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历史论文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最新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历史论文2500字【第一篇】

内容摘要:从音乐风格上看,古典时期——1800年以后钢琴即兴演奏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显著特点,文章分别从古典时期的形状,希勒,约翰·亚当的规则,维也纳古典派,1800年以后的装饰法、终止式、前奏曲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钢琴、即兴演奏、装饰法

一、古典时期

18世纪后期,产生了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种是演奏家重视即兴演奏的技术,另一种是重视古典的简洁性。这是限制演奏的自由,是为了确保正确的演奏,强调标记的重视。海顿、莫扎特、格鲁克等尤其是这样。这个时代的即兴演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乐曲的装饰,二是完全即兴演奏,也有在乐曲中进行部分即兴演奏的情况。以下谈到的即兴演奏时有关既成曲的装饰问题。

1.形状

当时的听众常常期待反复部分有装饰因素,不仅是剧场音乐和室内乐,教会音乐中也通常进行装饰,当时的著名演奏家各有独自的装饰方法。这一方法得到广泛流传。如:塔尔蒂尼的Adagio的17种奏法。

18世纪的作曲家们,只是将作品以不完整的素描状态展现出来,他们恐惧演奏家装饰而改变了乐曲的框架结构。

18世纪装饰法,长音符具有分割成短小音符的含义。装饰法包括广泛地提高表现和所有的手段,就像节奏、速度同样附加所有的变化,也可以见到力度以及辅音的装饰。所有的装饰法为了避免文字道理的反复,为了提高效果而被应用,也是为了提高演奏家的才能。

2.希勒,约翰·亚当的规则

在古典时期中的自由装饰法的规则中,特别是希勒,约翰·亚当的规则最有名。他对于装饰法的即兴演奏在可参见《Anweisung zum musikalisch-zierlichen (1780年)》,他通过八个章节进行分别论述。

3.维也纳古典派

维也纳古典派作曲家中,海顿和莫扎特的装饰法的例子被记录下来。

海顿最有名的使用装饰的声乐曲是1784年演奏的《I1 ritornodi Tobia(1775年)》。莫扎特是事先准备好装饰再进行即兴演奏的,可是这种装饰法受到批判,格鲁克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中最早批判装饰法的人。

海顿是在1760年以后,为了加强中声部开始放弃通奏低音,在弦乐四重奏中开始逐渐表现出限制演奏家的自由,揭示了当时的各种倾向,掀起了古典简洁的倾向。

作曲家为了保全艺术作品,做到详细的标记是通常的事情。维也纳古典时期的伟大作曲家们到达成熟期后,乐谱中显现出细腻的标记。

18世纪,作曲家自身添加的附加音或变化音,是为了避免演奏者一方继续再装饰,多数的作曲家在强调倚音时,将细微的装饰音也同时标记在谱面上,是为了告知演奏家不可自由附加装饰音。

乐曲的倚音在强调较强音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一直沿用了200多年,特别是咏叹调中,舒伯特以及罗西尼的时代与乐谱的演奏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演奏家的再创结果不同。从巴洛克时代到古典时代,倚音成为不可缺少的装饰音。

二、1800年以后

1800年以后,掀起了对于上述这种装饰的批判,旋律领域装饰的细微部分都让给演奏家,所谓演奏,可以说是作曲家熟虑之上的创造性(乐曲的构造和整体的流畅)加上演奏家的想象力(乐曲的润色和变化)一起构成的结果。

可是20世纪到来之际状况急速变化。自由的装饰部分实际上已完全消失,演奏家要严格按照作曲家的意图进行演奏,只是允许解释上的细微差别在演奏上的表现。

1.装饰法

这一时期的装饰法是在惯用的减值、自由减值、线条变奏、插入终止式等即兴演奏的前奏曲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9世纪的倾向是作曲家自身也在逐步强调装饰。在18世纪,演奏者可任意进行装饰。那时,意大利歌剧为了确保听众的兴趣,演唱者常常变化咏叹调的歌唱方式,将旋律线条隐藏在装饰音下方,创造出全新的旋律。19世纪初的10年间,这种装饰法在意大利歌剧中达到最高的顶点。

19世纪初是艺术、社会的变动期,装饰法的规则一直依赖于非确定的规则之上,意大利的歌手以不确定的方法,一直在持续着装饰。但是罗西尼从1813年开始填写装饰标记。这一时期,他的意图表达是被接受的。但是,罗西尼以后的意大利歌剧中泛滥的装饰音已不被重视。威尔第的歌剧中逐步改变这种倾向,很少使用装饰音,逐步变化为戏剧性的美声唱法。

关于德国的装饰,不是演奏家,而是常常依赖于作曲家之手。到了贝多芬时代,演奏者成为乐谱的忠实再现。

19世纪,德国的传统影响了整个欧洲。这个结果比起18世纪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有了很大的区别。

2.终止式

终止式在19世纪前半期,存在于声乐和器乐曲中。延长记号(Fermate)如用于协奏曲中,标记在华彩乐段(Cadenza)开始进入的部分,通常是半终止。除了非常严肃的乐曲以外,允许演奏家添加自己的个性部分。也有用于乐曲结束之前的,可在咏叹调和协奏曲中常常见到,如: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终止式。

18世纪的古典声乐终止式,常常插入经过句,由上主音的颤音结束。可是到了1820年后,作曲家已经开始标记终止式,终止式成为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演唱家们也添加自己的终止式进行演唱。声乐的终止式一直保留到19世纪后半叶,像这种形式是比较任意的。

3.前奏曲

前奏曲的即兴演奏,19世纪开始盛行,特别是在沙龙音乐会中。当时也出版了为写作前奏曲的理论书籍。格雷特里和卡尔科布雷那的著作中,主要是针对非专门音乐训练的演奏者写的键盘和声。这些著作和前奏曲同样,也可应用于自由的即兴演奏中。

前奏曲的写作,在19世纪后半期已经衰退,这是由于与独奏音乐会的气氛不相适应的结果。

4.自由即兴演奏

自由即兴演奏,在19世纪大厅、剧场是重要的独奏场合。一般由听众提示主题,演奏家以即兴演奏的形式进行表现。车尔尼强调:无论任何主题,都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即兴演奏,如,奏鸣曲、柔板、回旋曲、变奏曲、赋格等。

即兴演奏主要是键盘乐器为主,其他乐器也时常进行。另外,也有即兴演奏的重奏的进行。如:肖邦和李斯特用两架钢琴进行即兴演奏。

可是这一即兴演奏,由于作曲家兼演奏家的逐渐减少,很快消减。作为一门技术,掌握即兴演奏的兴趣渐渐消失。虽然通过像达尔贝托以及布索尼钢琴家的努力,保持了一段时间,但只能存在于舞蹈班和风琴所谓栈床艺术遗忘的场所。可是近年来即兴演奏受到重视,即兴演奏只有在爵士领域中一直在创造性地应用和继续着。

历史论文2500字【第二篇】

摘要历史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与特性,被后人认知。可即使是今天我们站在当下的立场着眼之前的历史,有些事情是非功过却也琢磨不清,更不用说古人们的“正在发生”的立场上了。李世民评价魏征的一句话成为当今脍炙人口的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事实真相,更多的价值在于我们对于历史的启发和在探讨中生成的附加价值。不论之前、当下亦或是未来,一些历史总会是刻骨铭心,正如^v^战争后社会的变化,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v^战争清政府抚夷与剿夷社会变化

一、未有之变局

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李鸿章对于当时中国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则表明了当时中国所对峙的列强势力。可贵的是李鸿章他不同于保守的顽固派,他处在当时的阶段却能正确的看待晚晴所处的局势实为不易;他和一些洋务派更不同于顽固派,他们不仅看清了局势还敢于冒险尝试向前迈进开展了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但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他们在当时迈出了这一步实属不易。

清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v^,在^v^战争的前期乃至^v^战争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阶层值得被思考,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闭关锁国”固然有着很大一方面的因素,但是^v^战争开始后即使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人已经认识到和西方列强的各方面差距后,清朝却没有马上实行变革,很大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短短几句话已经总结了清朝士大夫阶层大部分人麻木、迂腐等特点,^v^战争后可以说不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与列强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对比之下,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二、抚夷派和剿夷派

^v^战争前,对于如何对待列强,清政府内部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分为抚夷派和剿夷派,也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随着过程中的各种结果,道光帝也在主站主和间举棋不定,这也使得清政府内部派别争论更为激烈。

在道光帝决心迎战后,却出现用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出不断失城的连锁反应。于是道光帝又倒向主和派一方,虽然中途有官员奋勇抵抗,但是道光帝一意妥协,最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还是签订了《江宁条约》。

在这一过程中,主和派主要凸显的人物是琦善、伊里布、耆英等人,琦善的妥协态度则是建立在他亲身了解到了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后所下的态度,主战派别的官员中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但是不了解英国的官员,而期间道光帝所派不乏像奕山这样虚报奏折而导致对英国预估不实的官员,这些种种因素也导致了道光决策时忽主站,忽主和的不坚定立场。

从^v^战争的过程来看,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十分影响形势的走向,士大夫们在决策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来源于揣摩圣意。其中固然有坚定站在主站或主和的坚定立场的官员,但也不乏与道光帝一样没有坚定决心的官员。如果道光帝坚定决心势必与英国决战至终,侵略者一路遭遇顽强的抵抗,他们也不一定能入侵的如此迅速。假使英国一开始的意图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和平的条件与环境经商,那么清政府的不明确态度也给了英国一个可乘之机。

三、社会变化

^v^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古代史迈入近代史,同时^v^战争也使得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一系列条约,中国直接遭受到的侵犯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司法、关税等主权都开始丧失,传统的经济形态也被冲击。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响,而更加深远的影响和隐患是,清廷为赔偿大额的白银增加的税费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得失,甚至沉重的赋税使他们无力支付。由于康乾盛世,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嘉庆九年(1804年)纂修的《巴陵县志》在讲到该地经济、人口分布和各行各业居民状况时写道:“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农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是佃户,其余百分之四十,则是地主和自耕农。道光中编写的《江阴县志》,叙述该县风俗,说到“农之家十居八九,农无田而佃于人者十居五六”。当时该地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居民是农业人口,而增加赋税会使得大多数的农民积贫积弱。另一方面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会使得许多手工业者或者失业,或者沦为廉价劳动力,^v^战争使得中国多数人口都陷入苦难的状态,也使得清政府陷入失威局面。

在^v^战争后不久,清政府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则属“太平天国”运动。太平运动可以说是^v^战争的产物,其参与运动的多数为农民阶级,源于^v^战争后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太平军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或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使农民有了精神寄托,或许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希望与目标,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动向、举措和号召力都侧面反映了^v^战争后清朝统治下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以一个不可预算的速度发展着,并且这些变化都一点点的成为清朝的隐患。

参考文献:

[1]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王文泉,劉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历史论文1900字【第三篇】

前言:忧患意识作为我国文化中特有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其对于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初中生受到知识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的影响,其虽然能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的接受各类新的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其对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使其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1]。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实现初中生忧患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将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初中学生的忧患意识,促进其健康发展,满足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

1.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

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现状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教育部门与老师进一步明晰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忧患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求与重点环节,进而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了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但是从忧患意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其在进行情感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虽然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必要的解读与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感与责任感[2]。同时通过对欧美以及亚非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念,能够以一个更为良好、更为开放的心态,进行相关学习活动。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责任感教育以及国家意志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都没有将忧患意识教育进行突出,这种教学目标的偏离以及界限划定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缺乏有效连接

初中历史教育的开展以历史教材以及相关知识框架为主要依据,在相关教材内容以及知识框架内,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才能够全面实现学生历史思维与价值观的科学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难找到相关切入点,进行忧患意识教学工作。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相关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讲起,帮助学生理清1945年全面^v^,以及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雄任务以及著名战役,通过相关视频以及资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但是却很难进行忧患意识的讲解,即便是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引导,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使得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工作无法进行连接。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才使得现阶段我国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中,忧患意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

2.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明确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忧患教育的质量。

历史课堂实践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针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的情况,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应对策略,将其作为课堂知识传授以及考察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得其逐步形成忧患意识,进而实现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我国古代史中奴隶制以及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遗迹以及文物的说明,使得学生培养起优越感以及自豪感,同时通过对一些暴政以及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的介绍,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居安思危,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

历史课外延伸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为了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有机结合,需要以课外延伸为突破口,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体展览、班报设计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结语忧患意识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对于推动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高效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忧患意识教育开展的质量与水平,文章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入手,明确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有序开展,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历史论文6100字【第四篇】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现代化;经济体制;文化

价值观念是社会观念的灵魂和核心。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人和群体、阶级的社会评价与社会理想。文化价值观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于作为客体的主客观世界以及彼此关系的评价而形成总的观点。文化价值观念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真正成为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社会的意识,它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多地作用于社会,甚至成为一定社会的精神导向。

一、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严重地落后于实践的要求和时代的步伐

1、从时间上看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一次^v^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千年之变局”,需要当时的统治阶级对这一切变化做出敏锐的反映,理性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体来说,表现的是迟钝、愚昧和夜郎自大。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仍旧是旧的封建文化价值观。旧思想的延续使中国社会在此后的20年中没有产生任何进展。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出现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价值观依然守旧。洋务运动三十余年的光阴,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没有任何新的进展,在实践中也遇到无法克服的种种矛盾。

如果把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的演进过程放入世界历史进程中,以日本为参照,中国新思想落后于社会实践的特点尤为突出。日本与中国在近代的遭遇极为相似,日本于1853年3月第一次遭受美国的侵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这比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晚13年,日本于1868年开始进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明治维新”,而中国于1898才开始进行内容相同的“”。且不说两国变法的结局不同,单从时间上看,中国遭受侵略要比日本早的多,遭受侵略的程度比日本深的多,中国的社会实际更迫切需要新思想的指导,而相同内容的新思想的出现比日本晚的多。新思想出现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社会改革步伐的落后,社会发展的缓慢。更为重要的是,新思想及改革的滞后,必将丧失许多开展现代化的有利时机与条件,导致社会改革的失败。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费正清说:一个处于衰败之中的^v^,越是将改革与现代化的启动往后推,他自己就越没有力量做这件事。

2、从作用来看中国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

中国近代史上新的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任何一个社会出现的新思想与其指导下的实践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历史上的中国在这方面的反差尤为突出。以兴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富国强兵目的破产。尔后出现的轰轰烈烈的“”仅存在103天,唯有京师大学堂的成果被保存下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远远没有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终目的。中国出现的社会改良运动和革命,不仅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相反20世纪初的中国依然是军阀混战。在回顾当时的情况时写道:“多少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下去,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1)。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社会改革或革命都收效甚微。中国近代社会改革和改良呈现出按部就班的递进式,虽然可以避免因改革步骤过大而激化矛盾,但这种递进式的改革也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与日本相比较,日本不仅表现在新思想出现的周期短,而且,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第一次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明治维新”,不仅在内容上超出中国同时期的“洋务运动”,并且一举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相比之下,更可以看出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实践作用的有限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价值观演变的标准及趋向

中国现代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边缘化。作为适应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于现时代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适应现代化或促进现代化的因素,我们要继承其精华,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资本主义文化,我们也要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因为这些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其先进性自不待言。但是,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高枕无忧,也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自觉地保持其先进性。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其经济、政治因素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得发挥,在同资本主义文化的较量中呈现出守势。所以,社会主义文化也面临着再发展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转型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文化也要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合理成分,这就需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现代化。

资本主义产生及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初见端倪,几个世纪以来,它冲出欧洲,逐步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今世界生活的最普遍现象。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共同现象。

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转型要以现代化作为标准,并不是我们今天才认识到的。^v^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文化之争中,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明朗了。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之争,参加辩论者要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进而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构建方向;要么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主张以西方文化为构建方向。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两种观点关于中国未来文化的构建并没有跳出这两个方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又一次掀起“中国文化本位论”和“西化论”之争,这一次争论在构建中国未来文化的方向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场争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文化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概念来取代“西化”、“中国化”等概念。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争论是二十年代争论的继续和扩大,从“东方化”引出中国本位观点,从“西化”引出“现代化”的观点,表明思想界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道路在逐步深化。这里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与后来西方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现代化“表示,一般人己渐觉得以前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近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2)。我们的前人在中西文化之争中,逐步摸索到文化价值观转型的标准,这就是现代化。实践证明这个标准是正确的。

现代化这个标准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是和现代化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8世纪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期的第二轮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紧密的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波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的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必然要体现出现代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要体现出先进性,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反映世界潮流。社会主价值观要赢得与其他文化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上的一切进文明。而现代化就是先进文明的载体和集中体现。用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价值观转型的标准,更能体现文化价值观构建的内涵。

当然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是现代化价值观的基础和起点,离开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过去常认为要么是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要么是阻碍现代化的进程。通过长时间实践,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方面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有些方面促进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地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根源,而且因为它的许多因素,包括进步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之中,否认它们的存在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把他们排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是不可能的。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过去,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存在。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前提。

我们要历史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得到增添和发展,例如,两汉时期的文化就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想有很大不同,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作用并不一致。在它欣欣向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时,能够对世界文化予以积极的响应,也能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接受外来合理的因素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他走向衰落、落后并受到其他文化冲击时,又有排外的态度,这时它的封闭性、保守型也就表现的特别突出。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也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既避免了的观点同时也克服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

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主动的姿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不同的文化正在融合和碰撞。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把握主动权,不能消极地等待传统文化的自生自灭。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治国安邦、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实践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的宝贵财富。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积极地予以扶持,使其成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待传统文化的糟粕,我们要坚决地抛弃。对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的进程没有阻碍和促进作用的因素我们要积极地赋予时代的内涵,促使其转型和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二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党的十四大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领域所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v^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从范围上讲,是指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从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来说的。

经济体制转轨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石是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推翻了腐朽、反动的上层建筑。但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有意识地排斥商品经济,导致的后果不是产品经济的出现,而是低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的复活。党的十三大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种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的是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手工、半手工的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相反,倒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占据了一定地位。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文化现象。市场经济所呼唤和创造的文化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等精神②法治精神③自由精神④法律精神⑤务实精神⑥冒险精神⑦开拓精神⑧创新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作为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中国国民所缺少的。

当然,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同时,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诸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我们国家所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结合起来是它的最大特点。在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四个字,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是起着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机遇是市场经济将会带来新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有利于冲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束缚,而挑战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消极价值观念将会导致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取向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l)文化价值观取向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它必然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理想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主流的价值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文化。所以,集体主义是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当代的主旋律,是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本精神支柱。

(2)文化价值观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市场经济在其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与机制,这是全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反映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如产权清晰、公平竞争、法律基础、开拓进取、效率优先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价值观必须注意吸收这些人类社已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赶超发展。当前,特别要树立公平、公正、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地映了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和交换当事人的基本关系。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生存、享受、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诸如择业、教育训练、参与民主管理、以致参政的机会,等等。这种机会平等不承认任何的种族差别,不承认性别、年龄、血统、门第、封建宗法等级的差别和特权,只承认劳动者自身能力努力程度的差别。这种机会平等与效率优先原则是相适应的。因此,它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观的基本趋向。

(3)文化价值观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社会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并兼顾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以及阻止扭曲人们价值的做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第225页

(3)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历史学科论文【第五篇】

近年来,江苏卷较重视各种史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里都有体现,迫切需要我们师生一起重视各种史观概念。最基本的史观,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史观的基本内涵。其次,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史观来研究历史问题,使其能准确、熟练、科学地运用各种史观来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的第2问:“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此题是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亮点之一,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尤其体现在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此题要求学生对“王韬课士的近代性”进行论证,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学科素养。比如:历史诠释和论证能力。解答时,学生需要分析题目,然后从考试选拔的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出“王韬课士”所具有的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驾驭这道题的要素之一,就是能真正掌握近代化史观的内涵,不是简单地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三个角度来诠释“近代化”史观的内涵。

二、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能力的提升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即是史料学。”西方兰克学派认同“: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胡适曾讲过:研究历史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的命制上多以各类历史图片、文物、学者观点、漫画、表格、社会生活场景等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20道选择题都是采用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如选择题第6题社会生活场景、第11题历史图片、第15题表格题、第17题是学者观点等,几乎没有一题不是通过新情境来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此类选择题既感觉有新鲜感,但又有感觉到有难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答此类题目的准确率呢?笔者认为需要在历史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增大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力染课堂,感知升华———情感的渗透

48 3009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