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形势分析(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农业经济形势分析(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1

县委农村工作部

__年1—9月份,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线,突出抓好农业基础建设、主导产业建设两个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据初步统计,1—9月份,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元、家庭经营收入元、财产性收入元、转移性收入元,同比分别增长%、%、%、%。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主要指标稳中有增。

1、粮油生产。落实早稻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长万亩,增幅为%。早稻单产340公斤/亩,比去年342公斤/亩略减;实际完成一季稻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减少万亩,目前禾苗长势较好;完成晚稻播种面积万亩。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0万吨。今年油菜收获面积万亩,总产万吨,较去年增幅为%。目前我县油菜已育苗万亩,确保了明年育苗移栽面积在10万亩以上。 我县现有茶园面积万亩,采摘面积万亩,据统计共产茶叶4200吨,产值5350万元,春茶由于气候等原因产量减少,但今年茶叶销售形势比去年要好,各类茶销价上涨10%以上,因此全县春茶产值略有增加。完成蔬菜种植面积万亩,受今年雨水较多影响,蔬菜生产呈现量减、价升、效益较好的态势,产量万吨,实现产值21240万元。

2、畜禽生产。1-9月份,全县生猪发展、出栏、存栏分别为万头、万头、 万头,存栏母猪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牛、羊、蛋产品、水产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

3、林业生产。1-9月份,全县竹木胶板企业运行132家,实现产值亿元,其中竹业产值为亿元,收缴育林基金680万元,代征地税217万元。完成造林 万亩,实施幼林抚育1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在桃花江林场、禁牌、桃花江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实施毛竹低改2万亩,全面完成市下达任务。

4、水利建设。重点工程。桃花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小农水项目、渠系建筑物改造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县已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7座、山塘整修850口、渠道防渗360公里,维修改造电排电灌190处,资江河道疏滩阻洪砂堆15万方,完成安全饮水工程27处。救灾补损工作。今年1月1日至8月22日,我县累计降雨1331mm,比历年同期偏多8%,特别是进入汛期后经历12次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据统计,全县损坏水利设施4000多处、小型水库33座、堤防1000米、河堤千米、水闸160处、灌溉渠道千米,冲毁塘坝578处,紧急转移群众12万人。通过召开抗灾救灾会议,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积极组织生产自救,目前已修复水库16座、山塘110口、干渠60多千米、受损河坝45座、电排机埠4处。资江河道整治工作。全市资江河道和砂石场整治工作会议后,全县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对非法砂石场和挖砂船只进行了集中整治,到6月底止,大部分非法采砂场和挖砂船只已靠岸停止作业。7月4日,组织了首次资江河道砂石采矿权拍卖。

5、农机生产。前三季度,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同比增长8%。拥有各型农机具10520台(套),同比增长%。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2%。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1、示范片建设初出成效。示范片今年计划完成九大工程建设,目前4000亩竹林低改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株木潭农科园东侧河渠维修改造工程全面竣工、“穿衣戴帽”和美化靓化工程进展较快,绿化带工程已全面动工。签订流转合同600亩,新桃缘第三期工程已全面启动。桃益一级公路沿线凉席加工退出和园区建设工作有力推进,沿线58家凉席加工企业已退出益桃公路视线以外,两个园区均已开工建设,可望在月底入园生产。

2、示范村建设纵深推进。制定下发了《桃江县20__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目标考核细则》。4月份和6月份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和示范村驻村工作组组长会议。县主要领导十分关注新农村建设,县委书记黄进良就后盾单位帮扶资金作出了专门批示,县新农村办下发了专门文件,将于近期对20个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一次工作督查。

3、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安排,明确了县级领导办点经费的50%用于乡村清洁工程的“以奖”,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围绕“四创”活动,重点解决20个新农村示范村,桃益、桃沾、桃灰公路两侧的材料堆放、垃圾清运、乱停乱靠、沟渠淤塞等问题,对15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和50%面上村进行环境整治和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1、“一事一议”成效显著。从7月份开始,县综改办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五到基层”活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近农民群众,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办实事,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一线工作法”。从8月上旬开始,对全县15个乡镇232个项目村的“一事一议”项目程序、项目预算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查和现场察看。

2、国家绿色能源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积极配合县发改局做好了国家绿色能源县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县能源办编制了《20__-2020年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6月份“桃江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更名为“桃江县农村生态能源局”,成为益阳市第一个农村生态能源局。

3、农业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防汛工作取得阶段胜利。面对上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现了“不垮一库一坝,无人员伤亡”的目标。二是动物防疫工作毫不放松。我县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强化疫情监控,扎实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目前为止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位。从9月20日起,已启动全县森林防火特护期,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总方针,以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特大森林火灾为总目标,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走向分析

今年我县早稻生产因气候原因导致单产略有下降,但总产因面积增加不会减少。全县实际完成一季稻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减少万亩,目前禾苗长势较好。晚稻秧苗足实,可望完成晚稻面积万亩。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0万吨。生猪生产总量保持稳定,但养殖效益出现波动。但7月后价格逐步回升。最近这段时间,生猪价格在13-14元/公斤之间波动,保证了生猪生产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面对周边严峻疫情防控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全县未发生一起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些散发疑似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和扑灭。

客观分析今年农业农村经济走向,有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好。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下半年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收入势必有所增加。二是价格稳。粮价因农资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加大等因素影响,预计早稻开秤收购价格将稳中走高,整体农产品价格除生猪外都有所上涨。三是工价高。农民工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有利于农民增收。不利因素也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今年杂交稻种子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据大户反映,土地租金、人工工资、农机维修费用等生产成本也有所增加。二是气候条件不利。由于上半年降雨量较大,全县大量的围山渠道和一些承担重大灌溉任务的拦河坝被洪水冲毁,这些工程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三是市场风险承受能力不强。受全国生猪大市场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且上半年生猪的平均收购价格一直下滑,养殖户基本处于亏本状态,补栏的积极性下降。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大。

三、下阶段工作目标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猪生产,确保粮食大县、生猪大县建设目标不动摇。

进一步加强生产指导和工作督查力度,确保晚稻播种面积落实,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尽快制定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和生猪产业发展。同时,认真抓好农口立项争资及项目工程实施,搞好项目衔接和申报,为实现全年农口系统立项争资目标而努力。

(二)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目标不动摇。

成立桃江县整合涉农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新增粮食产能县建设三个平台,抓好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申报等环节。认真完成“一事一议”、新农村达标、能源项目建设任务。

(三)着力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确保农村稳定发展目标不动摇。

认真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构建完善的防汛预案和责任体系,完善防汛抗旱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狠抓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和松材线虫病等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动植物防疫安全。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提高农机安全工作水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5篇农业经济形势分析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农业行情分析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2

一、充分肯定上半年全县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总体上看,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的很好,城乡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非常鼓舞的,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思路清。各乡镇、部门围绕市、县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立足实际,科学决策,认真谋划年度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二是任务实。今年年初,我们下发了十个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乡镇、部门又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行了领导包挂项目、企业、新农村示范点制度。对重点工作实行了一月一安排,一季度一督查的办法,从而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了实处。三是干劲足。各乡镇、各部门攻坚克难,大力弘扬“*精神”,争着干活、比着干事,“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的局面初步形成。同时,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许多村组农户积极参与“一事一议”,出工出钱铺筑油路,改造居民点,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四是效果好。绝大部分乡镇、部门创出了自己的典型,打造了自己的亮点,干出了自己的特色,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在推动全局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客观分析上半年经济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从工作成效上看:一是项目小、项目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固定资产投资欠账较多。最近,市上对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从通报情况看,我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1933万元,同比增长只有%,增长速度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也与我们抓基础工作的力度有关系,一些乡镇领导对固定资产投资重视不够,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是导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层次浅,农民增收的空间仍然狭小。现在我们的个别乡镇结构调整仍然处在作物“种多”和“种少”的层面上,而不是围着效益调,在高效产业的培育上没有突破性进展。三是一些突出问题解决不够彻底。特别是一些涉及土地、移民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影响稳定的隐患还是存在的,需要高度重视,及早着手做好相关工作。四是有些工程质量不高。一些乡村组硬化的路面没有几天就脱皮,栽下的树不及时灌水,成活率也不高。从工作作风上看:一是落实工作的力度不一,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推进工作的魄力不一。部分干部遇到事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畏难情绪大。三是谋划工作的能力不一,部分干部找不到工作的突破点,存在没事干的现象。四是“吃透”本职工作的程度不一,部分干部对分管的业务不熟悉,基本情况掌握不清楚,找不到影响推进工作的症结,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办法。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要抓好十个安排《意见》和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目前,上半年城乡农村经济观摩活动已经结束,观摩结束不是工作结束,下一步要认真对照责任书进行清理,对欠下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抓紧补上,确保工作全面推进。

二要抓好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目前,年初确定重点工业项目,有个别的还没有开工。希望包挂领导和牵头部门切实发挥作用,经常到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经常和项目业主联系沟通,督促项目业主搞好建设。责任部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有些实在不能开工的项目,要积极寻找新的项目进行替换。对金属硅、铜杆拉丝、商贸城、房地产开发等一些意向比较明确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把意向性项目变为合同项目,合同项目变为“落地”项目。要抓好项目环保和安全生产。环保部门要主动服务,做到项目建到那里,环保就要跟踪到哪里,要和招商、中小企业等部门主动联系,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同时,对乱采砂、乱挖土等问题要加强管理,严肃查处。

三要抓好农民增收的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田间管理保增收。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搞好棉花的防虫、防灾等工作,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确保棉花丰产增收。二是抓好农产品销售保增收。加大为农服务力度,搞好信息引导,帮助农民搞好孜然、番茄等农作物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抓好草畜产业保增收。抓好羊产业的饲草复种、秋季补栏、新建圈舍的组装配套以及防疫灭病等工作,不断巩固和壮大羊产业。四是抓好劳务输转保增收。要紧紧抓住目前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民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要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今年的改革重点是“三项改革”、“七个完善”,总体上看,上半年改革进展情况是好的,有几项改革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下一步的任务是对已经审批的各项改革,要认真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推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要抓好社会稳定。要牢固树立社会稳定无小事的思想,自觉克服松劲情绪,认真落实好工作责任制,认真抓好“万名干部下基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切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早谋划好明年的工作。

要围绕围绕打造酒嘉地区“后花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航天后勤生活保障基地和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总体思路,重点谋划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发展上,要谋划好重点项目。要按照建设特色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要求,着力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筛选、包装等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工作的基础。要围绕棉花产业的“三级提升”和蔬菜生产加工,在纺纱、织布、棉仁蛋白和蔬菜精深加工项目上做工作。要以现有的铜、铁、煤企业为依托,围绕铜、铁、煤的技、扩改项目做工作,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要围绕菱镁石、红柱石、白云石、硅铁等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新项目,培植新的增长点。要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做工作,积极争取立项。同时,要在谋划好项目的基础上,按照“一手抓争取,一手抓招商”的原则,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主动“走出去”,搞好市场考察,寻找商机,尽最大努力把谋划好的项目落到实处。

二是现代农业上,要谋划好重点产业。一要尽快拿出科学的规划。农牧部门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尽快拿出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规划要定型。二要理清结构调整的思路。按照“减粮、压棉、扩大林果、瓜菜”的思路”,认真考虑明年的结构调整问题,在巩固做强棉花、肉羊产业的同时,特别在发展制种、瓜菜、葡萄等高效产业,建设“万元田”上做一些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三要确定发展设施农业的重点。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是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重要举措,是认准了的事情,要下决心去抓。农牧部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我县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新措施、新办法,科学布局,确定好明年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要加强宣传引导,已打造的日光温室再不能拆,今年要全部种上,做到不留空棚。要抓好设施畜牧业,认真搞好养殖小区建设、品种改良、饲草种植等工作,明年要力争在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进展。四要靠实科技增收的措施。要按照“节水、节肥、增效”的思路,确定好明年农业生产上的主推技术。特别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后农牧部门、水务部门要把目标定位在农民增产增收上,会同各乡镇认真调研,认真解决投入大,管材质量差、耐用程度低,电费高,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使这项好的技术稳步推开。

三是新农村建设上,要谋划好重点任务。一要稳步推进小康住宅建设。明年要全面完成规划任务,86个村,村村都要有规划。同时,要按照新建、改建并重的原则,认真摸底,确定好明年建设的重点。二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立项,为明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公益事业。三要深入整治村容村貌。全面启动“酒航路文明样板工程”,切实抓好沿路沿线的住宅建设、绿化美化、垃圾整治等工作,促进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分管领导要组织新农办、建设局、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及早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建设部门要加大对城市垃圾的管理,坚决杜绝城市垃圾下乡污染城郊农村环境的情况。四要下功夫抓好生态建设。我县本身是一个生态脆弱县,但乱砍乱伐的问题屡禁不止,去年一年我们的果园砍伐达到2000亩。要加强对古树、果园、农田林网的保护,严历查处乱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对农田林网伐了的一律要补栽、新植。要进一步强化城区生态绿化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城南、城西的绿化工作,明年我们要在解放村以西大规模的开展防风林带建设工作,请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在生态建设上要走经济效益支持生态效益的路子,大力种植沙棘、枸杞等经济林木。

四是城市建设上,要谋划好重点工程。明年要重点抓好三大工作,一要抓好改造工程,改善城市面貌。按照三年内完成“四纵九横”道路改造的目标,确定好明年改造的重点,提前做好相关工作。二要抓好城市管理,美化城市环境。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抓好对乱停、乱放、乱摆、乱挂、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的整治,营造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三要抓好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品位。要按照“城要建在林中,人要生活在画中”的要求,认真策划,明确任务,以创建园林化城市活动为龙头,积极开展花园式单位、绿色小区、温馨家庭创建活动,在城市“五化”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文化旅游产业上,要谋划好重点工作。一要按照规划,搞好“三湖一溪两寺”相关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二要以开展“五个十”工程为载体,组织开展好“*人写*、*人唱*、*人画*”活动。三要积极争取立项,做好建设展览馆的准备工作。

四、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思想上再发动,着力培养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要大力弘扬“*精神”,向前人看齐,向先进看齐。要高度重视学习,加大对业务知识、市场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力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切实推进思想解放,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3

一、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农业产值亿元,增长%;林业产值亿元,增长%;牧业产值亿元,增长%;渔业产品产值亿元,增长%;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亿元,增长%,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二)小春农作物生产基本平稳。全县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与去年相比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增长%,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豆类播种面积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产量1864吨,比上年增长1%;洋芋播种面积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油菜籽播种面积万公顷,增长%,产量万吨,增长%;蔬菜播种面积万公顷,增长%,产量成吨,增长1%。

(三)大春实现满栽满插。预计大春粮食作物总播面万亩,其中水稻万亩、玉米正种26万亩、马铃薯5万亩、红苕10万亩、豆类等杂粮万亩。目前,各类大春农作物长势良好,若后期不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将全面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目标。

(四)畜牧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万头,同比增长%;猪存栏万头,同比增长%;牛出栏万头,同比增长%;牛存栏万头,同比增长%。羊出栏万只,同比增长%;羊存栏万只,同比增长%。家禽出栏万只,同比增长%。

上半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万吨,同比增长%,其中:猪肉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牛肉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羊肉产量280吨,同比增长%;家禽肉产量1566吨,同比增长%;禽蛋产量5832吨,同比增长-%。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春粮食生产情况。一是关键生产技术的落实仍需加强,如早播、大播量问题,施肥不科学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等还亟需解决,需要改变农民生产中的片面认识和误区。二是不良耕作方式影响。玉米秸秆还田不深耕麦田,耕层浅、土层虚松、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形成深播弱苗,麦苗抗旱、抗倒、抗早衰能力降低,在今年春季干旱中上述问题表现的十分突出。三是生产管理粗放。由于农民多外出务工,部分麦田粗种、粗管现象明显。

(二)农资价格涨幅大,影响农民收入。受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增加,化肥、农药、种子、种苗、薄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据调查资料显示:其中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市场均价分别达到了元/公斤和元/公斤,同比增长%和%,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高,农民实际增收不多。

(三)小规模种养殖户融资难度大,部分农民生产资金存在缺口。当下种养殖业成本不断上升,没有资金支撑,难以形成规模种养殖及提高抗风险能力,也制约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当前,一些农户资金需求量较大,自备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启动资金主要依靠亲朋好友的民间借贷。农民普遍反映,从金融部门贷款非常困难,即使能贷款,数额也很小,而且手续繁琐,发展生产的动力不足。

三、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科学、合理有序组织和使用好农村劳动力,强化“三分耕、七分管”的耕作意识,加强大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加强各项产业的管护工作,重点做好防洪排涝、农作物防虫治病等防灾工作。

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供给日益丰富,局部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小而分散的“小农户”在面对“大市场”时就暴露出诸如获取市场信息困难、市场议价能力弱、资本不足、技术推广缓慢、物流体系不畅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能否顺利的实现转型和跨越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日本、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通过对其农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集聚现象,其中某些还会逐步发展成为在一国市场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主产地,这种主产地在直接生产成本、交易费用、销售渠道、组织程度、市场议价能力以及竞争手段与策略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并促成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可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尤其是1985年国家放开蔬菜生产之后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也初步显现了集聚之势,如大蒜、黄瓜等蔬菜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出现了竞争导致的集中和变动,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主产地在我国正快速形成,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已成必然趋势①。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更科学地制定农产品布局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民收益的增加,实现全国农产品生产的协调,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模式、规律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学者对农产品生产的集聚以及产地间竞争,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认识,并且制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制度。我国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方面也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很多困难。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诸项改革中,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迄今少有的几项矛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的改革之一。导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艰巨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农产品竞争机制认识的不完全、不深入,调控措施不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哪些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程度有多大,又是如何影响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产区应该是不同的。不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产区间的差异。换言之,如果我们不对参与竞争的主产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那么对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也只能是对其进行全国平均数的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在对主产地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某一具体农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才是有建设性的分析方法。

二、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区域布局和分工的研究贯穿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1826年杜能就在其著作《孤立国》中对农业区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视角和基础。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生产逐渐集中,部分农产品出现了在某一国内产量大、市场份额高、市场影响力强的若干主产地,美国、日本等国学者纷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解释,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农产品产地间竞争也成为一个广泛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问题,对其进行审视和研究需要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既需要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考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分布,还需要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出发,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提升手段。下文就对与本文有关的诸领域研究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本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而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即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布局。该理论的奠基者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他在《孤立国》中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在不考虑各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下,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农业)类型的影响,第一次确立了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具有相对性等有关农业布局的重要概念。随后,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共同点都在于着眼于成本最小、节省运费。但是这种设想的工农业布局模式却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图式,在实践中往往正是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导致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特别是到了现代,农业中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冻技术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决策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农业区位论的直接适用范围更是大大缩小。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中,不仅包括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还应包括农户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以“农业区位论”为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傅铭②从“农业区位论”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吉林省的农业区位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李瑜、郑少锋③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的布局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学者对“农业区位论”本身的指导意义和不足进行了研究。付晓东、张西玲④指出了“农业区位论”在地区增长动因和过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分析、地区协调发展等领域问题的不足与缺失。安树伟、梁增泰⑤指出了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控农业生产布局与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理论

西方古典竞争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竞争理论,假设市场的“自然秩序”以及理性的经济人,强调“看 不见的手”对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自由竞争。在自由竞争理论中,商品交换和竞争过程中,存在着商品和要素价格的自然平均比率,商品的价格在竞争的作用下,围绕着自然价格上下波动。19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古典竞争理论。以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过程最终会实现的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会实现市场均衡以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马克思(1867)的竞争理论是围绕着他的商品价值理论和实践,在剩余价值理论之中展开的。在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中,同一部门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考虑了竞争过程中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影响,从而在竞争理论中第一次揭示了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

现代竞争理论中,熊彼特(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的初步观点,认为竞争经济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不断通过运用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从而实现所谓的创新。竞争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创新与技术进步,大企业则逐渐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形成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克拉克(1950)在创新和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形成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克拉克所提出的有效竞争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应”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无止境的、动态的竞争过程。“突进行动”是先锋企业首先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等从而获得“优先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追踪反应”是指随后其他竞争企业开始追随先锋企业的创新模式,以分得优先利润,从而使利润平均化。至此,先锋企业再次创新,其他企业也不断追随,竞争即以这种循环方式不断持续。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竞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哈佛学派的S-C-P体系采用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成果(P)三个概念,认为竞争决策的目标是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为了保持有效的市场竞争,获得和谐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芝加哥学派则严厉批判了哈佛学派的S-C-P体系,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应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由市场力量自由发挥的过程,国家对于竞争的干预应仅限于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新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同时对反托拉斯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对垄断的宽容态度和反对政府干预等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学者也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洪银兴⑥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要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对应,在贸易战略上着重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他认为,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就能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王宇翔、谢科进⑦曾利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认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区位资源优势),深化低级生产要素的使用,培养苹果产业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重点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国内需求品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完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充分把握机会,将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竞争理论研究,现有竞争理论主要以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为主流,国内学者主张促进国内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提高我国产品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从而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

依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当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出现过剩时,产地间的竞争则开始显现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着手研究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John D. Black的研究。John D. Black⑨认为影响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地的自然条件、地区条件、资本条件以及制度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美国随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方面的实证研究。如Robert L. Jack⑩等对美国东北部肉鸡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的肉鸡生产形成了产地,但产地在不同时期因竞争而不断变化,进而运用影子价格建立了产地间的竞争模型,并指出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Stephen W. Fuller(11)等则以田纳西州的洋葱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分析法对田纳西洋葱市场价格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运输等物流成本,而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晚夏洋葱的上市。

我国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耿献辉、周应恒(12)利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度了我国梨生产的格局变动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梨的传统主产地竞争力不断下降,而新疆、陕西等新兴主产地正在形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产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机会成本的快速提高和梨的品种选择制约。钟甫宁、刘顺飞(13)认为我国水稻生产布局近年来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各区域水稻相对于替代作物的收益差异以及资源条件约束、制度改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方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而东北区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伍山林(14)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农村人均耕地资源和非农业产业就业是这种区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夏晓平等(15)认为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决定我国肉羊产地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黄季煜等(16)对山东70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以蔬菜生产扩张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中,一个地区的市场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现代零售市场和有名无实的农民合作组织则还没有产生积极作用。郑风田等(17)则从农业产业区的角度对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化分工以及交织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竞争优势的产生具有决定 性作用。综合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地的影响正日益缩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作用则在迅速增强。我国农产品生产正在逐步实现从自然布局到经济布局的转变。

(四)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

关于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理论可以追溯至产业集聚理论,因为主产地的形成也是一种广义上的产业集聚现象。最先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是马歇尔(1890),他认为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而外部性又可以分为劳动力的市场共享、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因企业创新而引发的技术外溢三个层次。此后针对工业区位转移现象,韦伯(1909)通过系统研究劳动力、区位、集聚等因素工业区位集中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论”。胡佛(1948)则在沿袭韦伯和马歇尔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运输成本的进一步细化,将工业区位论进一步发展成为终点区位理论和转运点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本地化、都市化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后来人们发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将空间因素完全抽象化并忽略所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的相关假设与现实不符,终由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扩大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将空间、信息、创新、外部性以及聚集效应等因素纳入了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浅见淳之(1989)、武部隆(1993)、崛田忠夫(1995)为代表的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农业的生产实践,将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主产地形成理论。其中,崛田忠夫⑦所归纳体系较为完备,该体系从农业生产及内部组织入手,将农产品产地的形成解释为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的布局,且主要是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并随着时间发生变迁,认为在时空的共同演进下,地域环境相近的农业生产相互依存,逐步展开机能性推展直至确立农业生产地域,即产地,同时依据生产广度与密度、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市场评价、农户组织等因素,将主产地的形成划分为生产地区、产地、主产地、高度主产地四个层次。崛田忠夫的思想对后来日本的农业政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运用日本学者的主产地形成理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韩曙、黄淑佳(19)认为当时以城市近郊为主的蔬菜生产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20)对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当前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但却有向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是由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所实现的。卢凌霄(21)利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全国层面的蔬菜生产有向某些特定省份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蔬菜的全国性主产地正在形成,并给出了我国蔬菜产地集中的政策建议。周应恒等(22)认为农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改为种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由于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特定机构发挥相关职能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较为丰富:一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的变化及其规律;二是农产品主产地形成的动因及机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角度。

但是目前农产品产地间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为评价标准,通过局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制约产地竞争力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只能对部分可量化指标如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等进行分析,而忽略创新能力、经营组织、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更缺乏对农产品不同产地间竞争格局的历史变迁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探讨,这都将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问题的现实和理论认识产生制约作用。有的研究虽然阐明了单个产地的行为模式与产地竞争结构的对应关系,但对于产地竞争结构的长期变化仍旧缺乏系统探讨。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交易费用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再到近年兴起的动态竞争理论,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工业企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对而言,上述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就显得单薄,尤其是动态竞争理论,尚未见到在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直接运用,因此,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的研究也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研究框架。实践证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也适用于当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无论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可看作生产函数的某种创新,亦会对农产品产地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动态的研究框架

(一)动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农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农业内部不同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即在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各种组织的效率在市场上的体现,是农业经济和战略管理学科共同的研究问题。因此,必须将农产品竞争这种经济活动纳入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

农业的经济活动具有范围广而边界模糊的特点,从初级农产品到食品之间的产品形态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界定明确的研究范畴,建立恰当的分析框架,学者们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了类别划分。Breimyer(1960)将农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初级农产品生产、将饲料转化为动物性产品、食品产品的市场营销。后来这一理论框架主要用以分析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最终消费品与初级产品、价格趋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Abbott与Bredahl(23)根据由农业到食品产业的各环节及其产品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将农业经济活动划分为无差异初级产品的生产、差异性初级产品生产、由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转化、由初级产品和半加工品向可消费品的转化四种类型。无差异的初级产品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运输成本,运用古典的农业区位理论即可对之进行有效分析,此阶段的竞争策略即所谓的“低成本竞争”。由于市场需求的有限,随着生产的逐渐升级,农产品转入“差异型”竞争。

竞争力是一个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交叉的范畴,研究竞争力必须从产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Porter(1990)在对国家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中提出了“钻石理论”(24),他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即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 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主要是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加上两个变数较大的因素——政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与机会(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需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形成钻石体系。

波特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公认的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典范,后来也被许多学者运用到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中来。如Hobbs(25)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丹麦猪肉产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丹麦的猪肉产业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是通过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的大规模、高度集中的合作,实现了在纵向产业链上的多种创新,包括建立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提供产品信息的产品追踪体系、专门的市场条款等,显著提高了丹麦猪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竞争优势的实现又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26),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体系”中四大关键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林毅夫、蔡防、李周(27)指出,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及组织生产活动,产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从而创造出竞争理论所重视的“高级生产要素”,遵循比较优势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

(二)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产地的竞争力主要受以下两类因素的影响。

1.直接因素

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品牌以及产品差异性。其中成本与质量是基础,是形成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来源,与产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农户经营水平以及产业组织化程度等基础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以及产品的差异性对竞争优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是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日趋成熟的表现。

2.基础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农户经营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以及产业政策。其中,农业的自然资源虽然属于初级生产要素,但是对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乃至成本都具有较大影响,最终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基础设施属于农业生产的高级要素,主要影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其竞争力;农业的科技水平包括技术开发及技术推广,也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农户的经营水平及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以及产业规模,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产业政策是政府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上述诸多因素中,如果把分析的着眼点放在产地间的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因素提炼为以下五个因素,亦即: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自然属性。同时,产地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图1。

图1 影响竞争力的5个因素

(三)建立动态研究框架的意义

结合产业组织理论、营销战略管理以及竞争理论,着重依据上述影响竞争力的五个因素探讨农产品产地间的竞争问题,必然涉及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地经营组织及农户行为模式的对应,因此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分析是必要的,同时这种分析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建立动态的研究框架,可以弥补我国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研究的不足。从目前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范围较窄。目前盛行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优势出发,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因此,只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还必须针对农产品的产地,从农产品生产运营组织的角度,对其竞争战略和组织的绩效进行研究。所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理论特别是营销战略理论相结合,同时借鉴最新的竞争力研究范式,使我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更加全面与深入。

二是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充分。现有文献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片面地集中于供给方面,而缺乏对需求因素的考虑,即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同时,现有文献对供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供给中的生产成本,忽略了流通成本。可以说上述对农产品竞争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现有研究的重大缺陷。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动态的研究框架,广泛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同时借鉴最新发展的竞争力理论,可以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过程的观察,总结适应不同类型产地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为我国正在形成的农产品主产地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收稿日期]2011-12-19

注释:

①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3月,第17~18页。

②傅铭:《吉林省农业区域优势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4月,第21~29页。

③李瑜,郑少锋:《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3期。

④付晓东,张西玲:《平原农业县如何发展工业经济——以河南省滑县工业发展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⑤安树伟,梁增泰:《陕西省西乡县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⑥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⑦王宇翔,谢科进:《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12期。

⑧王秀清:《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⑨John D. Black,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triction of Agricultural Outpu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31.

⑩Hui-Yuan Chen Wu, Robert L. Jack, Dale Colyer. The Northeast and Interregional Competition for Broilers. NJARE, April 1985.

(11)Stephe n W. Fuller, Oral Capps, Jr., Haruna Bello, Cart Sharer. Structure of the Fresh Onion Market in the Spring Season: A Focus on Texas and Its Competition. West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December 1991.

(12)耿献辉,周应恒:《从集中走向分散:我国梨生产格局的变动解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13)钟甫宁,刘顺飞:《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9期。

(14)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15)夏晓平,李秉龙,隋艳影:《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1期。

(16)黄季焜,牛先芳,智华勇,董晓霞:《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17)郑风田,顾莉萍:《准公共服务、政府角色定位与中国农业产业族群的成长——山东省金乡县大蒜个案分析》,《中国农业观察》2006年第5期。

(18)崛田忠夫:《産地生不流通論》,東京:大明堂,1995年。

(19)韩曙,黄淑佳:《关于蔬菜商品生产基地新格局的思考》,《商业时代》1989年第7期。

(20)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与优化——基于31省区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21)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6期。

(22)周应恒,谢美婧,熊素兰,周威山:《江苏邳州大蒜主产地形成机制研究:农户规模化种植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

(23)Maury E. Bredahl, Philip C. Abbott, and Michael R. Reed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Food Markets, Boulder,Co:Westview Press. 1994.

(2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7~122页。

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5

前面,*同志对上半年全县经济和农村重点工作观摩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分析得很准确,安排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下去后,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5个部门的同志谈了很好的意见,有些观点还具有创新性,充分显示了我们部门同志加快发展的决心。这一次农业观摩,一是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在种植业、养殖业丰收在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情况下安排这次活动,有利于掌握情况,也有利于推动工作。二是安排扎实,准备充分。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两办”做了扎实的安排,各乡镇都作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了观摩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组织严密,进展顺利。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好,活动紧张有序,圆满完成了任务。四是乡镇同志精神面貌好。我们乡镇的同志在现场汇报工作,不拿稿子,对做下的工作如数家珍,树立了乡镇干部的新形象,可以说观摩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结合这次观摩活动,就如何作好下半年全县经济工作,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上半年全县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总体上看,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的很好,城乡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非常鼓舞的,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思路清。各乡镇、部门围绕市、县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立足实际,科学决策,认真谋划年度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二是任务实。今年年初,我们下发了十个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乡镇、部门又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行了领导包挂项目、企业、新农村示范点制度。对重点工作实行了一月一安排,一季度一督查的办法,从而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了实处。三是干劲足。各乡镇、各部门攻坚克难,大力弘扬“*精神”,争着干活、比着干事,“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的局面初步形成。同时,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许多村组农户积极参与“一事一议”,出工出钱铺筑油路,改造居民点,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四是效果好。绝大部分乡镇、部门创出了自己的典型,打造了自己的亮点,干出了自己的特色,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在推动全局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客观分析上半年经济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从工作成效上看:一是项目小、项目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固定资产投资欠账较多。最近,市上对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从通报情况看,我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1933万元,同比增长只有%,增长速度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也与我们抓基础工作的力度有关系,一些乡镇领导对固定资产投资重视不够,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是导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层次浅,农民增收的空间仍然狭小。现在我们的个别乡镇结构调整仍然处在作物“种多”和“种少”的层面上,而不是围着效益调,在高效产业的培育上没有突破性进展。三是一些突出问题解决不够彻底。特别是一些涉及土地、移民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影响稳定的隐患还是存在的,需要高度重视,及早着手做好相关工作。四是有些工程质量不高。一些乡村组硬化的路面没有几天就脱皮,栽下的树不及时灌水,成活率也不高。从工作作风上看:一是落实工作的力度不一,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推进工作的魄力不一。部分干部遇到事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畏难情绪大。三是谋划工作的能力不一,部分干部找不到工作的突破点,存在没事干的现象。四是“吃透”本职工作的程度不一,部分干部对分管的业务不熟悉,基本情况掌握不清楚,找不到影响推进工作的症结,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办法。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要抓好十个安排《意见》和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目前,上半年城乡农村经济观摩活动已经结束,观摩结束不是工作结束,下一步要认真对照责任书进行清理,对欠下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抓紧补上,确保工作全面推进。

二要抓好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目前,年初确定重点工业项目,有个别的还没有开工。希望包挂领导和牵头部门切实发挥作用,经常到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经常和项目业主联系沟通,督促项目业主搞好建设。责任部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有些实在不能开工的项目,要积极寻找新的项目进行替换。对金属硅、铜杆拉丝、商贸城、房地产开发等一些意向比较明确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把意向性项目变为合同项目,合同项目变为“落地”项目。要抓好项目环保和安全生产。环保部门要主动服务,做到项目建到那里,环保就要跟踪到哪里,要和招商、中小企业等部门主动联系,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同时,对乱采砂、乱挖土等问题要加强管理,严肃查处。

三要抓好农民增收的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田间管理保增收。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搞好棉花的防虫、防灾等工作,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确保棉花丰产增收。二是抓好农产品销售保增收。加大为农服务力度,搞好信息引导,帮助农民搞好孜然、番茄等农作物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抓好草畜产业保增收。抓好羊产业的饲草复种、秋季补栏、新建圈舍的组装配套以及防疫灭病等工作,不断巩固和壮大羊产业。四是抓好劳务输转保增收。要紧紧抓住目前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民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要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今年的改革重点是“三项改革”、“七个完善”,总体上看,上半年改革进展情况是好的,有几项改革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下一步的任务是对已经审批的各项改革,要认真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推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要抓好社会稳定。要牢固树立社会稳定无小事的思想,自觉克服松劲情绪,认真落实好工作责任制,认真抓好“万名干部下基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切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早谋划好明年的工作。

要围绕围绕打造酒嘉地区“后花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航天后勤生活保障基地和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总体思路,重点谋划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发展上,要谋划好重点项目。要按照建设特色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要求,着力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筛选、包装等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工作的基础。要围绕棉花产业的“三级提升”和蔬菜生产加工,在纺纱、织布、棉仁蛋白和蔬菜精深加工项目上做工作。要以现有的铜、铁、煤企业为依托,围绕铜、铁、煤的技、扩改项目做工作,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要围绕菱镁石、红柱石、白云石、硅铁等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新项目,培植新的增长点。要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做工作,积极争取立项。同时,要在谋划好项目的基础上,按照“一手抓争取,一手抓招商”的原则,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主动“走出去”,搞好市场考察,寻找商机,尽最大努力把谋划好的项目落到实处。

二是现代农业上,要谋划好重点产业。一要尽快拿出科学的规划。农牧部门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尽快拿出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规划要定型。二要理清结构调整的思路。按照“减粮、压棉、扩大林果、瓜菜”的思路”,认真考虑明年的结构调整问题,在巩固做强棉花、肉羊产业的同时,特别在发展制种、瓜菜、葡萄等高效产业,建设“万元田”上做一些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三要确定发展设施农业的重点。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是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重要举措,是认准了的事情,要下决心去抓。农牧部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我县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新措施、新办法,科学布局,确定好明年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要加强宣传引导,已打造的日光温室再不能拆,今年要全部种上,做到不留空棚。要抓好设施畜牧业,认真搞好养殖小区建设、品种改良、饲草种植等工作,明年要力争在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进展。四要靠实科技增收的措施。要按照“节水、节肥、增效”的思路,确定好明年农业生产上的主推技术。特别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后农牧部门、水务部门要把目标定位在农民增产增收上,会同各乡镇认真调研,认真解决投入大,管材质量差、耐用程度低,电费高,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使这项好的技术稳步推开。

三是新农村建设上,要谋划好重点任务。一要稳步推进小康住宅建设。明年要全面完成规划任务,86个村,村村都要有规划。同时,要按照新建、改建并重的原则,认真摸底,确定好明年建设的重点。二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立项,为明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公益事业。三要深入整治村容村貌。全面启动“酒航路文明样板工程”,切实抓好沿路沿线的住宅建设、绿化美化、垃圾整治等工作,促进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分管领导要组织新农办、建设局、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及早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建设部门要加大对城市垃圾的管理,坚决杜绝城市垃圾下乡污染城郊农村环境的情况。四要下功夫抓好生态建设。我县本身是一个生态脆弱县,但乱砍乱伐的问题屡禁不止,去年一年我们的果园砍伐达到2000亩。要加强对古树、果园、农田林网的保护,严历查处乱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对农田林网伐了的一律要补栽、新植。要进一步强化城区生态绿化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城南、城西的绿化工作,明年我们要在解放村以西大规模的开展防风林带建设工作,请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在生态建设上要走经济效益支持生态效益的路子,大力种植沙棘、枸杞等经济林木。

四是城市建设上,要谋划好重点工程。明年要重点抓好三大工作,一要抓好改造工程,改善城市面貌。按照三年内完成“四纵九横”道路改造的目标,确定好明年改造的重点,提前做好相关工作。二要抓好城市管理,美化城市环境。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抓好对乱停、乱放、乱摆、乱挂、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的整治,营造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三要抓好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品位。要按照“城要建在林中,人要生活在画中”的要求,认真策划,明确任务,以创建园林化城市活动为龙头,积极开展花园式单位、绿色小区、温馨家庭创建活动,在城市“五化”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文化旅游产业上,要谋划好重点工作。一要按照规划,搞好“三湖一溪两寺”相关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二要以开展“五个十”工程为载体,组织开展好“*人写*、*人唱*、*人画*”活动。三要积极争取立项,做好建设展览馆的准备工作。

四、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思想上再发动,着力培养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要大力弘扬“*精神”,向前人看齐,向先进看齐。要高度重视学习,加大对业务知识、市场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力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切实推进思想解放,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8 576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