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鲁迅先生的简介1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起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他的作品最多。所以,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笔者就此谈两点意见。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 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 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 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 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9)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祝福》)

例(7)中的“伶俐”是聪明、灵活的意思,怎么能修饰“皮毛”呢?例(8)显然缺乏宾语中心词,应该在“奇怪”后加“现象”一词方可通顺。例(9)读来别扭,“一见”的宾语应是“眼”而不是“我的”,应该把“眼”移到“我的”后面。

当然,鲁

迅的作品,写于现代阿拉文库兴起之初,语言文字尚未规范,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现象,本不应该苛求于他。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向学生指出这些不规范的地方,并且应当向学生讲清这是特定时期的现象,不必学习和模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5篇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是来自于山草香的鲁迅先生的简介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鲁迅先生的简介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巨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联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西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外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承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制≮≯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制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鲁迅先生的简介3

关键词:写作背景;回归童真;环境描写

不少学生怕学鲁迅的文章,认为读起来拗口,又难以理解。其实,教师对这部分课文的教学要抓住一些要领。

一、详细介绍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的主要创作时代距今已七八十年。而初中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教授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应把当时的社会状况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体会鲁迅当时的写作心情,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情绪再去品读课文,学生对作品的内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充满了鲁迅的唯物主义观点,充满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以此作为题目?当时的中国处在一种什么样状况下?不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国土日益沦丧。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气氛笼罩在部分国人的心头。当时的资产阶级在《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自信力,为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在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较为详细的掌握,便能深深体会鲁迅先生那时的悲愤、那时的自信。对于《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也应如此。鲁迅先生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的文章皆是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品读鲁迅,首先要品读那个年代。

二、引导学生回归童真

作为一代文豪,鲁迅的不少作品却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初中生刚刚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时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在鲁迅部分篇目的教学中,教师不妨让时光倒流,让学生重温难忘的童年,与鲁迅先生共同品味童年的喜怒哀乐。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同样追忆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美好时光,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写到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让自己去看戏时,“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要让学生理解少年鲁迅此时的感受,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有学生回忆说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自己苦苦盼了一星期,却在去的前一天发高烧。春游那天,自己躺在床上,脑子里尽是同学们在野外嬉戏的情景。我适时点拨:你说得很好,那时的鲁迅也“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正所谓追忆往事,感同身受。

三、注重作品的环境描写

在对鲁迅文章的教学中,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可忽视。正是这些环境描写,透出作者的心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如,《风筝》开篇写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读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惊异”“悲哀”从何而来?这段环境描写透露给我们哪些信息?带着这两个疑问读完全文,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作者用了铺垫的手法,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同时,把情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灰黑色的秃树枝”给人一种消极压抑的感觉。鲁迅通过对这种色彩的描写,向我们传达了自己的真实情绪。开篇的环境描写,衬托了鲁迅的真实心境。“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说明作者对童年的这件事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再来看看《社戏》中的环境描写,“月夜行船”这一部分尤为精彩。这段环境描写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汽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穿插着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还有几个动词(“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的“跑”照应本段的“飞”,表现了船行之快,“踊跃的铁的兽脊”的“踊跃”给人以强烈的动态),再配合人物的心理感受(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更使这一段洋溢着热烈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作为经典篇目,鲁迅先生的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经典一定精彩,但不一定深奥。只要教师为学生找到开启经典的钥匙,紧扣要领,让学生慢慢品味,学生定能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鲁迅先生的简介范文4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王锡荣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他最近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时发现大文豪鲁迅其实也非常关注和热爱自然科学。鲁迅一生都在从事科学启蒙工作,希望通过介绍科学知识,启发国人正确认识世界、认知自己。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写过和翻译过的科学论著不下数十种,涉及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

据王锡荣介绍,还在童年时期,鲁迅就喜爱有关草木虫鱼的自然科学读物;而系统地接触自然科学知识,则是在进入南京的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之后。在学堂里,他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感到“非常新鲜”。据记载,那时候中国已经引进介绍了达尔文的《天演论》,鲁迅特地在假日赶到城南买回来,如饥似渴地学习。直到很多年以后,鲁迅依然能背诵它的一些段落。

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鲁迅总是及时地把世界上最新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人。1902年,鲁迅前往日本留学,第二年便根据日文译本转译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两部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这一时期,鲁迅还亲自写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而有感于中国矿产丰富、国人却知之有限,鲁迅与同窗顾琅合作编著了《中国矿产志》。该书详尽地介绍了中国18个省份的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另附录《中国矿产全图》,书后有《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这本书不仅让当时的国人了解了祖国的富饶矿产,同时也呼吁同胞们抵御列强对国家资源的觊觎和掠夺。《中国矿产志》出版后,被当时的教育部门推荐为“国民必读书”和“中学堂参考书”。至1912年10月,6年间再版了4次。

鲁迅十分重视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启迪学生,把它作为“立人之要”。1909年,中国还处在清朝末年,他就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开设《化学》与《生理卫生》课程。学堂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现尚保存完好的《生理学讲义》长达儿万字,共248页,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学、解剖学和卫生保健的知识。讲义中还附有鲁迅自绘的插图72幅,附表5个,末附14项实验,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生理卫生学讲义之一。

王锡荣透露,鲁迅教生理学时,曾应学生的要求,加讲生殖系统的内容,这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鲁迅却很坦然。上课前,他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他讲授的时候,不许笑。他曾对同事说:“在这些时候,‘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的人态度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破坏了。”

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5

宋时娟女士的文章,披露了尘封已久的为已故孙中山举行基督教祈祷礼这一历史细节的真相,写得原原本本,有根有据,详尽可读。我在退休前读过两遍的《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版),有两处提到为孙中山举行的基督教祈祷礼,可惜邵氏日记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读此书,也忽略了基督教祈祷礼这一重要历史细节。读了宋女士的文章,随即从书架取下邵氏日记,找出以下两条史料:

“(3月17日)午后鲍罗廷因孙科等主张于十九移灵之期,为 孙 公在协和医院教堂举行耶教祈祷礼,与孙科等抗议甚烈。”(第132页)

“(3月19日上午)十时顷 孙公灵榇自协和医院至礼堂,由家族等举行耶稣教祈祷式。十一时后,灵榇由协和医院行经东长安街向中央公园进发。”(第133页)

第一条史料已为宋女士所征引。我由宋女士的文章及飞德先生的《编余琐谈》想到,要弄清、说清长期被刻意回避、隐瞒、否认的历史细节,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里附带说一下,史料价值很高的邵氏日记只印了2000册,有人跑了南京的几家图书馆,包括南京最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借到。不知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没有可能重印此书(差错较多,须一一订正)。

读了石湾学友的文章,感触甚深。主要一点是:不但鲁迅的著作影响深远,而且他骂人的话也影响深远。鲁迅骂梅兰芳,殃及池鱼,几十年后,在“”中,中国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庚因为在1959年吸收梅兰芳入党,遭到批判。鲁迅骂顾颉刚骂得很凶,骂他“红鼻”“梅毒菌”等等。顾颉刚在“”中被批斗,并被罚每天早晨到所在单位扫地一小时(扫了一个月,当时已年逾七旬)。日记被抄走,作为“罪证”。住房被迫让出三间,供三户人家居住。他遭此厄难,原因之一是被鲁迅骂过(也许是为缓和关系,当年顾颉刚曾登门拜访鲁迅,被鲁迅轰了出去)。

陈漱渝先生是研究鲁迅的著名专家,深知为鲁迅立传的甘苦。他在文章里谈到了鲁迅到西安讲学。《蒋廷黻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11年3月版)对此事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蒋氏在书中说,“1925年(应为1924年)春,陕西省省长刘镇华派代表至平津,聘请著名学者暑期到西北大学演讲。与我同行的尚有16名学者……在西北大学夏令营演讲是很辛苦的。那儿的学生比平津的年纪大,像人面狮身似的坐在教室里,他们太没有礼貌,不是喧闹就是打盹。”(第118页)演讲人中有鲁迅,他出版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他在西安所讲的仍为他那本书中的旧套。……他和我们相处不仅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有点胆怯。……人们绝不会料到他居然是一个文学与政治纷争中的重要人物。”(第119页)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征引史料很多,都是大段古文,]有相当古文功底的人读起来会感到困难。胡适曾批评鲁迅这本书评论太少,鲁迅表示接受。1923年12月28日,他在给胡适的信中说:“论断太少,诚如所言。”鲁迅在西安讲《中国小说史略》,那些学员未必能听得懂,未必接受得了。鲁迅这次讲学共计12小时,得到的报酬是讲课费及川资300元大洋。

48 623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