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开学典礼致辞汇聚【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高三开学典礼致辞【第一篇】

高三开学,紧张的气氛也随之而来!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高三开学典礼致辞汇聚【优秀4篇】”,希望大家喜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蘅圃社2019届高三15班的何芷桐。

在晨晖社的同学们即将步入高三之际,作为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毕业生,我想借这次跑步进高三的活动,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我在高三这一年得到的感悟。

也许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高三意味着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样的看法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而我认为,高三一年固然是辛苦的,但它更是充实的。在这一年里,你们会经历挫折、失败,会产生困惑和悲伤,但更多的,你们会品尝到历经艰辛和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而且在未来,一年以后,你们更会感谢曾经竭尽全力追求理想的自己,会怀念那些像是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那些背完第二天就淡忘的知识点,那些失意时落下的泪水,那些喜悦的笑容。因此,高三并不可怕,它就像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历练,不必恐惧,因为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让我们从一时的挫折中及时恢复过来,重新开始未完成的旅程。特别是考试后,肯定是有喜有忧,兴奋、骄傲容易使人忘乎所以;失望、忧虑等种种负面情绪也不可避免,但你们可以学会调整,比如按照计划,静下心来,尽快投入新的学习,摆脱情绪不稳的状况,或是到操场上进行运动,一来可以发泄情绪,二来也可以锻炼身体,恢复状态。希望学弟学妹们在高三生活中可以始终充满干劲,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树立目标,然后不断努力,即使最终不一定能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它会让你无限接近于目标,这样总比从未努力要好得多。当然,努力不代表横冲直撞,而是有方法,有效率的学习。第一,要制定一份详细而有一定调整空间的。

学习计划。

只要安排好学习时间把每一段零碎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由于身体素质对高三复习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计划中也应该预留足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第二制定计划后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如果无法抵抗诱惑摆脱拖延症就应该尽可能地远离诱因在计划的学习时间内全心投入学习中心无旁骛。第三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向他们寻求帮助。老师们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而且他们也是最可能给出针对性的解答的。以上就是我的小小建议。

高考是一场战役,它的结果取决于高三这一年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但这场战役,无所谓输赢,只要曾经努力过,付出过,就能无悔于心。在此,我想用最近看到的一段话来表达我对高三的看法: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高三也只有一次,它会把我们导向怎样的未来,完全由我们自己把握。可能有人会说,难道我们的青春里只有学习和考试吗?当然不是,但是有意义的青春里,必然不会缺少奋斗和努力。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决心,在青春画卷上描绘出灿烂的色彩,留下无悔的青春回忆。

最后,祝晨晖社的同学们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

谢谢!

这个社会在飞速地变化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发明出来,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的大脑,刷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现在学到的东西,比我们长辈在他们那个年龄学到的东西要多很多,难很多。毕竟社会也是要不断进化的。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新的东西出来得快,旧的东西也淘汰得快。

这个社会需要卓越的人。

如果问一个刚开公司的小老板,卓越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公司上市。问一位小学生,卓越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考满分。问马云,卓越是什么,他可能会指一指自己。问一位农民,卓越是什么,他也许摇摇头,“卓越是啥啊?”但他会努力地在田间劳作。卓越的定义因人而异,但对于我们高三的学生来说,我们都在追求同一个卓越。那就是我们希望未来对身边的人,一个城市,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这种影响证明了你是一个卓越的人。

而追求卓越肯定是比追求女孩子要难得多的。有什么方法能追求到卓越么?

一个卓越的人,必定是有自信的。你无法想象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对这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也许你会觉得中国总被别的国家看不起。但我想说,我在今年暑假去英国的时候,火车上最吵的不是中国人。分班上课时最优秀的两个班有近一半是中国人,他们来自我们的学校。生于这个国家,你值得有信心。在学校的各个活动中,要记得展现自己。别害怕出丑,人们也许会嘲笑你,但不会厌恶你。即使是上课和老师互动这种小事,也会带着你逐步走向卓越。自信,绝对是卓越的基础。

去年,脸谱创始人扎克伯格在清华演讲时被问到,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说,“不要放弃。”不仅是对创业者,对每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来说,不要放弃永远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经历挫折,碰无数次壁,然而正是他们的坚持,换来了今天的成功。我们的智商差不了多少,优秀一点的也就是比你坚持得久一点。“不要放弃”是一种信念,是卓越之路上照亮你的太阳。

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的祖国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卓越的贡献。有自信,不放弃,才能成就卓越的我们,今天的祖国!

谢谢大家。

高三开学典礼致辞【第二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20xx级研究生新同学从天南海北来到即将迎来双甲子校庆的百年学府——西南交通大学。这里有博学的大师和鲜活的思想,更有温暖的情怀和无声的大爱,这里将成为你们研学的驿站和永远的精神家园。作为学校的第65任校长,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成为新一代交大人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同学们为追梦而来。求学梦、交大梦、中国梦经过十余年的探求,今天得以在交大聚合和升腾。对于现已置身学术殿堂并有明确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而言,“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究普遍知识,研究高深学问。“研者,磨也;究者,穷尽也”。磨和穷尽,可谓“治学”。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古人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中亦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的说法,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和精神食粮。今天,我也想和同学们谈谈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研究生治学应有的“三味”。

第一,“趣味”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它既源于人类先天对未知探索的本能,也源于个人后天经验的养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德斯鸠也讲:“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光变成喜悦的时刻”。当真正感受到治学的“趣味”,就会在读书和研究中全神贯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甚或能强烈感受骨体肤理的愉逸和灵魂飞升的姿态。

如何激发趣味?好奇心和想象力至关重要。成年后的童真童趣、本心初心弥足珍贵。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习俗、环境、观念、教育、人文、学问、教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生活的重压以及一些思想、知识、道德、规则的桎梏,好奇心和想象力随之迟钝,甚至麻木。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做到能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刨根问底,生命才有激情,做学问才有滋味。一旦失去可贵的好奇心,失去独立的想象力,就会失去做人独有的东西和潜力,整个生命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更不用遑论治学的趣味。

趣味的生发需要“去功利”。做学问有三重境界:一是学以致用,二是学以致知,三是为己之学。前两者都是功利性的,都有明确的世俗意义上的效用性和目的性。为己之学是去功利的或超功利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见于《论语·宪问》,旨在表明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做学问是为自身的修心养性,自我角色的建立提升,而不是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有了超拔和超越之心,去功利后的治学趣味当会妙趣横生。反之,若把读书、做学问当成是升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的工具和途径,当成获得“颜如玉、千钟粟、黄金屋”等美女香车利禄的手段,当成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炫耀卖弄甚至与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奔着这些目的和功利而去的治学,其过程本身的趣味便荡然无存,治学难免成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的劳役。

趣味还要多样。希望同学们能将治学的“趣味”延伸至专业以外,使其趣味更加广泛,“味蕾”更加丰富。你们既要根植、深研、精勤于专业,立志成为某一领域术有专攻的专家,还要避免因为趣味单一、知识面太窄而产生的“隧道效应”,即对专业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向度:一方面,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综合集成越来越强,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大行其道。因此,在学好学透一门专业的同时,尽可能多了解其它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势在必行。更何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者,做学问若没有一定的广度、跨度和宽度,很难有相当的厚度、高度和深度,很难成为学问大家。硕者,大也;博者,广也。同学们要在掌握系统坚实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成为本原意义上“大而广”的“硕士、博士”,而不仅仅是“窄而深”的“渊士”。

第二,“回味”

时间是记忆的橡皮擦,它会冲淡经验主义的习得,义无反顾地带走大脑表层的收获。因此,《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在其《为政篇》中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程子亦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指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

这些名言都强调回味、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所谓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爱因斯坦正是因为对传统物理学的“回味”,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反思、检讨、追问,写出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

治学的'“回味”,恰如围棋对弈后的“复盘”。复盘是一种长棋力的极好方式,对治学亦然。治学最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最忌粗枝大叶、博杂不精,人云亦云、不甚了了。通过回味,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通过回味,温故知新,用宏取精;通过回味,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通过对知识的切问近思、再咀嚼、再提炼、再加工,玩索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已知现象的正反演,由现象追溯其原因,由表象探究其本质,不仅把所学所知的外在化、碎片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还能不断提高向内反省的智慧,体悟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

“回味”重在批判性思维。或许,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是今天高等教育缺失已久的味道。在新韦氏词典里,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审慎分析判断为特点,并在最严格意义上隐含着客观判断的尝试而定褒贬优劣”。既有的知识系统和学术体系,不管创造它们的先贤圣哲、大师方家多么睿智,其中的片面、寡陋、扭曲、非理性、傲慢、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批判性思维驱动下的深度学习,是治学的一剂良方。

同学们正处在学术创造力竞相迸发的黄金时期和学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要敢于解构颠覆,革故鼎新;善于质疑故知,反思自知,创造新知;惯于换位思考和逆向思考。如今身处创新驱动的新时代,希望你们秉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注重塑造自身的创新人格、创新气质和问题意识,在反思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回味”需要静气。学术研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研学之路也绝非坦途,不可能一蹴而就,毕一功于一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静制动,静致远,万物静观皆自得。缺少静气,就会心烦意乱,神不守舍,着急上火,哪有心思回味?更不用说回味质量的高低了。

高三开学典礼致辞【第三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到了着收获的季节,同学们又要步入一个新的开始。我作为10届的毕业生有幸回到精心培养我的母校表达我对老师们的感谢以及对所有同学寄予的期望。

曾经的我怀着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与忐忑步入了中的校门。也是这个时候,在新学期的伊始,我为自己定下了短期的目标。在与老师同学接触的过程,我在这个新的集体里也找到了家的感觉。老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寻找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能让我们很轻松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在课后总是很耐心的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老师们还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的不同情况逐一的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海无涯,不要只单单的体味学习苦的一面,要学会发现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点,从而延伸成线,再到面,这样就可以抛弃很多负面的情绪与负担,使学习变成一件你愿意做的一件事了。

除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我这三年高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页。

还记得那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篮球赛,男生在场上挥洒的汗水,女生在场下的尖叫与欢呼,那时的我们是那样快乐;日本学校与我校交流时的乒乓球赛,还让我记忆犹新;植物园的春游,我们又在那里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最令人难忘还是我们的成人仪式,当我们在父母与老师的见证下呼喊出自己青春的誓言,将理想的卡片与气球一同放飞蓝天的时候,我们步入了成年,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高中的三年是辛苦的三年,这三年的积淀决定着每一个人人生第一个选择的方向,高考虽然不是成就未来的唯一方式,但是我想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走这条路。所以,作为已经高中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找到可行的方式去努力实现它。老师们会给予你们很多的帮助与建议,要相信自己的老师们,相信学校,相信你们自己!

在这里,我度过了高中三年的时光,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失去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在这里都会收获一个值得珍藏的三年。珍惜时光,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最后还是要感谢为我们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学生提前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高三开学典礼致辞【第四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这五谷溢金,七色溢彩的丰收季节里,我们迎来了xx中学的开学典礼。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的全体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是你们,让我们高三学子风雨兼程,一路走来。

走进高三,总让人有所感慨。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挑战的时刻,也是一个奋斗的时刻。我们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自己。有人说过:“高一就像是一杯可乐,清爽可口,令人怡然自乐;高二就像是一杯甜酒,有几分醉人,也有几分烈性;而高三却是一杯浓浓的苦咖啡,尝的时候,或许是苦得无法下咽,但尝过之后,却留有余香,令人难以忘怀。”这就需要我们奋斗!为着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和人生理想而奋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曾经我们不也怀着梦想与期盼,躇踌满志的来到这里吗?我们走在那求学的路上,来不及闲庭信步,顾不上一路风景,就走过来了。从高一的恍惚,到高二的迟疑,再到此刻。曾经的张扬早已过去了,如今的我们显得如此的平静。这种平静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淡定从容,是“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是等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前的风平浪静。

因为我们那颗执着于理想的心,使我们勇往直前。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既然选择了读书,便只顾高考的胜利。或许前面是浩翰的题海,我们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或许前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我们必将上下而求索,或许前面曲折蜿蜒,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必将百折不回,永不言弃。

走到了高三,我们脚步铿锵,不再迷茫,我们志在四方,风雨直闯,我们将昂首阔步,笑颜不改,自信依然的去迎接六月的辉煌。因为我们不仅是高三的学生,xx中学的学子,更是中国的少年。少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过去的辉煌属于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谢谢大家!

48 1717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