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励志故事(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创业励志故事(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创业励志小故事【第一篇】

开错窗户

温暖提示:创业的道路很多,就好像有很多的窗户一样可以打开选择,但是如果你开错了,就会看见不想看的风景,结果也会不好,或者你会失落,但是只要你重新选择打开另一扇,或者风景就不一样,选择很重要,创业不要气馁,要学会变通,人生而不完美,人生也不会尽善尽美,人生面临诸多的选择。不断打开,总会有一扇窗户是对的那一个。

故事:一个小女孩打开了窗户,看见了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埋葬的一幕,不禁潸然泪下。这时爷爷走过来,把这扇窗子关上了,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子,女孩看见了美丽的风景,不一会就忘记了悲伤,开心的笑了起来。爷爷 托住女孩的下巴:你只是开错了窗户。

创业励志小故事【第二篇】

张果喜出生在江西省,由于家庭原因,他在少年时期就在木工车间当学徒工。小工学成后,他所在的厂,却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濒临倒闭。结果,他所在的木工车间不得不从厂里剥离出来,单独成立木器厂: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

可是开始的对候接不到几单挣钱的活,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张果喜就和他的伙伴,闯进了大上海。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在第一百货公司的屋檐下打盹。在九江路他们发现了一种樟木的雕花套箱,工艺精美,还知道了每件套箱的收购价是300元,他们决定接下这批货。张果喜带他的伙伴先在上海艺术雕刻厂学了一个星期的木雕技术,不仅把看到的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临走时,还从上海艺术雕刻厂的废纸堆里,拣回了几张雕花图样。几经努力之后,张果喜生产的“云龙套箱”,轰动了1974年广交会;1979年秋天,张果喜二闯大上海时,又看中了专门出口日本的高档工艺品——佛龛。由于佛龛工艺要求太高,在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的情况下,张果喜却签了合同,带着样品回到工厂,一连20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取得了成功。

到了1981年的时候,他们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就超过了100万日元!张国喜就是从他熟悉的木工行业开始创业历程的。我们在打工修炼的过程中,就是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吸取有益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必将受益无穷。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不够谦虚就意味着自满、高傲,自满、高傲的大脑是不会吸收进新的知识的。

一个人被举得越高,就摔得越惨,而一个人自己把自己举得过高,摔下来更不会好过。俗话说,十只手指各有长短。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个人看清自己的长处,抓住长处突破自己,才能更好地坚定发展的信心,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只有看清自己的短处,才能够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这里所说的取长补短不是指单纯的把别人长处拿过来就用,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样一句话,他用在那个客户身上就会拿到订单,而你把同样一句话用在另一个客户身上就可能被拒之门外。要把别人长处的精妙之处学过来,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果我们时时处处只看见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不足,甚至是用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不足相比,那我们就会固步自封,不但不会有新的优点,甚至连现有的优点也会成为不足。

创业励志小故事【第三篇】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温馨提示: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创业励志小故事【第四篇】

1984年,两个大学生在北京大学32号楼232宿舍畅谈“愿望”。一个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另一个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保时捷轿车。”

25年过去了。20xx年12月,这两个同学在北京大学相聚。他们现在拥有的财富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初的“愿望”——想要“永久牌自行车”的是俞敏洪,如今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想要“保时捷轿车”的是周华,如今是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总裁。

从不断“归零”开始

18年前,曾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外交官的周华,放弃了在大使馆从事了3年多的工作,从外送比萨饼开始了在澳大利亚的创业历程。

1991年,周华与妻子何小叶怀揣着4000澳元移民澳大利亚。

刚到澳大利亚时,周华去面试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因没有“当地经验”而失败。后来,他申请到一份为一家比萨饼店送外卖的工作,他还“带着极大的热情”负责关店门和擦洗地板的工作。晚上送比萨饼,白天去挨家挨户地敲门卖货,他每天至少要敲200户人家的门。

“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在外交场合被称为‘阁下’的人,现在却在大街上挨户敲门卖货,可是这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周华说,“不管被拒绝多少次,永远去敲下一道门。”

改变了思维,就改变了人生。从1991年起,在接下来的7年间,周华做过保险生意,做过各种小本生意,生活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他认为这种生活并不“理想”。于是,他一次次地放弃。

“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就该考虑要么在做事方式上、要么在渠道上有所改变,但永远不能放弃你的梦想。”

把每天的工作当成追求梦想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把每一天的工作当成追求梦想的一部分,那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有意思得多。”在周华的发展道路上,梦想一直都是远方的灯塔,坚定而清晰地指引着他。经过7年的打拼,他并没有因为小有成就而满足。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华受到了曾经一起做保险生意的一位同事的启发,开始涉足房地产生意。他的这位朋友因做房地产销售生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拥有了25套投资商品房,并凭借出售这些房产成为百万富翁。他开始意识到以前的路走错了,于是又一次“归零”。他放弃了年薪上百万澳元的工作再次创业,在20xx年10月成立了澳帝集团悉尼分部,经过3年的努力,澳帝集团的销售额达到15亿澳元。

20xx年7月,周华又放弃了澳帝集团旗下所有其他公司的股份,创立了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在过去的几年里,亚太集团向数千名投资者推荐了价值数十亿澳元的房产。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仍选择不断放弃,周华在不断刷新创业的“履历”。善于追求梦想的周华也为他的亚太集团设立了一连串的“梦想”,其中“亚太梦想”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慈善回馈社会,帮助普通人成功和致富。

人生最大的风险是不冒任何风险

“很多人回避风险,而成功人士则会分析风险。”周华说,善于分析风险并拥有驾驭风险的能力使他在创业路上稳步前进。

20xx年12月14日,寒风刺骨。为了听周华给北京大学学生作的励志报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阳光报告厅座无虚席。周华诚恳地对大学生们说:“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是出类拔萃的,顶尖的,社会都会向你致敬。”“目标一旦设定,你若是认真的,就要想方设法去实现,只要是你能想到而又坚信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将来如何挣钱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要挣多少钱,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如果你自己不定,别人就要给你决定了。”周华说。

周华意识到,传统教育形式固然很重要,但对年轻人在领导风范、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赚钱与投资方面的培养还略有不足。为青年人提供创业教育,成为周华的另一个目标,他希望带领更多的中国青年成为企业家,为更多的同胞提供创业机会。

如今,俞敏洪和周华在大学时代的愿望早已“提前超额”实现。俞敏洪拥有的资产早已不知道可以买多少辆自行车,而周华也开着崭新的宾利,在悉尼大街上行驶。20xx年相聚,他们又开始谈论新的“梦想”——创办一个成功学院,俞敏洪负责培训语言,周华负责教授成功的方法。

我们期待着这个大胆的梦想也能“提前”实现。

48 484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