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汇聚【热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汇聚【热选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一篇】

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垦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校际间音乐教研活动的交流,使教研活动更具影响力和广泛性,,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

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实力度;开展“观课、议课”“有效课堂”等开放式教研活动。以提高我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主题,提升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帮组教师走专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从而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

1、教研活动中心组(由常务理事、兼职教研员,名师,教学能手,学科骨干组成)负责研究确定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发言人等相关内容。

2、教研活动要突出《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特色。

3、每次教研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由活动承办单位的音乐教师承担。

讲座培训、研讨课、评析、讨论、座谈和交流等。

承担主题教研活动的单位,要完成主题教研活动报告书,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的思路框架(主题、主办单位、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呈现形式、活动具体分工安排)

2、活动的策划设计(人员分工、主要素材、主要环节)

3、活动流程及展示(主要活动过程、精彩片断记录、评议和发言、争议的问题、最后的共识和结论)

4、活动的评议反馈(活动的收获、困惑、评议)

5、活动的总结反思(活动的规模、效果、优点和不足、反思活动目的意义的落实和理念的差异)附录(活动资料、教案、表格及调查、活动数码照片、案6、例分析)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二篇】

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金铃铛》。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2、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三篇】

为了搭建展示学生才艺特长的平台和阳光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亲近艺术,展现朝气的少年的.健康形象,同时立足舞台向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发出邀请,使更多的学生与音乐交上朋友,特举办此次音乐会。

“贺新年音乐会

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全体同学及任课老师

12月31日下午(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1、选好主持人(两男两女,每班选一对组持人)。

2、每个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好节目,而且要保证有一定的质量。歌唱类可以是联唱、小组唱、大合唱、表演唱、器乐伴奏唱、歌伴舞等,舞蹈,相声,小品等。老师也会准备一个节目。

3、提前一周上报节目,主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节目串词并提前预演。

4、布置音乐会会场,每个班从卖废纸的班费中拿出一部分钱买点零食,但要注意不要破坏教室卫生。

5、微机老师准备好音响设备

6、评出优秀演员,优秀节目,并且颁发奖品以示鼓励。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四篇】

我班三年级学生,地处农村,接触音乐较晚,音乐氛围不浓,音乐的基础薄、乐感不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音乐意识,但通过教学希望他们能随之增强他们的音乐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三年级的学生们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见,音乐会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表现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乐会中都希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更热爱生活。

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为: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寓教于乐,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3、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4、多表扬,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多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多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和睦相处。

三年级教室。

全班学生及教师

出自

1、全班分成五小组,并选一名或多名主持人。

2、确定活动内容,制定节目单:

(1)节目内容: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节目。可以是本学期

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器乐表演、舞蹈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

(4)自愿报名,节目单由主持人完成。

3、活动准备:节目的排练要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进行。

4、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教师稍作点评,多给鼓励

5、活动总结:表扬好节目;鼓励胆小生;夸奖进步者。

1、学校的场地和条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2、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3、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上台的信心不够;

4、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1、大方面来说,学生音乐会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

2、通过班级音乐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融洽了师生、生生的情感。

3、班级音乐会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种重要方法。

4、班级音乐会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五篇】

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教科书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

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贝多芬。

乐圣贝多芬简介。

师:贝多芬是德国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为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次聆听歌曲《欢乐颂》。

提问: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热情、庄重、欢快、热烈等。

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学唱第一声部歌谱。

(1)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2)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

(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和3、4音程的音准。

(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

(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6)学唱第二声部歌谱。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二声部的主旋律,并唱好变化音。

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和谐统一。

学唱歌词。(出示《欢乐颂》歌词谱例)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

随歌曲《欢乐颂》音乐完整演唱全曲。

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交响乐合唱《欢乐颂》片段,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六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略)。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电子琴、磁带、视频。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七篇】

音乐社团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半学期了,每周都坚持着3――4天的训练,而我们的学生从不懂8个基本音阶和基本发声状态到现在学会唱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节奏,可以说整体都在进步,慢慢进入了轨道。现在合唱团变成了学校的公共课余文化活动――合唱社团,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我感到很高兴。我想有校长的大力支持和重视,那我们的合唱团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我和学生会共同努力,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前提,培养出一批唱的响的团音乐团来。为了真正能全面落实好此项活动,特制定如下训练计划:

每周3次,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五中午12点半。

多媒体教室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少儿合唱歌曲,主要以二声部为主,使学生初步建立合唱概念,从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的姿态。

3、少儿合唱歌曲。

训练为了提高。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进一步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扩大音域,咬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2、音准训练

3、节奏训练

本学期,将针对上述几方面进行重点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综合艺术修养,为学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合唱人才。

二、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总共32人。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八篇】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月亮田》。

2、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3、学唱歌曲《太阳》。

4、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山沟沟带给人太多的遐想,清凉的山风,清澈的小溪和青绿的高山……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和听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山沟沟的秀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学会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月亮田》。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创设歌曲情境——描述广西龙胜梯田的优美景色,并引出“月亮田”

2、师放音乐《月亮田》,让学生初步体验音乐意境。

3、提问: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眼前浮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5、跟读歌词。

6、师简要介绍歌曲中的:“龙脊梯田”

7、师范唱,生仔细听。

8、学唱歌谱:掌握歌曲中的半音:55#45|的音高位置,

9、生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10、师再次描述“月亮田”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用自然、甜美的各声演唱歌曲。

11、生跟琴完整唱。

12、跟师做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

13、跟音乐带动作表演。

14、跟音乐表演唱。

15、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月亮田》。

三、新课导入:

1、猜谜语:有一种小动物他照的照片总是黑白的?(大熊猫)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今天我们就要到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去看一看,听一听那的民歌《太阳》。

四、师范唱。

生听老师范唱,说说太阳能带给我们什么?

五、感受歌曲。

1、跟音乐拍手。

2、按四四拍的节奏拍手。

六、读歌词。

1、师带读。

2、教生字。

3、生读。

七、学唱。

1、默唱。

2、轻声唱。

3、师指导。

4、生有感情的唱。

5、分组唱。

6、变换速度唱。

7、歌曲表演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八、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以及表演一个民族舞蹈,请其他小朋友猜他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感受旋律,提问:你能听的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简介“日喀则”——在藏语中是“美丽的家园“。

3、引导学生读好“就在日喀则啊”——用自豪喜悦、骄傲自豪的心情读。

4、歌词接龙游戏。

5、示范读“啊嗦啊嗦马里拉”(带动作读)。

6、完整的读歌词。

7、揭题《我的家在日喀则》。

8、师范唱,想想,你听了这首歌曲以后心情怎样?

9、轻声唱,——(跟录音),师指导唱好。

10、跟琴声自己唱——师指导演唱音色。

11、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12、歌曲表演——带上之前学的舞蹈动作。

四、创编歌词。

1、师示范唱。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3、跟身边小朋友唱。

4、创编表演、展示。

五、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看傣族“泼水节”的录象,引导学生观察傣族的服装、竹楼、热带雨林中的凤尾竹。

三、初听音乐《金孔雀与凤尾竹》。

1、想一想,乐曲是人演唱的还是用乐器演奏的?

2、你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四、介绍乐器——葫芦丝。

五、复听乐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葫芦丝。

2、你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六、再次聆听《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创编一个表示高兴的动作。

2、随着音乐摆动。

七、创编活动。

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2、展示。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九篇】

设计思想:

本节课我根据音乐欣赏教学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听觉入手,从情感入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听觉”的培养,以“听”为主,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由想象、联想并用各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下面将教学的思路作一简述:

一、导入:

课间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由走进教室,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无形中对音乐有所感受,为教学埋下伏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映,自然地引出再听音乐片断,并让学生通过听辨、思考、讨论,让他们给乐曲命名,给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命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初听全曲的积极性,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听,去想象,去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起了学习兴趣。

二、简介作品:

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曲式结构等有简单了解。

三、简单的分析作品: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分段听赏的方法,使学生对每个乐段有所感受与体验。首先让学生听引子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酝酿了什么情绪?通过学生的描述,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接着让学生听a段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过后是什么乐器把引子与第一乐段连接起来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有何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力度的听辨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进一步感受了音乐的欢快情绪。最后让学生听赏b段部分,师提出问题:a乐段和b乐段哪个乐段最热闹?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热烈欢腾的气氛的?你能说说这段乐曲的创作特点吗?你能说出乐曲中堂鼓的节奏吗?通过让学生小组探索讨论,让学生自己画图形谱从而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并通过用筷子模仿堂鼓演奏,加深音乐记忆,感受“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

四、复听全曲:

在对作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复听全曲,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按音响的顺序在课桌上排列起来,并让学生小组互相把听到的音乐描述下来,从而检测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辨力,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掌握了全曲的结构。

五、用筷子为乐曲伴奏:

在学生中找出一名小指挥中,到讲台上指挥,要求学生在听到引子部分时随意做律动,在听到a段部分时用筷子互相敲击,在听到b段部分时用筷子模仿堂鼓的敲法为乐曲伴奏。

六、课堂小结:

以往的小结通常都是由教师进行的,本节课由学生来进行小结,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和团队合作【第十篇】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48 1674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