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意识形态作为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即意识形态能力,包括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意识形态领导力等。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努力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理论创新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信仰者。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要敏锐识别和准确判定各种唯心主义观点,还要批判和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既要深入学、持久学、系统学、刻苦学,也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也要坚定“四个自信”铸就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而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和不懈奋斗者。

坚持正确导向,增强阵地意识,做新时代的传播者。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敢于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亮剑发声,勇于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和颠覆分子作斗争,不当“绅士”,当“战士”。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2

***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要依据正确的途径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鉴别能力,增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思考能力

意识形态鉴别能力就是认清和辨别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相互交织,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领导干部需要拨开迷雾,提升意识形态的鉴别能力。首先,以政治角度看问题。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是政治,凡是根本性、重大性、原则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问题,只要关系到政党、政权、政府的问题都与意识形态发生关系,领导干部审视问题要以政治视角为出发点,从政治角度甄别某些思想和言论,以敏锐的政治视角提升意识形态鉴别能力。其次,把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核心就是区分朋友和敌人,并尽量将敌人范围缩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干部提升意识形态鉴别能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思想纳入到团结范畴之内,不断扩大正能量、主旋律思想,将不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思想逐渐消除。最后,以“尺”衡量。意识形态问题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要确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发展衡量意识形态,既不能以“左”为“尺”,也不要以“右”为“尺”,要做到客观看待问题,以正确态度看待某些思想和言论。

意识形态的思考能力要求领导干部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要透过问题表象,深入问题本质,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思考能力。首先,善于观察问题。关于意识形态问题,领导干部需要从观察入手,在观察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为基础,提高思维辩证能力,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其次,善于抓住关键问题。现阶段,我国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重点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民主和自由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意识形态的本质,领导干部需熟练掌握关键问题,一旦关键问题得到解决,领导干部也就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思考能力。最后,具备分析能力。分析的目的是透过表象看本质,领导干部切莫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从而对意识形态产生错误判断。

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创新能力,锻炼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凝聚能力

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创新能力主要是提升其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防止领导干部出现思想僵化、固守成规。首先,善于理论创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根源,只有保证理论处于发展前列,实践活动才能取得突破。马克思主义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对其他思想的批判,而是在于批判过程中不断创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我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其次,善于内容创新。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都是我国的指导思想,基于该理论,我国不断创新实践内容,比如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原有实践基础上不断延伸,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一些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最后,善于话语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不同时代的领导人都注重理论创新,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况党的思想路线、***总书记用“中国梦”展示国家宏伟目标,两者的本质一致,但在不同的时代要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展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要把握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在实践中要抓住重点,要以利益协调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在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阶层以自身利益诉求反映整体思想观念,并展示自身的价值取向,逐渐向政治纲领进行转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同层级的利益开始分化,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注重把控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协调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让不同阶层都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让各个阶层能够凝聚在一起。培养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凝聚力,要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注重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又要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着想,支持和引领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让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实现社会主义的凝聚力。

增进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强化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亲和能力

意识形态需要向人民群众进行传播,要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本质。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传播能力与传播广度、传播精度以及传播效度具有紧密关系,如何将意识形态更好地传播就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体现。一方面,注重基层民意。领导干部要与人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人民群众的内心需求,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借助民意调查、信访制度、协商沟通制度,确保党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顺畅,从而形成直接式的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另一方面,注重网络民意。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在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传播范畴、效率、速度都超过传统的传播路径。领导干部要关注网络民意,注重网络舆论、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现象,这些都直接反映出网络民意的走向。领导干部要将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使用网络语言与网民进行沟通,回应网民的疑惑,解决网民的困难,并在网络中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基层民意和网络民意都是社会主义民意的集中表达,领导干部对于任何民意都不应忽视,应依照不同的传播要求和传播形式开展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应注意与被传播主体的平等性,将强行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化,将单向传输向互动反馈传播转化,要切实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意识形态传播能够收到成效。

领导干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展示出人文情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具有亲和力。强化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亲和能力就是要提升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时的情感力、人文力、感染力,这也是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效率的关键。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并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理论,更不是具有强制力的教条思想,而是要传播和表达真实性的政党理念和人民心声,对社会和国家发展作出正确指引。领导干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就是人际互动工作,要将领导干部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联系在一起,在开展工作中要做到以诚待人、用心育人、以情感人,要用真诚敲开人民群众的心门,让人民群众真正发自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肯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领导干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要将自身内在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进行统一,要秉承真懂、真信、真用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示范人,让人民群众能够“亲其师,信其道”,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激荡的复杂条件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构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取向的思想体系,进一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价值逻辑。必须确立意识形态工作的“服务”理念,把服务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确立下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服务功能。确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解决思想问题,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实践逻辑。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聚焦宣传工作“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掌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强化法治思维,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建章立制工作,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实践层面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依法、合规、科学、规范管理问题,着力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效能。顺应发展形势,适时适度转变话语方式,注重沟通民心民意,努力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的传播活动,实现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提高群众的目标。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能力要体现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要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业务素养,不断扩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覆盖面,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反对在落实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绩效指标体系,细化责任落实措施。

提高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更加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进一步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服务人民的传播平台。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媒体技术充分结合,有效整合多平台的媒体资源,促进各种新闻要素的深度融合,扩大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实现全方位覆盖、多领域拓展。构建与人民同频共振的传播话语体系。人民群众是话语生成者、传播者与接收者。党的意识形态传播需要转变话语表达方式,与人民群众保持亲近感。要强调对话式的新闻传播方式,保持传受双方平等互动关系,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嵌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交流平台、认知系统中,实现党的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嵌入式”表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传播效果评估。重视受众的个体差异和接受心理,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了解受众的认知心理,更加关注受众“想什么”和“会做什么”,明辨不同情境下的受众选择,以便精准化构建传播渠道,有针对性地发布内容,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建立并长期维护传播反馈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的反馈信息储存和分析,努力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48 2204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