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论文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博士研究论文范例【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博士生学位论文【第一篇】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第二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发工作的能力,未来能够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水平研发及技术领军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报考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第1、2、6条的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考生的学位和工作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经历;

(2)获学士学位后具有六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且符合我校对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要求(见上述第(二)条)。

2、较系统地掌握了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参与过重要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或工程组织管理工作。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一般应为原工作单位定向培养。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需在所规定的时间进行网报,并参加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不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但必须持我所核发的校验码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八)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1、网上报名时间:

2013年12月中旬---31日(硕博连读生)

2014年1月1日---1月中旬(普通招考考生)

直博生网报时间另行通知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直博生”三种类别之一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报名。报考我所工程博士的考生在“普通招考”方式下,选择“电子与信息工程”招生专业即可(专业代码085271)。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提交报名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后的一周内,向软件所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书模版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网报系统首页中下载);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在报名时先提交硕士生学生证复印件和论文通过答辩的证明书,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硕士论文评议书和硕士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同等学力人员免交)。

(5)有效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6)其它材料: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交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在所报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复印件等。

报考工程博士的考生,还应提交能够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相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将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和硕博连读转博考核表交到研究生部。

直博生应在网报截止前将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本科学习成绩单、推荐免试审批表、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交到软件所研究生部。

4、考生的报名材料审查后,符合报考条件的普通招考的考生可获得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还需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的考生还需在报名截止日期后一周内将150元报名费通过邮局汇至: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王璇收(邮编:100190)(请注明XXX报名费)。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详见软件所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3、初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

4、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5、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届时在软件所网上公布。

五、录取

1、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3、在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录取中,对主持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工程应用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认知度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优先录取。

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六、收费及待遇

软件研究所2014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七、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八、学习年限

我校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

九、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硕博连读生的考核和录取,按照软件所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规定进行。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661030010-62561196

E-mail:wangxuan@i

博士毕业论文【第三篇】

虽无大功大喜而标,一路走来,时至今日,除心存感激之余,夫复何求?

首先谨以最诚挚的敬意感谢我的导师欧阳自远院士,是他以大家的气度、深邃的思维、广阔的视野造就了我能纵享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强强之间的资源。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上官文峰教授,研究从选题立题、实验设计到具体实验、结果分析直至文章撰写和论文的修改都凝结了导师的心血和智慧结晶。上官文峰教授是一位良师益友,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高尚的人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使我受益终身。

感谢中科院地化所王世杰研究员给予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论文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地化所教育处王宁研究员、帅世文副处长、夏红梅老师、张肖华老师给予的协助、关心和支持;感谢贵州大学化生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我硕士导师曾祥钦教授、陶文亮副教授给予的一贯关切和关怀。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燃烧与环境技术中心的袁坚副教授在论文工作中给予的大量帮助和有益讨论。感谢施建伟高级工程师,陈铭夏老师。感谢课题组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是:胡海博士生、肖文浚博士生、许士洪博士生、刘恢博士生、王仲鹏博士生、蒋丽博士生、曹玲霖博士生、张海蓉博士生、张志翔博士生,马晓东博士生、李东红硕士生、林彦硕士生、冯清鹏硕士生、凌基薇硕士生,祝福他们科研有果,早日完成学业。

感谢我的室友齐守良博士生,三年同室的和谐和友好!感谢在上海工作的东哥(杨东),肥哥(杨露海)给以我兄长般的关爱和照顾。感谢所有关注我、关心我的朋友。

感谢我的奶奶、父亲、继母、姐姐、弟,是亲情给予了我最大的感情支撑,感谢关心我,关怀我的所有亲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诚惶诚恐之际,聊以自编此联自勉!

相关的论文致谢样本 ·毕业论文致谢如何写 ·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 ·博士生论文致谢范例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感谢信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大专毕业论文致谢词

优秀博士论文【第四篇】

1.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4.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6.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7.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8.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生物炭对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0.沙质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11.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储量

12.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CO_2释放的影响

13.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14.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小麦和糜子产量的影响

15.生物炭施用对矿区污染农田土壤上油菜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16.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17.生物炭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影响

18.生物炭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19.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1.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22.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亚生物气资源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2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

24.生物炭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25.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6.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2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8.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29.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测——以梭梭为例

30.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31.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现状与展望

32.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33.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

34.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特性

35.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36.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7.施用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38.不同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行为

39.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40.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41.辽河源不同龄组油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及空间分配特征

42.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3.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44.东北林区4个天然针叶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及可加性模型

45.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46.牛粪生物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47.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

48.半干旱沙地生境变化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储量的影响

49.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对高山生态环境的适应

50.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51.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

52.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53.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54.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

55.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历史、现状与挑战

56.转录因子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57.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58.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59.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排碳量及转化生物炭固碳量的估算

60.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2.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63.凤眼莲、稻草和污泥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与环境影响解析

64.东北地区两个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构建

65.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66.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67.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68.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69.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无机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研究

70.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71.内蒙古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季节动态及其碳库潜力

72.生物炭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73.生物炭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74.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75.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76.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77.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78.宁夏荒漠草原不同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79.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

80.三种小球藻生物柴油品质指标评价

真菌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与机理

82.含度量误差的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83.生物炭与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84.氮磷添加对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85.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与风险解析

86.东北林区天然白桦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87.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88.黄土高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

89.检测食品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持久性研究

90.生物炭对砂壤土节水保肥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

91.土壤碳收支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92.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研究

93.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94.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95.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9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礁模式

97.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二十年:行动、进展与展望

98.不同时期施用生物炭对稻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

99.生物炭对设施连作黄瓜根域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调节

100.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蕉园香蕉生产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01.柴达木盆地几种荒漠灌丛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102.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3.红树林植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104.农业活动及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05.煤矸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

106.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及磷形态的变化特征

107.青藏高原草地地下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08.蔬菜种植农户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研究

109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10.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烟土壤养分的淋失

111.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112.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评价

113.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

114.生物炭添加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15.磷回收对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蓄磷/除磷的影响

116.天山林区六种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适应性

117.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

118.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土壤养分含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119.生物炭和腐植酸类对猪粪堆肥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120.间伐对川西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121.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进展

122.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

123.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12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

125.腾格里沙漠东南缘4种灌木的生物量预测模型

126.生物炭碳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127.猪粪制备的生物炭对西维因的吸附与催化水解作用

128.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29.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生物量分配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130.生物炭覆盖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131.闽楠幼树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对光环境的响应

48 1337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