像由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示题、读题。

质疑

二、整体了解。

1、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解疑:

※是怎样的塑像?

(1)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2)用自己的话介绍塑像。

※为什么建塑像?

(1)交流。

(2)出示:五百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发现,他,如今,他的塑像屹立在,接受人们瞻仰。我觉得于连。

(3)理解词语:屹立急中生智瞻仰

三、学习课文。

1、从什么地方看出于连急中生智?

自读课文,用“”划出。

2、交流:

(1)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理解:迸跳;夺目迸跳说明燃烧快、情况紧急。

(2)又长又粗干涸

理解:干涸

(3)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有可能毁了整个城市)

3、这可怎么办呢?……来不及了

(情况危急)

4、指名朗读有关句子。

智:用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

四、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完成词句活动室。

3、齐读全文。

4、说说小英雄的故事。

[一座铜像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0

前不久,我在常州电视台某新闻栏目看到,有学生反应,苏教版新版第九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中《墨梅》课文内容与旧版不同,区教研室赵主任作了解答。我颇感兴趣,于是在网上搜索到《墨梅图》图片资料,根据原作,校注如下:苏教版第九册第三课《古诗两首》,选入明代于谦《石灰吟》与元代王冕《墨梅》两首古诗。2004年第6版及以前各版教材中《墨梅》内容为:2005年第7版教材中《墨梅》内容为:有人质疑,为何四句诗,有三处不同,究竟孰为正宗。其实此事很好解决,只要看一下王冕题有此诗的《墨梅图》就清楚了。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如图:按图,所题诗句为:其中“頭、樹、箇、華、開、誇、氣”为繁体字,简化后诗句为:“研”——砚”,假借字,《后汉书·班超传》:“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華(华)”——“花”,异体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澹”——“淡”,假借字,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塞城朝烟澹”。这样看来,为了方便小学生阅读,或便于在民间流传。也可将“研、华、澹”三字改为“砚、花、淡”,并不会改变古诗的原意。也许2005年苏教版的课文,正是这样改出来的吧。这里比较有争议的还有两处,一是“好颜色”与“颜色好”,一是“流”与“留”。我们先说字。“流”与“留”并非假借字,意思完全不同,不可通假。留,尚存也,亡而未尽之意。《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间”之“留”字,承上句“粉身碎骨”而言。《墨梅图》上,其花灼灼,并未零落成泥,故下句不可用“留”字。流,溢也,气盈而动谓之流。故云“流清气”以“满乾坤”。此一“流”字,墨香与花气共扑面,意境全出。“好颜色”与“颜色好”,在意思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语法构成不同,并不影响诗意。如果一定要在意思加以甄别,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这里来谈一谈诗律。原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好像是出律了,因为这句的格律本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必须平声,而“好颜色”是“仄平仄”,看起来不合律。如果改成“颜色好”,就正好是“平仄仄”,不但读起来气息通畅,而且诗意并无多大变化,所以有些版本在流传时就改成了“不要人夸颜色好”。那么是不是王冕的诗真的出律了呢?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犯这种底级错误的。王冕的原句并未出律,而是用了“拗救”。此句第五字用了仄声字,称为“拗”,第六字就必须用平声字来救,否则就“犯孤平”了。所以“好颜色”并未出律。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句,也属这种情况。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1

1.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编故事。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习作兴趣。

3.能够语言通顺、内容具体地把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把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写清楚。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2.交流、想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讲述故事的内容和感受。

1.听故事想象。

师绘声绘色地讲《萤火虫和小星星》的故事。

师生对话、交流。

话题之一: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复述故事,有的抓住语言、动作和关键词句说故事,有的创造性地说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话题之二:你们是怎么听的?说说自己听的方法。

生:一是听出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是边听边想象画面,让自己头脑中有一个鲜明的形象;三是听出重点和故事说明的道理。

2.编故事想象。

(1)小组互说。要求人人都发言,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

(2)全班交流说。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3)创造性地说。师生可点拨补充。

1.明确要求,自主拟题。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1)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做主人公。(2)重点想象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3)主人公不宜过多,题目应简洁,如:《猴子新招》《小白兔与长颈鹿》《黑熊爷爷病了》等。拟题方式仅供学生参考。同学们相互交流自拟题目。

2.自由想象,完整叙述。(生介绍自己的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3.放手试作,创新表达。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用笔写下来,相信你是最出色的童话大王。

48 1803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