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教师校本研修总结样例【实用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教师校本研修总结样例【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第一篇】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校本研修的学习,我觉得学习内容安排的特别务实。学习、实践、体会、分享,收获非常多。通过课题培训,每位教师设计了小课题,参加了“明强杯”论文、案例、课题报告比赛。
这些培训让每位老师受益匪浅,满足了基层教师的需求,学校邀请了闵行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室郑仲仁老师作了题为《教学小课题与校本研修》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小课题究竟该怎么做,如何将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形成研究的视角,切口小,感悟深,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有帮助。本次培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强调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细化管理过程,使每位老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按计划,有步骤,扎实开展研究实验活动,注重课题研究的深入思考。每位教师都编写了小课题并展开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思考,不断探索,将自己实践中的收获上升为理论,在课题的撰写中强调广度、高度和新颖度,广度就是人人研究,人人撰写,高度就是课题的质量高,新颖度就是见解和切入角度要新。通过专家培训,自己实践,我个人的体会非常深刻。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互连网、有线电视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越来越宽,有可能他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过去我们说的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现在就这样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必须要有源头活水了,否则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我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大量阅读教育理论书刊,写好读书心得;注重平时的研究实践,坚持教研结合。
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自觉努力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不断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促进理论素养,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科研不仅需要我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师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我们的知识结构,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治用的观念,不断加强研究思考,才能够真正得以提升。
教师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在自主观察、实训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任务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活动,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启蒙者。有理论作为支撑,更深地理解教师的角色意识,能够很好地提升实践能力,真正地从学生发展角度考虑,尊重学生成长需求,做到以生为本。
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第二篇】
通过校本研修活动和学习,本人收获很多,感想也很多,高中地理校本研修总结。
1、新课程理念深入我心进行新课改,首先应具备新理念。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环节就做到课改了,这种理解显然是只见其形,不识其神。专家的视频课例使我深受教育,认识到课改和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和基点,素质教育则是课改的灵魂和引路人。
2、深化认识了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一个是教材,另一个就是评价的方式。新课程培养的学生不是地理科学家,而是把他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去培养他应具有的地理素养,这是基础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那么,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呢?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个课程标准是给谁编的,给谁用的。从一个标准本身它的性质和含义来说,课程标准应该是给教师用的,但是里面的这个内容标准是为学生制定的。所以就要处理好老师讲授的内容是否是学生易于接受并感兴趣的内容,本着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去筛选和策划教学内容,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师对教材的宏观把握才能更加深刻。而在教学评价方式中,新课改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我觉的有以下几点:第一、确立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由教师单一评价改为多角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第三、让家长参与评价,充分发挥科学学习的价值。
3、建设“探究课堂”和“案例教学”是推进课改的有效途径 在培训中观看了大量优秀教师的视频课例,他们对课堂的驾驭和掌控是我急需学习的。新课程培训中“探究”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从自然到人文到区域乃至到地理信息技术,每一堂课都存在着不同的探究方法。 探究式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以便更好地把握“开放”程度。探究式活动应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充分自由地探究、表达、质疑、讨论、解决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标,并将自己已获取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培训、实践、反思、总结,我觉得不仅在知识上有所积累,我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最为重要的是我比以前更热爱思考教学中的种种。校本培训的过程,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1、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1)坚持做好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继续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做好读书笔记,做学习型教师。
(2)坚持记录班级日志、教学日志,记录生活点滴,积累论文素材,不断发表自己的论文。
(3)完成负责的“十二五”国家级课题研究;完成省级课题研究;指导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4)探索研究“情趣语文”课堂改革的“三合一”教学模式。整理形成《作文指导梯形训练模式》。
2、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积极上示范课、听评课,参加外出交流学习,与专家、同行们共享自己的成长历程、班主任管理、教学经验体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工作总结《高中地理校本研修总结》。
3、发挥学科引领作用
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提升,创新,成长,辐射,做一个科研型教师,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作为培训主讲人讲座19场:
在安康高新区暑期教师培训、汉阴县、石泉县、平利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共4场;“名师大篷车”讲座培训5场;安康市兴安职中转岗教师培训讲座培训2场;安康市、旬阳县学科带头人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2次;乡村教师访名校担任讲座1次;安康市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1次;国培计划旬阳县送教下乡培训活动1次;旬阳县骨干教师培训讲座2次;应石门学校邀请培训2次。
作为参培者的培训:
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集中培训结业(240课时)
自主学习培训:
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120学时
公开课:
这一年共担任校内外及送培的公开课10次。
课题研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已结题;
省级专项课题“初中情趣作文序列化教学的研究”已结题。
教学课例:《短文两篇》在教育部课题组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现场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一师一优课获国培示范性网络研修二等奖。
论文、报告:《作文教学重在“唤醒”》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反思大赛”一等奖;
《幸福教育,从情趣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
《活出语文的精彩》在安康教育上发表;
《让课堂因情趣而熠熠生辉》在安康教育上发表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把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搜集各种教育信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同时,我还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次,反思教学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反思的实效性。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教学。
1、使学习成为习惯。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努力每学必有收获;积极参加名师班的专业培训,达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目的;认真摘抄业务知识和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做好业务积累;认真观摩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向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多渠道广泛学习的原则,切实提高专业水平,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参加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2、按时认真地完成“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任务。做到活动前后有准备、有记录、有反思、保质量,主动参加工作室网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要有创新,有个性、有特色,提高学科带头人的效能。
3、认真上好每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改变和优化教学行为,研究实践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
4、深化课题研究。
5、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相关科研论文。
6、积极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帮助徒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使其能够被评为更高一级优质课或教学能手。
7、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研讨、参观、讲座、上示范课、听评课、做讲座等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8、热心参与学科群组协作,扩展区域示范引领,继续做好“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坊”进行名师导教、课例打磨、课堂跟进研讨等,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在各方面严以律己,做教师的榜样。力求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变。
研修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它需要甘于寂寞、不浮不躁、知难而进、潜心钻研,但它也是一份十分快乐幸福的工作,我希望自己在研修的过程中,继续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第三篇】
酷暑难当,微机教室里很热,感觉透不过气来,但我四周同事们研修的热情不容阻挡,热情的学习,热情的讨论,热情的新课程研修在这个秋初给老师们带来了进步的快乐。我在感受到老师们认真学习、热烈研讨的同时,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一、在线研修的方式拓展了新课程培训的空间。
我参加过许多次课改培训,一般停留在看文字材料、专家讲座、观摩课堂、面对面小范围内讨论等形式,这些形式让自己慢慢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初步了解了语文课改的方向和进程。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随着教学实践的循序渐进,对新课程的认知也在逐步深入,就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交流和学习,在线研修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在这里学习的内容更充实,交流的范围更广泛,信息反馈及时,能在第一时间内与老师网上零距离交流,资源共享,很好地拓展了专业成长的空间。
二、研修的问题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培训是为教学服务,理论在教学中会转化为许许多多具体的实际问题,问题的熟悉、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一种研究,研究其本质、研究其对策,这也正是一线教师急切需要的答案,也就是知识如何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远程研修急大家之所急,针对教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让专家、让课程团体、让虚拟班级群体、让全国在线教师同时同步进行学术研究,集体的力量、群体的聪明为我们的教学插上高飞的翅膀,细化教学环节、针对我们真实的课堂流程,高屋建瓴,有效指导我们的工作。
三、交流才知别人的丰厚,交流才懂知识的无边。
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种思想。在这里,所有的收获比起平时都是加倍的。老师们的研究热情教育我要努力再努力,老师们睿智的思维敦促我在语文研究的道路上要走的更加勤奋。
感谢研修平台,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次研修让我自己信心百倍,有同行相伴,有专家指导,我们的语文路会一片锦绣。
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第四篇】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xx)10号文件精神,9月21-25日,“国培计划”(20xx)――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来自贵州省麻江县、甘肃省金塔县、吉林省通化县等百余名教师研修团队和骨干领导参加了此次培训。
“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以乡村教师省级培训团队打造、创新完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为重点,大力推行混合培训,着力推进跨年度递进式培训,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建设,示范带动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协同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为“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以及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
此次培训的内容将涉及到:教育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方向与要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标准、测评标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设计思路、培训模式、研修要点及实施规划;培训课程设计与研修指导的建议;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校本研修中的应用;基于网络的校级研修团队打造和研修活动组织;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工作坊研修活动设计思路及研修组织策略;网络研修平台介绍与研修路径演示,上机操作等相关内容。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郭绍春解读《教育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方向与要点》。郭教授从;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吗;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信息化时代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为在家进行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的解读,在说明中就:
教师在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怎样利用资源?教师教学信息技术的转变等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作深入的研讨。特别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的目标是推进混合培训模式。在培训中充分利用网络研修资源,如:moocs、真实情境、专家资源、微课程等,做好网络研修团队建设,实行培训属地化管理,充分发挥县区组织管理功能,加强校长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刘清堂解读了《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刘教授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解读;研修方案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在项目研修方案解读中,研修的目标是:
“修”师德;“明理念”;“学”技术;“会”应用;“能”发展,做到“师德为为先,学用一体”。
培训的模式是:一体两翼,应用是核心;测评是关键;标准是前提;重点是实训。网络研修重“学练”,校本研修重“应用”,区域研修重“分享”。
刘教授了进行研修方案实施策略研讨中,提到三个深刻的问题:
1、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如何做好“磨课”?
2、如何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3、如何有效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徐州市电教馆馆长周岩主讲了《教育信息化:回归与再造》,周馆长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信息化回归教育规律;教育信息化回归个性化学习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周馆长在讲座中引用到了20xx年5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中提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是手段,发展教育是目的,关键是融合创新,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再多彩的视频、再精美的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手牵手的温暖鼓励。我们应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强信息教学研究开发,提供多样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戴晓娥主讲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与教研》,戴副院长主要针对:微信;网络团队教研两个主题来向大家生动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为参训学员进行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戴副院长在进行网络团队教研特点进行阐述:
网络团队教研要实现资源共享,包括:视频互动、论坛交流、博客分享、平台共享;网络团队教研的形式可采用:教案研讨、远程培训、微课教学、主题教研;网络团队教研的管理重组可为:以校为本、区域合作;要素重组、流程再造。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张思主讲《区域学科教师研修工作坊设计与实施策略》,张博士从:区域学科教师研修工作坊的现实需求;区域学科教师研修工作坊的特征;区域学科教师研修工作坊的设计;区域学科教师研修工作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辅导参训学员进行了认识平台的实际上机操作,做到了讲练结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的重要标志,是当今教育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把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把教育信息化技术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