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教育活动班会名称【汇编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安全教育活动班会名称【汇编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时代楷模肖文儒观后感100字【第一篇】
2021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19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70周年国庆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时代楷模肖文儒观后感100字【第二篇】
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
很多人不知道,
肖文儒的心脏放了3个支架,
在很多人看来,
快要退休的他
应该做好退居二线的准备了。
可他一刻也不舍得离开一线。
2017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
他不顾自己血压升高,
就着凉水服下降压药依然坚守在现场;
2021年4月,新疆丰源煤矿透水事故,
他风餐露宿奋战了一个多月
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整整38年,
在这个险象环生的战场上,
有一点,肖文儒从来没有变过,
那就是始终坚持
“生命至上、向险而行”;
但也有一点,肖文儒是变化的,
那就是从事应急救援工作
他和战友们心底的那份信心和底气!
肖文儒曾无比骄傲地说:
现在全世界最好的救援设备
都在我们中国,
我们的队伍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
去年,国外发生一起重大事故灾害,
需要用到一个大型盾构机,
全世界找遍之后发现,
全世界一共两台,都在中国!
在中国,面对事故灾害,
没有“救,还是不救”的选择,
只有不惜一切代价、
想尽一切办法、
穷尽一切手段,
做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
近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
2020年,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历史最低、
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历史最低的历史性成绩。
截至今年10月,
全国已连续25个月
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这是肖文儒给应急救援人做出的表率,
更是中国人在应急救援
这张世界考卷上写下的
中国答案!
时代楷模肖文儒观后感100字【第三篇】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
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
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
当时的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
大小事故时有发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之后,
年轻的肖文儒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了
矿山救援实战的残酷。
有一次,一个煤矿采空区着火,
肖文儒带领队员们
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打密闭墙,
他们披着稻草编织的袋子,
从头到脚全部用水浇透,
抱着砖头来来回回数十趟往火里冲。
眼前是火海,
衣服上却裹着冰水,
肖文儒真正体会到了
冰火淬炼的滋味……
1987年11月30日,
一个煤矿发生火灾,井下热浪翻滚,
在黑暗的巷道中,
队友因为走错了方向,
不幸牺牲在了井下……
这是肖文儒第一次直面死亡,
牺牲的队友是他亲密无间的战友,
他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
每天朝夕相处。
战友的牺牲,
给他的内心留下了阴影,
然而,短短一年后,
还未从战友牺牲的阴霾中走出的肖文儒
又遭遇了丧亲之痛——
身为刑警的四哥,
因公牺牲,年仅29岁。
母亲坚决反对他继续从事这个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
肖文儒也第一次对是否
继续坚持这份职业产生了动摇。
“怕,怎么会不怕。
经常做梦梦见自己
在救援现场突然坠落……”
可就在他迷茫之际,
一位八十岁老太太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1990年,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
突发井下中央变电站着火事故。
肖文儒立即带领队员深入井下救援,
他们穿过有毒有害气体,
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成功升井后,
有一个老太太见人就问:
哪个是肖队长?
当老太太找到肖文儒时,
立马要给他下跪,
老人哭着对他说:
是你救出了我的儿子!
那时的肖文儒还不到30岁,
那一声谢谢顿时让他悟透了
救援工作的意义,
“如果大家都不干,
那井下被困的那些人怎么办?
那些人背后的家人怎么办?
但总要有人站出来,扛下去!”
逆向而行,向险而奔!
然而,当肖文儒的内心愈发坚定
他就愈发深刻地认识到:
如果没有科学的救援技术、
不仅救不了受困者,
连队友们都将被置于危险之中!
时代楷模肖文儒观后感100字【第四篇】
肖文儒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业38年,他参与700多起事故救援,助力救出1000多名被困人员,用英勇无畏和专业细致守护生命。
今年1月初,山东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矿工被困600米深井下。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救生孔提前两天被打通,井下传回了敲击声。
历时14个昼夜,肖文儒超前预判,沉着指挥,11名矿工安全获救。
井下救援险象环生,从业38年,每一次肖文儒都冲锋在前。
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肖文儒5次下井勘察,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
2017年,辽宁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驻守井下11个小时指挥救援,被困83人全部获救。
肖文儒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参与编写了10万多字的各项救援手册,组织培训了91支国家救援队伍,推动中国矿山救援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在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中,历经14天救援后,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传来消息:当天新发现的1名被困人员和此前有联络的10名幸存被困人员悉数升井,比预期大大提前。
对于这次营救,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如何新发现一名被困者?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在救援现场,记者采访了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救援。在此之前,他已经参加过700多起矿山事故救援,累计营救一千多名被困人员。
生命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
回风井是井下被困人员实现升井的最可行通道。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后,井筒被严重堵塞,虽然改进了清障方法,但打通需要至少15天。
那么,发生了什么,让这条生命救援通道得以突然提前打通?
肖文儒说,此前预计堵塞物厚度约为100米,主要依据是,在距离井口400多米处的“二中段”位置处有一个“井”字架,担心堵塞物大量淤积在这个“井字架”之上。最近清障方法改进后,清障速度大大提升,几天之内向下清理了18米至368米位置。在此位置发现,是附近几根钢管倾斜支撑着上面的堵塞物,而非预期中的“二中段”“井”字架,且在倾斜钢管下方几乎没有堵塞。如此,清理难度就大大降低,救援人员很快完成了清理,打通了这条生命救援通道。实际上,事故救援情况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何以新发现一名被困者?
24日上午,救援人员在距井口546米的“四中段”发现一名被困工人,其身体极度虚弱。11时13分许,这名被困人员成功升井。这是此前已经取得联系的10名幸存被困工人之外,新发现的一名被困人员。他又是被如何发现的呢?
肖文儒说,在发现井筒堵塞实际情况后,我们要求救援人员一边清理淤积物打通升井通路,一边注意在沿途搜索失联人员。在下至“四中段”时,就发现了这位被困工人。他被困这么久依然能活下来,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四中段”地面有积水可供饮用,二是虽然救援人员此前没有联络上他,但贯通的多个钻孔有助于为井下带来新鲜空气。
下一步搜救计划是什么?
24日15时18分许,随着最后一批2名被困人员升井,井下已发现的11名幸存人员全部升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救援结束。
肖文儒说,虽然11名已发现的幸存人员全部升井,但依然有被困人员处于失联状态。对此,矿山救护队员已经下井展开搜救,在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的前提下在井下全力搜索。当前搜救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六中段”已经有积水,井下救援人员需要蹚水作业;另一方面,井下空气并不是很好,救援人员需要穿戴相关自救设备执行任务。
“只要有被困人员没找到,我们就‘逢巷必入’;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肖文儒说。
这次营救到底有多难?
对于这次救援,不少人评价是生命的奇迹、救援的奇迹。那么,这次救援到底有多难?
肖文儒说,这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一方面,被困人员处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同时现场地质情况颇为复杂,钻孔救援难度极高;另一方面,井下涌水也威胁着被困工人的生存环境。
他说,面对有限的救援窗口期,救援指挥部按照多种方案并行的思路开展救援,并且每一个方案都有备选方案,为救援上了“双保险”甚至是“三保险”。例如,为了确保足够的钻机及时到达现场,在未确定调运前,就已安排车载钻机在高速路口待命;为了确保生命维护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在打通三号钻孔后立马安排打通四号钻孔;甚至,如果井下积水淹没“五中段”后10位幸存人员如何转移,对此也准备好了方案……
肖文儒说:“我们是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