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故乡散文(优推1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故乡散文描绘了乡土的温情与自然的和谐,唤起对家园的深切怀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感与生活哲理。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欣赏故乡散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欣赏故乡散文

欣赏故乡散文 篇1

近来,翻书时偶读到杜甫的一句“落月满屋梁”,竟一下子勾起了乡村的念想,想起了老屋,一时触了心酸,眼里竟滚出泪来。

想想自己也真是不孝。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从小到大,总有着那么多触手不及的梦想,要舍了庄子,出外去漂泊,把年愈古稀的父母独独地留在了乡村。

记得当初离家的时候,父母都到村路上相送。父亲心里不好受,先转身苦着脸回去了,我永远记得他那个消瘦苍老,离去的背影。我们上了车子要走了,母亲竟扑到车窗上,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出去也买个手机,没事多往家打电话。并说,在外面,你俩别吵架。我一个劲地猛点头,把头埋在车座里,痛哭流涕。

一次往故乡打电话,母亲总是那句话:咋才来电话呢?咋这么长时间没打电话呢?我总是不以为然,说:没啥事儿。可父母却并不是希望着我在外面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们只简单地想听到远方我的声音,知道我还好着,一切平安。

再一次往故乡打电话,母亲说,我现在也不咋地了?没事坐在炕上,提起谁想谁呢?

去年底,在电话里,母亲说,今年过年你们回来吧,让你哥和嫂子也回来,咱再过一个团圆年。我不敢相信,我的心该有多么地粗枝大叶,父母如今已苍老到几乎抱不了园里的柴禾,压不动屋外的井水。过了春节,他们就要归到哈尔滨的哥那里去,还是买生产队的那座老宅子也已卖了。

在家过春节的时候,我总感到了不同以往的.异样。我仿佛听到有一种很深里的东西断了,却又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这让我感到异常地失落。后来彻悟,不是别的,那是我多年以来扎在乡村里的根。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没事我就打量这院落和老屋,想用眼和心,把它们最后地收藏。也房前屋后地转悠,伸出手,去抚摩那老房子泥土的墙皮,很粗糙的一种手感。还想走的时候,从院子里头带一把土。

在院门外的墙角,我隔了低矮的石墙,用双臂和那株老杨作最后的拥抱,它居然长到了一搂多粗。也难怪了,我和哥栽种它的时候,都还在村小学校里读书。那时,这棵树苗被我们哥俩从村外带回庄子,刚刚指头粗细。一晃眼,多少年的光景都拖泥带水地过去了。

从家里出来后,往哈尔滨拨电话,和父母聊天,父母都说,城里太憋屈,没人家串门儿。我就告诉他们,没事到公园走走,或者跟那帮老头老太太扭秧歌吧。他们只是笑。

前几天,又往哈尔滨拨电话,本想能听到父母的声音,可哥却告知父母去了内蒙通辽,我的表哥家,已走了三天了。我的心绪,在一个瞬间就跌落了千丈,一种找不到家和根的感觉,一整天都那么惶惶然着。

平时,妻和我说笑:今年过年你别回家了,你没家了。我瞪了眼儿沉思,一时还真想不好到龙年底的时候,我将何去何从?那个遥远的村庄似乎再不属于我了,我的一只巢穴就那样破碎了。在那个村子,我从此将无法托足。不过,我无法阻止我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草木,庄稼和月亮。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记起杜甫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住地吟咏和玩味。心却是酸的。

欣赏故乡散文 篇2

人生不总是开心快乐幸福,有时候也很无奈,灰心丧气,以至于绝望透顶,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也就是一个心灵驿站,让疲惫不堪的身心得以休憩。心灵驿站,就像母亲的怀抱,让孩子得到彻底放松,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倾诉可以撒娇;就像父亲有力的臂膀,为孩子擎起一片蓝天;就像爱人的臂弯,累了倦了可以依偎美美地睡上一觉,不用担心天塌地陷;就像一把伞既可以遮阳也可以避雨。

人生路漫漫,累了困了找一个心灵驿站,适当地休息充电,把烦恼丢在身后,把疲倦抛向九天。树上的小鸟在向我们招手,路边的野花在向我们点头,天上的白云在为我们舞蹈,翱翔的雄鹰在为我们歌唱,潺潺流水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心灵驿站多么美好的语言,如诗如画,如痴如醉。拥有一个心灵驿站,我们就是上帝的宠儿,人间的`神仙。千山万水不算远,天涯咫尺顷刻间。我们不再有苦无处诉,夜半凭栏湿衣衫。明月千里照我还,阳光明媚伴我暖。心灵驿站,人间的仙苑,开心的乐园,云朵的蓝天,幸福的港湾。

欣赏故乡散文 篇3

一粒情花,盛开在青葱懵懂的心里,就这样芬芳了际遇……三生石上不知可有我美丽的名字,深深地刻进你今生不变的记忆?一次邂逅,映照了缠绵的心事,浪花朵朵,低语缱绻了誓言,娓娓如诉。倾心的相见,灿烂的笑颜,波光粼粼中心曲婉转,相思蔓延。

如果我能够,我一定将毕生所有的眷恋向你倾诉;如果我能够,我一定为你舞尽霓裳羽衣,倾国倾城。如果我能够,我一定为你唱起那首《越人歌》,让你听懂我无法言传的心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若说没奇缘,为何得与王子同舟?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化?几座青山,终难望公子的身影,几湾碧水,泪眼凝眸。

西子湖畔。

欣赏故乡散文 篇4

夕阳下,树木鍍上了一层金色,温暖如同游子回家时屋檐下的把盏灯火。淡淡的阳光,懒散散地斜撒着,大地比往常更平静了。远望去,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正沿着干涸的水渠静静地向远处走去,不远处,那位拾柴的老人正吆喝她不要走太远。

月盈月亏,花开花落,十五年过去了。

她还和往常一样,静静地望着窗外。春去夏来,秋走冬至,又一年过去了,窗外已飘起雪花。纯净的雪花,淘气般地落在对面红色的瓦房上,非要把原本红色的瓦房变成天使的纯净,如同十六年前的她一样淘气。她的思绪也随着熟悉而陌生的雪花飘向故乡,夕阳下,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不顾爷爷的呼唤依旧沿着水渠走下去,那年她五岁,那片夕阳是她现在梦魂牵萦的故乡,她知道她离开那片夕阳好久了,她也有几次追寻过,但再怎么追寻夕阳已无往日的味道。其实她也不知那是什么味道,但她却向往,向往夕阳下爷爷爷爷温暖的手心。

小时的她每当树叶飘零时总会陪爷爷到村外的小山坡上拾柴,这似乎成了她儿时每年必修的一段课程。清早,阳光撒在红红的瓦房上,一老一小牵着手向村外走去,田野上,庄稼早已收割完了,空旷旷的,但阳光的明媚总会给大地增添点什么似的,她的心窝同时也暖暖的。途中,爷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趣事让她乐不思蜀,她的一举一动也让老人感到欣慰。走累了,爷爷找块大石头坐下,而她却目不转睛地盯这爷爷大大的口袋,慢腾腾地靠过去,爷爷伸伸懒腰,从那黑油油的口袋中掏出她那早已向往已久的瓜子,每次都是她笑呵呵地等待这瓜子,而爷爷却故意慢慢地掏出,瓜子吃完了,他们又向山坡走去了。一路上她总是那样的新奇,仿佛笼中鸟偶尔飞上渴望的蓝天。到了之后,爷爷拾柴,她到处玩耍。她喜欢沿着水渠走下去,她记得听谁说过,沿着水渠走下去,就能走到改嫁他乡的妈妈那,所以她习惯静静的走着,感受着远处妈妈的`思念。一次偶然,她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棵山楂树,树上小灯笼般的山楂仿佛在向她招手,只可惜树太高,她只能拾树边散落的山楂,她时常挽起上衣,将散落的山楂一颗颗捡到挽起的上衣内,兴高采烈地跑到正在弯腰拾柴的爷爷旁边,将红红的小手内那颗最大的山楂放到爷爷嘴中,爷爷先是表情一阵酸楚的样子,然后仍欣慰的笑着说:孙女长大了,能给我摘山楂。等爷爷拾完柴,她也玩得累了,一老一小又背着夕阳,向那充满炊烟的村子走去。

月盈月亏,花开花落。十几年了,她一直没想明白,那几年她是为了陪爷爷拾柴,还是为了途中那一捧瓜子或是那棵向她招手的山楂树。

时间无情,多年前她的爷爷埋入了那座小山丘,那捧瓜子也随爷爷的消失不见了,山丘上的那棵山楂早已不知在何年何月化成炊烟随雪花飘向天堂。那些记忆已经过去多年了,但她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有一种东西吸引她回到那片夕阳下。

几年前,她牵着小妹的手走上了那个山丘,夕阳下,阳光还是那样明媚,但她感到总缺了点什么,虽然说不出缺的是什么。她那小妹天真的望着她问:“姐姐,我们来这么冷的山丘干嘛”,小她十五岁的妹妹当然不会懂,为什么每年她都来这儿静静的望一番。

欣赏故乡散文 篇5

离开故乡三年有余,此后漂泊。父母带我到城市定居,以此为家。于我来说,家在心中,哪里便可去得。我心向往一处地方,有山有水,有自由的风吹开满山的桃花,吹走蒲公英。我的童年。

城市太繁华,红灯绿酒,眼花缭乱。迷失于满目琳琅,欲望欲盛。不若青山绿水罢,心若在,目光澄明。我的心在童年的故里,所以郁郁成疾。父母不懂我的疾病,我只管学习,学习。沉默着,失去了一切可能的语言去责怪。父母与亲子,是一个世界的距离,给与肉体的自由,心灵的枷锁。然而,父母是天下人的父母。

人来人往,是我们推动时代前进,还是时代推动我们前进?疲惫的人在麻木的同时,心存一丝良知趋之若鹜,只为更好的生存。人就是为了生存,一切成为可能。你我都没有错,错了的只是一个时间。你不会知道未来的自己多么向往如今的时光。

或许世间一切都可习惯,唯独孤独耐人寻味。我躲在一个角落,看那些如小丑般隔三差五登台表演的人们。只是突兀的站在镜子前,有岁月的斑驳,有伪装起面具下藏着的伪善。原来,一个人的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空,你的眼泪只有自己会懂。你想要的,不是这样的孤独。

在对故乡的思念里,我望眼欲穿。只是世俗烦扰,金钱竟也成为我赴一场心灵之旅的工具。我依旧渴求,前往心灵的故土,找回真的自我。然而,我还是错了,我只是思考,只是沉默,我忽略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苍老,岁月如此伤人。

故乡变化许多,时光飞逝,她亦无法逃脱。尽管还辨认的出曾在那条路上跌倒,爬起,那条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我们依旧陌生。漫步阡陌,嗅不到她的气息。我不敢去猜测,可分明触目到遍地的伤痕。原来,我们都在痛苦。该庆幸的,故人,你我还在。

原来。原来世间一切都可伤人。改变可以伤人,不变也可以伤人,所有的一切都要怪那颗固执的怎么都不能忘记的`心。

城市的灯光依旧明亮,只是灭了心里的灯,如何寻得迷惘的出口?一味的伤感让我迷恋他们的忧伤,在他们书写的忧伤里,总有一丝阳光透过压抑的愁云,让我相信,在寂寞的海洋里是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来。

故乡或者城市,那些遗忘在过去的故事,再无关乎我的明天。

王国维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死的青春,在路上。

欣赏故乡散文 篇6

曾经,找不到,到不了,所谓的美好。

曾经,别人对我说,有一个地方美得让人陶醉;

曾经,我对别人讲,有一种感情美得令人向往!

曾经,风雨交遇,留下撑伞的人群。

曾经的曾经,当我还很年轻,梦便把我带到那个地方,真的好美。在那里,我看到的,不只是心悸的乐章。还有好多好多漂亮的瞬间。

某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了她,但开始并没注意到她。当时的我,只是在乎她旁边的女孩好漂亮,让人无法挣脱迷醉的眼光。

于是,缘起。从那以后,我觉得自己生命开始萌芽,她站在她的左边,我的右边,我用最快的速度看着她,窥视她的旁边,却一直忽略她,并不引人注意的目光。

我发现,她其实并不漂亮,只喜欢用纯洁的笑容面对别人的眼睛。只是笑的很特别。

慢慢地,我把她放在心上。其实她真的不漂亮,真是很不一般,却散发着什么。

一个午后,我看到她的左边和我的右边,有无数个流动的身影闪烁,中间隔着一条河。我觉得,她离我好远!

好远,而我期盼又害怕着,又小心的看着,望着。

我很失意,还是失意。忽然,她告诉我,周末要我和她一起外出玩耍,我兴奋异常,就像饥饿时看到天上掉下馅饼,毫不犹豫答应了。

那一天,我一直在想关于她。

周末,比想象的来得要快,却过的也是很快,眨眼而过。

出发了,我很失望,因为一行人不只我们两个。还有许多同窗和一些不知名的外客。庆幸的是,她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我并着她的肩,穿梭了无数的路头,走过一段平而短的林荫。越过田野,合着一首你心爱的.秋日私语,带上你心爱的耳机。走远。

那以后,激动着。喜悦着。

时间,像小孩嘴里的数字,一眨眼,便数到了很远,在我还没来得及回想之前。

突发的奇迹降临到我身上,我坐在她的左边,她坐在我的右边。中间还有一条空荡的小道,我们几乎互不相扰。你换了一首你喜欢的钢琴曲。

欣赏故乡散文 篇7

身未到家,心已惆怅。

路边的一草一木。

仍那样地亲切。

哪怕一滴露珠。

都仿佛童年的影子。

一闪一闪。

犹如好多好多忘不掉的故事。

仍在顽皮地等着我来。

捉迷藏。

走进村里。

便如同走进了熟悉的时光。

故乡的时光,总是甜甜的。

美美的。

在这样的时光里。

每一句简短的对话。

都会让你透彻心房。

又如同品到了久违的故乡的。

佳酿。

走进故乡。

走进了童年时光。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一片片涌动的希望。

村头的古树还在。

村中的`老房已变楼房。

那正是童年的梦。

在成长。

收割了许多新的惆怅。

如今的故乡。

正是我当年画中憧憬的模样。

我正是画中那颗从故乡里飞出的种子。

纵使你想把故乡遗忘。

她也总会让风儿把梦托进你的心房。

游子身上千缠万绕的乡愁啊。

是永也纺不完线。

扯也好长。

不扯也好长。

欣赏故乡散文 篇8

月依旧不圆,但也足以满足视觉的享受。小时候,看着月亮,在门口的那个电线杆下,正好可以透过几个参差的枝桠,倒也平添几许闲愁,也无非是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这种感觉在去年过年时已经荡然无存,迫于高考和很多事情,看着弯弯的月亮也是短叹一声,埋下头便告诉自己要坚强乐观,再抬头时,嘴角上也就硬生生的挤出了生涩的浅笑,还是那些斑驳的树影,心中却是满满的忐忑和不安。因为知道再回来也许就是高考之后了,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回来确实很值得思忖。毕竟几十年前,这个家门里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高考出了点严重的失误,还好,高考成绩不算是惨不忍睹,还算说得过去,也就很勉强的去了大学。而今,再看弯弯的月亮,没有了矫情,没有了忐忑,谈不上踌躇满志,有了点未来的打算,也只是这些而已。至于明年回来,或是以后会怎样,就随它吧。还是毛爷爷说得好,风物长宜放眼量,胸怀宽广些,不囿于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之事,就像那个很静很静的夜空,容得下月如钩,容得下星满天,容得下柳梢头,容得下几声惹人烦躁的犬吠。

顺着那条崎岖的小路往后走,是一片农田,每每到忙的时节,总是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不久后的收获也没让他们的努力白费,满眼是金黄的麦子,又过了一些时间便是金黄的玉米地。小时候回老家最大的欢愉便是和家里的兄弟在那里玩,特别是地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记不清是哪一年,反正是很久以前,我们兄弟三个在田野里放风筝,真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啊。大哥说来年再放,以后的麦子由绿变黄了好多次,但那之后我们三个人便再也没有一起去过,何谈当日的那种高兴呢?如今兄弟们各奔东西,济南的,青岛的,一年到头在一起吃个饭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当然那片的田地里有很多的坟茔,其中有奶奶的一个。上一次去已经是去年清明节了,每次去都是怀着苍凉的心情去的,磕几个头,我知道虽然那不能代表什么,也只能是磕几个头。在坟茔上添过土之后往回走,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那感觉像极了当时踩在脚下的土,是农民们刚刚春耕后的土,松软又踏实。一脚一个脚印……现在家里只剩下爷爷一个老人,今年80岁了。每次回去,爷爷不会和我们说很多的`话,只是很高兴,也许会是拉着我的手,一直在笑。我不知道平时他自己一个人是怎么过的,重复机械的生活,简简单单的三顿饭,每天按时听广播里的说书,出去和村里的老头闲聊一会,然后看一会电视,如此反复,冬天里坐在炉子边烤火,从他的静默中,我莫名其妙的读出了一种静笃,坚实淡定,富有穿透力,在过往嘈杂的尘嚣中熠熠生辉,在故事的全过程中静静流淌。这回临走的时候,在关上车门的那一刻,我听见大哥说爷爷你别哭,我不知道他是真流泪了,还是大哥看错了,总之心却微微的一颤,也许对于一个已经80岁老人来讲,已经不存在什么大是大非,正确的三观,重要的是一个团聚。

每年除夕,在这个黑乎乎的小屋里,一个不大的小圆桌子,围着一圈马扎,有十几个人开心的吃年夜饭,谈论着过去的一年,憧憬着新的一年,不论过去的一年如何,每个人的脸上没有失落,没有低沉,有的是信誓旦旦的愿望,和对不满现状的坚守,不妥协。像南方周末的新年祝词,每个人,都是一个崭新的希望,等待着春暖花开。我从中汲取力量,也很骄傲的说出我的梦想,并付诸实践。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才温暖如斯。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小小火炉的小屋里,大家开怀畅饮,有的喝完昏昏睡去,有的在外面放鞭,有的包饺子,时不时抬起头来看两眼春晚,没有吐槽,有笑点就笑,没有就继续忙手中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要回老家过年,去挨冻,去受罪,原因只是这些单纯的精神享受而已。

春节悄悄的过完了,大家都回到各自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很安静,生活却也丰富多彩,不乏乐趣。每个人盼望着来年除夕还是这样。生活也应当是这样吧。

听得月光枕水眠。

欣赏故乡散文 篇9

对故乡的眷恋,是因为那里有数不尽的记忆,回味无穷,或许当时是苦难、是窘境,随着时间的消逝,人生的历练,战胜并度过困难的回忆,也有甜蜜和自豪。

每年我都会回故乡一两次,最多也就一两次,一九八四年,市里新建水库,处于警戒线水位的滩溪村整体搬迁,剩下一片荒滩。每次回去,留给我的仅是记忆——不同的记忆,开始能找到自家的屋基,搬迁留下的残垣断壁,高低不一,原来的格局依然存在,方便去家里的石墩上坐坐;三十多年过去,随着土地平整,只能感觉自家的大概位置。

蓄水后二十多年,路况一直不好,只能坐船进去,思绪跟着小船前行、随着水波展开,看见熟悉的山形,就能想起那村那人那往事,要是没有移民,不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每年如此,回回不厌;船一靠岸,急切走进我的故乡我的家,寻找小时候的'记忆,怕有遗漏,又恐滩溪小铁船,装不下故乡恋。

每年一两次回去,一次是清明前后祭祖,本家宗族约定去扫墓,去给记忆中的先祖祭奠,那几天,不但我们宗族的男女老少,全村的移民乡亲及后代都会聚集那里,给各自的祖坟祭扫,山上除了嬉笑就是问候声。另外一次或许是恋家了吧!住过好几个地方,除了滩溪村,哪里都找不到故土难舍的感觉,有了空闲,约个朋友去那里挖竹笋、摘葡萄,去隔壁村玩农家乐、吃农家饭,或者找那里熟悉的同学朋友聊聊天,问个好。

市区东去的一级公路从滩溪村经过,车去车回一小时,去那里走走停停的时间,足够让我回忆一番。小时候感觉村里很大,虽然三面环山,但前后开阔,是乡里大村,养育了一千多人;现在再看,村庄位置狭小,跟市区的广场差不多,三山包围的土地仅有眼前一块,过村的公路穿过两个隧道,把我放牛的地方一分为二。

七十年代的农村,集体组织生产劳动,家家户户轮流放牛,我家人口多,每月安排八天,那时候的我七八九岁,正是放牛的年纪,放一头牛还能砍一担柴,整个小学期间,父母商量决定,允许我带着书本放牛;隋唐时期的李密同志,把书挂在牛角上,坐在牛背看《汉书》,我是坐在草地上、树荫下看课本做作业,赶牛山上是那些大嫂大婶的事,等她们砍好柴,我负责把牛赶下山。现在想来,一头牛是放,一群牛也是放,何必每家每户放一头牛。

遇到周末上山,不用带课本了,小伙伴们一起,挖竹笋摘野果,砍柴草掏鸟窝,玩水看谁泳姿好,爬树看谁爬得高;水潭不大水也不深,游泳技术分不出上下,爬树就不一样了,那时的山上,两人合抱的松树很多,松树皮糙好爬,面对远远大于自身合抱的树,爬上去还是需要技巧和勇气的。我们脱下草鞋,拿着短绳爬树,先是双手将绳子甩到树那侧,高过头顶拉紧,再曲起双腿蹬身上树,一步一步往上爬,下来则反向操作。大家相互合作,胆大技术好的,爬到树上砍树枝,其他的在下面整理,日中时分或夕阳西下,每人一担松枝,朝着炊烟升起的村庄,赶着牛群回家。

长大以后在外求学、工作变动,居住过许多地方,在村里住的时间不是最长,但感情是最深的,记忆是最多的;没有祖居的我,无论住在哪里,总有他乡非故乡的感觉。

欣赏故乡散文 篇10

“你尝一尝这自己蒸的馒头的味道和那市场上卖的可不一样。”

说这话是我的母亲,过五一节放假,父母亲知道我要回来,特意到集市上买的活鸡现杀现炖。现蒸的馒头,母亲总是说不管什么东西只有自己亲手动手做出来的才是正味,才是正了八经食物的味道。

晚饭后,女儿你依偎在的父亲的身边。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有我可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我正在厨房和母亲一起收拾碗筷,耳边竞传来老父亲的歌声。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到这歌声的一瞬间,眼泪就涌出眼眶!我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总是喜欢哼唱这首歌。不管是在菜地里,还是上班下班的路上。那时候奶奶还在世,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我们全家人三年五载的才能回去一次,也不知道您父亲哼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心中是什么样的感觉。

在我的记忆脑海深处,一想起我的奶奶:一个7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头顶的灰色的头巾,坐在锅屋(厨房)的鏊子旁边。我记得奶奶顶着那呛人的烟雾,一手向鏊子底下添加着柴草,一手拿着竹片在那里忙着摊煎饼。炊烟加杂煎饼的香味弥漫着向四周飘散,我觉得炊烟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而在父亲的心里炊烟里不仅有故乡的味道,或许还漂散的他母亲的味道。

母亲忙碌完,便坐在沙发上。一声感叹道:“前一段时间,原来在农场一块儿居住的,和你父亲从前在一起上班的老张也过世了。”

望着母亲,我能说什么呢?说什么是好呢?从农场搬到这建翔小区,转眼就20多年过去了,许多同来在一起居住的老人们,有的还不到70岁60多岁就去世了,有一些甚至老两口都已离开人世。母亲身体一直也不是很好,看到母亲瘫坐在沙发中的那个样子,无奈,一阵酸楚真的竟涌上了心头。

家住四楼,这油建小区烧的竟然还是液化气,父亲已经70,还得自己往楼上扛液化气瓶子扛饮用水。没办法我远在二百里之外的海边小镇工作,平时也回不去啊!只有过年过节的才能回家看看,人生有时也很无奈。

三天假期转眼即逝,一手提着母亲给装的馒头,一手提着从市里超市买的小孩儿爱吃的东西。我说,这东西小镇上都有,但母亲总是认为她买的东西,既好吃又便宜又实惠,她让拿着就拿着吧。

车行驶在回小镇的路上,女儿说她也真想回到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去看一看,不知道为什么她就很喜欢那种炊烟的味道。

我说,因为炊烟中有家的味道,所以有家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故乡。

欣赏故乡散文 篇11

忙忙碌碌,导游凤香准备今年过年要好好的休息一下。自从当了导游,整天挨不着家,她记得老家正月初一,老驴老马都要歇一天。可自己呢?年年接待游客闲不下来。虽说现在游客防导游甚于防贼,导游落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虽然鲜肉背晒黑,心直口快,热爱工作的小丫头凤香,每天工作还是快快乐乐的。

社里领导打电话了,今年有一个俄罗斯的小伙过年,要去凤香的县上寻故乡。看来,推是推不了了,这假是休不成了。凤香的村是西府凤翔的柳林镇。一个俄罗斯的小伙大过年的跑到凤翔要寻祖,自己的家乡还有俄罗斯后代?凤香心里嘀咕着,这次带团充满了许多神秘。

车站见面。凤香小心肝微微一震,有点着迷。小伙子看来也就二十七八,比凤香大个四五岁,一米八的个子,高高的鼻梁,眼睛很有神,加上鬈发,显得很有气质,属于帅哥一类。他会俄语、英语和汉语,在北京留学,和凤香用普通话交流,没有一点问题。

帅哥告诉凤香,他汉语名字叫其莫德,祖先是蒙古人,因为天鹅之声拯救了先祖,自称“其莫额德”,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他从俄罗斯小镇沿着丝绸之路寻找着自己的故乡,听说就在一个叫“大海子”的地方,找到故乡,是他最大的梦想。

凤香一听就明白了,他要去的地方就是有名的“凤翔大海子”。凤翔人都知道,这个村子的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人。凤翔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可大海子更有一绝:姑娘敢杀羊,男人卖羊肉。

这个村子在尹家务,离自古为通往巴蜀之咽喉,农历单日逢集日赶集数千人的陈村古镇不远,离凤翔县城也就十几公里。她带着俄罗斯小伙其莫德,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沿途,村落棋布,自然清新。其莫德左瞅瞅右看看,小声问,“这就是传说中贫穷的中国西部乡村?”

“现在我们中国变了,乡村也富裕了,农民的腰包也鼓鼓了。”凤香说。到了,到了。从远处看,大海子村,北靠坡原,南临引渭渠,东西狭长,南北窄短,前临水后靠山,安安静静,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谁能想到,这片安静的黄土高原上有一成吉思汗的后裔生活在这里。

他们在村里溜达,远处有一队马社火威风凛凛,偶尔听到鞭炮的响声。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看到了一通残碑,讲了大海子蒙古族的来历,一言一句,她翻译给其莫德听,他不时的点点头。村里有卖烧烤的,有卖全羊的,没有吆喝叫卖,自由出入,丰俭随便。她找了一个带有窑洞的一家,要了一个全羊宴:羊头、羊心、羊肝、羊肚、羊血、羊腿、羊排。去岐山要吃臊子面,来大海子当然要吃全羊宴了。黄土高原,冬季天冷,坐在热炕上,西府人好客,先端来一壶酽酽的热茶,其莫德惊喜得只叫。全羊宴上来后,止不住涎水的其莫德用手抓了起来,连声叫道:好吃好吃。

“还有好喝的呢!”凤香从包里掏出了一瓶珍藏了十年的西凤酒,打开瓶口,香气袭人。凤香轻轻地斟上酒,然后告诉其莫德,唐代有一个大官,叫裴行俭,送波斯王子从丝路回国途经柳林镇,饮了此酒后即兴赋诗曰:“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我们凤翔男人实诚敢干,女人心灵手巧,好东西多着,有秦腔、剪纸、泥塑、草编、刺绣、面花、削筋面、木版年画等等,说也说不完。

小伙其莫德,喝着酒,望着凤香,喃喃地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花开美酒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你不是寻找到了故乡了吗?”凤香说。

“找到了。找到了!醉了,醉了,我醉了,因为故乡香味十足的美酒,醇香典雅、甘润清爽。下次,我一定也要带上我们俄罗斯的东干族‘陕西村’乡党重走丝绸之路——回老家寻根!和世界握手!共同交流发展。”停了停,其莫德扮了一个鬼脸说,“还因为这里有美丽任性的姑娘。凤香凤香,弥久余香;美食美酒,酣畅淋漓。她帮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找到了心中美好的故乡。”

欣赏故乡散文 篇12

时间太快,自从高考离开故乡,已经第十八个年头了,一切都变得模糊,陌生。

由不得选择的,我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小岛,是长江里的沙洲,富庶美丽的鱼米之乡。勤劳的小岛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这桥连着桥、水连着水的一方土地孕育得生机盎然又甜美芬芳。

童年的回忆已不再清晰,却记得那感觉里欢快轻盈的上学路和色彩绚丽的溜冰场。不上学的日子,阡陌里撒野,晒场上游戏,陪我一天天长大的,是小岛翻天覆地的城市化。

如今偶尔回乡看望父母,更多的是回不去的感伤。之于小岛,我还是那个十八岁离开它的青涩姑娘,即使时光过去再久,我在小岛依然停留在那个地方,没有成长。我的同龄人,有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而我,在异地从无到有的奋斗至今,每每回到小岛还是手足无措,只因为在那里,我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就是个大龄的中学毕业生吧。小岛的亲人们没有尝试过去理解我们,依然用十八年前的眼光看着我,突然奇怪,你怎么也有皱纹了!

偶尔回到小岛,我的身份永远是谁家姑娘,我的存在感不在那里,就仿佛我的父母来到我的城市找不到归属感一样的迷茫。所以,每每回岛,我不厌其烦的蜷缩在父母的身边,我年幼时的家里,徜徉在自己的小窝,慵懒的等待再一次的出发继而找到自己。

往往有人分析往返北上广的心态,然而我想的是,真正回不去的,就是故乡,和我们在哪里,无关。

欣赏故乡散文 篇13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曾远行,便不知故乡为何物。时间将记忆堆砌,推搡着我们不断向前,后来,我终于明白故乡就是最远的远方。

梦里曾无数次回到那里,蓝天白云,依山傍水,没有高大的建筑,没有拥挤的道路,没有城市的喧嚣,连呼吸的节奏也是慢的,街道两旁树林阴翳,阳光从枝叶间倾泻下来投射到地上,有无数细小的光斑,重重叠叠,忽明忽暗,别有一番“佳木秀而繁阴”的韵味。小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你来我往,步伐里没有奔忙,只有一种闲适之感,慢节奏的悠悠闲闲。

老旧的音响店里张国荣的歌曲一遍一遍播放着,那种淡淡的迷离与感伤飘散在空气中。新开的美式咖啡馆前,熟睡的小猫躺在木制的长椅上,慵懒地享受着阳光的轻抚,妆容精致的咖啡店老板坐在一旁,道旁的树枝在微风的吹拂下有些微的声响,迷离的光影刚好将她笼罩起来,仿佛入了画,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梦开始恍惚。

离开故乡已一年之多,我甚至还能记得空气里那种好闻的阳光味道,仿佛能将一切的不快晾晒成幸福。怀想那时候抱着厚厚的书本奋战高考,时间越近,内心的弦崩得越紧,那种不安三言两语却是道不尽的。做梦似的想象,高考后,我们可以去一个新的城市,去一个更大的世界,好以此安置内心的苦痛与焦虑。于是,丝毫不能理解别人所谓的.乡愁,也无法体会异乡人不远万里提着厚重的行李箱赶赴故乡的急切心情,更是将这深沉的故乡抛之脑后。

有人说:“岁月太久”。

后来的我才明白,无处安放的安放才是安放,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我想,我该有太悠久的感情要诉与它听,我该是深沉地爱着这土地的,我曾在这里长大,曾从这里离开,我曾不顾一切逃离它的怀抱,又在远方思念着它的模样,我无法倾诉我的情感,正如我如今无法时常走在它青石板镶嵌的小路上,暖暖的情长,岁月彷徨,我才明白,只有它才能让我灵魂的安放。

淅淅沥沥的时光,我变了模样,却忘不掉村口的杏花香,我想这就是故乡就给我的味道,在记忆里一直历久弥香,而她的名字时时萦绕在我梦里——大理。

欣赏故乡散文 篇14

前几天,回老家吃侄孙娃生日酒。以往逢年过节回家祭祖扫墓,只到后岗遗地里,来去匆匆。多年没到村里去,正好趁此机会走走看看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以偿夙愿。

进村后,几经绕弯,找到堂哥院子,在树荫处停下车。堂哥迎进客厅,里面已座满五六桌吃酒席的人,一大半是陌生面孔。六十七岁以上的近门和邻居,凭着依稀印象,还能叫得上称谓,都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垂垂老矣。大家互相虚寒问暖,有一两个远门老哥闪着混浊的泪花说,这次见面,以后可能就见不着面了,说得自己心里也酸酸的。

简单用过餐后,在大侄儿陪同下,先到村里转转看看。本家二三十户,世代聚族而居,住在村北头。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谋生,只剩下老弱病残守候着家园。村里二层平屋、瓦房和一两座土坯房杂陈,一家一户宅院较大,相离较远。房屋四周树木茂密,遮天蔽日。几户人家,大门常年铁将军把守,院墙半圮,院内长满大半人深的树苗和野蒿。

小时候居住的三间土坯房,早已荡然无存。老宅基上,是远门建起的二层楼房。村北边的大水沟,干涸无水,变窄变浅,长满树苗和野草。村东北角的大堰塘,也已填平,种上蔬菜和花生,只剩下最东边的小干坑。只有塘南边现存的竹园和一棵老连树,见过我小时候,在堰塘洗澡,洗衣,摘菱角,捞猪草,逮鱼,摘藕叶身影。村中间东边的老井已填,成为宅院。乡亲们吃水用水,靠打几十米深的机井抽水。睹物思旧,感慨万千,一种沧海桑田般的感情涌上心头。

出村,沿着新修的u型渠和铺的碎石路北行,路东原来的大宽沟,同样干崩崩的,长满灌木杂草,靠沟边母亲的自留地菜园,也变成耕地,眼前闪现母亲当年辛勤操劳样子。路西边生产队的新打谷场,已成一片庄稼,社员们顶着烈日,戴着草帽,搭着毛巾,拿着桑叉,挥汗如雨地打麦扬场的情景,晃若昨天。路边几棵的穿天杨,热风中,绿叶发出哗哗响声,枝头几只花喜鹊喳喳叫着,似欢迎故人的归来。沟坎上,一丛丛,一窝窝白色莲篷状野胡萝卜花,开得蓬勃旺盛。花丛中,蝴蝶们飞来飞去,追寻着逝去的春天,犹如我此刻归来寻找旧时的时光。

从田地中间,沿抬水渠向河边东行。原来宽大的土渠,现在也被改造为窄小的u型渠。渠埂渠坡变成地和路,种上庄稼,和长着艾蒿野草。渠道两边当年的田地里,割麦,插稻,掰包谷,摘绿豆,挖红薯,送土家肥,留下过我小时候的辛勤汗水。来到东排子河边,原来河滩一大片柳树林,都已变成耕地,只有两头绿杨成林。既是原来芳草萋萋的河坡,现在也都种了庄稼。河水静静地流淌,泛着涟漪,不再清澈见底。水里不见了成群结队的青黑色小鱼,自由自在地来回游动。水中也不见浮萍红花和蜻蜓们徘徊的身影。河水失去当年清冽甘甜味儿。当年夏季的小河,两岸绿柳茂盛,水草丰美,使碧绿、明亮、清澈的小河,显得窄小。如今,既是盛夏,也显得空旷,甚至有点荒凉。这条承载了我小时候多少欢乐和幸福的小河,早已变了模样。

站在渠首远眺,一个个村庄掩隐在夏季的青纱帐和浓荫里。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都是不到膝盖高的玉米苗,在中午的烈日下,绿叶半卷,热风中,泛着碧辉银光。近处几行看起来茁壮的芝麻苗,耷拉着嫩尖和绿叶。赤日炎炎,热浪滚滚。田地龟裂,庄稼干旱。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远水难解近渴。眼前的蓝瓦抽水机房,却不见电杆电线。绿色田野上,纵横交错的灰白色的笔直u型渠,干崩崩的,此刻分外剌眼。几千年来,中国多少人渴望能实现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如今看来,还是一个一时半会难以企及的梦想。

少年时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朦胧的憧憬,外出求学。渴望有一天学有所成,造福桑梓,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多少年过去了,梦想还是梦想。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创伤归来,寻找旧梦和慰藉与力量,心里不胜愧疚和仓皇。先人们的期望和乡亲们的叮嘱,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西方遥远的地平线上,透过迷茫的云雾,闪烁出几缕绚丽的霞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欣赏故乡散文 篇15

家乡,就像一亩田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曾广身赤脚地莳弄我们的童年。土地上的棵苗,是泪在成长;土地上的稗草,是笑在荡漾。我想这片贫瘠的土地本是装不下我们甜美的梦的,可我们焉然于此地种下我们快乐的童年。我们不是不曾把自己的想象于这片土地上衡量,只是从不知怎样把忧虑锁上眉头。每天我们都在家乡的土地上奔跑,跑进黄昏、跑进黑夜、跑进梦里。这无知造就的开始注定会以快乐为结局。

其实每天我们都在吞吐快乐,却从未曾咀嚼出快乐的味道。这幼稚的年代我们看的到自己的弱小,所以我们都渴望长大,像大人一样肩负起自己人生的重担。拥有那眉间的烦恼、悒郁的眼神,懂得欣赏、懂得品味。只是在这幼稚当理智的年代,在这希望渺茫的年代,是家乡,挺起胸膛,将我们的理想牢牢守望。我们总在哭声中发现自己忽然间长大,总在笑声中把我们犯下的过错遗忘。

生命在这金灿的年纪豪洒出一片片阳光的香味,这是家乡在我们幼稚的心上磨刻出的成熟味道。那年幼无知的孩子啊,卧在家乡的怀抱将童年的光阴纵情挥洒,遗落下的一曲曲飘扬的歌,却成了家乡母亲用来装点心窗的甜蜜花什。

如今搭上青春快车的我渐渐明白,我的欢声笑语曾滋润了这片土地,家乡的雨雪风霜亦打磨过我那青涩稚嫩的心。时间不曾将我的感恩回馈给家乡,却将家乡的清香气深深镌刻在我的灵魂之中。

现在我要走了,我要去另一片土地寻找我的未来。我多次这样把自己安慰:带走了自己既是带走了家乡。可我依然跑到荒野,对这一土一石仔细叮咛:我了解你那贫瘠的土壤再也满足不了我饕餮的私壑,但我真诚地希望未来的一天你能从我身上挖掘出你金黄的未来。土地,我了解你的不易,父辈们一遍又一遍地用铲用犁压榨你本就缺少“油脂”的躯体,你虽无怨言,我却惭愧。

父辈们如此辛劳只是为装点我人生的行囊,其实充实的行囊早已装不下他们的热情,于是他们又把金钱挂上背包,他们是愿意去相信他们所给予的金钱是可以买到他们温情的呵护的。只是我理解他们,他们的思想早已在太阳的暴晒下焦枯,此刻他们已然不求他们的爱能有多广,只求他们的爱能有多深。他们看见了自己已然再无力及得上我人生的步伐,可他们却是不想就此在我人生的舞台上消失身影,于是便把自己变成牛马,一遍又一遍的在你身上耕耘,只求为我的人生补打花边。

土地想你已然了解,你默默无闻的奉予带走了我无穷无尽的牵念。土地在你的身上我能够闻到父辈们汗水的味道,这酸楚的滋味是父辈们种下的希望,是用来呵护我的成长。土地,幼稚的我无法领悟你的深沉,但我能看见父辈的希望在你无言的豪迈下成熟。

在这父辈拼打的地方,我可以从那深一脚浅一脚的印迹中丈量出我童年的无知、少年的青涩。我是带着土地的呵护在父辈的怀中摸滚长大的,快乐无忧、恣肆无愁。在家乡的荫蔽下看天空的自由、理想的奔放,看纯洁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看洁净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游荡,看淳朴无华的眼中浮映着她万般的好。家乡的风曾梳理我的'发,家乡的水曾濯洗我的足,家乡曾在我的梦中絮叨她的美。现在,我走了,带着父辈的殷切希望,带着家乡的美好未来,踏出这片土地。

再走出乡门之前,我无数次地描绘外界的美丑善恶,发现我总有坚强的理由,顶得住诱惑,受得了打击。于是我经常看见功成名就后的笑容,荣归故里时的得意。只是自己从未料到家乡在这一场场想象中的分量。当真正面迎困难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总给我孤独的困压,进而发现自己竟没有抵御这场灾愆的底气。

我的坚强与坚毅似乎是带有家乡气味的果子,于这外乡之地品咂总有青涩之感。然而,我总不能因此就在心中摹画回乡的路。我知道父辈目光的殷切,渴望证明自己的心的跳动,诺言的灯光在心田的闪耀,所有的这些由不得我回去。于是便让稚嫩的心在这沙石地上磨滚,直到滚出老茧。

多年的摸爬滚打,我已然熟知了这片天空的定律,这块土地的规则。每天早晚须在局促的时间刃上走过,每天早晚需在喧嚷的生活汕头翻过,心灵似乎从不曾有过安歇——我们从不清楚自己该如何享受现始的生活,也不曾静下心来回味生活中的点滴快乐,更不会去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时下的环境,纷扰的城里,我们只顾低头在只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游走。

其实我们不是不想停下脚步去欣赏、去忆恋,只是城里的生活节奏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纵使有过休憩,亦只是用一刻的心情来品咂生活那一瞬间的美。我们是很难抛下所有去潇洒去恣肆的,去拾起遗落在道途中的豪言,去寻找往昔生活的无忧步调,去和父辈打捞明灭的乡村往事。这里我植下的嫩苗仍需呵护,这里我的道途悠悠漫长。人生无定,若能安顺地走完这一程,将是我人生的大幸运。

当生命的步履走向中途,我们应已卸下了掮在肩上的人生重担。我们不在为追逐富裕的生活而奔忙,亦无力为儿孙的未来操心。生命已然需要我们停下脚步,学会欣赏。看孙儿光亮灿烂的笑容,无忧无虑的神情,我们会发出出自内心的微笑:这些无忧无虑的花儿,就让这片土地成为你快乐的守护天使,让你在无知无觉中接纳她土色土香的情调韵味。可这是否也触动了你,让你想起童年,想起过往,想起家门前的池塘和小树。

只是时间如流水,你早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己,家乡是否还会是原来的家乡!只是父辈的记忆早已埋葬在时间的沙土里,少了亲情的系念,家乡已然沦为一座生活过的城,虽然那里演绎过我的童年,但与这里更是承载了我人生的一切。只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纵然踏上这片土地,萧索的记忆也难在孤寂的心上绽放华彩。只是那年幼的豪言,现在想起心中难免局促。

欣赏故乡散文 篇16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连续几天的阴霾,令这个萧瑟的冬季更加的薄凉,我蜷缩在小屋里如冬眠的小兽般昏昏欲睡,思绪冻结。

早上,送女儿上学,一推门,一阵寒风袭来,点点的沁凉飘洒至颈间耳畔,我心中不禁一阵狂喜:奥,下雪了。一眼望去,地上铺上了薄薄的雪毯,枝桠树畔点缀了朵朵雪花,远看如朵朵白梅在寒风中绽放,我仿佛嗅到了梅的暗香萦绕在发丝鼻尖。女儿欢呼着:奥下雪喽,下雪喽,又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喽。

我顿时明白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春天万物复苏,夏天花开烂漫,秋天枫叶飘红、果实累累,而冬天,就应该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大概是老天这几天亦在痛苦并努力的孕育着,才会为人们分娩了这一场稀薄的白雪。一阵风吹过,寒意趋紧,我紧了紧衣衫,却已没有了那股浸心的寒,因为有了你,雪的相伴。干净且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

我的思绪随着这簇簇白雪,飘散,飘向了我故乡的冬天。

一场雪在人们酣眠的夜铺天盖地的悄然而至。一觉醒来发现树上、房子上积满厚厚的白雪。母亲的吆喝声在这白雪压枝头的寒风里愈发显得更加的清脆响亮:懒虫们,起床了,太阳要晒屁股了。

我和姐姐极不情愿的揉着惺忪的双眼,瑟缩着身子争先恐后的奔去厕所。一开门,一阵寒风给了一个热烈的拥抱,“奥,下雪喽,下雪喽。”我和姐姐狂喜的童音穿梭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我仿佛看到满树的积雪轻轻的抖动了一下,似在和我们打着招呼。团一个雪球,趁姐姐不注意,忽的一下扔到她的颈间,那边一瞬又回过来一个,沁凉沁凉的,亲吻着我的脖子,而此刻我们却已感觉不到寒冷了,因为这满眼满院的雪已给我们带来了满心的温暖。

在初雪的午后,阳光温暖的照在窗前,我又有了久违的感动,所以,在茶香袅袅中,我又一次轻敲键盘,涂鸦了一笔初雪情怀。

欣赏故乡散文 篇17

我所在的玉溪,是滇中一个雨润物丰的好地方。在这里,雨是极为常见的,不过常是来得猛烈,也收束得及时。很有一番动人的情愫。早就有一种冲动,就是用笔来描摹这小城曼妙的雨丝,常常因为愚笨,要么提起笔写不下去,要么言微旨浅难尽其妙。于是会在历史的天空下去寻找验证,至少是去寻觅一份似曾相识的体味。想起苏东坡当年参加杭州太守梅公仪在有美堂设酒宴,遇到一场大雨,文思敏捷的他对雨的描绘也能体现出滇中雨的特点。《有美堂》云:“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云吹海立,浙东风雨过江来。”其豪雄疏狂,玉溪也其形若是。

然而,也正是在这疏狂的雨中,我突然收到阔别的朋友从故乡的来信。来信很短,却不厌其烦的大谈特谈故乡的雨,字里行间满是抱怨,又提及高中时的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在阴郁的雨中结束了生命的历程。我强烈地感受到令人窒息的沉重围绕在我的周围。我心里一颤,难道我对故乡的冷漠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了吗?而也就在昨晚更深人静时,我还伴着雨打芭蕉的声音读着周岂明先生的《苦雨》,仿佛带着一路的苦痛回到了故乡,邂逅了所有尘封的乡情,呼吸到了雨中熟悉而陌生土地的气味。

故乡的雨无玉溪的疏狂和肆无忌惮,她永远有一种萧杀的沉静。因而在故乡最怕的也就是下雨。大凡一开始下雨,到最后天放晴,总要持续很长时间,真算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了。在城市也许不太明显,因为无论是斜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都不会在平坦光滑的柏油路上积水成潭的,所以偶有大雨,也不会有行路难的`苦楚,反觉得神清气爽,惬意不已。然而在农村,下雨若不是农事需要,就会成为一件大煞风景的事。只要一阵雨过后,定是一地稀泥,人一上去,极易陷住,间或不慎摔上一跤。对于靠土地为生的人们,呆在家里是不能维持生计的,不管雨如何折腾,总有许多人冒雨出去干活。其实在农村,才真正有“山中风物雨来佳”的景致,可农民不是诗人,他们永远超越不了现实主义的羁绊。如此好景也只得形同虚设了。

我二十多年前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山村。从七八岁起,下雨也总要出去的。有时是玩,更多的时候有事要做。那时家里养着一头大水牛,每天都要去放牛的,大雨天也未能幸免。这自然是一个苦差事,因而直至今天一想起故乡的雨总有种不好的印象,总觉得天很低,也很晦暗。于是在我心里,故乡的雨温柔中似乎飘荡着一种静默的生命缺憾。乐天《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真是故乡雨的写照了。那时一旦下雨,我习惯发呆,直愣愣地看着无边的雨,或躺在床上,闭着眼听那含混不清的雨声,其心境很复杂,有“小楼刻竹听春雨,白昼重帘看落花”的凄清,也有“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的浪漫。

于是现在,我是多么怀念故乡的雨啊。

欣赏故乡散文 篇18

真快,十年啊,十年的记忆像光影一样又重新浮现,不能忘记,,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留下了一个血淋淋的记忆。

记得那天,单位正搞科学发展观,局党委定于下午两点半各支部照开党员民主生活会。下午两点半,急匆匆的我来到单位,刚走到一楼走道时,突然,我感觉两条腿仿佛被什么东西牵绊,怎么也迈不出去,身子也左右摇晃,正在办公室等大家的高站长冲出门大喊;“快跑,地震了”。听到这一声喊,我马上掉头跌跌撞撞往外跑,此时,只听得楼上脚步凌乱,喊声四起。

此时,院子里已经站了很多同事,我们目睹着六层办公大楼左右摇摆,看的我不时惊心,正怕……。几秒钟后大地便停止了摇摆,一切归于平静。我们的党员生活会也正常召开。会议结束后,招标办的柯彤打电话让我到她办公室去一下。过去她问我;“毕姐,你知道哪里发生大地震了吗?”我茫然的瑶瑶头,她一边指着电脑一边说是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大震。汶川,一个非常陌生的地名。此时,电脑上出现了一幕幕惨烈的画面,房屋倒塌,残垣断壁,现场一片狼藉,看的我触目惊心。那一刻,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汶川,从那时起,汶川,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点,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紧接着传来消息,汶川强震,也波及到了陕西的汉中、宝鸡和我省大部分地区。

仅仅几秒钟的地震,就颠覆了整个汶川,恶魔般一下夺走了几万人的生命,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命运:家园坍塌,亲人离散,废墟里的呼救,失去亲人凄惨的哭声,声声撕裂着人们的心。相信,那段时间,人们的情感都维系在了汶川,汶川在流血,我们在流泪,正真体会到灾难面前,人类显的是那么羸弱、无助、彷徨。

汶川惨烈的地震,带给人们心理上的阴阴是可想而知的。地震当晚,小城大部分人晚上都不敢在家住。那时候,华亭西部还未开发建设,鸿昊盛府也只是圈了一块地,以西全是空旷的田野。那晚,我和爱人,银川的马莉姐姐,还有瑞卿,我们六人带上简单的行李,来到了鸿昊以西。当晚,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但繁星布满了天空,璀璨着天宇,仿佛一切都未发生过。五月的华亭,白天、晚上的气温相差十几度,虽然我们穿着御寒的棉衣,但是还是冷的发抖,侵扰的我们无法入眠,我们在一起聊天,聊汶川,聊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聊那些还深埋在废墟里的人,还有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我们深深牵挂着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那晚,我平生第一次在郊外过夜,感受到有家不能归的悲哀。

汶川地震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从地震灾区通过互联网传到了网上,每天,我们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了解灾区的救助。看到军人在一片废墟里,顶着酷暑,在一片死亡之城的`废墟里救助伤员,我们热泪盈眶,真是体现了党领导下的社会,才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博爱。那时候,人们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汶川、救助、孤儿、灾民、还有那些在抗震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们,感动的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此时此刻,灾难面前,我们才正真体会到党的伟大,政府的英明,即使淫威的自然灾害,也不会压垮人们的精神。

后,我县的部分建筑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下转移到普查地震造成的损失。我和几位同事被抽调到普查全县乡镇教育系统的危房普查。白天,我们坐车一个个乡镇、村校普查,每个教室,围墙、厕所等都在普查范围,最后进行评估、汇总、上报。一天普查工作结束,当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却不敢休息,眼睛一闭,惨烈的场景就浮现眼前,搞的人心恍惚,夜不能寐。

那段时间,余震不断。记得某晚八点多钟,刚收拾晚家务,余震袭来,我们撒腿就跑到了小广场。此时,小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人们紧张的在小广场避震。突然,身边一位陕西口音的年轻说:“大姐,我今天出差到华亭,刚才地震,慌乱的没有带手机,请让我用您的手机给家里报个平安好吗?”我毫不犹豫拿出手机交到他的手里说:“快点给家里打个电话,免得家人着急”。小伙报完平安,执意要给我五元钱,说是长话漫游。我拒绝了,我想,灾难面前,金钱算得了什么。

十年的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但那晚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大约是二十几号的日子,电视台滚动播放地震信息,让大家做好抗震防灾工作。那天,人们都在极度恐慌中度过。一中小广场、郊外空旷的地带,五颜六色的帐篷搭的满满的。那天,政府要求每个单位要有值班人员。那天,恰巧安排白局长和我值班。六点下班,单位上空无一人,我一人坐在电话旁边,紧张的等候命令,不时透过玻璃窗,观看街道的情景。只见街道上行人如潮水般匆匆而过,人的喧闹声、车的喇叭声交织一起,此起彼伏,人们神色紧张,背着简单的行李,扶老携幼,向空旷的地方走去。那晚,我似乎在看一场现实版的逃难大片,我们都成为大片里的主角。

这时,白局长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单位已经没人,我们也可以撤离,否则有生命危险”。我和白局长又从顶层到一楼细细检查一遍,确定每个房间没有工作人员,我们才锁上大门离开单位,此时已是晚九点。

那晚,我们全家带着被褥到一中小广场过夜。我躺在坚硬的地上思绪万千,仰望苍穹,宁静,星星很多,布满了天空,没有一点地震的预兆,我默念:“上帝呀,请你保佑我们躲过这一劫,让我们安详和谐、平安生活……”,早上眼睛一睁,嘿,和往常一样,世界一片宁静祥和,晨曦已染红了半边天,好美,和谐平安的一天又开始了。

那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橄榄绿,那些军人在废墟里救助伤员的情景历历在目,灾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缓,那一刻,他们真是在和时间赛跑,他们顶着烈日酷暑,用一个干粮,一瓶水的营养救助伤员,一个个伤员被救出,我们的心跟着欣慰。那段时间,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最温暖的场景是一位年轻的警官,在废墟中为几个失去母亲的婴儿喂奶,那情景,温暖了许多人,人们为这位警官投去了敬仰的目光。还有那个在废墟了埋了几天几夜的可乐男孩,即使在死亡面前,也表现出了坚强、乐观和幽默,至今还能想你他被救出来的那一刻,一声我要喝可乐,那是对生命的渴望,被当年称谓:可乐男孩。

虽然汶川是用伤痛和泪水浸透着,但人们没有忘记在苦难中挣扎的汶川,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六月,华亭县举办了大型募捐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捐助活动在体育场拉开帷幕。募捐现场,异常热烈,县上各大企业,机关的干部职工、学生等几千人参加了募捐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其中最感人的场景是一位爬行的残疾人,是汶川地震后,第一位主动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的人,虽然只有五十元钱,但对于一个吃低保的残疾人家庭,这是多么的不易,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到会的所有人,看到他卷缩爬行的身体,被感动的何其是一人,整个会场向它投去了热烈的掌声,那时我想:他身体虽然残疾了,却支撑起了一个闪光的灵魂,蕴含着浓浓的大爱。

而今,十年过去,人们的记忆在淡漠,汶川人心里的伤痛在慢慢抚平,一个崭新的汶川已经从废墟上站起来,向人们昭示着一个坚强、现代的汶川,已经矗立在四川大地。

流年已去,记忆之殇,都被岁月风干,将痛化为玉帛,且行且珍惜,快乐的面对美好。

5月23日凌晨完稿于俪景陋室。

欣赏故乡散文 篇19

记忆中的父亲,高大、健壮,有一副好口才,有一股大度的君子气概。但凡事又太注重得失,以至于常常举杯浇愁,不省人事。说实话,我总认为父亲欠自己的太多,以至于五年以来,从不曾和他洽谈过几句话,这其中缘由,却不是我三言两语能解释清的。而后,我才发现,不是父亲欠自己的,而是自己欠父亲的太多太多。

小时候,父亲常常唤我的小名,一声一声,喊过了十七年。在父亲的眼里,我是个有出息的人,因为我现在的小成就,是同我那一辈的伙伴们没有的。我十五岁离家,来到长沙读大学。父亲一般不知道我在大学的生活,偶尔打过来一两个电话问候,加上几番叮嘱,其实那时候令他自豪的孩子正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抛洒汗水,努力赚些零花钱。但是在父亲的眼里,我必定是有出息的。于是,每逢过年,我都将额头扬起,顺其自然地接收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称赞和鼓起的红包。

老家的规矩很多,儿时天真,我大多不懂,每次说错了话,做错了事,父亲总说:不懂事,就不要乱说!而我的奶奶总会替我解围,当着我的面责备父亲对小孩的蛮横,我便心里洋洋得意起来。

进入大学,有了新的同学,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却还是惦记起儿时的玩伴来。那时还小,不懂得什么叫梦想,什么叫青春,便常常成群结队地在家乡的田野上任性撒野,钻进堆积成山的稻草里边,满脑子都是毛草,还惹来路过的阿姨讽刺的目光和讨厌的唇舌。那时候的我们,还很天真,总是叠起石头,试图爬进废弃的老学校,只为了偷摘一捧红透的杨梅,却被学校里边的木匠师傅抓到,恶狠狠的怒斥。但我们从来就不曾感到过一丝的沮丧或是悲伤,我们还常常围在一块儿跳皮筋、攻城堡、海陆兵,任凭稚嫩的年华在欢乐的水泥坪上抛洒,我们尽情欢乐。

而今,17年了,家乡变成了故乡,以至于每次回到老家时,一些老同学见面也觉得生疏了。聚会没得少,却再也挽救不了我们当年的风华正茂,和满载愁绪的激情岁月。回老家的机会少了,和家里人的联系也少了,越来越多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要我说,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那个故乡,不会因为你的遗忘,而停下生息、繁衍。还有三年,甚至更久,我还要挣扎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眺望远方故乡的方向,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稻草依旧那样美好吧。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不只是为了怀念,更为了前行。

48 3652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