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日语小论文万能 日语语法论文心得体会范文实用【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日语小论文万能【第一篇】

摘要: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本科学习的最终一项考核科目。《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毕业论文的目标为: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和直接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意义目的过程升华。

毕业论文完成的基础来源于写作。作为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写作一般在二、三年级开展,共有两次公共考试来评定水平,分别是高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和高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为专四和专八)。

专四对写作的要求是:要求根据规定题目写1篇350-400字的文章,内容要言之有物,表达通顺,格式正确。体裁多为记叙文、说明文,少有议论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专八对写作的要求是根据指定题目或材料作450-500字的文章。进一步要求用词得体,内容感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比重较之专四有明显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再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说明笔者对于论文指导的个人看法。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于毕业论文,明确要求到: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和直接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文中有一定独立见解,论文字数为6000-8000字。

通过将毕业论文与上述专业考试写作要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毕业论文作为1篇严肃的学位论文,虽因考试时间限制,字数要求差距较大,但其写作目的和要求与专八基本一致。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

笔者以自己所在的第二批次录取院校为例,就近3年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进行了一个汇总,得出以下结果。

毕业论文共153篇,选题分类情况如下:文化50篇,文学45篇,社会42篇,语言16篇。通过分析,论文完成过程较顺利,完成情况较好的都不同程度地结合了实际情况,如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兴趣等。比如,在文化类和社会类题材的论文中有35篇是通过平日喜爱的影视动漫作品来表现的。如从电影《告白》看日本中学生的欺凌问题;漫画《naruto》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再如从电视剧《不能恋爱的理由》看日本女性的结婚观等。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他们不一定要通过十分严肃或者深沉的途径找到值得深入考察的东西,外语的学习可以更生动,活泼。

三、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

从论文开题到写作再到答辩,每个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细则。在这些规范之外,完成1篇论文可以简单归总定题―内容―成文,这三个步骤。

1、定题。

本科教学中,授课内容很少涉及到比较深入的学术研究,基本停留在语言的学习方面,且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阅历十分有限,要求他们写出1篇具备思想深度和高度的论文是不切实际的。我建议我的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以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挖掘平常事物中有内涵的内容。不要把论文写作当做一项苦差,而是要看做一个能够尽情展现自己思想才能和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研究自己兴趣的好机会,端正了写作的态度,选对了方向,自然这第一步就迈得轻松。

2、内容。

常有学生在开始毕业论文写作时,没有一个完整的文章构思之前就匆匆落笔开写,结果出现文不对题,主题松散或写至一半无法继续完成等尴尬局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教学一直强调语言的学习,而论文写作中语言从学习的主要内容变成展示思想的工具。因为没有清楚认识到这点,所以很多学生在论文写作时无法抓住工作的重点,盲目下笔,而导致了上述的问题。

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借鉴日本人的制作软件的方法。他们把设计放在第一位,在考虑完每一个步骤和获得客户的完全认可之前,他们可以在修改和提出方案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远远超出编程这个阶段。正因为这种事前考虑十分周到,所以避免了在正式制作时以及制成后各种不必要的争端和返工。完成论文也是一样,必须要在正式写作之前大量收集资料和认真阅读、归纳、思考,在对论文的基本内容确定之前都不用着急去成文,以免做无用功。我要求我的学生在题目初定后,都要提交一份提纲,通过面谈确定他们每部分的内容切题,有依据,充实之后才让他们开始成文。

3、成文。

日语成文主要看平时的语言功底,指导教师做一定的修正即可,保证语句通畅,基本用词准确,意思表达清楚。

以上是我对论文指导的一点心得。在指导的同时,自己也常会被他们独到的视角和观点所打动、折服。通过论文写作,他们最终达成了自我能力的提升。

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踏踏实实地完成以上三个步骤,通过广泛阅读、充分思考的作品才称得上是1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自己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一个最好答卷。

参考文献:

[2]《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详解》许慈惠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月。

[3]《日语论文写作―方法与实践》于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

日语小论文万能【第二篇】

在本科日语教学中,写作课由于是与等级考试的关联性,相对来讲比较弱,再加兴趣性和天赋因素比较强的课程性质,对较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开心和很重要的课程。但它对学生来讲是运用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提高表达能力和文章结构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而对教师来讲,也是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整理思维并组合和撰写文章的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课程,是回顾和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效果的重要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这样一综合能力,任课教师要以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灵活的方法进行指导。

但是多项研究(宋静怡;陈清,张旭婷;陈雅君等)表明,目前日语专业写作课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并且也比较难以得到改善。对这些问题点,以上研究同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并且部分问题也得到一些效果。但是为了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解决,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日语专业写作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本科日语专业写作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点。

1.选题材方面。

如多项研究(陆艺娜,李真等)所指,在写作课上,学生首先碰到“要写什么”这一问题。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不少学生常常对题材的选择感到困惑。实际指导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为选题目和题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一些类型的文章完全没有明确的题材和材料要写的现象。这一点在早期的研究中已有指出,但至今仍有存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其根本原因和关键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被分析和探讨,它也不应该是局限于教学方法或写作方法的问题。

2.语法语用方面。

其次,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不少词汇和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感到表达能力不足或不自如,大多学生通过查词典和上网查的方式解决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可是批改作文时发现还是有不少的词汇和语法以及表达方式存在不正确、不恰当或不自然,导致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效果。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是没有学过的词汇语法或表达方式,而对已学过的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也要有要去查词典的现象存在。

3.逻辑方面。

另外,日語专业写作课存在的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学生的文章经常在结构和逻辑方面存在前后内容的关系不协调或开展不自然等现象。对题材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开展和说明需要文章的总体设计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到对每一细节的得体的内容安排。可在不少的文章中,这一点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每一章节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每一章节之间的内容关系容易失去联系,所谓文章的整合性上出现不严密的现象。

三、以上问题点的原因分析。

1.对写作课的目的和认识。

学生感觉到写作难,尤其是对选题难、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想到平时的观察和想法没有以写作“资料”,写作“材料”的形式去整理出来,换句话来讲就是平时对“写作”“写文章”没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想法。生活中的经验是不能直接成为写作的材料,它要经过记录、整理和思考才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来运用,这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习惯性。但是写作课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的题目和方式要写出文章,这里有更多的被动因素存在。

2.“学”和“用”的结合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对精读课的内容和知识,我们主要以考查、考试的方式去检查其掌握情况,这主要是对掌握知识的结果的检查。关于词汇和语法尤其是这样,主要检查或考查的点就是词汇的意思和句子的用法、用例以及注意点等方面问题,关于具体的语境和语感部分没有也不大可能有特别的细微的指导。另一方面,我们往往要在修改语法、用词和病句中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劳力,其中有不少错误是基本而简单的已学过的'语言语法知识,并且是具有普遍性和习惯性的误用。

3.“读”与“写”的新趋向。

如今多媒体生活的普及和多样化,提供我们轻松简单地接触到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文章的条件,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方式与方法也变得极为丰富多样。在这样的读写环境下,对所读文章的选择也有了变得自由轻松的倾向,这一变化导致读文章的质量和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写规范文章的习惯和意识变得逐渐淡薄,对语言的形态和规则的严谨性也变得淡薄。

四、具体指导与操作。

1.结合实际经验选题材。

写作课的题材来源于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日常生活中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写作题材,是最真实和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的材料。但在很多时候,这些材料没有作为写作的题材来认识,所以也没能在适合的时候很好的被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明确写作的目的,意识到读文章的人物的存在时,能够很自然地以交流或沟通的方式运用这些题材去撰写文章。只要有写作的明确目的和读者,并且有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材料”时,就不会有“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出现。

2.结合精读课和其他课程。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经济利益不再是国际交流的唯一或最终目的。即便是以经济贸易商业为主的场合,我们也需要从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思维方式等背景去理解和驱使该语言。或许可以说,越是与利益问题有关的场合,语言与社会文化习惯等问题的关系会越重要,并且这一点在日语的场合更为明显。因此,写作课可以说是诸多门课程的综合性总结。指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他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做到带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去运用语言进行构思和撰写。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个别的不同用法的分析才能更完整全面地理解并掌握语言语法知识。

3.结合平时的“读”“写”习惯。

写作课中重要的不单单是运用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文章的结构和构成能力。但在很多情况下讲解某一类型的例文范文,学生按照范文来写,教师修改语法上的错误或表达方面的问题。而更关键的,作文的整体结构、起承转结的细节、情节的进展、逻辑性等问题并不是很重视。按范文或例文的套路写出来的文章难免缺乏个性和真实感,这不论是从写作能力来讲,还是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来说,都不会达到真正的效果。平时读文章和写东西的指导要重视文章的以上因素,追求整合性才能写出完成度较高的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以上看来,在写作课指导中出现的问题点可以从对写作课的目的和认识找到原因,需要从课堂、课程和日常生活中找到解决方法。对日本的语言和文化,不仅要用理论知识去掌握,还需要以具体和个别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去消化其用法,更需要以感性的认识去理解和运用。只有将这些问题综合地考虑并加以指导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撰写文章的效果真正得到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真.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写作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2]陆艺娜.浅谈中级日语写作指导.中国校外教育,(2013)(21).

日语小论文万能【第三篇】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最讲究的就是作品的整体性,传统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小说前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段落之间的逻辑性更加明显。

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但是由于语文本身的特性,语文课程改革并不顺利。

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性,尤其是我们现在课程中,传统文学比例持续下降。

不仅降低了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严重阻碍了语文这门科目的健康发展。

因此语文学习中我们要积极扩展语文课本的文学性,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文学性。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

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学习更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单我们在人文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等方面相对薄弱。

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现在的语文教材,转变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人文素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中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考证,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通过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必修课文还有选修课文,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非常高。

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了有几篇《红楼梦》的选集,即《黛玉进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诉衷肠》、《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这5篇文章只是这部鸿篇巨作的冰山一角,红楼梦大大小小的人物有几百个,以及上千首诗词和多个经典场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课文上几篇文章,是无法真正解读作者的意图。

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阅读《红楼梦》这本小说,了解这篇小说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曹雪芹自身的遭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这样即便有助于扩展我们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

特别是当下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领悟中国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二、扩展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国文化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化瑰宝。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等品德,是封建社会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因此儒家经典也被誉为国学。

四书五经更是历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比如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研究儒家文化主要作品。

但是目前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学生仅仅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缺乏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增加了传统文学的比重,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混乱。

比如人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上册是春秋时期文学作品《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到下册的时候,就有战国时期的《离骚》,高二上册是李白的《蜀道难》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教材的设置比较混乱,学生一下子从春秋到唐朝然后再回到战国时期。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学习课程表,以时间为轴,将课文从春秋到战国、先秦文学,再到唐宋诗词,元曲,按照时间表格,将课文梳理一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

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字表现形式和含义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代文学,提高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

三、开发语文教材的资源。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变得功利化,很多学生学习语文、背诵诗词,分析诗词中的意境,诗人的表现手法,纯粹只是为了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完全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

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学性、思想性和结构展现艺术魅力的,而不是几句话就能表现文章的主旨。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尽量避免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去解读文章,而应该尝试从艺术性、文学性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

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从而发现语文的魅力。

课余时间,学生还应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解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一些伟大文学家的作品。

四、结语。

语文是以中国文学为主,同时兼顾哲学、历史、政治的一门人文学科。

语文的文学性是它与其他科目最大的区别。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之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韩利江.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5,(20):68.

[3]陈荣军.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6,(29):118.

谈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但是由于语文本身的特性,语文课程改革并不顺利。

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性,尤其是我们现在课程中,传统文学比例持续下降。

不仅降低了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严重阻碍了语文这门科目的健康发展。

因此语文学习中我们要积极扩展语文课本的文学性,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文学性。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

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学习更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单我们在人文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等方面相对薄弱。

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现在的语文教材,转变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人文素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中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考证,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通过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必修课文还有选修课文,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非常高。

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了有几篇《红楼梦》的选集,即《黛玉进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诉衷肠》、《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这5篇文章只是这部鸿篇巨作的冰山一角,红楼梦大大小小的人物有几百个,以及上千首诗词和多个经典场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课文上几篇文章,是无法真正解读作者的意图。

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阅读《红楼梦》这本小说,了解这篇小说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曹雪芹自身的遭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这样即便有助于扩展我们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

特别是当下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领悟中国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二、扩展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国文化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化瑰宝。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等品德,是封建社会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因此儒家经典也被誉为国学。

四书五经更是历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比如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研究儒家文化主要作品。

但是目前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学生仅仅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缺乏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增加了传统文学的比重,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混乱。

比如人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上册是春秋时期文学作品《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到下册的时候,就有战国时期的《离骚》,高二上册是李白的《蜀道难》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教材的设置比较混乱,学生一下子从春秋到唐朝然后再回到战国时期。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学习课程表,以时间为轴,将课文从春秋到战国、先秦文学,再到唐宋诗词,元曲,按照时间表格,将课文梳理一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

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字表现形式和含义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代文学,提高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

三、开发语文教材的资源。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变得功利化,很多学生学习语文、背诵诗词,分析诗词中的意境,诗人的表现手法,纯粹只是为了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完全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

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学性、思想性和结构展现艺术魅力的,而不是几句话就能表现文章的主旨。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尽量避免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去解读文章,而应该尝试从艺术性、文学性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

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从而发现语文的魅力。

课余时间,学生还应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解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一些伟大文学家的作品。

四、结语。

语文是以中国文学为主,同时兼顾哲学、历史、政治的一门人文学科。

语文的文学性是它与其他科目最大的区别。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之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韩利江.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5,(20):68.

[3]陈荣军.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6,(29):118.

日语小论文万能【第四篇】

摘要: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本科学习的最终一项考核科目。《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毕业论文的目标为: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和直接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意义目的过程升华。

毕业论文完成的基础来源于写作。作为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写作一般在二、三年级开展,共有两次公共考试来评定水平,分别是高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和高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为专四和专八)。

专四对写作的要求是:要求根据规定题目写1篇350-400字的文章,内容要言之有物,表达通顺,格式正确。体裁多为记叙文、说明文,少有议论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专八对写作的要求是根据指定题目或材料作450-500字的文章。进一步要求用词得体,内容感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比重较之专四有明显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再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说明笔者对于论文指导的个人看法。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于毕业论文,明确要求到: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和直接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文中有一定独立见解,论文字数为6000-8000字。

通过将毕业论文与上述专业考试写作要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毕业论文作为1篇严肃的学位论文,虽因考试时间限制,字数要求差距较大,但其写作目的和要求与专八基本一致。

笔者以自己所在的第二批次录取院校为例,就近3年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进行了一个汇总,得出以下结果。

毕业论文共153篇,选题分类情况如下:文化50篇,文学45篇,社会42篇,语言16篇。通过分析,论文完成过程较顺利,完成情况较好的都不同程度地结合了实际情况,如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兴趣等。比如,在文化类和社会类题材的论文中有35篇是通过平日喜爱的影视动漫作品来表现的。如从电影《告白》看日本中学生的欺凌问题;漫画《naruto》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再如从电视剧《不能恋爱的理由》看日本女性的结婚观等。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他们不一定要通过十分严肃或者深沉的途径找到值得深入考察的东西,外语的学习可以更生动,活泼。

从论文开题到写作再到答辩,每个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细则。在这些规范之外,完成1篇论文可以简单归总定题―内容―成文,这三个步骤。

1、定题。

本科教学中,授课内容很少涉及到比较深入的学术研究,基本停留在语言的学习方面,且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阅历十分有限,要求他们写出1篇具备思想深度和高度的论文是不切实际的。我建议我的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以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挖掘平常事物中有内涵的内容。不要把论文写作当做一项苦差,而是要看做一个能够尽情展现自己思想才能和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研究自己兴趣的好机会,端正了写作的态度,选对了方向,自然这第一步就迈得轻松。

2、内容。

常有学生在开始毕业论文写作时,没有一个完整的文章构思之前就匆匆落笔开写,结果出现文不对题,主题松散或写至一半无法继续完成等尴尬局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教学一直强调语言的学习,而论文写作中语言从学习的主要内容变成展示思想的工具。因为没有清楚认识到这点,所以很多学生在论文写作时无法抓住工作的重点,盲目下笔,而导致了上述的问题。

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借鉴日本人的制作软件的方法。他们把设计放在第一位,在考虑完每一个步骤和获得客户的完全认可之前,他们可以在修改和提出方案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远远超出编程这个阶段。正因为这种事前考虑十分周到,所以避免了在正式制作时以及制成后各种不必要的争端和返工。完成论文也是一样,必须要在正式写作之前大量收集资料和认真阅读、归纳、思考,在对论文的基本内容确定之前都不用着急去成文,以免做无用功。我要求我的学生在题目初定后,都要提交一份提纲,通过面谈确定他们每部分的内容切题,有依据,充实之后才让他们开始成文。

3、成文。

日语成文主要看平时的语言功底,指导教师做一定的修正即可,保证语句通畅,基本用词准确,意思表达清楚。

以上是我对论文指导的一点心得。在指导的同时,自己也常会被他们独到的视角和观点所打动、折服。通过论文写作,他们最终达成了自我能力的提升。

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踏踏实实地完成以上三个步骤,通过广泛阅读、充分思考的作品才称得上是1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自己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一个最好答卷。

参考文献:

[3]《日语论文写作―方法与实践》于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48 1872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