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政策【精编10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人才引进政策【精编10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才引进政策【第一篇】
是生活中遇到现实的苟且,是心灵上的麻木的刺痛。身处逆境的人,害怕孤独困苦,他们被逆境冲垮了内心信念的防线,卑微地缴械投降。我想,人生那么长,怎么可能都会一帆风顺地路过每一处风景线,所以我不愿向逆境妥协,因为它教会了我跌倒后站起来的勇气。
逆境,它往往能造就人才。
纵览浩瀚的历史长河,有许许多多英雄人物都在逆境中成长终获成功。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回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
中国政治舞台叱咤风云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也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不知不觉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成为了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
这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在逆境之中奋起,不害怕困难与挫折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说,逆境,造就人才。
自从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天起,脚下延伸了一条路,能通往人生真谛的路。但是这漫长的路上充满曲折、坎坷,四处荆刺。我们走在这条路上,总是腹背受敌,逆境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只有打败它才能成为强者。无畏风雨,无畏挫折,无畏痛苦,无畏创伤,用意志打败掉它。最后当你度过完这凄凉的黑夜时你会发现你成功了,你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达到了终点。这时你会感慨人才在逆境中造就。面对逆境,无所畏惧,永远是人生的真谛。
人才引进政策【第二篇】
据说这老板很会用人。
他说,我也是后来才明白,人才,简历中、表格上是看不出来的。他有个习惯,人力资源部门招来的新员工,上班第一天,他要逐个见面,聊上几句。那天上来一位,他试探性地问了几个专业术语,那小伙子似乎说不出个所以然,他皱起眉问:“那你会什么呢?”
小伙子无比纯真灿烂地一笑,说:“老板,抱歉,您这个专业,我其实完全不会。”
这下轮到他蒙了:“那我的手下怎么会让你面试成功?”小伙子又无比纯真灿烂地一笑,说:“老板,我就这一个优点,能让对方相信我。你可以试试看,不行,我就走人。”
他心里诧异,脸上却不露声色,边想边说:“好吧,有这个优点就够了。今后,我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承诺,要让每个客户都相信,你能做到吗?”
结果一年下来,小伙子负责协调的客户签约率和满意度远远高出别的组。别人搞不定的客户,小伙子出马,就能扭转局势,取得信任。小伙子反过来督促:“老板啊,人家信咱了,产品可不能掉链子哦!”结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度都上了一个等级。
还有更出其不意的人才。有位大叔,东北人,业绩一般,曾上了人力资源部拟定的解聘名单。后来,老板想了想,此人唱过京剧,学过美声,有一技之长,企业有文体活动,可以让他牵头。
万万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企业组织青年员工旅行,一行人在大山深处,遇暴雨,水涨,路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等收到求救信号,救援队伍靠近时,已是后半夜,十几个小时过去,大家的手机都没电了,嗓子也都喊哑了。
唯有东北大叔还保持着实力,隔几分钟就喊一次:有人吗?在这儿呢……他的声音,如黄钟大吕,悠长地在山谷间回荡。救援者终于循声而来。
他说,用对了,都是人才。
人才引进政策【第三篇】
逆境就像一场暴风雨,暴风雨过后才会迎来彩虹。当你成功的越过逆境,同学会因你的改变而刮目相看,师长会因你的改变而点头称赞,只要冲出逆境,你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成功与逆境共生,现实中,人们在收获成功的果实之前,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逆境。然而有的人却不客观的看待现实,总想寻求永远的一帆风顺,遇到一些小挫折,便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自我毁灭,这实在是成功的大敌、人生的大敌。且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泡失败1700多次,司马迁因直言劝谏触怒朝廷而受光宫刑,刘禹锡因讽刺权贵而长期被贬至偏远地区,对于这些人的逆境来说,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一点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所受的挫折,虽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我们的逆境的确难以克服、难以让人接受,其实不然,逆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与其说在于其大小,不如说在于本人对待逆境的态度。
爱迪生虽然失败上千次,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当他的资料被一场大火焚烧的一干二净时,他却仍能笑着说“没关系,这场火烧了之前的所有错误,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司马迁受宫刑,但他忍辱负重,成就了绝唱《史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刘禹锡虽多次被贬,但他仍乐观进取,写下了“前度文郎今日又来”的诙谐诗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生命亦因挫折而精彩,历史上的贬官文学源于作者被贬的逆境;很多巨贾富豪创建跨国集团的成功,源于其幼年的贫困……历史上,文学上,科技上的灿烂辉煌,大多经过一段逆境。生命因超越逆境而辉煌,生活因熬过逆境而精彩!
人才引进政策【第四篇】
“人才”为何物?人才人才,即有才华的人。那又何为“才华”?我想,不仅限于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只要是有出色的才能,便可以称为“人才”。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当然不能拘泥于旧式思想。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快递员和网络主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李庆恒和李佳琦就是其中的人才。
在古时候,人们仰慕有学问的文人才子,他们的追随者无数,但是这些人却遗忘了市井百业。他们虽然不及孔子圣人的贤能,不及诸葛孔明的智慧,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才华,否则为什么孔子常常向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呢?为什么会有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呢?可见,人才不仅限于从太学里面出来的“高材生”或者皇榜上面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只是没有人发现才导致一些人的才华被风沙所埋没,消迹于历史长河中罢了。
二十世纪,科学迅速发展,也在这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前所未有的人才。这些人都是从高等学府毕业的吗?未必。孟德尔,一个小小的修道院人员,他有什么才华呢?但是,他就凭借这不屈的毅力,执着的精神,靠着看似简单的豌豆,竟然成了生物遗传学之父,站在了世界的顶端。所以,就算是个不起眼的“小透明”,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人才。
把目光拉倒现代,随同这科技发展,互联网以及彻底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做到跨越时空的交流,也可以利用它向更多人展示自己。
为什么古时候人才大多都是高学历,高职称者?正是因为那时的诸多因素,很少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错失成为人才的机会。如果伯乐连见都见不到马匹,他还怎么寻找千里马呢?
互联网,这同为新时代的产物,每个人都可在上面展示自己。千里马要跑起来才能被称为千里马。同样地,人才不展现才能还能叫做人才吗?
这位快递小哥和网络主播,充分地利用了这莫大的机遇,一举成名,成为各自行业的楷模、领头羊,甚至他们的事迹、优良品质也会成为照亮其他人在黑暗中行进的灯火。
快递小哥和主播不是个例,我想把这类群体叫做新时代人才,他们懂得把握时机,以自己的才华为船,以过人的毅力与智慧作帆,他们历经波澜,驶向成功彼岸。
人才引进政策【第五篇】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很多人在经历劫难后便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却愈加积极进取,提高自己。在困难的重重打击之下,我们应该选择低头放弃?还是抬头挺胸向前看,勇敢面对,不懈努力,展望美好未来?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向得道高僧请教。高僧温水泡茶,请他喝,他喝起来索然无味。但用沸水三次冲茶,茶叶上下沉浮,年轻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这茶叶也许就是一个人。温水泡茶,就如人一生平平淡淡,毫无作为,本来的个性和激情,也在这平凡中抹去了,变得平庸。而沸水冲茶,则如人遇到多次艰难和困苦,在人生的道路上浮浮沉沉,但正是这种磨难激励着我们,使我们的一生更加成功,更加辉煌,更加有意义。
《孟子》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挫折才能真正磨炼出一个人的心志,使人们意志更加坚强,造就更多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困苦,又怎能体会到成功喜悦?不经历风雨,又怎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呢?正所谓百炼成钢。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我们的思想境界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升华,这对于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正是由于经历磨难,才更加激发出我们的无限潜力,促使我们去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在逆境中爆发,就在逆境中灭亡。所以,聪明人往往会将上帝施加给他们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把困难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将绊脚石当作垫脚石,踩踏着磨难不断进取,赢得人生的重大胜利,在逆境中造就自己的成功。
不被挫折打倒,就把挫折征服。这就像无情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现实的确这样残酷,所以我们要选择在逆境中奋起,逆着不利于自己的一切因素,在重重困难中成才。
人才引进政策【第六篇】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题记
他,是法国人的骄傲,他,是法国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位让世代法国人及全世界都敬佩的旷世奇才。他,是影响欧洲历史、战绩卓著的时代英雄——拿破仑。
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上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虽出身贫困,但他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缔造了辉煌卓越的传奇。他的一生就像一部战争史,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背上度过。他在布里埃纳陆军少校学习时,虽然饱受贵族子弟的欺凌,但奋发学习,直至毕业。
拿破仑的一生遭遇了无数的逆境和险境,但都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机智的头脑一次次的避开了。这让我想起了海伦·凯勒,她出生不久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是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吓倒。她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昼夜不分地摸读盲文,像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以至于手指头都磨出了血。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来坚持下去啊!我又想起了拥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谈迁,他费尽心思编写的《国榷》却被偷走,当时他已是年过五旬的老人了,但他却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四处奔波,广泛搜集资料,写下了名垂青史的新《国榷》。海伦、谈迁和拿破仑一样,不都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凭借顽强的精神而度过难关,创造奇迹的吗?
与拿破仑同一时代的大文豪歌德曾谒见过他本人,说过:“他一生的传奇宛如《圣经》,人人皆觉其中有奥妙,但没人能明白究理。他既是旷世奇才,也是政治人才,他的一生何止像一部传奇小说!
他有一句名言:“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他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一生也印证了这句话。
人才引进政策【第七篇】
我班里的人个个都会“武林神功”,接下来就让我向你介绍其中三位。
“顺风耳”同桌
我的同桌呀,其他的不厉害,就他的“顺风耳”最厉害。有一次考试,同桌偷偷传纸条给别人,还小声说话。我抬头看看四周,发现老师快要走到同桌后面了,我心想:“这下同桌可死定了!”可没想到,同桌突然收起纸条,假装努力地写试卷,老师也没有发现。看到这,我也是张大嘴巴惊讶道:“怎么听出来的?”老师走后,同桌又开始传纸条。下课后我问他,他说是听见了老师的走路声音,这顺风耳很厉害啊。
“千里眼”值日生
在我们的班级里,最令人害怕的不是老师,而是值日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上课前,你如果是不小心碰一下别人,值日生就会马上走到你旁边大声喊:“你呀你呀,都快上课了,有什么好碰的!……”“哎,那位同学可真惨。”周围的同学也会同情你。
“分身术”班长
在劳动课的时候,你无论在哪里,几乎能看见“分身术”班长在努力干活。俗话说得好:“一班之长”我们的班长就起了带头作用——大多数的劳动都是我们的班长做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赞班长勤劳。
听到这,你会不会觉得我们班人才众多呢?
人才引进政策【第八篇】
四川语文高考,一名考生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写了1篇,有老师透露因偏题“大概只得几分”,专家称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文章要花一两个月,因此质疑消息的真实性。有人认为,如果消息真实,也说明这个学生是个人才。
据报道,今年四川语文高考,一名考生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写了1篇作文,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然而,记者前日从部分语文阅卷老师处证实:该文因为偏题,得分偏低“大概只有几分”。
前日,成都城区中心的一名阅卷老师告诉记者,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都看了,通过翻译后,他们发现这篇作文虽然是以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
另一名阅卷老师也证实:“是在会上说了,就是偏题了,得分偏低。但具体多少分会上没有通报,作文内容到底写了什么,也不得而知。”据介绍,“古文字作文”里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
对此,语文阅卷组组长李诚拒绝接受记者采访。但对这篇作文得分不高的事并没有否认。他说,“高考作文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标准定了,就不允许争议和修改。”
记者随后采访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何崝。对于有考生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何崝表示怀疑。何教授说:“我们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个月,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水平,简直不可思议。”为此,他推测这篇作文里可能只有少量字是用甲骨文写的,其他字可能采用的是其他古文字。
也有人认为,如果这名学生真是用甲骨文写了两三百字的文章,若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而言,他的作文多少分恐怕真的不再重要。
他说,你看那钱钟书进清华的时候,数学不也离及格还差一大截?东边下雨西边晴,一个专业的后进生可能是另一个专业的天才。研究甲骨文几十年的专家,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一到两个月。谁又能说,这个作为几分的学生,就不是个学习古文字的好苗子?如果他成功了也别担心会影响高考的严肃性,因为,不是人人有他那金刚钻啊。
人才引进政策【第九篇】
习惯就是信念转为习性和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有人说过,习惯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也可以是一个天使,对于勉力伪善的人,它回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使它弃恶从善。的确,好习惯正如在树上刻字,随着树木的成长。文字也会扩大。
‘习惯’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行为。这正如孔子所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然而,年幼时得我只有听见母亲嘴边常常挂着‘习惯’这两个字,却不能够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成为家中的小大人。每次上学总是习惯性的打理自己的事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吧,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晨读
早晨起来,对着镜子自言道:早上好!于是伴着一笼从海平面上缓慢升起的太阳,开始了清晨的朗读。铿锵有力的语文使迷迷糊糊的自己变得精神抖擞。洋里洋气的英文将我沉睡的心灵唤醒。日积月累,好习惯使我开朗、自信。
温习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的响起。这一天的课程也全部结束了。回家躺在软软的床上,闭上双眼。回想着一天中所学到的东西,竟有一道数学题未曾解答,尽力说服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去解答。终于,像蜘蛛侠参加残奥会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此题解答出来。就这样,一日又一日,温习这种习惯,使我经常取长补短。
预习
今天的结束意味着明天的到来。也就是说今天的温习意味着明天的预习。老师永远不会忘记在下课之际说一声预习。久而久之,这也变成一个好的习惯,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事先做好基础。在上课的学习中减少了不少负担。
好习惯是我手中紧握的笔、战场上的枪、旅游时的指南针,只有好好呵护它、不放弃它,才能带你走向正确的道路。将它坚持下去,会给我的人生带来一笔巨大财富。将我炼就成人才。
人才引进政策【第十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每个人的价值都应在不同的环境下才能得以体现。就像同一种橘,淮南淮北不过一河之隔,一山之远,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
所以,环境体现了人的价值,“铸就”了人才。
深山的大树,是深山的环境成就了它的伟岸,却是公园体现了它的价值。这就好比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充实自己,练就“千里马”的本领,却必须要有一方合适的场地来纵情驰骋。
诸葛孔明久居深山,有智慧,有谋略。然而诸葛的智慧却需要在刘备的战场上得以挥洒,运筹帷幄,纵隔千里可指谋疆场。诸葛的价值在樯橹纵横的三国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诸葛那样可以被发现,以步入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孟母三迁最终造就了儒学的亚圣——孟子,环境之故;热带鱼由鱼缸转入池塘变迅速长大,环境之故;险象环生的生态环境中,狼避险觅食、强势图存,亦是环境之故。可见环境造人才,所言不虚。
恶劣的环境往往造就英才。平王东迁洛邑,曾做出一个不起眼的封赏之举,将崤山以西与西戎接壤的大片土地赐予秦伯。或许平王本就不怀好意,八百里秦川均为犬戎掌控,在那个连天子都被犬戎赶得无家可归的年代,派秦伯去开疆拓土,实在是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然而秦伯还是去了,几代人披荆斩棘马革裹尸,多少次险些被灭,秦国终于站稳了脚跟,在那个四战之地,秦人个个尚武,民风剽悍,甚至有?秦军虎狼之师?的评价。环境的磨砺,成就了秦的霸业,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优越的环境,往往培养庸才。长平之战,老将廉颇在前线一味坚守,把秦军急得发疯,就在这时,赵军换防了,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把高谈阔论出身名门的军事票友赵括换了上去。赵括熟读兵书,却是只不善实战的纸老虎。数月后,赵括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庸才,赵军四十万被秦坑杀。优越环境造就出来的庸才,祸国殃民,其害不亦大乎?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抽取了10名学生,并把名单交给了班任,并说,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学生。由于班任对这10名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都有提高。班级没有变,班任也没有变,那么,随意抽取的这10名学生为何发生了良性的转变?
由此可见,环境优劣,其实也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真正主宰命运的是人自身的心理环境。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标准富二代;大批罪犯常出身贫民窟。难道环境作用甚微?非也。若一人胸怀大志,在通向理想的征途中百折不挠,外部环境无论优劣都能从不同角度推助他;若一人鼠目寸光,贪图安逸,意志薄弱,环境再优也是徒劳。这,也正是孔子倡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而孟子倡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因。
打造强势的心理环境,恶劣环境懂得适应,优越环境懂得珍惜,人才造就之道也。倘若,我们能借鉴一二,必能有所裨益,塑造自我,拾级而上,走向成才。
上一篇:2023年武术散打3篇
下一篇:2023年武术视频5篇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