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案例剖析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腐败案例剖析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腐败案例剖析1
《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向我们呈示了原河北市国税局局长李真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丑恶行径。做为一名年青的副市级领导干部,他可以说得上是时代的“幸运儿”,但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严重扭曲,致使私欲膨眠于是在蜕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至走向毁灭。
伴随着录像片字幕的终结,耳边仿佛又敲响了警示的钟声。我因此深深体会到,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公务人员,如果手中有某种权力和便利,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就难免会遭遇到许多的诱惑和陷阱,要经受得起考验就必须得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要崇尚道德,加强学习。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国家公务人员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它决定着千部能力的发展方向。李真行为所表现的自私自利、欲壑难填、权钱交易、不择手段正是从政道德沦丧的典型事例。而我们要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三今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自觉抵御自私自利、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的侵蚀。
二要胸怀大志,追求高远。李真自喻能人,位居高宫,但所思之念无非权力与金钱,所行之事则是肆意敛财、钻营投机。殷鉴不远,不可不察。我以为一名共卢党员、国家公务人员务必经常做到自重、自市、自警、自励,在经济浪潮中自觉拒绝庸俗、远离浮澡、淡漠物欲、胸怀大志,追求高远,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办事决策为群众着想,不为金钱左右,不为人情所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三要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如李真之辈,凡腐化堕落之人,刚开始小贪小贿时,总心存侥幸,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得无厌,必将造成理智的决堤和人性的泯灭。每一位国家公务人员都要彻底丢弃某种侥幸之心,坚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做了违法乱纪的事,不管手段有多精,职位有多高,都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都必定会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故此,我们更应以他人覆辙告诫自己,防微杜渐、警钟常鸣,要“堂堂正正做人,千千净净做事”,以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立足于岗位,立足于社会。
腐败案例剖析2
制度与执行――《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近来管理类书籍开始铺天盖地,反映了国内政府、国企、民企们对管理的认识加强,最初的一本轰动全国的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此书一出,上到处都是奶酪类副产品,什么《谁能动你的奶酪》,《你能动谁的奶酪》,大有将奶酪进行到底的气势。从此以后,出版业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俗类管理书籍开始充斥各大书店的书架,彷佛全民开始学习管理,人人都要精通老板和手下之间的推手拳术。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是在这样的心情下阅读的,起先很不以为然,但待读完几天后细想,还是很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本书,不禁为汪中求的良苦用心所感,遂成此文。中国人的性格是随意,老子说,道法自然,又说无为而治。于是,“随意”成为一种风范,大有白衣飘飘,仙风道骨之意。中国人还崇尚“含蓄”,喜欢点到为止,喜欢“让你猜”,记得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名段子里面,一个小孩子把他妈妈气得七窍生烟,估计最后着实挨了几下板子。但在成人的世界,“让你猜”不仅不会挨板子,相反会得到崇敬和敬畏。写到这里,你也许会说,这和《细节决定成败》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太有关系。汪中求先生想来是对中国人的随意、含蓄深有体会,这才以“细节”为药引,下了一剂“良药”。在我看来,全书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制度的建立。第二是制度的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从汉武帝时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孔孟之学便被改造成了中规中矩的儒家学说。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认为儒术成为缠住历史车轮,阻碍前进的破布,便毫不留情地摒弃了它。**期间,更是将孔孟之学视为牛鬼蛇神加以批斗。80年代以后,经济要发展,要变革,人们的思路要解放,再解放一些。于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诞生了,严谨的作风被摒弃。项目上马拍脑袋,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行事作风。经营管理“以人为本”,以“个别人的思路”为本。因此,回头想想,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讲究取舍,我们舍弃传统迂腐文化的同时是否也斟酌过了得失呢?人无完人,但我们可以用健全完备的制度去约束人们无度的思想,弥补少数人的失误、大意带来的恶果,避免个人的错误成为全盘皆输的诱因。良好的制度在现今企业的管理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在渐进趋向企业发展需要的。制度的建立需要对细节的认识和把握。而制度的执行更需要关注细节。制度由谁来执行,由谁来监督,拿什么来评判是制度错了,还是执行者出了问题?汪中求的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有因细节而成功,有因细节而失败。可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除去机会和巧合,拂弄的命运之手上刻着两个字:“制度”。一个两个例成功或失败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如果一个企业重视制度的建立和修正,并且同样重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的话。相信从大趋势上说,企业是成功的。太多的管理书籍将人们引入歧途,沃而玛的成功决不仅在于山姆。沃尔顿以身作则,省下每一张纸,每一截包装绳。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很好的开局理念,要把企业做大做精做好,就要建立强健的、实际、可行的制度。并且,背后有着非常顺畅的监督体系和灵活的制度变更流程。人都是有弱点的,有私念,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成功企业的员工们未必个个对企业绝对忠诚,也未必持有“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最终不过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制度可以弥补这些人性的弱点,和事实上不可掩饰的“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制度的执行需要不折不扣,监督体系需要刚正不阿,需要透明直接。中国画的“留白”在这里不能算做是优点。而细节,只是制度的建立和制度的执行中应该重点强调的因素罢了。但是,制度本身没有太多东西要说。汪中求先生太明白这点了,因此,另辟蹊径,走“细节”路线,制造出了又一部成功的通俗管理畅销书。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进入7月,天津分公司精心挑选被誉为200
3、2004年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财经(经管)图书之一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分发到企业各主要领导、项目部及机关党支部,组织广大员工学习。作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活动在分公司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讲认真,讲细节,讲落实的新一轮“创争”热潮。在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事情往往就输赢在细节之上。特别是施工企业常年与外界人打交道,接触中的一句话、文件上的一个字、施工上的一个线头,都可能导致竞争上的失败。该公司在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的同时,针对一些干部员工在平时不注重细节的毛病,对症下药,加大学习、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员工深刻理解自己在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小的失误、坏毛病都有可能导致一个工程的失败,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百分之一的疏忽,就可能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大家在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了共同的感想,体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道理。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联系到各自工作中去,员工们对那些平时工作中被忽略的小节、见怪不怪的小事,引起了高度重视。时下热销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提出一个概念:宏伟的战略规划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取决于细节的设计与把握,而细节的不等式则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对此,稳居国内行业霸主多年且图谋世界乳品十强的光明乳业总裁王佳芬显然深有体会。早在7年前,在业内率先与外资合作的光明乳业就开始苛求细节,并开始在公司全面铁腕推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雅典奥运会,很多人只看到运动员获得的奖牌和荣誉,而忽略了奖牌和荣誉背后的许多细节。其实,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教练的每一次指导和每一个小的比分对比赛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男篮的外籍主教练哈里斯在中国队与塞黑对比赛的前夜,当别人都安然入睡后,独自一人去图书馆调了新西兰打败塞黑的比赛录象研究,了解了比赛的细节,掌握了取胜的关键。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哈里斯带领下的中国男篮击败了强大的塞黑男篮,首次进入了奥运会八强。可以看出,对对手弱点等若干细节的研究能够影响比赛的成败,点滴的积累将成就成功。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或多或少犯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都说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是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年轻一代,相对于我们的祖辈和父辈多了一分毛糙和浮躁。一心只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腐败案例剖析3
近日,我参加了单位组织开展的胡传祥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全市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省纪委监委《关于**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和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认真开展胡传祥严重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以下是我关于胡传祥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
**x严重违纪违法案是省纪委监委强化内部监督、严格队伍管理、坚持刀刃向内、严肃坚决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典型重大案件,充分表明省纪委机关清理门户、刀刃向内、强化自我监督的坚定决心。胡传祥案件的查处和通报体现了省纪委敢于刀刃向内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说明了纪检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干部队伍也不是“一尘不染”。
一、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应当以案为鉴,“照镜子”、“正衣冠”,把自身摆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去,带头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
二、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汲取教训,时刻牢记“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把稳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锻造让党放心、群众信赖的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越来越严,越来越紧,纪检监察干部务必在政治上要清醒,在立场上要坚定。二是要结合工作,统筹推进。当下,纪检监察工作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巡视整改专项督查相结合,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相结合,与违规收送礼金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与“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基层纪检队伍能力培育相结合。
三、要深刻汲取胡传祥案教训,要强化学习,推动工作。要着重学习关于纪律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及一系列党规党纪。要认真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学思结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要深刻认识到此次警示教育的特点、警示要点和要求,切实做好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改革,认真开展对照和查摆,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腐败案例剖析4
朱某,原系沈阳铁路局总工程师室质量技术监督科高级工程师。2014年4月,因涉嫌贪污罪,由沈阳铁路公安局执行逮捕。同年11月,被锦州铁路运输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一、犯罪事实
朱某于1996年任沈阳铁路局总工程师室高级工程师以来,主管计量检查、计量人员培训、计量标准考核、计量器具准入资格审查等工作。2006年,根据原铁道部“要持续不断的培训”要求,沈阳铁路局总工程师室每年都要在铁道部山海关集体经济干部学校招待所组织1—2次的计量人员培训班,此项工作一直由朱鹏一个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自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7年多时间里,朱某利用其负责沈阳铁路局计量人员业务培训之机,采取提高收费标准,降低食宿费用标准,压缩培训天数、提前结束培训;按照计划培训天数收取参训人员费用,对提前离班的参训人员不退钱等手段,先后14次共计侵吞培训费59万余元。
二、案件特点
(一)犯罪手法简单、手段拙劣。朱某利用负责沈阳铁路局计量人员业务培训之机,以及在学员管理、培训收费和安排学员食宿等职务便利条件,采取提高收费标准和压低支出费用的手段,将结余的培训经费占为己有,犯罪手法相对简单,手段也并不高明。
(二)作案次数多、时间跨度大。朱某从2006年开始负责全局计量人员的培训工作,截至2013年11月,作案时间长达7年之久,作案次数达15次之多,犯罪数额达59万元之巨。
(三)胆大妄为,有恃无恐。朱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毫无掩饰、隐讳,自认为一个人经手,无人知晓。每次贪污公款的途径基本相同,在路局财务处把培训费拨付给铁道部山海关集体经济干部学校招待所并结算后,将结余的培训费让该招待所的财务人员直接打入其在山海关本地开立的银行卡上。这种直接打卡将公款占为己有的方式,足以说明其并不畏罪,且不以为然,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犯罪心理表现得的淋漓尽致。
(四)贪污犯罪数额巨大。朱某将组织剂量培训作为“生财发家”之道,每次机会都不会放过,平均一次培训就有3万至5万收入囊中,可谓一本万利。7年时间里竟然轻松获取近60万不义之财,真是煞费苦心。
三、犯罪原因
(一)价值观扭曲,心理失衡。朱某在其供述中明确表示,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对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与其大学同学相比,在级别、收入上差距太大,造成心理失衡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全然不顾党纪国法、职业道德,不择手段聚敛不法收入,以满足个人欲望。贪污的几十万元赃款,用朱鹏的话说都用在了“正地方”,自己并没有“挥霍”。比如,家里购买商品房,购置私家车,孩子出国留学以及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等。真是派上了用场。贪欲是导致其铤而走险、在职务犯罪的邪道上愈行愈远的最根本的主观原因。
(二)侥幸心里作崇。铁路检察机关和沈阳铁路局纪委每年都开展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朱某本人也参加了相关活动,其对职务犯罪的危害有所认识。但他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总认为反腐败反的是领导,反不到自己头上。因此,心存侥幸,胆大妄为。
(三)自律意识不强,不能够做到慎独。朱某放松对自己的约束,缺乏自律。几年来多次作案连连得手,胆子越来越大,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利用单位管理上的漏洞,相信自己作案手段严密,手法高明,自认为培训的事就自己管,领导也不过问,别人不可能察觉。正是这种缺乏自律,一人独行的意识使他一步步坠入犯罪的深渊。
(四)总工程师室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缺失。路局总工程师室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缺位,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为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一是对重点岗位,人员管理上监督弱化。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长期不轮岗、不交流。朱某于1996年至2004年案发,一直是一个人负责计量监督检查、计量人员培训、计量标准考核、计量器具准入资格审查等工作,致使其在工作中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缺乏有效监督。二是路局总工室几任主任、副主任及其所在科室的领导对朱某所负责的培训工作很少过问,更没有监督检查,放任自流,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制约几乎处于空白,致使其长期作案而没有被单位发现。
(五)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监管制度不落实。根据沈铁教〔2012〕536号《沈阳铁路局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规定,“路局财务处负责职教经费的提取和使用计划的核定、拨付,配合职教部门对经费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按照这一要求,路局职教处、财务处对总工室每年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对培训承办单位没有进行实地考核;二是对培训内容、人数、天数、伙食标准等主要培训情况进行回访;三是对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结余情况没有进行跟踪监督。
四、警示教训
(一)加强廉政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勤政廉政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严格自律,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固守廉政底线。时常用发生在铁路系统内的贪腐案例教育警示全路广大党员干部,珍惜自己的工作、家庭,守纪守法,远离犯罪。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完善教育培训经费逐级审批制度。在教育培训经费拨付、支出、使用等环节,各部门各司其职,特别是铁路局职教处、财务处要严格实行逐级审批监管制度。二是对重点岗位人员要建立定期轮岗制度。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更长,弊病显而易见。三是建立和完善对路局机关各处室的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实行全程跟踪制度。杜绝截留、克扣和形成“小金库”的违法犯罪风险。
(三)加强内部、外部监督。路局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特别是要派员亲临培训现场,检查指导,震慑犯罪,杜绝此类案件再度发生。铁路局审计部门要不定期对各培训单位和承办培训单位进行审计,发现违法犯罪问题及时交有关部门处理。
(四)打防结合,加强预防。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中的作用,注意发现教育培训经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与财务部门和各处室沟通,督促有关部门监督,完善制度,防患于未然,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严厉打击,以打促防。同时检察机关要加强与路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联合与配合,形成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预防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下一篇:实用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分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