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汇总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汇总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一篇】

一、讲授法。

是家长运用口头语言向孩子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讲明事理、阐明道理、系统地连贯地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于讲明一个知识和讲清一个道理。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重在“讲”上。

二、谈话法。

即家长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方面的知识与孩子交谈的方法。谈话法气氛轻松,利用孩子畅所欲言的特点,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或掌握知识的情况。谈话法一般同讨论法结合使用。具体方式有交谈、说服、疏导、提问、讨论、等,重在“谈”上。

三、激励法。

是家长运用一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激发、鼓励其正面行为的方法。具体方式有:表扬,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进步给予正面肯定;奖励,对孩子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赏;定目标,给孩子定出可行的目标,让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四、惩戒法。

是家长运用强制手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一种方法。具体方式有:批评、训斥、罚站、关禁闭、打耳光等。关禁闭、打耳光是制止正在发生的并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时,才能采用。惩戒法不宜多用。

五、游戏法。

即运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孩子的知识的方法。游戏法的具体方法有:单人游戏、双人游戏、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读写游戏等。

六、示范法。

即为孩子提供示范、榜样,让其模仿、学习的`方法。具体方式:身教,即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榜样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边的先进人物,同伴中的佼佼者来教育孩子。

七、练习法。

即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以形成技能、技巧,掌握学过知识的方法。具体方式有练习、复习、实践等。

八、直观法。

家长让孩子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要学习的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具体方式有:观察(可分为一般观察、比较观察、系统观察)、参观、电化手段(电影、电视、录像等)、实验等。

九、暗示法。

即家长通过语言、手势、表情、暗号等,对孩子的心理过程加以影响,使孩子的心境、情绪、意志、兴趣等发生转变的方法。具体方式有:直接暗示、间接暗示等。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二篇】

1,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2,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用耐心、爱心、开心来听孩子的声音!——要知道,心是长着眼睛的!

5,千万不要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更不能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但是,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严肃指出!

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7,不要动不动就吓唬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8,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0,关爱孩子但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短。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1,让孩子从小正确树立远大目标,心目中的偶像应该是正面人物。

12,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爷爷奶奶辈住在一起,隔代虽更亲,但的确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想着随处表现自己。

16,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乘车不购票等。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去实现。

我们的根本目标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全的人,让他们能幸福的生活,所以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无论自己多忙,平时都要注意抽出时间,多与孩子交流;不要让孩子总是辛苦昂着脑袋去仰视你,让他们觉得你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咱们不妨蹲下身来,牵着孩子的小手,与孩子同行。只有及时与他们沟通,才能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耐心地倾听孩子向你倾诉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困惑,给予有益的建议。

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和时间,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当然,我们要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其他孩子有不良行为,我们应该适时给予指导。

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小件儿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而是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鼓励;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随时关注孩子的进步,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还要记得,常常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你是我永远的宝贝!试试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三篇】

最近经常和同事们讨论教育这个话题,是因为家有千金让我牵挂。自己本是80后的妈妈,相对而言对现代教育和新生事物还是完全可以接受和认可的。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我当然也不例外。回想自己上学时的情景,却越发觉现在孩子的教育很被动。条件好了,家长负责了,反而让我觉得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独立了。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确实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现状就是如此,我们却是无可奈何。但是不论怎样,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应该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都说孩子是父母镜子里的自己,我十分赞成。孩子在校学知识,在家长知识,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面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两三岁背。

唐诗。

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记得教育专家王人平说过一段话: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净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四篇】

中学生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做好孩子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工作主要有6种方法:

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中学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叫响“学生不学习不算尽责任,学习学不好,不算好学生”的口号。引导中学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针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现实思想、生理健康等特点,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有的放矢做工作。

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印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思想素质、文化基础、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年度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

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年度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教育实践”。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长强化“为国教子”的意识.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样子,就一定能够带出你所理想的孩子来。

熟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阶段性身体素质差,学习跟不上的,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其“赶队”;对因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勤敲打多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鼓励士气;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口角,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热情帮助化解。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运用奖励、批评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如孩:广考试成绩突出,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家长可口头表扬,还可以向亲友通报,扩大赞扬范围,也可以优先购买学习用品、日用品,还可以逛公园、打游戏机(家用)、看电影等。对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较差时,要严厉批评,该处罚的一定处罚。使孩子始终都有一种学习压力,切实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现象,创造好学上进的光荣风尚。

身强力壮,精神饱满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生活,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好玩好,创造有利发挥智力效益的环境。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组、织开展家庭文体比赛、故事会、知识竞赛、远足郊游活动,调节孩子生活。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五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后备力量。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更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小朋友能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以上是关于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的介绍,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六篇】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衣服,选择玩具等等,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回答。因而,孩子没有选择,没有思考。所以,他没有创新思维,也不会有太多尝试。你可以让他学到很多知识,你却无法让他举一反三,也无法让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2、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常说,学习靠的是兴趣。然而,兴趣来自哪里呢。好奇心的培养,就是让人对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欲望,进而他就会深入探究、学习。研究表明,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秘、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孩子同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之心,他们会玩一些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也会问出我们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正如小狼一样,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会很多东西。然而,我们常常没有那样的开阔眼界,当他们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时,容易被我们呵责。

最终,他们的好奇心慢慢减弱。好奇心,可以说是跟注意力、反应力有关的东西,人一旦对外界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更多的注意力,对外界的反应也就变的缓慢起来。先不要说长大后的创造力,单是在竞争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存会受到挑战。

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

3、强化定律。

人的习惯是被培养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而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人走向成功,或者拥有好的心态。

有一个鲸鱼实验。科学家有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实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的撞击着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后来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然而,鲸鱼还是如是有玻璃墙的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被固定起来,就形成了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当然,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改变会更难,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的细节,注重引导。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一笔财富,他会享受一生的。

4、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积极期望。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的心理学家,皮格马翁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角。

这个效应,指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的效应。在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

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5、梦想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在比尔老师的课堂里,他布置了关于未来理想的作文。罗伯特同学描绘了一个200亩牧场,以及在这个牧场里纵马奔驰的情况,并为自己的设想画了一幅牧场图。

比尔老题给了一个f的评价(即差的评价)。罗伯特满怀希望,却没有得到好的评价,他问了老师。老师的回答时,太不切合实际。因为罗伯特的父亲只是一位驯马师。他要求罗伯特重做一份作业,就可以给出一个好成绩。罗伯特思考再三,并没有那么做。

多年来,这个f作业,就成了激励他的动力。多年以后,他果真拥有了200亩的牧场,当年迈的比尔老师来参观时,比尔老师泪流满面,要知道,他差一点就毁了一个孩子的梦想。

在一个实验中,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机关干部没有作出回答,而是望向在场的上级,局长回答:没有经过研究,不能随便回答这个问题。

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他们哈哈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傻子就知道的问题;问到中学生,一尖子生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生说是“英文字母o”,却遭到老师的白眼。

最后问到一年级小学生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李谷一老师唱歌时的嘴、是老师发怒时的眼睛。

这个实验的题目被命名为“人的想像力是怎么样丧失的”,非常贴切,当西方老题努力挖掘学生的想像力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在告诉孩子“标准答案”。

当年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如今已经实现。没有很多失败的尝试,哪来今日的神话呢。当我们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时,不要急着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成什么样就行了,必要的,作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让他们去想好了。而在这期间,我们只需要鼓励再鼓励。

6、南风效应。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约定,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冷冷的、张牙舞爪的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出马了,它徐徐的吹,温暖的吹,直到风和日丽,行人都脱掉大衣。

南风胜利了。那么,南风为什么胜利了呢,因为它让人们的行为是自觉的。这种启发人们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被称作“南风效应”。

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任何错误,只要悔改,总可以回头。当小家伙不小心把牛奶弄倒在地上时,妈妈温和的说:这真是个漂亮的牛奶海洋。并进而告诉孩子,牛奶海洋虽然漂亮,但地板却要受罪了,她跟孩子一起把地板擦干净了,并告诉孩子正确的拿牛奶方法。

一个错误一旦发生,就算再发火,它也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复犯这个错误,并要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当女儿穿着很前卫的衣服时,作为母亲朱迪非常担心并且不认同,因而她说教了很多次,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于是她深入学校,发现,学校里大部分学都是这样。于是她跟女儿约定:你可以还这样穿衣服,但要是跟我一起出去的时候,可得穿的正统点。这对你只是退了一小步,我可是退了一大步。事情圆满解决。

了解事情的情况,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这正是商人世界里的双赢法则。我们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哪怕是错误,而不是为了生一时之气,而让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的一切都在尝试与成长的阶段,多加宽容,注重引导,不正是我们都需要的。而如果,孩子并不喜欢与信任你,你说的一切都很难凑效呵。

7、自然惩罚法则: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卢梭认为:儿童所受的惩罚,正是他的过失所带来的自然结果。这就是自然惩罚。用我们的话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

这个方法的另一个方面是: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他觉的少穿一件好,就让他冷着吧。他自己感受经历的东西,往往比我们传教给他的深刻。

约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带饭,妈妈也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在他忘了的时候,她怕约翰饿着,就给他送过去了。有一天,妈妈知道了自然惩罚法,她跟约翰说,今天可别忘了带饭去学校,妈妈今天很忙,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饿肚子了。

约翰答应着,饭却还是依然忘了带。他打电话给妈妈,撒骄着磨着妈妈,妈妈还是决定不管他。于是,约翰饿着肚子过一下午。回家里,约翰生着气,妈妈还是不理他。后来,他终于能做到不忘记了。

8、尊重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鲁迅先生说过:对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的一种情感体验。

自尊是人生要学的第一个原则。在一个老师的课堂里,老师拿出一本著名漫画家的书,告诉孩子们这本书里的故事,也叫孩子们自己讲一个故事,并让他们画出来。

虽然孩子们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画的也不成样,老师还是很认真的记下来,并将记下的故事跟画装在一起。他告诉大家,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现在你们小,以后长大了,就能写出好的书来,也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对等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研究表明,与9个月到3岁的幼儿多交谈,他长大以后会更聪明。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显比别的孩子高出许多。

当孩子迟到时,妈妈了解到,原来孩子是为了去河边看日出,妈妈告诉孩子“日出很美丽,孩子你真的很棒”,同时也告诉孩子“日出太美了,时间也太短了,所以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并送一块表,从此孩子再也没迟到过。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隐私,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导,他就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9、延迟满足: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中间的区别的就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做过一个经典实验“成长跟踪实验”。

他在一个幼儿园选出十几个4岁儿童,并给每人一粒糖,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就只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粒。

有些儿童急不可耐的就吃了,有些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如唱歌,说话,甚至睡觉的方式,敖过了于他们而言漫长的20分钟。经多年跟踪,他们发现。能等到20分钟的孩子,在青少年时,他们仍能够等待,在各方面综合素质明显强于等不及的孩子,并在以后也更容易的获得了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也更多的表现了,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而选择逃避。

有一个“三分钟游戏”。孩子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爸爸找来一个仿古的沙漏,而孩子非常相玩这个沙漏。爸爸跟他约定:这个漏斗是古时的计时器,沙子漏完正好是三分钟,咱们一起看故事书,三分钟一到,你就去玩吧。

开始几次,孩子根本没看书,而是盯着沙漏看,等沙子漏完就去玩了;但爸爸并不气馁,多次之后,孩子慢慢的把视线转到书上来。再多次,孩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要求延长时间,但爸爸坚持只看三分钟。

很多次后,孩子就主动去看书去了。三分钟,正是适合孩子的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之后,就打住,要经过很多次培养,形成习惯,这样,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物了。家长的恒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验呵。

10、感觉剥夺:自己品尝生活的滋味。

加大拿蒙特利尔海勃实验室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者带上半透时的护目镜,限制其视觉;用单调的声音限制其听觉;在他们手臂上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用夹板固定腿脚,来限制其触觉。

被实验者被安排在几个单独的实验室里,几个小时后,他们就开始感到恐慌,进行产生幻觉,连续三四天后,他们产生了许多病性心理现像:对外界刺激敏感,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产生紧张、焦虚、恐惧等负面情绪,精神上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急切要求停止实验。实验停止后数日,他们才慢慢恢复正常。

通过实践,心理学家发现: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像,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让孩子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很多家长慢孩子吃苦受到危险等,把孩子放在较好的环境里,这样孩子不仅会眼界狭小、心胸狭隘,而且因为缺少很多社会实践,对未来多变的社会环境将难以适应。

11、路径依赖: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人的习惯就如走路一样,选择了一条道路,人就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就是“路径依赖”。好的习惯就如路一样,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一头大象,只需一根细绳子就可以拴住;一头小象,既需要用铁链;这就是强制的培养形成的习惯。好习惯就是一个好的思想方法,但能想的到,不等于能做的到。

从前一位穷人,捡到一本书里,说有一种点铁成金石。他按照书的方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寻找点铁成金石。他为了辩别是自己曾找过的石头,将那些普通石头都扔到大海里,有一天,他碰到了那块点铁成金石,他习惯的就扔到海里。

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无法再找到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一个好吃懒做,好睡懒觉的人,很难做的到勤奋学习。

12、倒u型假说:给孩子适当压力。

一个人一点都不兴奋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把事做好的动力;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会让他无法做好事。适当的压力,保持轻度的兴奋,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倒u型假说,论证的是工作压力与工作业绩的关系。压力太小,没有动力;压力太大,又成为阻力;只有压力适中,才能成为激励人的动力,这个状态的人工作效率会很高。

有一个和尚打油的故事,老和尚对小和尚一再强调不要把油洒出来,否则罚做苦工一个月。小和尚打油回来一直这么想着,结果一紧张,油还是洒了出来。

我们平时也有这种习惯,你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一个人去做,可能会做的比较好,因为旁边没人,就没太大压力,旁人一多,你利索的事也做不好,这就是旁人对你形成压力。

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好的问题,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谨慎,才能更好的发挥。有一个心理暗示的故事:一个原始部落里,大家都相信他们的巫师,只要是他说的,人就会朝着他说的方向发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

后来一个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正是人们过于相信巫师,他的话就成了心理暗示。所以,保持自我,不要受干扰,这样才能发挥,压力也会得到合理的利用。

13、破窗理论: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斯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在富人区和穷人区放了两辆一样的车。放在富人区的车,是完好无损的,过了一个星期,它还是那样;在穷人区的那辆,他摘掉车牌,打开顶棚,没过一天,就被人偷了。

后来,他把那输在富人区的车打破一块玻璃,没过几个小时,就被人偷走了。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以这个试验为基础,提出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爱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这就是环境影响的作用,而家庭环境,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一个秀才,因为临考,带着快生产的妻子去赶考,中途劳顿,妻子临产,正好一家铁匠家妻子也生产。

两家孩子同时同时出生。多年后,秀才的孩子顺利的考上秀才,而铁匠的孩子竟也做了铁匠。这种家庭影响现实中,例子数不胜数。家庭教育,也就显示出,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所以,得反过头来,用这些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14、天赋递减法则:教育孩子要趁早。

儿童的潜能培养遵循着天赋递减法则,即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教育的越多,其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的越少。在我国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

有经验的渔夫说,现在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撒网的人少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在读书呢,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开始练起,这也就能解释,巴西虽不富,但其足球人才却很多的事情了。

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5岁开始练,小提琴如果不从3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潜能递减的现像。

15、超限效应:不要过多的批评孩子。

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的很好,他准备多捐点钱;十分钟后,牧师还在不停的讲,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钱了。牧师终于讲完冗长的演讲,作家不仅未捐钱,反而拿走了两块钱。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这种效应在家庭中时常发生。例如孩子错了,父母会一次又一次的对孩子做出同样的批评,这些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讨厌。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事实上,只要孩子不要犯错过大,父母要做的是提醒,不要横加指责。对于小错误,父母应当保留孩子的面子;对于大错误,父母同样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在错误发生后,如果做到以解决方法,来代替指责,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16、木桶定律:让孩子全面地发展。

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逻辑数理、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和存在。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在管理学认为,只要不同的员工,没有优秀与不优秀的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而结果如何,在于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避开了自己的劣势。

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告诉我们,我们从事某一样工作,总有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长处与短处,要提高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短处,工作就会更成功。对于存在某类知识缺陷的人来说,能力的发挥总是受到瓶颈学科的制约。

简单来说,企业中搞研发的,如果不懂市场,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就会一文不值;搞市场的如果对技术一窍不通,就难以把自己的产品优点向客户做更有说服力的展示。一个人具有广博的知识技能,让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才可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有专家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学理的学生不懂文,他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大影响,将来创新能力肯定不行。

父母应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中、小学,是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科安排也比较全面,就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有综合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17、手表定律:给孩子定明确的目标。

尼采说:朋友,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只有一只手表,就可以知道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孩子更准确的时间,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准时的信心。它会把孩子弄的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以哪一个为标准。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同样,一个孩子不同能时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则,他也无所适从。

有一个智力题目:如果卢浮宫失火,当时情况只能走救一幅画,那么你救那一幅。金奖答案是: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个,那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18、禁果效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早恋对青少年而言是正常的,班主任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施以重压。更不应该干预,而应该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爱的真谛,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自己对人生、爱情、学业的感悟。

13岁的德比与艾丽斯走到了一起,一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全力干涉,这反而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后来,校长改变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不仅没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他们纯洁的友情玷污了。过后,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没有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

加以引导,将情感转发为学习动力,这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法。另一位故事中,父亲对孩子说出一番忠告:你被一位女孩喜欢,说明你很了不起;你喜欢一位女孩,说明你的眼界很开阔。你如果就在这里发展,你可以跟她继续来往;如果你要在市里发展,应该在市里解决这个问题;在省里发展,就在省里解决;在北京发展,就在北京解决;在国外发展,就出国解决。

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解决,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孩子看的更远。

19、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勇对挫折。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不好,她阻止了医生。

她平静的告诉拉吉夫: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的承受它。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的忍受了这一切。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时常出现,就很多挫折常常无法避免,让孩子勇敢面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平稳。一家德国公司招聘10名职员,一位青年看见自己没被录取,悲痛欲死,回家便要跳河自杀,所幸被亲友救下。正当他悲伤之际,从公司传来好消息,他的成绩是被录取的,但电脑有误。他欣喜若狂。然而,德国公司再次拒绝了他。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担当重任。

让孩子自己多多尝试,让他们自己得以教训,这比经验往往更重要。

20、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多少钱满足他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从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状态。

布赖恩有一个嗜酒如命的单身母亲,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他去上学的呢。他说:每年都至少有一位老师夸我的作业。

因为他们,我才坚持着做我的作业。上中学了,我已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我的中学校长知道了我的情况,他照顾我,关心我,每次逃学,他总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谈话,就像老爸一样。在他的帮助下,我又对读书充满兴趣,完成高中课程,并考上一所文科艺术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读书期间因参加全美大学生艺术创作大赛获得一等奖而闻名全国。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说,这就是“真爱法则”。他说: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在孩子调皮时,给他真爱,是用心的关怀、交流,而不是下结论,放任自流。

21、马太效应:让孩子自信成长。

《圣经》上有个故事。一位富人要去远行,临行前,他将财产委托给他的仆人掌管,根据各人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5塔伦特(注:这是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塔伦特,第三个仆人1塔伦特。第一个仆人通过经商赚了5塔伦特;第二个仆人也赚了2塔伦特;第三个人却把钱埋在土里。

富人回来了,对第一个仆人说:你是位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他把第三个人的1塔伦特夺下,给了第一个仆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将这种现像称之为“马太效应”。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的存在,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产生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儿童自信心的培养上,越有自信心的孩子,就越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帮助,取得更多的好成绩,而这些好成贯又会进一步刺激孩子自信心的成长,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22、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后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们必须独立养活自己,这也是自然法则。如果你不懂的生存,你就被淘汰。

一位年轻的母亲,带自己的孩子去公园,有很高的台阶,孩子兴奋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时候,他望了望母亲,母亲慈爱又鼓励的眼神,他终于自己爬上去了。人生的阶梯,我们不知道要经历多久,但有一点,没有人可以帮我们来爬这个人生阶梯。

因而,当我们舍不得让孩子受这个苦那个苦,如开车送上学等,谁知道,这在以后,孩子会失去多少难以学到的东西呢。没有人在孩子的未来可以帮他,只有他自己。所以,有远见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财产留给后代,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唯有他们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否则,富余的财富,让他们失去创造力,后代的后代也更难以保持家族的优势地位。

23、刻板效应:对孩子的偏见。

有些父母,总是记着孩子的“不是”与“错误”,对孩子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语言去评价他,这就伤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有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众人回答: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调查者后来向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答不对这个简单问题呢。这就是“刻板效应”,也叫“定势效应”,即依照自己固有的看法,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去推想,所以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这方面的经验,因而一下子就能答对答案。

苏东坡有次看佛印,看到他坐着,就说:你看起来是坨屎;佛印看他是站着的说:你看来是一座佛。苏东坡大笑而去,回家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笑道:你以为你得了便宜,其实你心中想着屎就会说是屎,他心中想着佛就是佛。

不要让自己的刻板,印记孩子的进步。要对他的进步看在眼里,放在心中,还要及时表扬。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七篇】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家长正确地给予引导。父母该如何在生活中为子女选择、树立榜样呢?要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读书等方式宣传并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象,影响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孩子心中的楷模。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应成为孩子学做人的准则。要使孩子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家长必须首先对这些人物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理解,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以此去影响、感化、引导孩子。

家长还要注意在孩子的同龄人中,在班上的同学中,为孩子寻找学习的榜样,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亲切感。这些人都是孩子的同龄伙伴,有着比较相近的的生活经历,同伴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孩子比较熟悉,容易理解、接受,更能激起学习的劲头。但是家长切记,不能专拣同学的优点、长处去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短处相比,更不能借机去讽刺、挖苦孩子。家长如果常说:“你瞧人家那孩子,你再瞧瞧你,你太让我伤心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起消极作用,让孩子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抓住时机,启发自学,增强自信,乐于学习。

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

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

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学会交谈。

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方式的运用上。一般地说,家长和孩子双方在情绪不佳时,特别是在气头上,不要交谈;在事情的原委还没有搞清楚时,不要交谈;有局外人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请不要做批评性的交谈;在饭桌上,在孩子睡觉前,也不宜做批评性的交谈。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遇物则诲”,所以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一切从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效果出发,以孩子能接受为准则。交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漫谈式、调查式、激励式、严肃批评教育式等都可采用。其中的漫谈式,即不拘时间、地点、内容,海阔天空、轻松愉快地交谈,常常是孩子欢迎交谈方式。成功的交谈,似春风化雨,孩子是会受到教益的。

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

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览时,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孩子是最为佩服;如显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购物。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家长逛商店,顺便要点心爱之物,家长可乘机介绍商品知识,灌输勤俭持家的道理。孩子长大一点了,可以为家、为自己购物,家长陪着当参谋,边买边谈,边看边谈,边走边谈,两代人之间相互没有戒备,是教育的好机会。

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表扬、奖励的艺术。

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也是很有学问的。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习惯形成;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选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虽只是苗头,也可给予表扬、奖励;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表现了勇敢的品质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扬、奖励;孩子获得了光荣称号,父母要给予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孩子的方式很多,应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夸奖、赞许、点头、微笑、亲昵等,都能达到激励孩子上进的目的。物质奖励也要有,对年纪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质奖励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赠送书籍、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钱,更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染上铜臭气。

家长要把握住表扬、奖励的时机。孩子兴奋起来,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脉搏,该表扬、奖励的时候要及时,使他们良好的表现得以强化,得以巩固。如果是马后炮,就会削弱激励作用。

再有,表扬也好,奖励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因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评价,要让孩子在表扬和奖励中去认识自己。过高,容易让孩子盲目满足;过低,又不容易达到到激励的目的。另外,表扬、奖励,家长的态度要真诚,最好不要事先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守信;绝不能在奖励的程度上与孩子讨价还价。

近几年,有些“学者”把“赏识教育”称为“万能的教育”,并且说:“赏识孩子时,可以无中生有。”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种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学的。

向孩子道歉的艺术。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实在也是家教的艺术之一。

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会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质与修养,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亲近父母;父母的威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高,还会使家庭中形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气氛。

当然,家长道歉、认错,特别是向孩子道歉、认错,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

宽容的艺术。

宽容是指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家长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孩子的过失,他们没有过激语言的斥责,也没有穷追不舍的追究,这都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冷静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举个例子来说明:

列宁8岁时,随母亲去姑妈家做客。他不小心打破了一只花瓶,当时无人看见,查问原因时他害怕也没承认。细心的姑妈猜着准是淘气的列宁打的,不过妈妈一直保持沉默,等待着儿子民中萌发羞愧感。三个月后,妈妈亲昵地抚摸着儿子的头,欲有所言,不料列宁失声大哭,讲出了打花瓶的事。妈妈安慰儿子,并宽容了他。妈妈知道儿子在这场内心的道德斗争中,美的、诚实的品质取得了胜利。

可见,宽容的确是效果很好的教育手段。应用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实施宽容教育的前提,必须是孩子对自己的错误已经有了认识,并深感内疚、悔恨时方可运用宽容手段。

家长准备原谅孩子的过失时,应该从表情上、语气上使孩子感到家长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很痛心,并相信自己能够悔改。如列宁母亲对列宁的抚摸,甘地父亲的热泪,都是对他们极好的教育。家长不可取无所谓的态度,使孩子如释重负,没有压力,缺乏改正的决心。

宽容,是为了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而这种习惯和品德只有在实践的锻炼中才能产生和巩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某件事没有干好,就再不让孩子动手参与了,允许孩子去干好的事情,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宽容。

宽容,绝不等于放任、撒手不管。宽容是积极的教育,旅途是家长失职的表现。

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家长批评孩子是为了对孩子不良思想、行为、品质给以否定的评价,并予以警示,从而引起他们的内疚、痛苦、悔恨,从缺点、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运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有了一点错,就全盘否定孩子;批评今天错,还带着以前的错;一分的错,总是当十分的错来批评,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缺点,要弄清情节,弄清原因,恰当估计错误程度,不能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孩子横加指责,乱上纲,乱扣帽子,乱分析危害。如果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很不利于问题解决。

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我们常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说在教育孩子时,以正面激励为主,但不是否认对错误、缺点和过失的批评,甚至惩罚。批评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过多、过滥,不要把批评当成家长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评、惩罚是一种否定、一种压力,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作为家长,一定要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增强教育意识,讲究批评的艺术。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八篇】

即使你已经一遍一遍地示范给孩子正确的行为,你还是不能指望孩子一定能记住。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孩子的记忆力成熟。孩子在逐步的成熟和动作的重复当中学习并渐渐养成习惯。

在孩子五岁以前,不要指望孩子能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旦她的记忆力足够成熟,只要讲几次,她就能很快记住你的话。在此之前,对孩子,尤其是幼儿,要一遍一遍地叮嘱同样的事情。这虽然令人丧气,却十分必要。

不要打搅孩子。

许多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而且难以培养他们长时间注意某物,因为小孩根本就无法像成人一样集中注意力。要帮助孩子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你能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是:不要在孩子显然醉心于某事的时候打搅他。不要介入,直到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然后,请别忘记为他刚刚干完一件出色的工作而赞扬他。

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

对一个幼儿来说,关心必须是充满激情而且显而易见的。孩子对你是否注意他很敏感。若是你没有给他全部的关心,他会生气或者抓住你的手或衣服以吸引你的注意。孩子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必须停下手头的工作,看着他的眼睛,孩子才会感到你在听他说话。如果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这么做,孩子就会知道她能够表达自己,并且你像对待一个独立的个人一样尊重她。

日本儿童教育方法。

古今中外,普天下父母没有不望子成龙的。日本父母教子成龙的秘诀是什么呢?据日本《时代》周刊近日报道,日本父母教养孩子的秘诀就是:共同体验。他们并不一味强求或训斥孩子,而是耐心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和他们一起玩耍。

高桥博史是位兽医,有两个儿子。一天傍晚,高桥夫妇在家中将洗涤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倒在大澡盆里,然后让两个儿子站到澡盆中间,再用纱布将呼啦圈缠起来套住孩子。就在夫妻俩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间,夕阳下出现了一个犹如彩虹般绚烂的大泡泡,将孩子整个围在了里面!

欢呼雀跃的兄弟二人,马上将邻居家的小朋友全都请到家里来,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这个实验里,高桥夫妇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泡泡水时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不过,高桥博史说:“不必马上让他们学会这些知识。只要(父母)能和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自然会产生兴趣。有多大投入,就会有多大收获,即使这些实验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说,却有相当大的帮助。”

“家庭实验室”

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干脆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一俟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

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中,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

试着让孩子当家。

家住静冈县藤枝市的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过101只蝉。现在,她又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小女儿小香。小香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她不但能应付各种各样的昆虫,连捉蛇都不在话下。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叫出各种昆虫的名字,甚至还能分辨出它们的年龄。学校的生活课上,小香成了当之无愧的“小昆虫学家”和“小英雄”。

实际上,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兴趣。

今年暑假期间,川崎市的佑雁女士让正在读小学6年级的儿子负责准备一周的午饭,而且还要负责采购。佑雁事先规定好最多能花多少钱,并要求儿子只购买“国产食材”。

结果,佑雁的儿子在采购中发现,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价格大不相同。在父母帮助下,佑雁的儿子就此进行了“调查”,从而了解了不少进出口贸易知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九篇】

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爱说出来,让他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这样,孩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加自信。

我的女儿常常扮出各种各样的怪相,并问我:如果她长成这样,我爱不爱她。或者说她要是少一只眼睛,或者没有腿、胳膊,我还爱不爱她。有一次当她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天使来到人间,对一个妈妈说,我有一份礼物,我想请你帮忙,把它送给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天使又来了,问这位妈妈是否已经把礼物送给最可爱的孩子了?这位妈妈说,我找来找去,觉得还是我的孩子最可爱,所以我就把礼物送给我的孩子了。”通过这个故事,我让女儿明白,无论她长得漂亮与否,在父母的眼睛里,她都是最可爱、最漂亮的。

女儿上学后,又开始担心要是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经常会问我,妈妈我要是学习不好,考全班倒数第一名,你还爱不爱我?我总是毫不迟疑的告诉她,考第几名不是关键,关键要看你是不是努力了,只要你认真了、尽力了,不论考第几名,妈妈都一样爱你,一样会为你喝彩!

女儿从小就喜欢唱歌,记性也非常好,动画片还没看完,主题曲片尾曲等就已经开始边唱边跳了。

有一次,她爸爸单位搞庆祝“八一”的活动时,战士们都在瞎唱,她爸爸就鼓励她上台唱一首,女儿一曲《隐形的翅膀》还未结束就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我们发现女儿的这个特长后,就鼓励女儿大胆的唱,第一次参加昌吉州少儿歌手卡拉ok电视大赛,5岁多的女儿获得了幼儿组三等奖,从那以后,女儿的这个爱好一发不可收拾,什么场合都愿意唱,什么场合唱都不怯场,还说非常想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宝贝一家亲的少儿节目。放寒假时,刘老师的一句评语“你多才多艺”更是让她美了好长时间,她充满自信的对我说,以后不仅要多才多艺,还要像老师说的那样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发现,需要肯定,尤其是对自我还不太了解的孩子就格外需要别人去欣赏。孩子的爱好变成特长,这源于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不要怕孩子骄傲,孩子在张扬中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对她骄傲的说一声:“你真棒!”

女儿刚上学时,由于口算的速度不快,用手比划着对我说:她对语文的兴趣有大象那么大,对数学的兴趣只有西瓜那么大。有一天,她回来后眉飞色舞的对我说:“妈妈,今天丁老师让我当第一大组的数学委员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上课认真吧。”我赶紧说:“数学学习委员可一定要数学学的好才行。”她紧张的问我:“那丁老师知不知道我对学数学的兴趣不大。”我说:“丁老师不但不知道,肯定觉得你对数学的兴趣还非常大呢!”她认真的说:“这一下,我可要好好学数学,必须让学数学的兴趣变大了。”在我们和老师的鼓励下,在她每天收大组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她对学习数学的劲头也渐渐的大了起来。有时,做对一些动脑筋的数学题时,就开心地说:“妈妈,原来这样的题我总做不对,可是现在一下就对了,我觉得数学原来也挺有意思的!”寒假时,她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一年级的数学练习试卷,有时热情劲上来,一天要做好几份卷子,还要让我和他爸爸认真批改,看看她有没有进步。这学期一开学我带她到书店,她又对我说:“妈妈,给我买一个加强应用题的练习书吧,我是数学委员,可是我觉得我的应用题还学的不好。”我们充分利用“老师让她承担收大组数学作业的关荣任务”这一契机鼓励她。现在,她对学习数学有了自信心,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一个拥抱、亲吻,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帮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女儿上学后,就特别盼望能够早一天戴上红领巾,可是老师宣布入队名单时,她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女儿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回家后,他拖着哭腔告诉我:“妈妈,我觉得我学习也挺认真的呀,为什么这次入队没有我,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

我忽然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太顺利,几乎没有受到过太大的挫折。成长中不能没有挫折,但必须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被挫折打倒。我把女儿拥入怀中,对她说:“你这次没有戴上红领巾,妈妈觉得不是老师不喜欢你,肯定是你哪方面做得还不太好!”女儿想想说:“是不是我上课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因为女儿是一个追求完美、做事过于谨慎的孩子,所以我在和刘老师的交流中,知道女儿上课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总是自己感觉能够100%答对时才举手。

听女儿这么一说,我想这倒是个好机会,于是说:“是呀,虽然你上课认真,作业也很认真,但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大胆,这也会影响你入队的。你再想想你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女儿说:“妈妈,我想不出来了,要不你问问刘老师吧!”女儿总是小心谨慎,怕老师说她,有什么事都会央求我,让我问老师,我趁机说:你连这都不敢问老师,胆子小,这也是缺点呀,肯定影响入队。”

女儿为了能够早一天入队,终于鼓起勇气,去问刘老师她没能入队的原因,当刘老师和蔼的告诉她“要入队,光是自己学习好还不行,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多关心班集体”这句话时,首先,女儿确认了,没有入队不是老师不喜欢,其次她知道了自己哪些方面还要努力。后来,轮到她当小组长时,我又趁机说:“看刘老师给了你一个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的`机会,妈妈相信你会做好的!”有了老师和父母的鼓励,女儿也很开心,小本子上认真的记录着每天小组成员交作业的情况,字迹虽然稚嫩,但是我感受到了女儿比原来更加快乐和自信。

以后每天回家不论多忙,我总是要抽时间听女儿讲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只要听到她举手发言比原来积极等学习上的一点进步,或是当小组长为大家服务当中获得了一点快乐,我都要鼓励她,和她击掌加油,终于有一天,当我说要找刘老师问一件事的时候,女儿主动说:“妈妈,你顺便问问刘老师,我最近回答问题时是不是积极了,关心班集体有没有进步?”我知道以她的性格,让我主动询问老师他在学校的情况。肯定是自我感觉非常好,果然,刘老师说他最近变化挺大的,上课回答问题比原来积极多了。

再后来,老师安排她负责收她所在大组的作业本、起课文,还有同学会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她作业,她感觉老师给她封的这个小官责任非常重大,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她可以帮助大家,她不比别人差,女儿又重新找到了自信。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消极的心理暗示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持之以恒。虽然女儿目前的自信心距离我的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她会越来越自信。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第十篇】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人的发展序列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最初始的场所。

2、童年教育远远大于成年教育。

3、亲子关系远远大于亲子教育。

4、夫妻关系远远大于亲子关系。

5、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1、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而学校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差异。

2、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从生活时空来看,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家与父母一块儿度过。学校对于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小段,因此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学校要大得多、长得多。

3、从教育内容上看,与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不同,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4、从法律责权利上看,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故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应有教育孩子的的责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来自于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保持一个快乐、向上的心态,而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外在重点指物质层面的富足,内在则是指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抓好家庭教育,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父母忽视客观事实,经常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措施过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悲剧。其实,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但其后天发展与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要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计划,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要让孩子沿着自己喜爱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快乐成长。

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表情、神态以及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方法,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法科学、方式得当,唯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与,更需要的是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将心比心,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做好家庭教育,父母要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培养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品德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无不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知行脱节”,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到位,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与其总是用语言灌输,不如拿行动引领,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老大爷倒地扶不扶等关系道德素养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伸手。

48 201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