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绿化科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绿化科心得体会【第一篇】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绿化科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退休后回到故乡植树造林。18年绿化荒山18000多亩,植树200多万株,和乡亲们一起将昔日的荒山头建成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

这两天正是秋冬森林火险期,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张连印正忙着跟值班人员一同在林间巡查。张连印的故乡山西省左云县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常年受风沙侵袭。为了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退休后的张连印没有在省城安度晚年,而是返回家乡,立志让左云县绿起来。

可听说当了将军的张连印退休要回家乡种树,乡亲们并不相信。面对质疑,张连印,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还集体。

万事开头难,张连印和家人第一批栽种的1万棵树苗几乎“全军覆没”。为了搞清楚来龙去脉,他虚心向苗木专家请教,终于使沙化土地栽下树苗的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2011年,张连印被确诊为肺癌中期,随后几年,又相继查出脑梗、肺癌骨转移等多种病症。面对疾病的折磨,张连印没有畏惧退缩,病情稍有好转就又回到了“战斗岗位”。

十多年来,他通过不懈努力,和乡亲们一起将昔日的荒山头建成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为人民谋幸福的路上没有终点,为了唤起全民绿化意识,张连印建起清风林党性教育基地,先后为省市县党政机关、各类学校和企业作报告200多场,他还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在造林基地务工,既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又促进了荒坡荒地增绿。

雁门关外,长城脚下。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一位黑红脸庞、肩扛铁锹的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上不停地栽树。

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植树,至今已经18年了。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205万株,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绿化将军”。

2003年5月,服役38年的张连印从领导岗位上退休,这一年他58岁。

将军是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人。张家场村位于全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是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全村共有土地17754亩,耕地只有6346亩,其余11000多亩都是荒山荒坡,风起沙扬。

站在家乡的荒山上,张连印心里很不是滋味。

望着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给乡亲们作个示范,以回报家乡、报答部队。”

张连印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成人的。

“没有当年乡亲们的关照,就没有我张连印的今天。当年在部队报效国家,如今退休了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了。”

2003年10月,张连印带着妻子离开石家庄,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开始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新战斗。

“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咱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工程,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

张连印立下“义务植树、绿化荒山”的军令状。

山坡上,张连印干完活便席地而坐,讲起话来中气十足。很难想象,他曾徘徊在生死线上。

2011年,得知自己身患肺癌,张连印只说了句“冷静面对,科学治疗”。手术前,他默默地把这些年种树欠下亲朋的钱一一还清,甚至去照相馆拍好了遗照。

只是,树还没有种完。手术后的张连印实在等不及,第二年正月就拉着妻子回乡了。

一如往常,他们没有找人接送,老两口从石家庄坐火车睡一晚,早上五点多到大同,又坐客车到张家场村。

“要是我不回来,这摊事就散了。”他压根儿没有想过自己的身体,满脑子都是种树。

回到植树的基地,张连印立马装上树苗和铁锹,坐着他的“专车”上山了——这辆不到5万元买来的面包车,6年间跑了近20万公里,“拉工人、拉工具、拉树苗,出沟入岭,都是他那车。”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池恒广说。

左云县的绿荫不断扩大,他体内的癌细胞也在疯狂生长。2014年,他的肺癌出现骨转移。这次,住院一个月后,他又一次回乡种树了。

“癌症要科学治疗,种树也要坚持到底。”张连印坚定地说。

如今,植树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他带领乡亲们为家乡种下200多万棵树。

如今,张连印依然走路飞快、精神抖擞。

华夏大地上,创造奇迹的又何止张连印!

60万米高空上的卫星,忠实记录下绿色合围中逐渐“消失”的毛乌素沙地——。

一个坑一个坑种树、一锹一锹铺设沙障固沙,人们前赴后继,用一个甲子的岁月,在昔日的不毛之地播下乔、灌、草科学配置的绿色屏障,让绝大部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使之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

“千千万万个张连印,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审计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司高级审计师罗涛感慨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闪耀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密码”。

“30年是我的‘目标’,种树要种到88岁!”张连印说:“每天和树打交道,和老百姓在一起,心情好身体就好。”

在他的带动下,山西省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上升到现在的%,增长了个百分点,张连印被群众称为“绿化将军”。

张连印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从小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童年充满了苦涩。但在记忆中,张家场村的每一户人家对他都十分关心,时常用馍馍、沙枣和旧衣服接济他,使这个过早丧失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乡亲们的关爱。他难以忘记1964年入伍的那一天,全村老少一起出动,把自己送到公社驻地,有的殷殷嘱托,有的泪眼婆娑,有的一个劲把鸡蛋、瓜子往他口袋里塞……入伍的路上,张连印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回报生他养他爱他的故乡。

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张连印具备了执着上进的品质。在部队期间,无论是政治学习还是军体、射击、战术等训练科目,他都是拔尖的,到1983年,年仅38岁的他就担任了副师长。直到58岁从河北省军区副司令的职位上退休,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表现优秀。

退休后究竟怎么过?是在大城市过清闲的生活,还是发挥余热,继续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张连印毅然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记忆中的土坯房都变成了大瓦房,乡亲们依靠煤炭资源的优势也都过上了殷实的日子,这让张连印打心里高兴。但村里恶劣的生态环境却没有改变:由于地处塞外高原上的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风沙危害严重,1000口人的村子,周围的荒山荒坡面积就达到1万多亩。想到党和国家正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张连印暗下决心,一定要再做点事情,报答党和部队对自己的培养,回报家乡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而植树造林、治理风沙,正是家乡建设的当务之急。

他把回乡植树造林的想法告诉妻子和子女们后,家人担心在农村生活和医疗都不方便,劝他不去为好。张连印认真地给家人讲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讲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全家人都被他说服了,感动了。200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后,张连印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住进堂弟家中,开始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新征程。

时代楷模。

张连印从军报国40载,解甲不懈志。退休后,他深念组织培养之恩,心怀乡亲养育之情,抱定治理风沙、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扎根在风沙漫天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植树造林18年,将昔日连绵的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生动缩影。

张连印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个56年党龄的老党员,张连印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党把他培养成一名军队高级领导干部。退休后回到故乡,他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转化成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一干就是18年,诠释了共产党人爱党为党、服务人民的政治品格。

张连印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杆。军人的血性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军人的本职是履行使命、担当尽责。张连印以军人特有的勇气和毅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为人生信条,始终坚守在防风治沙最前线。即便身患癌症直至癌细胞转移扩散,他依然斗志不减,手术不到一个月就重返荒山继续植树。他用生命书写了革命军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拼搏底色。

张连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楷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却选择在家乡改善生态环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乡亲植树造林。为了种树,他动员家人解囊拼凑启动资金,坚持不要林权、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他的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不懈奋斗奉献的境界情怀。

学习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要永葆赤子之心,汲取前行力量,把使命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奋楫扬帆。

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

不懂就学,他拜专家为师。经过现地调查后,他先后20多次到县、市、省林业部门,咨询专家,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办法,并请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有关专家,现地勘查设计,制定出了《张家场生态园林村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的难题解决后,张连印又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从2004年春季开始,他着手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为大规模植树做准备。启动资金,很快就花光了张连印多年来的30多万元积蓄。他只好向儿女们求援:大女儿一家将刚买的一套新房作抵押,贷款20万元送到父亲手中;儿子一家拿出10万元支持爸爸;小女儿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起拿给了父母。张连印又不辞辛劳,走访部队的老战友,跑有关单位和金融部门,多方面寻求支持帮助,总算解决了资金问题。

接下来,就是上山植树了。张连印在荒山上盖起了平房小院,安了家。他和妻子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这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张连印身先士卒,带头苦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痛定思痛,张连印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树种和植树方法。

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掩埋……每一道关口科学把关,终于使树的成活率上升到85%以上。

4年多的风餐露宿,4年多的含辛茹苦,4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获得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狼和黄羊也出现在山里。

如今,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万亩、205万株。“左云县的海拔和纬度较高,4月,温湿度正合适,栽下苗后很快就能发芽。”谈起种树,张连印早已成为行家。

绿化科心得体会【第二篇】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不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城市绿化设计和实践方案,然而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不少困境和难点。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绿化规划必不可少。

城市绿化不能仅仅是一种装饰,其实现隐藏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城市绿化的规划必须有长远的眼光,避免短视、急功近利的决策,同时考虑到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绿化方案。绿化设计应当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储存水源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多种功效,只有合理的规划和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应采用多样化的绿化形式。

不同层次的绿化方式可以结合城市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社会需求,实现城市绿化的多样化。通过建设公园、植树、种草、布置花坛、灌溉设施等形式,多角度实现城市绿化的多样化,以不同形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绿色项目,对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城市绿化目标都有重要作用。

三、绿化建设的成本需要考虑。

城市绿化建设的成本相对较高,绿化工作中更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并避免浪费。例如,可以通过挑选特别适合生长的植物和植入高科技手段等方式,实现底部植被的效果同时节约相关的资金和资源。绿化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造景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投入,持续改良和完善。

四、种植与维护同样重要。

城市绿化存在种植和维护两个关键环节,如果只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结果将是不尽人意。由于天气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应当选择场地、造林和种植方法等种种因素,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维护的问题,及时增施肥料,修剪枝条,检查病虫害等并防止掉土、萎蔫等现象的出现,确保植物顺利成长。

五、绿化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城市绿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纯粹靠政府的投入和行政命令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租用地、创造园区、游戏种植等方式,实现城市绿化的整体化,每个人的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城市绿化不仅仅是一种美化,更是一项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难题与挑战,加大投入,积极落实,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打造更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绿化科心得体会【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高架桥的功能,知道高架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凭记忆,想像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他景物。学习评价词汇:壮观、气势磅礴、优美、节奏、装饰性、层叠、对称。

2、过程与方法:

在记忆活动中,了解高架桥的功能;在比较观察中,学习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关心生活,体会现代化交通枢纽的气势磅礴。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观察发现法、比较分析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板书设计:壮观的高架桥造型视角感受教学过程:

一、诗歌猜迷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读一段诗歌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繁忙的交通导致了城市高架桥的出现。

2、欣赏认识高架桥(仔细观察)。

3、小结:引导分析高架桥的功能,现在的高架桥越来越多了,你们说说它有什么功能呢?(增加交通流量,使交通顺畅。)。

4、今天,让我们当一名设计师,设计更美更壮观的高架桥。(板书课题:壮观的高架桥)。

二、课堂发展:(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

1、比较观察:各种各样的高架桥。(板书:造型、视角、感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片《壮观的高架桥》,从造型、视角、感受等方面欣赏评价。

2、出示评价词汇:感受类——壮观、气势磅礴、优美、节奏、装饰性;造型类:层叠、对称。

(二)、1、找一找,高架桥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形状和什么线条?(圆形、人字形、曲线、直线)。

2、从不同角度看高架桥,给你什么感受?

启发了解视角:平视、俯视、仰视。(师生互动,用身体语言表现不同视角的动态。)。

3、观察高架桥有什么设施?

局部分析:高架桥的路面、防护栏、桥墩、灯柱、指示牌、周边环境等造型、色彩、花纹特点。(三)、欣赏学习:学生作品。

1、欣赏课本学生作品,了解画面的空间感,物象的遮挡等关系的表现。

2、师简单表现“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四)、创作表现:壮观的高架桥。

根据回忆,画出壮观的高架桥。出示作业要求(课件)。

1、学生自主学习绘画步骤。(1)、选取高架桥视角。勾出高架桥。(2)、添加车辆。(3)、配画背景。

2、学生自主完成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

分享评价:我是最棒的设计师。

1、出示评价点:a、造型壮观,主体突出。b、构图饱满,色彩对比。c、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

2、自评互评相结合。

3、情感教育:关心生活,爱护环境。

四、课后延伸:手工制作,用生活中不同材质制作一幅高架桥作品。

绿化科心得体会【第四篇】

绿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工作,不仅美化了城市的面貌,还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但是,在绿化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最近参与绿化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了解绿化工作的意义。

绿化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更在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城市整体的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迅速发展,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断地被强调。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就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

第三段:了解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绿化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绿化资源的短缺、绿化科技的不足、绿化管理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绿化工作的进展,也会对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化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掘绿化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以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来弥补不足。

第四段:加强绿化工作的措施。

要想加强城市绿化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要完善城市绿化规划,提高绿化整体水平。其次,要加强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绿化效率。并且,还需要强化绿化管理,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工作的“智能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最后,还需要大力宣传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社会各界人员的参与度和意识。

第五段:总结。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绿化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质量,为美好城市生活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绿化科心得体会【第五篇】

不同种园林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水分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植物不同需求进行灌水:。

(1)对于新植树木,每年至少集中灌水6次以上,即4、5、6、9、10和11月,春季新植时的一段时间内,要每隔1-2天灌一次。

(2)耐干旱种类灌水量少些,反之多些。灌水时做到灌透。

2、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目的除了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和开花结果生长、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外,重要的在于满足观赏的要求,达到美的效果,园林树木中栽植各种用途的树木,对修剪要求也不同。

先花后叶的'种类,可在春季开花后修剪老枝并保持理想树姿,用重剪进行枝条的更新,用轻剪维持树形。

花开于当年新梢的种类,可在冬季或早春修剪。观赏枝条及观叶的种类,应在冬季及早春施行重剪,以后行轻剪,使萌发多数枝及叶。萌芽力极强的种类或冬季易干梢的种类,可在冬季自地面剥去,使来春重新发枝。

3、防寒:。

某些园林植物,难以适应冬季的严寒,或早春树木萌发之后遭受晚霜之苦,而使植株枯萎,为防止冻害发生。

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木抗寒能力。

(2)灌冻水与春灌。

(4)保护树干: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为1。5米或包至分枝处。

48 2152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