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活动方案(案例)设计汇聚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工会活动方案(案例)设计汇聚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一篇】
今年3月30日是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日前,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校认真开展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小学生安全的氛围。
今年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通知要求各校根据本辖区、本学校实际,结合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在安全教育日前后,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范校园伤害等重点,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各学校要综合运用教育信息平台、校讯通、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工具,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办专题展览、组织现场咨询、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校园安全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知识。
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用知识竞答、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5。
3.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健康教育》课本和活动课学过的“自护”知识和急救技术。
2.录音机、“自护”小奖章若干枚、卫生包、盐水、纱布、清凉油、电话机、扇子、毛巾、纯净水、木棍、电线。
三、活动过程。
(一)简介本次活动的意义:为了使我们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为了响应我校创“安全学校”活动,为了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术,我们精心筹备了一台“自护”活动主题班会。
(二)“自护”能力表演和知识竞赛:
事故:郊游途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
处理方法:
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而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
2/5。
2.知识问答。
(1)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
2、小品《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
片断1:
活动课上,老师给大家讲故事《报警》。
片断2:
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救护方法: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片断3:
回到家中,亮亮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抢救方法:
将病人立即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打开门窗,解开衣服的扣子,再给病人喝点醋,最后拨打急救电话“120”。
4.知识问答。
3/5。
(1)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
(3)刚吃过晚饭,亮亮就吵着要爸爸带他去游泳,这样对吗为什么。
5.事故:
一群快乐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碰到一根带电的电线,怎么办呢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保护了自己。
急救办法:
用木棍将触电者挑开。(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的身体,以免传电。)。
(三)结束语。
时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同学们,别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我们戴上“自护”小奖章,迈出通向21世纪的起跑线;记所有的孩子们天天快乐,日日平安。
4/5。
2014、10。
5/5。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二篇】
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以研促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最终达到资源共享。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和归宿,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
2、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
3、教师专题讲座。
4、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反思等。
5、具体为:单周(一个专题讲座、集体看一个课例)双周(集体备一节课、上一节课、评一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备大纲、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实行超前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参与指导,起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资料整理上交乡教导处。
五、活动主题(见附表)。
各村完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研活动主题进行开展。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三篇】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学生非常活跃,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在学生活动中,存在好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力较弱,好动爱玩,活动一展开,学生就纷纷动起来,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然而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借此玩上一阵,活动的实效性不大或根本没有实效性。尤其是我校的学生多数为农村子女,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学习上长期无人监督,久而久之养成了课前不预习,课后少复习,作业马虎,依赖教师讲解的坏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为此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研讨的目标,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二是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三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五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
2、围绕活动主题,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参会教师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进行研讨。
3、学科教研员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小专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实践——专题研讨——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深入调研确立主题。
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学科教学信息,广泛争取一线教师意见,倾听学科教师心声,确定教研主题。
2、确定讲课教师。
指导备课。
活动主题在认真听取教研组的意见后,再经过听课筛选确定研讨会上的讲课人员,明确本次研讨会的相关要求,着重落实课堂教学要突出训练的主题,确保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研讨会的质量。
3、突出主题。
集中研讨。
为了避免研讨流于形式,突出实效性,根据展示课,结合会议主题,反思学科教学,展示课结束后,先由讲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参会教师再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互动研讨。
4、归纳总结。
强化指导。
学科教研员是研讨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参会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颇具实效性的研讨,最后教研员要归纳总结学科教师的意见。结合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对今后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使参会教师带着问题来,载着收获归。
五、参加人员:
六、具体要求:
1、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按要求提前选好听课教师,准时参会。
2、参会教师必须提前熟悉与主题有关的教材内容,保证带着问题听课、研讨。
3、听课教师要及时写出评课讲稿。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专题设置-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能够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辛庄小学。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四篇】
以自身为中心,尝试辨认左右的位置关系。
运用空间方位词,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初步理解左右方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红绸21份、图谱2份、《兔子舞》旋律一曲、活动室左右布置有标志性实物。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一)看图谱说方向。
教师出示一本方向书,请你们边看边说出来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
(二)“听口令做动作”
教师发出“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指令,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二、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一)认识右手。
1.教师请小朋友伸出跟老师一样的手,想一想这只手都能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握笔画画、写字、拿勺吃饭……的这边手就是右手。
(二)戴红绸巾辨左右。
(三)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身体上一左一右的东西。(左耳、右耳;左肩,右肩;……)。
(四)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坐的是谁。
(五)让幼儿说一说活动室的左右各有什么东西。
三、游戏活动,巩固对“左”和“右”的`认识。
(一)游戏1——看图谱做动作。
(二)游戏2——听口令做动作。(摸右耳,摸左耳;摸左眼,摸右眼;拍左肩,插右腰;收回你的右手,伸出左脚点一点;收回你的左脚,用右手摸一摸你的右耳,伸出你的左手拍一拍……)。
四、换位游戏,体验“左”和“右”的相对性。
东西跟刚才右边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发现了什么?
(二)小结:小朋友站的方向不一样,左右两边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我们只要记住,不管方向怎么变,右手的这一边,就是右边。
(三)幼儿向右转一圈,再次让幼儿感知“左”和“右”的相对性。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和来幼儿园的时候可以找一找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然后告诉爸爸和妈妈。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五篇】
一天放学后,张老师把学生送出校门后回教室时,只听几个在教室做值日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着。小江说:“明天郊游我带面包。你呢?”“我带火腿肠、苹果。”小辰得意地说,“我带牛奶,你们要吃什么味的?”小明大声说着„„他们正起劲地说着,见张老师走进教室,讨论戛然而止。张老师笑着问:“你们在说什么呀?能说给我听听吗?”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时,爱玩不爱学习的昊昊怯怯地问:“张老师,明天郊游后写作文吗?”其他学生听了也附和着:“张老师,写作文吗?叫我们写什么呀,这里又没什么好看,就让我们玩玩好了。”学生们见张老师一声不吭,也就乖乖地回家了。学生们走了,张老师独自一人留在教室里沉思着。郊游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悟自然的活力,感受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种种妙处。但是现在的学生感受力普遍下降,很多学生感受不到自然的美,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把郊游当成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把吃、玩当成是郊游的目的。
把郊游当成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把吃、玩当成郊游的目的,这不只是少数学生中的现象,几乎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种。
一、学校教育对学生自然意识的培养不够。
“自然意识”指的是对所有自然生灵的尊重、同情与关爱,里面充满了道德与情感。它的重要性源于当前自然意识教育的狭隘与悬空。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然而传统的文明囿于“人一人”关系为主题的道德观,却忽视了自然界其他生灵的存在。而今天,“人一人”关系早已延伸到整个自然界,甚至包括未发现的宇宙空间。人只是宇宙渺小的一分子,并不能主宰一切。视界的狭隘,进而便是目标与行为的悬空。自然教育学校并不缺少,然而多停留于知识教育的体系,缺少情感与道德的丰盈。学生从其中能学到知识,却疏远了对自然生灵平等的同情与关爱。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虽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去郊游,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要求,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在公园里走一趟或田野里看一看。回校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在这样的教育状态下,学校开展的众多活动,总难以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学生淡漠依旧、浪费依旧、“走马观花”依旧。
二、家长对孩子缺乏感受大自然魅力的教育和引导。
每逢节假日,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外出郊游,想让孩子开阔眼界,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这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事。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郊游回来后,家长让孩子把看到的景物说一说或写一写,孩子无话可说,家长也一筹莫展。这是因为家长在带孩子郊游前,没有考虑好这次郊游的目的,所以在郊游时,大家只是看看、吃吃、玩玩,回来后一无所获。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融人自然,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呢?明确的目标和充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暑假里家长要带孩子去泰山旅游。在旅游前,家长要带着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查一查泰山的概况、泰山上的景点介绍及景点的传说。到了泰山脚下,要让孩子亲自去登一登泰山,亲眼看一看山上的景点,听一听导游的介绍。在途中,一定要鼓励孩子排除万难爬到山顶;到了山顶后,让孩子领略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这样的旅游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可是,有些家长怕孩子爬山太累,自己又不愿陪同孩子一起爬,就让孩子坐缆车上山、下山,孩子虽然游览了泰山,但失去了旅游的意义,留在孩子心中的只有好玩、好看,感受并不深切。
三、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学生难以感受自然的美。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多原来很美的自然景观都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有时,班主任虽有心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但是,真正到了自然中去,学生看见的往往是一条条变味变色的河流、死去的鱼虾、被践踏的草坪、到处飘飞的白色垃圾„„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伤害,有许多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学生感悟不到大自然的美。
方略。
关爱自然、融入自然是教育的应有主题。如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凝聚起对自然生灵的爱与同情呢?唯一的途径是带他们回到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融人大自然。在自然中嬉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和谐与共生。只有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的生命休戚相关时,才会自然而然地与之和谐相处,关心他们的需要和福祉。开展“体验自然”的活动,正是想借助学生对大自然种种体验的强化,提高他们的自然认识和关注能力,从而萌生对生命的敏感与同情。
一、游戏是帮助学生开启心扉、融入自然的良好途径。
个。
游戏一:
蒙上学生的眼,让同学或老师带着走一段有意思的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公园玩“盲径”的游戏:寻找一段有价值的路,然后蒙上眼,用一段绳子引领学生去漫游,听奇怪的声音,闻神奇的气味,找陌生的手感。要求学生们调动全部感官去摸、听、闻。这一游戏,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可以消除以往心中的偏见,强化学生对于自然的感受。树是自然中最常见的生命体。蒙上学生的眼睛,领他们去探索属于他的树,也是非常有趣的。探索时,给他们一些明确的指导,比如“用脸颊轻轻蹭蹭树皮”,“抱拢它”,“猜猜树的年龄比你大吗”,“闻闻叶子”„„完成探索后,把他迂回带到起点(假想穿过小树,跨过地上的木头),然后让他去寻找刚刚亲近过的树。当学生“找到他的树”时,这棵树也许刹那间变成一个难忘的、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生命。
游戏二:
在草坪或是田野的某一地方,选出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然后假装自己就是它,让想象力支配自己去体验万物的存在、活动或感受。可以做一朵蒲公英,自由自在地四处飘荡;也可以做高高树上的嫩叶,在风中摇曳;还可以变成可爱的松鼠蹦蹦跳跳,或者就是一只藏在树洞里冬眠的熊„„“角色扮演”让学生融人自然,体会着各种生命体的喜怒哀乐。当他们全心全意去想象、体会时,就会感悟到,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令人激赏的特质和禀赋。
二、活动是拨动学生敏锐心弦,体验自然的神奇方式。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犹如一只奇妙的万花筒,它可以转出缤纷的色彩和无穷的欢乐。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迷人的世界将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令人目眩。然而,活动的组织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需要巧妙的策划。只有设计精当的活动才可以拨动学生们敏锐的心弦,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一般都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认知规律,从而呈现出一定的流程。同课堂教学一样,体验自然的活动也需一个流水般自然、流畅、循序渐进的进程。所以,我们力求在活动中自然地认识自然。
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趣味盎然的游戏就是最好的开场白。学生们认为新的活动“很有意思”,第一阶段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围成圈玩“蝙蝠和蛾”的游戏。指定5名学生扮演“蛾”,老师或一名学生扮演“蝙蝠”。“蝙蝠”蒙住眼在圈内飞翔,靠“声呐”辨别“蛾”的位置。每次“蝙蝠”高喊“蝙蝠”,“蛾”们就必须回答“蛾”,“蝙蝠”再寻声去抓他们。这个游戏只需进行几分钟,学生们就能玩得非常开心。注意力被吸引后,再进行比较温和、需细细体会的较高层次的游戏,学生们就会表现得迫不及待了。
参与者能找出多少;运用听觉的“声音”游戏,大家选一地方坐下,闭眼握拳,每听到一种声音,就伸出一根手指,聆听两分钟后,轮流描述听到的声音,等等。
“世界上没有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敏感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灵。”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是环境与心灵的完美结合,是与自然交流的神奇方式。这一阶段活动与第.:二阶段相似,但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这里提供了直接、直觉的认知氛围,因而更具震撼力。
树是自然界一种伟大的代言物,它为许多动植物(包括人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营造了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游戏“化身为树”中,教师用精心设计的语言带领学生们去经历树木生长的四季历程。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体会如何长新叶,孕育生机;体会树根如何扎入泥土,树枝如何从树干长出,伸向天空;体会树如何与森林群落——鸟、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通过体验树的生活,学生们会感到超越了自我的狭小空间,可以敞开心胸去接纳、认同其他形式的生命。经历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大自然的所知、所感不会再限于表面,他们认知的触角会扩展到敏感的心灵,形成发自内心的感动,从而与周围世界息息相通。
三、快乐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悟自然魅力的源泉。
快乐是生命的张力,追求快乐更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无论是欢呼雀跃的游戏,还是感同身受的体验,快乐都不可缺少。唤起学生的热情后,教师还须善于接纳,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惊叹都尽量做出回应,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再者,教师还应敏于感受,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的变化,帮学生找到乐趣,也能让体验成为无时不能拥有的享受。春天,教师带着学生满怀欣喜地走进大自然,满眼尽是绿。远处的树木枝叶叠加,显出浓绿的颜色,像是画家饱蘸了颜料涂抹的一般。近处一棵棵柔嫩的柳树伸展着刚长出鹅黄色叶子的枝条,那么让人怜爱。这一切笼罩在雨雾中,显得苍翠欲滴。地面上铺着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像一块绿色的大毡毯似的。夏天,在贝壳满地的海滩上,学生们赤着双脚在奔跑,在欢笑,在歌唱,迎着凉爽的海风听着阵阵涛声,望着蔚蓝的大海,让学生想象海底的景色。这时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很多有趣的情景。
链接。
春天的原野是美丽的,美丽的原野是育人的大课堂。
四月初,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和同学们商量,按惯例该到郊外去踏青了。“噢——”孩子们心花怒放,欢呼雀跃。
到了踏青目的地,山坡下、田埂边、山冈上都是学生活泼跃动的身影。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追蝴蝶,有的在挖野菜,有的在辨认野花,有的在采集标本,有的在用荆条编草帽,有的在用紫藤织小篮,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揉搓新鲜的泥巴„„亲近阳光、亲近春天、亲近自然,原本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坐在弥漫青草和花香的山坡上,瞅着这亲切生动的一幕,体味着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个女同。
学抑扬顿挫的吟诗声,那么清脆,那么婉转,激发起了我创作”的灵感。
“同学们!”大伙儿围了过来,“现在,我提一个建议,在这绿色的原野,我们来一场小小的竞赛好不好?”“好!”同学们跃跃欲试。“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支歌。历史上,诗人们咏春、赞春、绘春的诗句举不胜举。下面我们按小组分四队,进行吟春诗句对抗赛。要求一个队一次背上下两句,其中一句必含一个‘春’字,不许重复。一分钟准备。”同学们眉飞色舞,各就各位。
“开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大家你两句,我一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不到一下子背了二十多组。我第一次为我的学生们惊叹,也第一次为我的学生们骄傲!写日记、做摘抄、办小报、开朗诵会、踏青郊游,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为学生们鼓掌,也为他们喝彩。
——罗光斌.难忘,那次踏青郊游[j).人民教育,1999,(12).。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六篇】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最基本理念,对本班学生按学习基础的高低进行优化组合。
二、分组方法和实施办法
1、每组6名同学,设组长2名,不分正负,轮流作主要责任人,其余为组员,开展学习活动。
2、成立组中组,实施小包干,开展帮扶比、结对子、献爱心学习竞赛活动。
(说明:每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依据学习状况,分成2帮1的帮扶对子“三人行”组内组,展开学习竞赛,同时大组也展开竞赛,比学习态度,比参与程度,比学习效果。
两位组长必须各自直接负责督促两名组员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努力完成学习活动要求,即组长必须负责教会组员,课内没完成的学习任务课下再教,宗旨是教会。)
三、各自职责和活动要求
1、两位组长要做到:
按天轮流负责,待老师安排布置本节课活动任务后,两位组长要密切合作、各有侧重,协助老师组织实施本组的各科学习活动,具体工作有:
(1)安排分配学习任务和交流次序;
(2)管理课堂活动纪律;
(3)督促成员积极参与活动,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4)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批评指导意见和新要求;
(5)在“学习活动风采栏”中实事求是地反馈本组的学习活动参与情况。
2、两位组长还要有团结友爱和奉献精神,甘做幕后英雄,在小组在活动过程中,交流或展示应充分照顾和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努力进步,奋勇争先,在组员板书演算时,组长可在他们身边检查、纠错、辅导,鼓励组员一展风采。
3、所有组员要做到:
(1)服从组长安排;
(2)自觉遵守小组学习活动纪律;
(4)勇于发表、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见解,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4、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有同学应做到:
(1)不说闲话、不嬉笑、不打闹,而要积极踊跃、生龙活虎地参与;
(2)争问抢答,不吞吞吐吐,不耽误大家时间,而要声高音清,干脆利落;
(3)答问展示要努力做到语言流畅、表述准确、有条有理、思路清晰;
(4)学习合作研讨中要敢于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1方案名称、活动地点、时间、参加对象、参加人数、活动方式
2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机构背景 组成小组的背景 小组的理论架构)
3目标(整体目标 子目标 阶段性目标)
4活动内容
5需要的资源(非资金)、资金预算
6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7评估
小组选择活动的六标准
1小组的独特性--备选方案
2成员的需求和问题-最核心
3成员的能力兴趣--读写听说
4小组及其成员目标
5成员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6小组发展阶段
小组方案设计步骤
1确定对象、活动目标
2进行方式及活动的设计
3活动条件
4方案试行
5准备每一次活动的大纲及必须的材料
6备用的活动
7评估
8总结收尾
小组工作的记录和评估
l 记录方式
2叙述式、故事式、过程记录
3摘要记录
记录的内容
l基本信息
2小组活动的状况
3工作者在小组中的表现
4工作者的专业关系和角色
5总结评估
6突发事件、特殊事件
记录的要点
lwho-成员
2what-他们在一起做的事情
3how-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方式
4why-发生及不发生的原因
小组的评估
l成员心得记录表
2小组气氛自我评估表
3小组满意度自我评估表
4小组成员人际关系评估表
5领导效能的成员评估表
例如:
小组活动是教学活动中常见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手段之一。
小组活动发挥的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但要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实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组活动前的准备
1、分组。
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一小组,注意优中弱的搭配,一组中不能只有优生和弱生,他们之间差距太大,讨论活动时,好的唱独角戏,弱生当看客,但活动中允许学生临时调换座次,以便学生能够“类聚”,而畅所欲言,同时也可男女混编,以调节某些争论性话题气氛。
2、明确成员角色责任。
小组内可设有主持人、记录员和报告员(角色一段时间后可调换),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确保每个成员均有发言权,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个人的发言要点,然后交报告员,报告员在记录员和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向本组陈述讨论意见和结果,然后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
3、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应考虑趣味性和拓展性,教师要多角度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做到以有趣、新颖为益,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讲清活动的具体要求、步骤,保证使小组活动高效,不流于形式。
二、活动效果
通过小组活动,能使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过程。
2、通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自己分析、观察、思考,从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3、开展讨论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4、小组活动可让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取得进步。
-->
-->
-->
-->
-->
-->
-->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七篇】
活动目的:
小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在遇到火灾时可能会惊慌失措,不会采取恰当的方法、手段来应付危险情境。因此,对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不仅仅让他们知道一些灾难中的自救、互救知识,更要给他们创设一些灾难来临时的模拟情境,让他们在领悟如何采取正确、恰当的方法进行自救、互救,并在体验中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活动重点:
知道报火警的方法,并牢记火灾中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活动难点:
体会灾害来临时自护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火灾来临时自救、互救知识。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20xx年8月5日凌晨3时左右,惠州市惠城区江北三新北路12号惠州综合福利院儿童部一楼2103房(面积约18平方米)发生一起8名残障儿童因受烟熏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事故。经调查了解,由于近期天气较冷,福利院在晚上将房间门窗紧闭,小孩睡着后被褥掉落到点燃的蚊香上面,造成被褥阴燃(被褥阴燃面积不足一平方米),产生大量浓烟,从而导致8名儿童窒息死亡、同学们,血淋淋的幼小生命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警钟:防火安全,重于泰山、基于此,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我们准备了这次《预防火灾事故》的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同学们拥有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学生议一议。
1、如果着火了,怎么办?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当你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如遇到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如遇到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大火封门无路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求援;火灾袭来时,身处楼上的人员应判清火情,保持镇静,不可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三、发展思维,合作交流。
1、不在容易着火的地方玩火。
2、那些东西容易着火呢?
3、这些东西容易着火,别人不知道怎么办?
4、出示防火标志,让学生说出防火标志的意思。
四、知识竞赛抢答题:
1、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的方法?(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
判断题: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五、总结升华,学以致用。
同学们,通过刚才知识竞赛,看出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课下我们还要积累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常识。其实火灾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希望大家在真正遇到火灾的时候一定要镇静,争分夺秒,想出巧妙的办法,安全脱险。
六、活动延伸。
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回去告诉家里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会活动方案设计【第八篇】
1、4月底在电视台、《报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全市广大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2、在主要镇乡悬挂《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横幅。
3、深入企业宣传“共同约定行动”,督促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到不裁员、不减薪。组织开展技能比赛和“节能减排活动”,动员职工主动献计出力,与企业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共谋发展。
二、强化组织建设。
在积极推进全市工会组建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汶川地震失地农民过渡安置点工会组建工作,大力宣传工会职能职责,及时成立筹备班子,选举产生安置点工会联合会并授牌,明确工会联合会工作职责、近期目标和人员分工。
三、开展慰问活动。
1、拟于4月28日组织全市各级劳模约80人到我市某工业园区进行考察,开展劳模为邛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活动,请有关领导对劳模作慰问讲话。
2、拟于4月26日与上级总工会联合在过渡安置点举办一场大型慰问文艺演出。
四、抓好就业促进。
1、继续抓好我市返乡农民工和企业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力争在4月底前举办一期培训班。
2、拟于4月23日,在南宝山过渡安置点举办一场就业招聘会,届时组织我市10个以上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