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和感悟精编范例3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和感悟一
xx青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大家好,我是xx县青年读书班学员本期读书分享人xx。今天我给分享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和感悟精编范例3篇”,xx先生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以政府组织结构、考试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梳理了中国历代王朝制度的脉络,并陈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xx先生书中提到,在朝代和制度的不断更替中,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全不合理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功也有过,有得也有失,没有一种制度是不论古今皆可用的。先不论现实中xx先生对马克思主义持何种态度对此,我深表赞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以土地制度为例,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实行井田制,将一整块土地分为大致相等的九块,中心一块为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公田的收入所得要全部上缴王室,私田的一部分收入也要上缴,诸侯和耕种者,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无法转让买卖。井田制背后的逻辑是,全国的土地都为周天子所有,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自然而然的,土地上创造的所有财富,也都属于周天子。
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制度的变化。当制度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时,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技术发展,出现劳动力富余,人们有余力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不用向王室纳税的私田越来越多。因此,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推行“初税亩”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一直到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彻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合法的私有,让诸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马太效应不断扩大,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没有牢固的基础,再理想再先进的制度改革也是空中楼阁。当土地合法私有、土地可以买卖,那么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到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很多农民失去自有耕地成为流民,大量的流民成为了王朝的不安定因素。为改变这一现象,王莽推行王田制,把全国的土地全部国有化,平分给老百姓。但是这种“理想”的做法缺少经济社会基础的支撑,当时,大部分土地被大官僚、大地主所占,朝廷手中没有足够数量的公田可供平分,从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强制抢夺土地,结果是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王田制”以失败告终。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完美的制度,制度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讲,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从政务服务大厅的“”版本,到审批权力相对集中的“”版本,目前正向线上线下融合的“”版本快步迈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问题,只有靠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向新的历史伟业进发。
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阅读xx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白世事兴衰的因缘,把握制度变迁的脉动,让我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能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和感悟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我特别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的民生问题感兴趣,通过对比各朝代兴衰与民生的关系,给了我很多民政工作的启发。xx先生在书中说:“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这描述的是先秦时的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被贵族占有,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但随着私田的开垦,这种制度也不复存在。到了汉朝,则实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进行征税。但土地私有制带来的是土地买卖兼并的情况,富人拥有大片土地,而穷者却没有赖以生存的一亩地。而唐朝则是沿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均田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无地耕种的农民,在耕种一定年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在死后归还国家,此时的税额仅为四十收一,极大地为贫穷百姓减轻了负担。
现在,国家快速发展,朝着实现全民小康、国家复兴的伟大蓝图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经济来源不再局限于农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疫情严峻的当下,还有存在部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家庭,兜住群众底线,保住基本民生,成为国家复兴的关键,当然也是民政部门的工作要点重点。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最初的信念,才能善谋善为、善作善成、行稳致远。结合工作职责,组织实施好“xx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全县社工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为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贡献民政力量。
国史党史,永不过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开拓思维,给予我们新思路、新方向。在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过程中,我不断和前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历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能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主动学习、深刻参悟提高站位、提升境界,做到学以致用,持续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奋力构建民政事业“五大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好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遗产和党的优良传统,其目的是要推动历史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加强理论辨析,指导新的实践,解决新的问题。借鉴历史党史,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构建饶平发展新格局,发挥党建引领,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基层治理、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事业、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等工作。加快推进县殡仪馆易址新建、抓好福泽园公墓项目、谋划饶平县颐养中心项目建设、全力做强慈善事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使基本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xx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在帮助、促进人民群众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把历史经验落到实处,就是要学有所思、学有所为、学有所获,就是要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和感悟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近期我有幸拜读了xx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他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地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朝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等制度方面的得失,使我能够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也正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连续、具体、变化的中国历史政治过程。由于本人理解程度有限,在此仅谈谈自己的一些个人感受。
要看清自己的制度由来,考虑制度和人事的匹配度
由于工作年限较短,在看到一些制度文件时,我常常会有个别地方不理解,正是因为我思考程度不足,将制度与人事割裂开来,没有认识到制度离不开人事,制度是为人服务的,要结合社会现状、人事需求倒推制度的目的与实施意义,思考如何让制度真正惠于人民。同时,制度是有地域性的,我省我市适用的制度不代表他省他市也适用,我们在推广各地优秀政策、经验时,要着重本身人事,不能依葫芦画瓢,专求模仿他人,需要结合本地现实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每一个制度建立之初,都在力求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我们在评价历代制度好坏时,要从当时出发,尊重当时人的历史意见,而不是用我们当今的时代意见去议论。现在很多人在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时,总是以“专制、皇权”来描述,然而通过本书介绍,皇权在起初是受到相权约束的,只是在历史兴替中,皇权逐渐变重,相权逐渐变轻,到了清朝才实现以满清为核心的专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用清朝便代替了中国悠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当时的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交通不便,无法实行类似古希腊的全民选举制度。某种程度上,皇位世袭正是依据了当时的现实情况而制定,而该项制度的好坏,不应该由我们来评价,而应该留给当时的人民。如果这制度一开始便是坏的,那它怎么能够延续多年,怎么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清明盛世呢?
要对本国文化有一定认识基础才能更好地看待、了解制度
在新冠疫情刚发生的时候,一些西方媒体武断地得出结论,认为xx封城是一种专制行为,甚至说中国侵犯了公民自由和人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民主国家认为自己是民主的化身,不能接受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承认中国在抗疫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所进行的民主化道路是中国结合了无数前人经验摸索出来的最适合本国的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与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合,为我们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进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全书,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政治的利弊得失,虽然是历史,但也还有其现实意义。重要的不是去评价,而是去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