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笑汇总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春节里的笑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春节里的笑【第一篇】

按四川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杀年猪时就开始了。杀年猪是四川乡下家家户户特别隆重的大事,似乎谁家的年猪大,谁家就更富裕。按乡下的习俗,杀年猪一般要避开阴历的“六、八”两天,不然就不吉利。

听外婆说,杀年猪前一天就不再给猪喂食了,不然内脏就不好清理。到了杀猪那天,邻居或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就会主动来帮忙。他们将猪压在专门的板凳上(倘若家里没有这样的板凳,有些人家会把门卸下来充当杀猪板)。主人家会用一块湿布把猪的四蹄擦干净,称作“洗脚”。因为据说这样,可以让猪好投胎,家中喂养的其他猪也不会因此而得病。更有趣的是,杀猪匠操刀之前,一定会大声念叨:“猪娃猪娃你莫怪,你本是人们的一碗菜。今年去了明年来,畜牲快快去投胎。”可见乐观的四川人在过年杀猪时也不忘幽默一把。

猪杀好后,主人就会热情地邀请大家吃一顿血旺子。听这个名字,也知道一定预示着年年兴旺。请完客,便开始分割猪肉,做香肠腊肉了。

香肠腊肉的香味在风中弥漫,他们一天天的“缩水”,等他们完全风干,也就意味着除夕来了。这天晚上,全家团圆,饭桌上必定少不了香肠腊肉的身影。全家人的欢声笑语伴着鞭炮热闹的声音,着实美妙。孩子们拿着长辈给的红包,一个个笑开了花。

正月初一,四川人的饭桌上是不会出现米饭的。因为“饭”与“犯”同音,听起来大不吉利。早饭是象征着团圆的汤圆,中饭则是象征着长寿的面条。

正月初二,大家大多会回娘家,小孩子穿着新衣放擦炮,大人们则围聚在一起摆起了龙门阵。最热闹的莫过于傍晚,街上舞狮、舞龙的,玩彩莲船的,踩高跷的……孩子们一路跟在后面,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大家最喜欢看的,还是逗狮灯的“笑和尚”。扮演“笑和尚”的人头戴一个面具:弯弯的黑眉毛,红红的大脸蛋,咧开的大嘴巴,看起来十分喜庆。他的手上拿着一根拂尘,仿佛扫掉了人们所有的不愉快。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开心不已。

过了十五,四川的年味就淡了,但就像丰子恺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万般滋味,都是生活。”每一种滋味都值得细细品尝。四川的年,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将来,无论时光怎么流转,城市如何变迁,热闹还是永存的。

春节里的笑【第二篇】

对联。

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天蒙蒙亮,奶奶就开始忙着大扫除了,听奶奶说,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扫除,把所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我急忙抢过奶奶手里的抹布,把家里所有家具门窗抹得油光发亮,就像新的一样,地也被我扫得干干净净,祈福明年有个好运气。吃过中饭要准备年夜饭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饭一定要吃团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爷爷做团圆馅儿,爸爸揉米粉,我、妈妈、奶奶搓团圆。妈妈提议,我们三个来个搓团圆比赛,看谁搓得团圆又好又快,结果奶奶手艺最佳,圆子个个精神抖擞,而我做的团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风,妈妈说:“团圆里包个枣子吧,谁吃到今年就是最幸运的人,”说完她往团圆里包了个枣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个的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饭了,爷爷这个特级大厨师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喷喷的菜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个菜名都带着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鱼”“长寿粉丝”“步步糕”等可以说是山珍海味无所不有。吃团圆了,突然,我嘴里尝到一股甜枣味儿,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我吃到枣团圆了”,大家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我,妈妈说:“祝贺你,你是我们家幸运的人。”甭提我有多高兴了。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好玩的就是放炮仗,吃过年夜饭,南京城早已淹没在鞭炮声中,炮竹声,烟花声不绝于耳,密密麻麻的火光和一盏盏绚丽多姿霓虹灯,把南京城打扮成一副妖艳的画卷,照亮着夜空,我早已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赶紧拉着爸爸妈妈到我家旁边的空地上放焰火,爸爸从纸箱里拿出一个“飞毛腿导弹”放在离我们七八米远的地方,找出导火线,用烟头往上一点,只听“哧哧”2秒导火线就把火引入“飞毛腿导弹”,突然“嘣”一响,惊天动地,一发炮火射出了十几米高的空中,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啪”一朵朵金灿灿的“大金花”像一张张笑脸羞答答的盛开了,只见银白色的花瓣慢慢地向四周伸展,如同万条瀑布散下天边,渐渐地,花瓣由粗变细,魔幻般的变成了一支支垂落下来的柳条,好一个“万树垂下绿丝绦”的优美画面。我只觉得丝线离我越来越近,似乎伸手可及,我忍不住伸手想抓住它,可是它们就像狡猾的精灵,一转眼,变成俏皮的“金雨点”从半空中消失了。接着我们放了鞭炮、轰天雷、大雷公、开门炮等等,望着天上五颜六色的火树银花,心中不由得想起我学过的一首宋朝大诗人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多美的一首诗啊!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四(1)班张斯源指导老师:徐宁娩。

春节里的笑【第三篇】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回去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早晨,全家人早早地忙碌起来。哥哥们放鞭炮,大人们在厨房忙着准备各种食物,我和姐姐忙着贴对联、贴福字、挂吊钱,把整个家装扮得漂漂亮亮。

中午了,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庆,祝福语塞得满耳。幸福、快乐、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家。一个下午就在大家的闲聊中度过了。

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大家屏住呼吸,仰头等着第一声炮声的冲天响,终于,哥哥点燃了第一个烟花,大家一起欢呼雀跃:过年了!过年了!

我喜欢春节,喜欢那欢乐的气氛,喜欢那热闹的场面。更喜欢在家乡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来临之际,不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工作的男男女女,都会不辞辛苦地往家里赶。与家人团圆,欢度春节。这就表现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东北老家的春节是不是为你带来温暖啦?网友希望马年的你过的更加精彩!

春节里的笑【第四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春节前几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大年二十三(俗称小年夜),奶奶开始请灶神,据说这一天是灶司菩萨上天的日子,奶奶请灶司菩萨到天上帮我们说说好话,然后我们全家人一个一个在灶司菩萨前许下心愿,希望菩萨能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幸福、美满!之后的几天还有各种菩萨要请,奶奶忙碌着,但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这深深地寄托着奶奶的祝福。妈妈则忙着搞卫生,洗衣服、晒被子、擦窗户、拖地板等,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一转眼除夕到了,也就是大年三十。这天上午,爸爸妈妈把春联、“福”字、还有灯笼等装饰品都拿出来,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在每一扇门上都贴上“福”字,还在大门口挂上了红灯笼,一下子,家里就变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下午,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早已买好了晚餐的食材,然后,我们全家总动员,外公、外婆和奶奶互相配合着洗菜、切菜、炒菜,爸爸、妈妈和舅舅、舅妈则准备火锅,我们几个小孩子帮不上什么忙,就自己玩游戏、看电视,可开心了!到了傍晚,丰盛的菜肴已经摆满了一大桌,有:螃蟹、大虾、甲鱼、黄鳝、猪蹄、羊肉……等,还有我们最喜爱的鸡肉串,当然也少不了舅妈包的饺子火锅,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年夜饭。

春节里的笑【第五篇】

数起春节最开心的事,我们男孩子无疑是放鞭炮了。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买的,摔炮、拉炮、捏炮、礼花等什么都有,不操心没炮放。那时候一家一户的都是买个一千二千响,算是应应景,那顾得上孩子们啊!但再穷也抹杀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总能找到他们的娱乐所在。

头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响。过去的人讲究多,这鞭子不响,说不一定来年会走背运!如果大人不讲究的话,在放的时候可以偷偷地截下来一小段,拆开来,留着以后慢慢放。但那个时候大人很少让孩子们这样做。

无奈只有三五个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来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后再相互结伴一块儿去拾别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那场景,像一幅图,现在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东边邻居鞭炮响了,赶快跑到东边,穿着新衣服,摸着黑,西边谁家鞭炮响了,赶紧的,跑向西边,大半个村子,几乎让我们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记得那时候没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里没有路灯,跑到各家各户院子里才会看到有电灯明着。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每个人头上都在冒着白烟儿。天亮了,每个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装得鼓鼓的,满满的,一边相互炫耀着收获,一边在嘴里诅咒着某家大人的抠门,竟把鞭炮放在大荆条篓里拉,这损招真想得出,害得我们没炮拾。

接下来就更好玩了,有焾儿的放一块儿,没焾儿的放一块儿。有焾儿的就放,在树洞里放,在墙缝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台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粪上,都放过炮。如果跑不及,就会溅一身的牛粪,到家注定要挨骂,所以更有刺激性。没有焾儿的,就从中间掰开、一分为二,点着呲花,或把炮围成一圈儿,或围成各种造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点着我,我点着你,看谁点着的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手上脸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会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脸儿了?!

新衣服没穿几天,袖子上,衣角边,裤腿上,都会烧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当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骂,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春节里的笑【第六篇】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但是我最喜欢春节。

除夕早晨,我换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要去爷爷奶奶家过年了。我先贴上春联,我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春联还是红色的呢?妈妈说古时候有一个怪兽,腊月三十夜里就吃小孩子,后来人们就发现了怪兽的弱点,它害怕红色、光和响的声音,所以我们的春联就是红色的,放鞭炮就是把年兽吓跑。哦,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传说可真有趣呀!

我们到了奶奶家,我去买些鞭炮,买的有“小金鱼”、“金蜘蛛”,“小蝴蝶”等等。我点着扔了一个,“砰”的一声响了,真好玩呀!弟弟跑过来说他也要玩,我就给弟弟几个。

玩着玩着,就到了晚上。我问:“奶奶,看春节联欢晚会要到几点钟?”奶奶说:“八点钟。”我就偷偷喝了妈妈的咖啡,以防万一看春节晚会的时候睡着了。八点到了,我们一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喝了这么多咖啡,可是还是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我们就起床了,我们一家吃了饺子和汤圆,饺子可真好吃啊!一吃,我还吃到了一块钱,啊,真幸运!我推测我长大一定是个大富翁。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我给长辈磕头,他们每人都给了我一百元钱,就这样,我得了很多的压岁钱。

春节真开心,真热闹啊!

春节里的笑【第七篇】

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也是如此吧!要说中国民俗的传统文化里哪个节日最喜庆,最隆重?那必定是历史悠久的春节了!

我的家乡。

在临安,这次的春节来到我的外婆家——昌北来过,感受一下当地民俗习惯。

在昌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开始了。腊肠二十四过小年,所以每家每户都要赶在小年之前把年猪杀好,在小年,大年用猪头供祖宗。小年相较于大年隆重程度稍逊色一些,但过年的味道却愈发浓重起来。

当大家伙儿都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接踵而至。这一天,村里最热闹,家家户户用盆盛着刚蒸好的猎头,端到村中的祠堂供祖宗,还在一旁摆上各种水果,干货。祖宗供完后,村中的人们都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下午时分,村中必定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一眨眼,到了傍晚,由祠堂中的人算卦给出吉时,到点时,每户人家放完鞭炮后方可动筷,这个时间每年都不一样。这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小孩子先敬长辈送上祝福,长辈也给小孩定下新的目标。吃完饭后,长辈为小孩送出红包,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到了十一二点时,老人们都要到门外放鞭炮,象征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鞭炮声此起彼伏,日夜不绝,春节开始了。

正月初一,村中的人都开始拜年,走亲访友。根据昌北的民俗,到每户家中拜年,主人都会先呈上“三遍茶”是昌北最有名的民俗特点。所谓“三遍茶”就是:清茶,冻米茶,鸡蛋茶。清茶也叫“清身茶”,寓意喝了清茶,清清洁洁。冻米茶也叫“暖身茶”,冻米用糯米炒制成,寄托了对丰收的喜悦。鸡蛋茶寓意团圆美满。喝完三遍茶,老人为小孩奉上长寿面,小孩为老人奉上长寿面,小孩茁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一家平平安安。这天,小孩还要钻“狗洞”,希望来看长得更高。在昌北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上坟祭祖。

昌北在正月十五还要过个新年,新年过完,这才算春节结束了。

一切又恢复正常,学生上学,大人们又去田中干活,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作者:王启航。

春节里的笑【第八篇】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代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48 186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