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经典名句【汇集8篇】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一篇】
作者:贺铸。
清平乐·春风依旧。
作者:赵令畤。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作者:赵令畤。
好事近·梦中作。
作者:秦观。
点绛唇·桃源。
作者:秦观。
木兰诗/木兰辞。
作者:佚名。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江南。
作者: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显示全部。
别匡山。
作者:李白。
隆中对。
作者:陈寿。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二篇】
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以下是网友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古诗文。
名句,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春宵一刻值千金。
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合理安排。
时间。
就等于节约时间。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侮。
读书。
迟。
8.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2.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1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4.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15.时不可及,日不可留。
16.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17.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18.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19.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2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笨鸟先飞早人林。
2.皇天不负苦心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1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4.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15.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16.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17.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
读尽人间书。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常勤精迸,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
2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0.勤能补拙是良苦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31.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3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三篇】
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11、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2、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0、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41、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2、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43、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4、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45、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46、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47、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4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51、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5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5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0、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四篇】
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赵逵夫)。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2012年,由八旬清华大学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教育家韩家鳌教授历时半年时间用草书完成《韩家鳌[2]草书离骚》一书,并写有“骚体文章久不闻,皇皇屈子第一人;悲吟侘傺湘沅上,遥祭苍空写招魂”的诗句。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受到文学、艺术、教育等各界的一致赞誉。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五篇】
十几年间,我们从点到面,逐步推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逐步构建“文化熏陶,科研引领,课程支撑,活动推进”的经典教育模式,实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化,科研引领课题化,经典课程校本化,学科结合常态化,特色活动系列化”的教育架构。丰富多彩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是广州市113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我校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它体现113中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来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一、营造文化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我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开设“经典教育”系列宣传栏,营造“书香班级”,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打造独具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充分利用广播、班会时间开展国学专题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站,朗诵每周经典语录。构建“经典教育”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中开设“经典诵读”和“书香校园”专栏,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佳文共欣赏,疑义相分析,塑造出别样的文化韵味,营造书声朗朗、墨香缕缕的书香校园。
二、致力科研引领,经典诵读,润心有声。
几年来,我们以市级课题《基于moodle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moodle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在七、八年级开设国学课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与校本课程研究,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经典诵读100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初中经典古诗文指导手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名言篇》等,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实验活动。同时,在七、八年级学生中开设拓展型课程(学校课程),开设《论语》、《中庸》、《世说新语》等经典作品的选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欣赏经典。
重视课程支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
经典诵读课程是实施经典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主渠道。而语文课堂是“经典诵读”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我校制定了《中华经典教育阅读指引》,要求语文科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经典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通过每周二、四早读25分钟、“课前一诵”、每周一节经典阅读课等活动,读经典,品音韵,感文化,悟道理,让课室书声琅琅,让语文课充满魅力,让阅读课渗透经典,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中华文化应有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拓展实践活动,激发兴趣,领略魅力。
长期以来,我校以“清明节”、“端午节”、“汉语文化周”等为契机,开展“经典讲坛”、“主题吟诵大赛”等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校的醒狮社、剪纸社、星星文学社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经典诗文深厚的内涵,领略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及魅力。“诵读之星”、“诵读优秀班级”、“诵读优秀指导教师”等评比活动,既促进了经典诵读的经验交流、体验共享,又促进学生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师生共阅一本书,同诵一首诗等活动,加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我校诵读活动还走进家庭和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社区诵读活动,社区内书声琅琅,不仅扩大我校经典诵读的社会影响,宣传了我校的品牌价值,更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做贡献。
“读万卷经典师圣宗经书山有路,步人生路途追取求索学海荡舟”。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师生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受益终身,也必将对学校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六篇】
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客路青山外表现新旧事物交替。
比喻一帆风顺境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七律孤山寺北贾亭西能体现早春动物特征。
能体现早春植物特征。
天净沙。秋思马志远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卒章显志抒天涯羁旅之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绝扬花落尽子规啼写出对友人左迁同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推想想象重逢之情。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曲笔批评醉生梦死统治者。
浣溪沙一曲新词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富有哲理,对仗工整,浑然天成。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富含哲理,境界雄奇,抱负远大。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感时恨别,移情于物。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作者以景自比,抒发孤独之旅。
写边塞奇特景观,意境雄奇。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契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的哲理。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七篇】
唐代:张谓。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东郊。
唐代: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行路难·缚虎手。
宋代:贺铸。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凛凛岁云暮。
两汉:佚名。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南轩松。
唐代: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文经典名句【第八篇】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挽舟者歌。
隋代:佚名。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隋代:杨素。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昔昔盐。
南北朝: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陇头歌辞三首。
南北朝:佚名。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仙人一作:天人;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菊梦。
清代: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