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第一篇】

《简·爱》的意义不仅在于英国文坛发现了夏洛蒂·勃朗特而且使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女主人公身上找到追求平等和自立的精神源泉。对正在恋爱或即将恋爱的年轻人了解、认识、矫正自己的爱情心理及培养理性健全的人格也会有所启发。长久以来简·爱一直被称为神奇的女性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心目中的偶像。无论何时简·爱的文学形象总是能促使人们反思尊严与爱情能不能兼得当人们遭遇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时要如何激励自我而非堕落毁灭当人们拥有金钱和地位时能否操纵一切为所欲为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物质世界变得越来越强大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能否为不安的心灵留下点什么呢带着这些困惑的思绪我们重拾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身上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无法不让人赞赏叹服也让人们得到很多思想启发找到叛逆与平等、贫穷与自立、尊严与爱情的精神动力。简·爱———这位瘦小、贫穷、长相平庸但自尊、自爱、自立和自信的女性将为人们逐一解惑。

一、尊严与金钱的对抗

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或不尽人意的谁都有他人难以理解的难处如果金钱和尊严不能兼而有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细细品味简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们在尊严和金钱之间如何抉择有着一定意义上的启示。首先简自幼便成为一个孤女被抛掷给了冷酷无情的舅母———里德太太。在这里她饱受欺辱。一天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好玩就躲在窗帘后头入神地看被她野蛮的表兄发现便一把抢过她手中的书说“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买的衣服?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1这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普遍的。

就像里德这样一个十四五岁孩子的头脑中此观念也根深蒂固他觉得简跟他们不一样还骂简是“耗子”是偷吃别人东西的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简没有钱是贫穷没有地位的下等人她应该去要饭她没有资格过上等人的生活。简到了寄宿学校以后这种观念的冲击更为突出。因为寄宿学校里都是些没有钱的穷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父母的孤儿是这个社会上被鄙视的一群。老师鄙视他们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更鄙视他们随便地加以处罚。简只是由于不留神把写字板摔落在地上便被罚站在高凳上示众并不许所有学生和她说话。这对简来说无疑是对她尊严的无情践踏所以从小她就产生了为捍卫尊严而不屈服于现实的巨大勇气。其次磨难中顽强长大的简最终凭借优异的学业和出色的才华从寄宿学校毕业她很快谋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来到了桑菲尔德给当地富有的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的女儿当家庭教师。在罗切斯特家的生活给她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际遇尤其是简和罗切斯特从陌生到了解然后相爱。罗切斯特起初的高傲冷漠并没有使简对他阿谀奉承谄媚讨好。

面对主人说话时的专横粗鲁她依然保持自我不卑不亢。“我没吭声只是微微一笑那微笑既不显得很得意也不表示要顺从”。简给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个性鲜明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那时社会中已经充斥了太多的物质元素金钱的作用和等级的观念也被大大地神圣化。面对贫困的现实又有多少人可以像简一样坚强地捍卫做人的尊严坚守内心那一片精神的净土对简而言她决不能因为“穷”因为身处逆境就丢弃了人格、丢弃了尊严、丢弃了良知。如果说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视金钱为粪土但若当一个人“穷”得只剩下钱的时候那将是何等的悲哀。试想一个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的行尸走肉又怎能比得上有高尚灵魂的穷人简仍然是原来的简在生活中选择了尊严自立这既是她面对残酷现实的抗争和自强也是她高尚灵魂的折射。再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简很有钱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并且拥有尊严我们知道庄园主罗切斯特虽然不年轻帅气却是位很富有的绅士。漂亮的塞莉娜因他有钱而赞美他说“你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爱你”。罗切斯特信以为真。塞莉娜跟另一个男人却说他是丑八怪。他原以为只要有钱人家就会尊重他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为了钱有人当面总说好话实际上却会背后捅刀、诋毁或者蔑视你。由此可见金钱并不能买到真正的尊严。

二、叛逆精神———对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人类的思想是最不应该受到束缚的叛逆也是最不该受到压制的。如果一个社会是兼容的就完全能把叛逆精神看作是一种合理看作是一种必然。否则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或者不能称之为健康的社会。人类的本性促使简对她的命运进行不屈不饶的抗争从而实现她对平等自由梦想的追求。首先简在罗沃德学校曾对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狠狠地回击”1这便是简的叛逆精神。骄横残暴的约翰把她看作丫头一样可是简不畏强暴怒斥这个迫害她的小魔王“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接着便和他扭打起来。

其次当罗切斯特第一次看到简时他就感到有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活力和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传遍了他的全身。这种感觉和简所预见的一样。在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从而试探简时简心中的哀伤和爱恋把她的情绪推向高潮“你以为我能够留下来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任凭别人从我嘴里抢走我那一口面包把我杯子里的活命水倒掉我也能够忍受吗你以为就因为我穷、地位低下、相貌平凡而且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一颗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富于情感如果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再加上大量的财富我会让你同样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4。这段经典的表白道出了简内心中最诚挚最真实的感情它使人们产生共鸣。可以说简和罗切斯特相见、相识到相爱的过程里她的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无不深深地征服了他。

再次我们不能否认简有自己的尊严在追求爱情上虽然她没有甜腻的赞美、温柔的话语但其感情足够真诚炽烈尤其是她从没有忘记平等的要求。简和罗切斯特谈到婚姻时曾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与你的心灵在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5。以上充分体现出简的叛逆精神、坚决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张也可以看成她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三、尊严与爱情的完美结合

尊严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与人交往中获得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的。马克思曾谈及人首先是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另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首先简和罗切斯特的首次交往对人们是非常有启示的。两人在山里不期而遇当罗切斯特问简“你觉得我英俊吗”简当时脱口而出“不先生。”这句话对罗切斯特的震动很大。于是他进一步追问“你觉得哪里不好看呢”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不礼貌向他道歉并解释道“先生我太直率了请原谅。我本来应该说问到外貌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回答的应当说各人有个人的审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2。简的两个回答对罗切斯特了解她至关重要使罗切斯特认识到简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罗切斯特心中有道伤口就是塞莉娜当面吹捧他却背后嘲笑他。可今天这个其貌不扬、平民模样的女子当面这样的直率和真诚一下子抬高了简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道歉更使他感觉到眼前这个女子不仅诚实还有教养。

其次精神上的平等使得他们处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对方那里取得了一种人的尊严感的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两人产生了恋情。但是当简准备和罗切斯特结婚时却知道了他已有妻室拥有强烈尊严感的她尽管痛苦却还是毅然选择离开桑菲尔德远离她深爱着的人。此刻简觉得“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于他。因为忠诚已遭到破坏———信任已经丧失对我来说罗切斯特已不是过去的他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骗了我。不过他在我心中已失去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他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简还是原来的那个简她极不愿意未婚夫把她当作玩偶一样打扮不在乎罗切斯特先生能给她买多少漂亮的饰品更没有把他当作跨入贵族社会的阶梯。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的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下简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人的尊严。她所要的只是一颗真心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结果简将梦想中的婚礼变成了她和罗切斯特的诀别。可见既便是在爱情面前她选择的依然是人的尊严。

简这样做并不是过于爱惜自己也不是过于畏惧道德。恰恰是由于爱要求她这么做。爱要求她追随美好要求她必须和自己的所爱保持平等这是他们进行最高层次爱之交流的根本前提。如果没有这些爱只能使她堕落。这正是简所具有的值得赞美的精神魅力使她能够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表。再次离开后的简遇见了表兄圣约翰———忠诚的基督教徒。他眼中的尊严境界超越了人是一种和神结合而产生的尊严感。简的坚韧个性赢得了他的欣赏于是他便向简求婚。但是简的内心依然牵挂着罗切斯特对他的爱一刻也未曾中止过。而她又很清楚表哥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上帝。她拒绝了她永远不可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不能再犹豫徘徊了简重返庄园却意外地获知庄园被罗切斯特发疯的妻子放火烧毁她也因大火而亡罗切斯特则丢掉了财富截断了手臂还失去了光明。

然而他身体上的伤残抵不过精神上的痛苦对简的日夜思念使他孤寂的生活备受煎熬。这时面对深爱的人简更加确信他自己的重要她回到了罗切斯特的怀抱。历经磨难的两人终于结婚简既拥有了尊严同时也获得了真爱。简凭借她的人格魅力收获了罗切斯特深沉纯净的感情和真正属于她的尊严幸福。简的人格魅力就像沙漠中的泉水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其实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整个世界的财富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即使一株生长在山谷里的野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春天。精神世界是可以平等的。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对大自然的生灵怀有同样的敬畏之心只要你对人世间的不幸怀有同样的悲悯之心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貌美如花还是相貌平平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充实的胸怀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深处苦海却没有迷失自我纯真的本性就能拥有人的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第二篇】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

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因此她逃离了。

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是简爱人格魅力的启示,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第三篇】

摘要:英国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其重要的文学评论作品《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文章运用福斯特理论解读《简・爱》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简・爱;圆形人物;扁平人物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1926秋至1927年春,受聘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时主持了一个英国文学讲座,并作了题为“小说面面观”的讲演。在这个被评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的讲演中,他关于小说人物提出了扁平和圆形两种概念,提供了一种人物分析的绝佳视角。

1《简・爱》中的扁平人物

按照福斯特的理论,扁平人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二是静态的,始终不变的。这种人物类型,在《简・爱》中随处可见,除了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个男女主人公之外,其他人物类型都固定为扁平人物。

简・爱的舅妈里德太太,因为丈夫临终的托付,收养了简・爱。但是,她并不喜欢简・爱,甚至是厌恶。“刻毒”、“没有同情心”,这些关键词始终定义着里德太太。里德太太偏爱自己的子女,对简・爱非常刻薄,把年幼的简关进了丈夫死去的大房间里面。里德太太会当着陌生人的面,指控简“身上最大的毛病,一种爱说谎的习性”。这种扁平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光表现在言行举止上,还影响了她的外貌。毋庸置疑,年幼的简・爱是害怕而且讨厌里德太太的。在简・爱长大后,她的表兄约翰・里德挥霍光了家产,而且自杀死亡。里德太太受到严重打击后中风。成年的简・爱清楚地记得里德太太的容貌,但是,时光销蚀了她年幼时的复仇念头,愤怒与厌恶也消散了。她对病榻上的里德太太十分同情,想握手言和。

随着女主简・爱的成长和内心情感的变化,按照一般的猜测,里德太太的扁平人物形象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有一个可利用的自我转变的扩大为圆形人物的环境。但是,人物本身陷在了她从文本开始的性格设定中,“顽固的本性不是立刻就能感化的,天生的反感也并非轻易就能消除”,因为一句简单却有哲理的话,转变为圆形人物的可能性被抹灭了。里德太太没有改变一直以来对简・爱根深蒂固的厌恶,哪怕情节发展过程中,有过可以转变为圆形人物的萌芽,但是,因为人物自身的选择而放弃了。

与简・爱有着最直接对比的人物是贵族小姐布兰奇・英格拉姆小姐。外貌上,英格拉姆小姐“活脱脱像个月亮女神”,端庄而且多才多艺,充满活力。但是,在简・爱敏锐地观察之后,英格拉姆完全激不起她的嫉妒。因为不值得,英格拉姆小姐的人物形象定义为几个关键词:好卖弄、头脑浮浅、缺乏教养、没有同情。关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形象描绘,都是作为冷眼旁观者简・爱直接的反面的典型对照。

文本中出现的第二个与简・爱有交集的男性,是沼泽地的牧师约翰・里弗斯。长相俊美内心冷酷和急切的约翰先生,他愿意竭尽全力帮助没有落脚地的简,但是,在冷酷而又焦躁的心境之下,约翰・里弗斯克制自己的感情,放下对奥利弗小姐的热爱,也拒绝了奥利弗小姐对他的好感。

约翰・里弗斯“是个好人”但是“冷酷无情”。他或者纯粹是为了向往优秀伟大的东西,永远不会休息,也不赞成周围的人休息。所以,他要求简・爱以妻子的身份跟他一起去印度传教。在简・爱拒绝做他妻子后,他甚至冷淡对待。这与简・爱的生活态度也是有冲突的,简爱追求人的美德和人生的欢乐,而这与里弗斯格格不入。

文本当中,大多数人物都如同上面列举的几个人物形象一样,都是典型的扁平人物。形形色色的扁平人物围绕在简・爱的周围,伴随着她的成长。一个个扁平人物自始至终都是单一性格,但是,在简・爱的成长历程和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他们隐含在故事内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时代背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一个时代的风气和价值评判标准不言而喻。一个女人在社会上要有地位要让人喜爱,首先是钱。没有钱,那么也要拥有“美貌”和“贵族身份”。这些,都是简・爱缺乏的,而她唯一的身份――家庭女教师,恰恰是贵族们不尊重嘲弄的对象。

同时,扁平人物的设计,不光光是为了交代一个角色或者是简・爱的一个社会关系,他们同时对简・爱这一个圆形人物的形成和性格的改变、丰满与逐渐成熟,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各类扁平人物对比突出丰满了简・爱的形象。简・爱之所以是简・爱,因为她不同于表兄妹乔治亚娜等人,也不同于贵族英格拉姆小姐。更主要的是,简・爱在面对不同的扁平人物时,她的性格有着阶段性的转变和成长。

2《简・爱》中的圆形人物

在《简・爱》中,最主要的两个圆形人物是简・爱和爱德华・罗切斯特。相对的,福斯特的理论中,圆形人物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动态的,变化的;而是发展的,演变的。

简・爱的每次出场,性格上都出现了点新意,与之前她带给人的感觉是有差异的。情节的发展促使她的性格发生变化,同时,简・爱的每次转变也在推动情节的前进。

童年时期的简・爱生活在盖茨黑德,对于欺辱她的表兄妹逆来顺受,但是,一次的爆发和反抗,便被关到了里德先生去世的房子里面。她看到了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像一个幽灵,瘦小苍白。但是,她“依然热血沸腾,反叛的奴隶那种苦涩情绪依然激励着我”,所以,她的理智告诉她,她经历的一切都是不公的。

这种叛逆的力量一直伴随着简・爱。简・爱同时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她要跟药剂师辩解自己是被人打倒才生病,而不是因为不能和小姐们一起坐马车出去闹别扭。

对自己舅妈里德太太的感情,简・爱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很庆幸你不是我亲戚,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长大了我也永远不会来看你,要是有人问起我喜欢不喜欢你,你怎样待我,我会说,一想起你就使我讨厌,我会说,你对我冷酷得到了可耻的地步。[1]

年少时对里德太太的憎恨没有伴随简・爱的一生。这种感情第一次受到影响是在罗沃德碰到好友海伦・彭斯,“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这个时候,简・爱的信条是“别人待你好,你待别人也好”。 简・爱没有做到对里德太太以德报怨,但是,在里德太太病倒后,她还是立即动身前往盖茨黑德府。简看着病榻上的里德太太,一度想要握手言和,但是,里德太太对她始终是冷冰冰的而且反感,简先是“感到痛苦,随后感到恼火,最后便感到决心要制服她――不管她的本性和意志如何顽强,我要压倒她”。简・爱从最初的憎恨到后来的宽容以及自尊,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转变。

盖茨黑德府中,两个表姐妹乔治亚娜和伊丽莎,一个刻薄得叫人难以容忍,而另一种鼓噪乏味得可鄙,都因为宽厚的感情不被她们所重视。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在里德太太临终之前,简・爱说出这样子的话便十分合理:“爱我也好,恨我也好,随你便吧,反正你已经彻底得到了我的宽恕。现在请你去请求上帝的宽恕,安息吧。”随着年龄的增大,保守磨难的简・爱由憎恨变得宽容。

简・爱在罗沃德受到校长坦普尔小姐的教诲,并博得她的友谊。坦普尔小姐结了婚离开了罗沃德。她感觉自己与罗沃德有几分像假的感情和联系都消失了。在别人眼中,她似乎是一个懂规矩受本分的人,但是,天性热爱冒险和追求人生真谛,使得简・爱再也不能保持平静,她渴望走出罗沃德,渴望到广阔的世界去。于是,她想到了在报纸上刊登家教广告。这一决定便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生活轨迹,简・爱的命运也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新的工作环境,桑菲尔德府里面最先和她联系的是管家费尔法克斯太太。在没有见到费尔法克斯太太时,她以为费尔法克斯太太是桑菲尔德府的女主人,并且决心好好相处。见面之后,简・爱发现她是个可敬的好相处的老妇人。但是,费尔法克斯太太在观察和描绘人的特点方面并不知道如何刻画。所以,在与她的交流当中,简・爱无法进一步不了解罗切斯特先生的个性。这就为两人的见面布下了伏笔,也为罗切斯特先生的出场加强了戏剧性。

文本中有直接的一句话概括费尔法克斯太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中等智力”,这个在以后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交谈中,费尔法克斯太太理解费力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费尔法克斯太太心目中,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绅士,一个土地所有者,别无其他。并因为罗切斯特对身为家教的简・爱特别关注而焦虑不安,对简・爱旁敲侧击,表明两个人的身份是不相匹配的。与罗切斯特匹配的是贵族小姐英格拉姆小姐。在这样的人物衬托之下,简・爱个性中的骚动不安的东西,便显得尤为难得可贵。

没有人知道除了政治反抗之外,有多少反抗在人世间芸芸众生中酝酿着。一般都认为女人应当平平静静,但女人跟男人有一样的感觉。她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也像兄弟们一样需要有用武之地。她们对严厉的束缚,绝对的停滞,都跟男人一样感到痛苦。比她们更享有特权的同类们,只有心胸狭隘者才会说,女人们应当只做做布丁,织织长袜,弹弹钢琴,绣绣布包。[1]

这种性格和思想,决定了简・爱在处理以后发生的种种磨难的态度,也决定了简・爱在面对罗切斯特先生时不卑不亢的态度。简・爱对自己的定位是这样子的,她对待自己的雇主更愿意从深层次上去理解,而不是像费尔法克斯太太理解的那样,只是绅士和土地所有者。

这种个性,在简・爱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也不曾丧失。她流浪到了沼泽地,因为貌似乞丐,而受到仆人汉娜的冷待。所以,她身体恢复后,在厨房的炉火旁,强硬地回复汉娜没有房子或铜子儿并不成了汉娜所说的乞丐,而恰恰是读过很多书的人。

虽然,汉娜没有礼貌地把她当成了乞丐,她还是会称赞汉娜是个忠厚的仆人。但是,她相当严厉地指责汉娜“在一个连条狗都不该撵走的夜晚,把我赶出门外。”这段关于金钱和贫穷的对话,让汉娜尊重简・爱,并知道自己错了。而幼年在盖茨黑德府的简・爱因为周围成年人的影响,对于贫困和金钱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的。“对我来说,贫困就是堕落的别名。”

而后来的转变,可能是离开了盖茨黑德府,看不到茅屋门口奶孩子错衣服的女人,也可能是在罗沃德学习的经历,她开始学习绘画和法文,代替了对食物的渴望,使得她“决不会拿贫困的罗沃德去换取终日奢华的盖茨黑德”。

简・爱在面对不同的扁平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性格和形象是发展和变化的。扁平人物们构成了一个社会背景,简・爱与扁平人物的冲突,其实是与当时一个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冲突。

《简・爱》中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圆形人物是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不同的是,罗切斯特圆形人物的成长不是面对一个个扁平人物形成的,而是在与另一个圆形人物简爱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他也有一个性格改变过程。

罗切斯特先生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脸庞黝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青春已逝,但未届中年。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愉快,而且,罗切斯特先生是个容易发怒的人。罗切斯特初次见面就对简・爱的画作评价为“思想有些妖气”。他的一出场,便是“变幻无常,粗暴无礼”的。但是,罗切斯特情绪的反复并没有使简・爱生气,因为他的情绪起伏都是与她不相干的原因。

罗切斯特再次召见简・爱是,不那么严厉,更不那么阴沉。而且,他甚至问简・爱自己长得漂亮与否。简・爱直接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也促使罗切斯特重新认识简・爱。人物情感思想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对话来展现。而罗切斯特的性格特征是在简・爱的审视中得到展现的。罗切斯特对自己的外表毫不在乎,高傲地依赖其他内在或外来的特质的力量,来弥补自身魅力的缺陷。简・爱在默默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被这种自信所吸引。

所以,虽然说,罗切斯特有着不自觉的优越感,但是,两个人相互吸引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性格特征“不拘礼节”,并且二人在思想上可以交流。罗切斯特有暗示过“今后我所交往的人和追求的东西与以往的不同了”。并且,和简・爱相同的是,罗切斯特对“轻浮浅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毫无意义”的出轨的情人不再是愤怒,而是厌烦。

在罗切斯特慢慢对简・爱敞开心怀和对简・爱态度逐渐改变的过程中,简对罗切斯特也多了一份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罗切斯特在其他人身上看不到的。同时,简・爱身上的“品质新鲜健康,没有污渍,没有斑点,这种交往使人复活,催人新生”。 让罗切斯特真正重视简・爱是两次意外。一次是罗切斯特晚上睡觉差点被火烧死,简・爱冷静机智地救下了他;另一次是梅森先生在疯女人的屋里手上,简・爱协助罗切斯特将他在天亮之前,宾客们醒来之前,安全送出。过程中,简・爱显示出的冷静、机智、配合和不多好奇的种种品质让罗切斯特对她全然信任。简・爱身上有种超越美的力量。

在这些事件之后,罗切斯特已经不再是最开始的易怒冷漠的上司,而是简・爱惹怒后可以抚慰的情人。更大的转变是,罗切斯特对简・爱的改变,还在于,他甚至让众人误会自己要去英格拉姆小姐,逼得简・爱对他倾诉自己真正的情感。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我们两人穿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1]

简・爱想从罗切斯特那里寻求尊重,同时,她教会罗切斯特学会如何尊重人。人格的独立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爱情,又恰恰是罗切斯特所期望寻得的感情。

如果说简・爱对罗切斯特形象地推进与转变,是从内部出发的话,那么,这个强势的圆形人物形象,最剧烈的一次转变,自然是桑菲尔德府发生了火灾,罗切斯特先生变得残疾了之后。这个是一个故事情节上的外部推动。意外发生之后,罗切斯特瞎了眼睛,瘸了一条腿。与简・爱在一起的优越感早已不复存在,而是担心简・爱随时会离他而去。但是,二人最终达到了和谐幸福的状态,“他同我推心置腹,我同他无话不谈。我们的性格完全投投合,结果彼此心心相印”。

在罗切斯特这一圆形人物的发展过程中,故事情节得到了推进。故事的主题,也包含在了简爱的性格形成和人物发展饱满的过程当中。

3结语

在《简・爱》中,众多扁平人物的塑造,把隐藏在文本之中的社会时代背景交代地很清楚。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一个时代的风气和价值评判标准不言而喻。同时,扁平人物对简・爱这一个圆形人物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简・爱的圆形人物形象是在与一个个扁平人物的接触中发展起来的。另一个圆形人物罗切斯特的成长是在与简・爱这一圆形人物的互动与接触中发生。扁平人物可以发展成为圆形,圆形人物也可以通过扁平和圆形形成。《简・爱》的情节,在人物形象发展中得到推进,故事的主题也得到了彰显。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简・爱[M].黄源深,译.江苏:译林出版社,1994:30,99,325.

[2]爱・摩・福斯特(英).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第四篇】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是我最喜爱的外国名著之一。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那就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爱不释手?那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48 1000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