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汇聚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汇聚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篇1

这一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些合适的科学方法开展学习。作为一节观察课,观察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先用摸一摸的方法感知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再使用x光照片将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骨骼分布呈现杂学生的面前,前后感知上的冲突就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点。x光照片的利用起到了呈现人体骨骼结构、纠正错误感知、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等各方面的作用。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个人体骨骼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在人体中的位置。如何进行拼图作品的交流和反馈呢?我采用了将学生的拼图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因为用实验材料袋中有相应的骨骼拼片和图钉拼装出的人体骨骼模型,可以自由活动,学生操作起来方便、直观,对照标准的人体骨骼模型,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初次拼装过程中,各组的骨骼模型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情况如有的学生就把锁骨部分和肋骨部分倒置了、还有大小腿倒置等等……,通过改拼,学生体会这些骨在人体的位置,对于骨骼的分布及各部分骨的形状,在学生头脑中会留下极其深刻印象,学生掌握的效果非常好。

模型毕竟是模型,同学一定想知道自己的骨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利用课件安排学生观察一组人体各部分的x光片,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利用出示猪腿骨头解剖实物观察,学生直观观察知道骨骼内部有骨髓,间接了解了人骨的结构,教师对学生所不知道的骨髓作用向学生介绍——制造血红细胞。关于人的股骨结构,骨是有生命的用电脑播放课件,学生看得很清楚,这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说这一单元的课是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通过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直观观察内部构造以及骨的可生长性,体会到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力。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课堂中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教师能更便捷地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构建一个更生动、更全面、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氛围。

总之我对教材也作了整合,对于人体骨骼有206块骨头、骨骼的作用(支撑、保护、运动),学生都知道,所以没再花时间探究。而是通过摸、拼、看、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加之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在轻松中认识骨骼,学生受益匪浅。

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篇2

一、聚焦问题:

1、这是什么?(哑铃)干什么用?谁来示范一下?

2、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身体的哪一部分在运动?(手臂)

3、手臂里有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运动呢?(骨头、肌肉、关节)

其实在我们人体有运动、呼吸、消化、生殖等等功能,直接参与的部位都是不同的。在运动中直接参与的主要是骨头、肌肉和关节。

二、初步认识骨骼、肌肉、关节(用概念图的形式来板书)

1、关于骨头、关节和肌肉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看着模型摸摸身体上的骨骼(肋骨、头骨),想一想骨骼有什么作用? 假如人体没有骨骼支撑会怎样?(模拟:气球、筷子)

(2)关节: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使我们能做出各种动作。假如没有关节会怎样呢?(指套模拟)

(3)肌肉:肌肉和骨头、关节之间有关系吗?(a出示全身的肌肉图,了解肌肉一般在附在骨骼外面。b出示手臂肌肉图片,问看看肌肉怎么连在骨骼上的。)

三、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1、在一个动作中,这三者又是怎样参与运动的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就以抬哑铃为例,小组讨论。

(2)反复做这个动作,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位置,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3)以手臂伸直为参照,在图上画出手臂弯曲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情况。

3、反馈分析:出示图片,说说你们的感受。

骨骼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

(6)假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中有一个受到损伤,请问运动会怎样?

(7)由此可见,在平时校园里要注意什么呢?(在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同学的安全。不要拉伤了肌肉,不要撞伤了关节!)

四、巩固应用

(挖机的臂像骨骼、圆圈处像关节、椭圆处像肌肉)

(万向节天线像关节、台灯的支杆像骨骼肌肉、合页像关节、铁塔像骨骼)

2、我们人体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肌肉,那你觉得怎么样的骨骼、关节、肌肉能给予我们更好地运动的呢?你现在达到这个要求了吗?那我们该怎么去做?(加强锻炼)

3、总结:你觉得对骨骼、关节、肌肉的认识怎么样?回去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加深认识。

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教学难点:人体的运动是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

教学准备:幻灯片,人体骨骼模型,哑铃(每人一只),手指纸套(每人2只),橡皮泥2根,小棒一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手、腿、颈、腰)我们来摸一摸大腿和膝盖,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

二、教学骨骼

2.你知道哪些人体骨骼的名称呢?

3.你还想知道人体的哪些骨骼呢?我还给分享的“2023年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汇聚5篇”,记一记它的名称。

4.你现在认识了哪些骨骼,上讲台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说给大家听一听。

7.分别指着头骨、胸腔问:里面有什么?如果没有这些骨骼,我们的大脑、内脏会怎样(受到损伤),我们来拍一拍我们的头,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我们的头骨保护着大脑。那我们发现骨骼还有什么样的作用?板书:保护。也可以说下盆腔也起到保护作用。

三、教学关节

2.出示幻灯片,指着自己的身体介绍人体的主要关节,介绍时要活动活动这些关节,让学生看到。

3.学生体验活动:全体起立,不弯曲手臂摸摸头,指名谈感受。想到摸到头,我们要怎样做?这时肘关节有没有活动?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套上纸套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

同桌交流写字的感觉怎样?这些活动说明关节能让我们更灵活。

4.人体的关节活动方式都一样吗?活动活动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关节。(比如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颈椎关节)发现它们的活动方式不一样。

四、教学肌肉

2.出示人体肌肉图,人体一共大约有600多块肌肉,比如我们上臂上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这个设计和上面观察关节图的设计意图一样,让孩子直观感受,记忆更深刻些。 3.下面我们做一个体验活动,感受一下肌肉的变化:一只手手抓起一只小哑铃,完成曲臂、伸臂运动,另一只手摸一摸上臂的肌肉。(同桌交流。)幻灯片指名读活动要求,在学生明确要求后,完成体验活动。

做中学,边体验边观察边思考,做与学合一。 4.汇报体会。主要是发现肌肉的变化。

5.幻灯片出示手臂运动示意图,再放慢一点看一看,知道肌肉的运动变化。再动一动,摸一摸。

五、鼓励多做体育锻炼。

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支撑 保护 协调

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篇4

作者:xxxx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1、科学合理建构生活课堂: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的全部的课程。而儿童的生活世界就是学习科学的最鲜活最生动的第一性教材。“生命世界”的教学应尽可能把学生真正地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或者真实的生命系统进课堂,真实的观察与如实的记录描述。

2、科学的引导探究和兴趣培养: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1、教学内容:《骨骼、关节和肌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第2课的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三、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1.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海绵、两根橡皮泥、、豆腐大脑模型、肌肉模型、骨骼模型、一组哑铃、教具等。

2、为每组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

七、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1课时

一、创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高抬腿的动作。

2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刚完成的这个高抬腿动作中,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动起来了? 生1:大腿。生2:小腿 生3:手臂。

师:(板书:骨头、关节、肌肉)在刚才高抬腿动作中,这三者都参与了运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骨头、关节、肌肉有些什么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身体肢体活动当中又是怎样相互协调运动的。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骨骼的作用

1.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介绍我们的体内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我们人的身体里有206块骨头,(师板书:206块)当这些骨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了骨骼。(师板书:骨头——骨骼)

3.师:你能说出身体中一些骨头的名称吗?” 生1:肋骨。生2:脚趾骨。

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5.师:大家对骨骼的作用做出了合理猜测,怎样验证呢?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做实验。

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另寻思路。

7.师:同学们假如我们人类没有骨头会是怎么样呢?(指名说)

生:猜想这根橡皮泥里有什么支撑着。

生:这根橡皮泥跟我们的身体有相似的地方,就象我们身体的骨骼一样。

生:骨骼有支撑的作用。(师完善板书:支撑)

8.师:刚才同学们说骨骼还有保护的作用,是不是这样的呢?

生1:同学们这是头骨,想想我们的头骨里有什么?(大脑)大脑是一种很嫩、很软的物质,跟我们食用过的豆腐脑很相似,下面我们用豆腐脑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师出示实物投影(豆腐模拟大脑,在上面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指名到板前拍一拍,你发现了什么?(豆腐脑完好)再拿掉玻璃器皿,现在相当于什么没有了?(头骨没有了)再指名拍一拍这个头骨,看到什么现象了?没有头骨的保护,我们的大脑就会象豆腐脑一样稍碰一下就会变形、损坏。请同学们再拍一拍自己的头骨,感觉有问题吗?这说明头骨有什么作用?(师板书:保护)

生2: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块骨头围成的这个腔体是胸腔,在胸腔里面有心脏和肺,同学们拍拍胸部有什么感觉?想一想骨骼起到了什么作用?(师连线:保护)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骨骼有什么作用? 生:现在我们知道了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首先我们已经知道骨骼比较硬的这一事实,根据骨头比较硬、围成一个腔体这些事实猜测骨骼有什么作用,我们假设人类没有骨头会是怎么样,我们用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体验活动来验证猜测,达成共识,得出结论: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师副板书:事实——猜测——验证——共识)

(二)探究关节的作用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关节有什么作用。(师出示课件)

(师示范动作)(两块骨的中间)我们把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在我们身上有很多骨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有的是不能活动,比如胸骨、肋骨,我们把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比如肘关节、腕关节。

2.师:现在请你根据刚才研究骨骼的方法,设计一个方案研究一下关节有什么作用,请你先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研究方案,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3、小组代表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可活动的),如果我们不让关节活动,就相当于我们没有关节,那将会怎样呢?(师出示教具)谁愿意到板前试一试关节受到限制是什么样的?此时相当于没有什么关节了?(肘关节)(指名板前演示,受限制后的关节运动,请你象我这样做。老师说拍拍头、摸摸脸等)

请一名同学给他下指令做动作,难为难为他。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请台前的同学谈一谈感受。

师:下面的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打开实验材料袋,拿出里面的一号纸卷套在拇指上,二号纸卷套在食指上。)

4.小组体验:受限制的关节运动,可以是写一行字、系扣、系鞋带等动作。

生:我们知道了关节可以使我们肢体活动灵活。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体有了关节、骨骼就可以运动起来吗? 生:不能,还得有肌肉。

(三)探究肌肉的作用

1.师: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肌肉有什么作用(出示肌肉模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人体有206块骨头,与之相连的有600多块肌肉。(师板书:600多块)肌肉会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体验活动。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组哑铃(学生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的移到胸前。反复做一做。用手摸一摸并观察上臂骨肌肉的变化。

2、小组内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并记录下来。

3、小组代表汇报并且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1: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小组代表2: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师:当同学们摸到胳膊上面肌肉变大了,变硬了,鼓起来了,猜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指名说)

生:有可能是肌肉往一起聚了。

生:变短了。

师:同学们,这个模拟实验与我们的肌肉变化有一样的地方吗? 生:鼓起来的时候都会变短。

师:当肌肉鼓起来的时候,就是相当于肌肉之间的距离变短了,这就是肌肉的收缩。(师板书:收缩),当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就是舒张。(师演示:伸臂、曲臂的动作)

4.师:你在观察的时候发现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我们的手臂做了什么动作? 生1:当肌肉收缩的时候,上臂骨是曲臂的,等舒张的时候,上臂骨是伸臂的。

师:这说明肌肉有什么作用?

生:牵动骨头运动(师板书:牵动骨头运动)

师:同学们,请你猜测一下:那肌肉是怎样长的才能牵动骨头运动呢? 生:长在同一块骨头上。

师: 究竟肌肉是怎样长的才能牵动骨头运动呢?(出示上臂曲伸臂动画演示)学生观察知道肌肉能牵动(它所附着的)骨头运动起来。师板书:它所附着的。现在看看记录单上填的是不是这样。

(四)、体验“三者”协调运动

生:都参与了。

2.(课件出示)请你做一做再想一想:在曲臂、伸臂动作中这三者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汇报

师小结:在曲臂伸臂动作中,是肌肉收缩牵动骨骼带动关节运动的。

3.(课件出示)体验活动:试着做一个动作比如下蹲或者提脚后跟的动作,用手摸一摸,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的。并请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三者是怎样相互配合的?(汇报)

4.师小结:在我们身体每一个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都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这也体现了我们身体精密、和谐之美。(师板书:“三者”协调运动完成各种活动)

(五)、拓展延伸

生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肌肉都非常发达。

生2: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播放一段举重运动员的视频和肌肉图片)让学生感受肌肉发达是非常有力量的。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八、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教师为了把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而导致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引导语言的有效性。

九、设计特色简述;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过程,然后又结合生活中举重、打篮球等运动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利用了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探究的方法,有效地指导了后面研究关节和肌肉 的作用。在研究关节作用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并从个体体验到人人体验,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本节课最大的特色是用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研究贯穿于全课。

十、附: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1、板书设计

副板书:

肌肉: 软、硬(600多块)

2、学生记录单设计:

-->

-->

-->

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篇5

由于骨骼支撑着人体运动、站立,除了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外,在运动方面,它还作为运动的实体成为肌肉的附着物和关节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居于三课之首,为后面的关节、肌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教学设计先从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开始,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并且通过拼图和观察,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骼的作用,在宏观上认识骨骼。

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骨骼,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学习摸各部分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x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要求学生把骨头的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使得学生能充分认识骨骼。

最后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等),借助认识其他动物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体骨骼的存在可感却并不可见,属于一个暗盒结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借助x光照片、人体骨骼教学挂图以及一些教学资料片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感受人体的奥妙。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

让学生利用上网查询有关骨骼的结构与特点,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有机的结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比如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等。

《骨骼》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主要是由于骨骼在身体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关于骨骼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

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学习任务的完成也很好,但是本课是关于人体骨骼知识,很抽象,有些医学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今后教学中要尽量把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用学生能理解的浅显易懂的语言启发会更好一些。

48 677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