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谈谈阅读感受和收获

大美丽 分享 时间: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阅读1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谈谈阅读感受和收获”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阅读1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谈谈阅读感受和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我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研究宗教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我们的信仰。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说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宗教等问题,为了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状态更理想。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矛盾。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共产主义;但同时,这种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背道而驰。

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质,很难将理论与现实分割开。比如,当前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能说只是理论问题,与现实不相关吗?再比如,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说,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呢?如果是,承担解放人类的革命主体都不复存在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立即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据马克思的文本回应这些挑战和攻击?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深度阅读原著,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彻底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阅读1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谈谈阅读感受和收获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玻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阅读1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谈谈阅读感受和收获

转眼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伴随我走过了大半个学期的时光。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陪伴的日子是幸福的,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而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根本特征,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更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和引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内容。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三部分。接下来,我将分篇叙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带来的体会和收获。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篇

在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科学定义了哲学的内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让我感觉哲学神秘的面纱已经被揭下,哲学并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么遥远,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神奇而不神秘,真正领会哲学的科学内涵,拒绝将哲学神秘化,也决不能将其简单化。

辩证唯物主义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即辩证唯物论。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将哲学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科学定义了物质和意识的内涵并提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可以为人的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他的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二者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启示我们学习和工作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学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消一切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

(二)、唯物辩证法篇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主要内容是: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这启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我们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多种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把握联系的观点对我们培养一种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联系的客观性告诉我们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这可以为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人际交往亦或是其他事物中的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而造成的。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同时,对于处于萌芽生长期的新事物我们要耐心的呵护它的成长,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又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启示我们要树立矛盾的观点,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善于处理好各种矛盾。矛盾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我觉得对我启发最大的还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把握和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牵牛要牵牛鼻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说的就是这点。当然妥善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有促进作用,因此也要兼顾。这一原理对我们日常事物的处理次序选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质变与量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重要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渗透。这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做准备,同时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在质变的时机为来临之前我们要甘于沉寂,脚踏实地地为质变积蓄力量,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我们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在机遇来临才能厚积薄发成功实现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三大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三)、认识论篇

在认识论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讲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真理的相关知识

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让我体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只有投身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们又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在对真理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反对主观真理论,坚持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又坚持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我认为这一观点对我们客观评价现存事物和历史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第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和遵循这两条基本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国当下在进行的廉政建设息息相关,在刚刚结束的xx届三中全会中,";民主政治"、";行政审批"、";户籍改革"等与人民生活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政策均成为大会的亮点和关键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深化改革所必须贯彻的方针。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总结: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无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人生;亦或是为了实现民族富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很幸运可以在大学这个人生中重要的时期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能在伟大思想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升华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将是我今后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48 3155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