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读后感字汇聚精编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天幕红尘读后感字汇聚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一篇】
豆豆三部曲,感觉天背叛遥。不知道为什么《遥》这么广知,可能有电视剧的加成。
三部曲故事套路都是差不多,都是一个理论+实践无敌的存在,用俗话说就是:恐怖如斯,凤毛菱角的存在。还有个白甜的女友,当然不傻,都是精英。最喜欢芮小丹,自强、自立。
三本书有点像对话集,传输作者的各种观念,但是总感觉语言表达的贫弱,不能很清晰的表达出来。《天》中的一些观念还是挺赞同的,‘实事求是’真是的是很厉害的思想,毛的《矛盾论》《实践论》应该多读几遍,形成思辨的思维。中国始终是有一批真切实干的人在推着社会前进。希望那些精日和媚外的人看看,当然你要是装傻,那就是对牛弹琴了,因为你就是坏。
总的来说,有可取之处,当做通俗小说读物,或者爽文读挺好的,当然比爽文好点。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二篇】
《天幕红尘》是作家豆豆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因为看了《遥远的救世主》,觉得作者的思维、观点很独特,就想要更多地了解一下,所以买来了这本书,开始读后就欲罢不能,一有空闲就捧着书看,基本上每几页就会有一些闪光点让我忍不住去思考一下,对于书中的一些方法、技巧我心里都有在现实中尝试一下的想法。细细品来,书中很多内容都有深挖一下的意义,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只是先将我感受深刻的一些部分进行列示,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做一个大纲。
一.什么是“有路不走”,有什么意义?
“有路不走”这一概念,贯穿整本书,是书中各个故事线的发展核心,这个词是主人公叶子农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的另一种说法。虽然我们对于实事求是这一概念非常熟悉,但是有没有真正地领会其深意,有没有将其真正应用在生活实践中?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想要“见路不走”,首先你得有路,什么样的路?是适合你的路吗?
二.多米诺推演的实现
利用多米诺骨牌进行推演在书中出现,是奥布莱恩不满于叶子农对其总裁乔治的不礼貌行为,自作主张给叶子农设置的一个考题,这个考题最终导致了叶子农的异乡遇刺身亡。
利用多米诺骨牌来进行推演,条件设置不会混淆,且容易将各种因果梳理清晰。通过一张骨牌就能启动一条社会能量的因果链。记得有一张如下的的gif图片:
动图中第一张骨牌很小、很轻,但是在其推动下,最终产生的力量、影响非常巨大。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久悟杠子面的实现流程
久悟杠子面的经营模式作为“见路不走”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在书中占有重大的篇幅。个人认为在创业经营中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开店想法的产生、经营模式的确定、合伙人的确定、雇员的选择标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全面的描写,这些内容中间穿插了其他故事线的内容,只有看完全书才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四.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我对幸福感的来源进行思考是缘于书中九哥和方迪的一次对话,幸福感来源于比较,通过比较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你就会有幸福感。孔夫子曾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结束语
上述四条是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其实整本书中让人脑子里蹦出闪光点的内容很多,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逐一介绍给大家。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三篇】
《天幕红尘》终于看完了,个人感觉比《天道》好懂,更偏向于叙述性,不过《天道》更具有吸引性。
《天幕红尘》里的方迪是我最喜欢的女性。虽然戴梦岩的章节更让人惊艳,谁都可能有过明星梦。但回归我自身,只是一个普通人,方迪身上有更多普通人的影子,有更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精神。她的智慧、她的分寸、她的义气、她的选择,很多很多都为她后来的功成,奠定了基础。
01。
家庭背景硬,从小有异于一般女孩的见识,学位高,有留学经历。
图片。
方迪的父亲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年代,担任首长的职务。方迪是高官的女儿,这为她在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读到硕士、在国外餐馆打工认识老九、从老九口中知道“见路不走”四个字、有多次帮老九忙的机会、有成为老九合伙人的机会奠定经济基础。
方迪的背景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幸运的和方便的,她因此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有在老九开口求助调查叶子农时相助的能力。为卷入布达佩斯劳务输出计划好久悟杠子面计划奠定基础。
02。
独立、有自己的思想。
方迪虽然出身好,但留学期间选择住的房子却是简陋的,生活费也是自己在老九餐馆打工挣来的,而其它非富即贵家庭出来留学的孩子根本不是这种情况。
在相亲对象谭总拜访他的章节,谭总看到方迪宿舍的条件之后,告诉方迪以后再也不准她苦自己,给方迪留了些钱让她先用着。方迪理解他的行为,但他误解了方迪。
方迪说:“谭总,大家都不是少男少女,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我刚才在跳舞,干嘛?发骚呢。发骚、烧菜、做饭,练女人的基本功,就是为了伺候我爷们儿,养肥他,掏干他,怎么能说我没女人味呢?我没想对您不礼貌,但是您太过分了。我那样说话只是想让您知道,难听话我也会说。”
尽管谭总财力雄厚但方迪有自己的思想,不是传统中国女性那一套,她渴望拥有自己的价值,这份渴望为她提出成为久悟面馆合伙人奠定了思想基础。
03。
有情有义有分寸。
当老九向方迪求助想要调查叶子农的背景,探叶子农的底时,方迪借助自己的背景帮老九拿到了资料,但并没有拿一分多余的钱,全都是成本费。
在那个敏感的转型时期,方迪不能给父亲添乱,但九哥一直很照顾自己。方迪只收成本费就会排除牟利的嫌疑,无动机的嫌疑也容易得到证明,以免以后拖父亲后腿。由此可见方迪做事很有分寸。
当董丽想凭借情分让方迪同意自己的男朋友到她创业的餐馆工作时,方迪虽然顾及老朋友面子,但仍是要考察对方的思想、认识是否符合“实事求是”、“见路不走”、“不唯经验、教条”的根本性原理,对方对此的不认同,让方迪无法仅凭情分录用对方。
毕竟餐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开张,是否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想要实现每一个细节都把控到位,在用人上就不能有丝毫差池。
方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所有的步骤都是基于条件的可能。在那个年代,很难想象方迪会决定把面馆作为自己的事业,放弃进入央视当主持人的机会。不过就连这个决定也是基于条件的可能。
想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方迪把握住了时机、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四篇】
叶子农父母均是干部,父亲还是将军,-中死去。叶想弄清楚父母至死都忠诚的那个信仰到底是什么,16岁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已有22年,为能够直接读原著,-时学习了英文和德文,之后政治大学学习两年后退学,佛学院学习两年后退学。
叶子农最看重自由,有赚钱的能力,无赚钱只要的欲望,只要挣的钱否自己用了就马上停止,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围观,没有人评论,只他一个自由身。
叶子农是个极具智慧的人,研究涉猎范围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西方政治、经济学等,根据小说最后描述的张志诚翻看叶子农的笔记内容来看,叶的研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以上这些领域随便一个拿出来普通人都要研究不知多少年都走不出来,由此可见叶子农的心智与头脑之强。
罗家名投机生意因苏联解体而夭折,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回天,走投无路开枪自杀,妻子林雪红根据多年前叶子农给罗家名的一句话“见路不走”,求助华侨商会召集所有债权人到德国开会,当时叶子农在德国生活,目的是期望叶子农能够救罗家于水火之中,德国之行除了林雪红其他债权人都不认为会有结果,何况此事叶子农还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且叶的经济能力也不够支付所有欠款。大家也就是看在华侨商会的面子上走个过场而已。
谁也没想到的是叶子农了解到罗家的情况后,用了1天多点的时间就接下罗家的烫手山芋,不单单是口头答应负责,而是直接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从这个方案来看,叶子农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有精准的判断,并东西各国法律及政局发展趋势走向,方案考虑到华侨商会的影响力,罗家在苏联的情况,中国国内的形势等来制定的,详细、具体、考虑了方方面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分析好拿出对应方案,做到了全面把控。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头疼问题“巨额债务责难”,叶子农没有推脱逃避,仅仅凭当年罗家明对他能力的信任、赏识或者说是帮助,就揽下这件事,为了取信债券人还提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及存折内现金用于该方案前期实施用的资金。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有担当。最后解决方案成功的解救了罗家,并将欠下的债务都还清。
因债务问题香港女明星戴梦妍对叶子农一见倾心,而后到美国留学的方迪(其父为中国军界高官)因其才华和智商爱上叶子农。
小说是以悲剧结局的,这个和豆豆另一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的结局有些类似,遥远的救世主里男主丁元英创造了一个劫富济贫的神话。女警官芮小丹爱上了他,最后在抓捕在逃疑犯时被炸弹炸掉双腿,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开枪自杀。丁元英收到芮小丹的死亡通知时虽无明显情绪波动却自己在洗手间吐了几口血,应是悲怆。这里是叶子农因处理并解决了罗家的债务危机,引起了几波人的关注,罗家债券人布兰迪就是其中之一,布兰迪是美国当时最大的电视公司的编辑,负责政论板块,工作内容就是针对每日发生的国家国际大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对美国民众起政治引导作用。布兰迪从叶子农的特殊身份、经历以及思辨能力、洞察力和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等看到了新闻价值,想利用叶子农拍摄政论片让他就马克思主义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叶子农为拒绝此事得罪了这家公司的总裁,为教训叶子农对待自家总裁的不礼貌,时任总裁助理的奥布莱恩决定教训一下叶子农,奥布莱恩实际是美国前情报局高官,退休后返聘到这家公司。奥布莱恩设计一条绝杀,让叶子农曝光于全世界,彻底摧毁了叶子农想要低调做人低调生活的希望。让叶子农的处境变得无处安身,回中国,国人会骂他是汉奸,呆在欧洲,欧洲的自由民主人士会因他是共产主义者而攻击他。最后的结局是叶子农在巴黎被极端分子枪杀,当场死亡。按照叶子农的遗嘱遗体火化骨灰撒进河里随水流走,不留墓碑不需祭奠。
看到这里,我脑海里只有一个词“天涯孤独”。
叶子农太聪明,所以他也特别孤独,十几岁时父母就因-去世,之后叶的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人,虽然他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但是人毕竟的是群居生物,只要叶子农还没有脱离人的属性,他就有情感的需求,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能带给他温暖的人太少了。
我羡慕他的头脑,却恐惧他的孤独。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五篇】
小说《天幕红尘》,作者豆豆,出版于2013年5月,讲述了主人公叶子农在柏林债务会议中,选择担责帮助罗家明的妻子林雪红还债,此决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以至让自己陷入政治漩涡,最后命丧巴黎的故事。主人公叶子农的这段人生,让我见识到了人的另一种活法,也刷新了我对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理解。
柏林债务会议,叶子农可以不担责,他选择了担责;纽约与乔治的见面,叶子农可以避免麻烦的同时拿钱,他选择了承受麻烦;被奥布莱恩算计后,明明回国可以减少遇害风险,叶子农还是选择冒着风险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叶子农的这种活法,顺从了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他觉得很有意义。
这种活法,和叶子农对实事求是的深刻认识是何种关系?我认识浅薄,不明就里。但正是基于对实事求是的深刻认识,让叶子农在突发情况面前,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即提出赚取100万美元的可行思路:根据债务目标的设定(100万美元),梳理自己可使用的资源和条件(利用价格双轨制的成功经验,中匈互免签证协议,华人移民形势),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地方政府利益驱动,法律风险的规避),充分预估在目标实现中的风险挑战(首担风险,中匈互免签证协议随时作废),进而有的放矢组织变相移民行动,最终实现目标设定。
见路不走是叶子农送给罗家明的一句话。在叶子农看来,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什么是见路不走?即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不拘泥于经验、教条,只看因果、本质,走条件的可能。叶子农利用价格双轨制获取财富、组织变相移民行动,以及老九的面馆改革,都是实践“见路不走”这个思路的具体案例。
普通人为什么常常得非所愿,难以获得成功呢?就是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就好比遇到叶子农之前的老九,在餐馆经营上,放不下执念和偏见,拘于经验和教条,不能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也可以说,普通人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从认识和实践“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开始。
很没有逻辑的以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达摩面壁,愚公挖山,各下功夫,各摘果子。希望大家都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六篇】
读过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后,意犹未尽,模糊的明白了所谓的天道,就是按规律办事,没有神乎其神,只有道法自然,如来;所谓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也决定了个人的人生高度,“怕担责”、“靠别人”只会让机会从身边白白流走,你只能靠你自己,也唯有自己;所谓的生存尺度就是“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你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的要宽广;所谓的生死,该生则生,该死则死,想就去做,坦率一点,既然选择,就要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无论好坏,这就是人生。
讲理论谁都能讲一大堆,但做起来所谓的大道理都已抛诸脑后,该为生存烦恼还是该无聊,一样不缺、一样不少。在我读过《天幕红尘》之后,我似乎对于《遥远的救世主》中所阐述的理论有了一点落地的踏实感,其中对我本人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们总是勤于动心,懒于动脑”,这句话已赤裸裸的揭露了问题的本质,我经常想,左想右想,但我只是在用“心”去想,然后就产生了一大堆的妄念、贪念,所有背离实际的想法都成为我焦虑、困惑不安的沉重负担,我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我忽略了用“脑”去想:我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因素都要哪些?——我自身具备哪些有利条件?——我自身仍然欠缺哪些条件?——开始实践并不断修正。
我之前总是幻想有个绝好的机会砸向我,或者有个大腿让我抱一抱,或者有什么诀窍可以一步登天,然后我等啊等。这么一分析,我仍然是在“靠”,我仍然是在靠别人、靠机会、靠狗屎运,唯独我忽略了靠我自己,我仍然是“弱势文化”人群里的一员,能通过此书看清我自己的本质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那就是遵循了规律,所谓的诀窍,不过是更能看清规律少走的弯道,没有多神,就是实事求是。“见路不走”,初读此四字好像又点故弄玄虚之感,但读完此书,却觉得这四字却能时时提醒自己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意思都懂,甚至都属于烂大街的名词,可是你一操作,必然会把这四个字抛诸脑后,你只会无限放大你愿意放大的,无限缩小你愿意缩小的,坐等收益,无奈你却成了被收割的对象,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你仍一头雾水。因此,见路不走,更具备可操作性,能时时提醒自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立足于自身条件,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条件可能,多少都正常。不要拘泥于经验,不要怕不同,也不要怕雷同,是否与经验相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因果,或者说只看因果。
《天幕红尘》一书中,让我很感兴趣的不是叶子农的感情主题,也不是奥布莱恩如多米诺骨牌般的设计,而是叶子农与老九在一起分析老九所开饭店衰败问题所在以及如何发展的谈话,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有拨开迷雾、理清脉络之效,而老九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人们困惑之所在,与其说我在读书,不如说我在书中想要寻求解决自身困惑的答案。
另外,在看此书前,当别人提起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民主等词,我会不屑一顾,上学时早被政治课摧残过无数遍的词,我甚至会在心理嘲笑一句“老土”,可在读完此书后,我只有自惭形秽,为自己的无知,只知表象不知深意的词义理解,果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这是一本值得人深思的书,也许能解开你此刻的困惑,足矣!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七篇】
“有路不走”这一概念,贯穿整本书,是书中各个故事线的发展核心,这个词是主人公叶子农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的另一种说法。虽然我们对于实事求是这一概念非常熟悉,但是有没有真正地领会其深意,有没有将其真正应用在生活实践中?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想要“见路不走”,首先你得有路,什么样的路?是适合你的路吗?
天幕红尘读后感字【第八篇】
小说《天幕红尘》读完了。4分评价,不推荐。豆豆写的。之前读过她写的《遥远的救世主》(此书7分推荐)。
评价一本小说好坏,有个简单的方法,读完后问自己两个问题即可:其一,读完一遍后,多大程度上想读第二遍呢?其二,在阅读过程中,多大程度因被情节吸引而很专注,又多大程度因被其惊到而频频“出戏”呢?回答完此两问,你基本就可得出你个人对一本小说的评价(影视剧亦可)。若此外还能就自己的回答有条有理地讲出个“为什么”,说明你对故事的理解确实较深刻,具备了一点创作者意识。
对于《天幕红尘》,我不会因为故事情节再去读它,因为写得太不自然。大多人物关系发展处都让我出戏。下面从我个人所认为的优劣两方面,简单谈谈这部小说:
一、人物关系发展太别扭了,极其不自然,尤其是男主人公和两个女主人公的关系发展。小说人物的发展方向完全是任由作者的个人意志来扭曲。有人可能说:那作者写小说,人物关系的发展肯定都是由作者来控制的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呀!设计一件衣服能够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吗?不需要根据人体的形状来设计吗?从来就没有随意的创造。一切创造都遵循一定法则。在小说中创造一个人物,就如同用手从某点朝某方向画一条射线,这条线的方向是一定的、不变的。高手徒手画射线能从头到尾保持一个方向,普通人徒手画就难免曲曲歪歪,不能保持一致了。其中画线的一致程度便可看作是作家创造人物的能力水平。关于创造人物遵循一定法则,有两点可作为简单例证:(1)《三体》中罗辑受第一任女友要求,自己写了一部小说,发现写完后,人物仿佛有了自己生命,小说发展的方向并不受自己控制了;(2)《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也曾在采访中说道,写这个剧本时,一开始是希望小郭和小六在一起的,但写着写着小郭就不知道怎么跟了秀才,大概是人物的选择吧。所以说,作家创造了一个人物性格,那么人物在故事中怎么走已然注定,作家要做的是将其描写出来,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强行修改。不得不说,即便戴梦岩与叶子农的关系发展很别扭,她对叶子农的感情始端也是尚可理解的,毕竟是想找个靠谱之人作依靠。但方迪对叶子农的感情完全就是无来由的,一点前因也没有,突然读到她对叶子农的内心表白,真是别扭坏了。与《遥远的救世主》相比,豆豆在这本书中描写的恋情关系真得很一般。感觉像是在写命题作文一般,没有关系,硬创造关系。
二、对“民主”的一些认识谈得不够彻底,不够究竟,避重就轻。我个人是极其不认同这种谈法的。感觉很多内容都像是在写“命题作文”。比如男主人公认为代议民主制就是数人头,说来说去着重点似乎就在“数人头”上。对其本质也没说多少,为什么要数人头?数人头表现了什么?我理解主人公说的:代议民主制并不适合在这片土壤上生存。因为从结果的角度来看,这片土壤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注定的。但注定的只是按照规律走,按照规律走,并不见得是最好的安排。
三、说理成分太多,并且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但恰恰这一点,也是很多人追捧这本书的原因吧。人都是这样。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以为学。比如,“见路不走”四字,说到底不过就是“实事求是”而已,是要人“做事要看本质而不要拘泥于表象”,一个本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现象。但现象再多,本质就那么一个。简单举个例子,下面这个图片中的物体,用简体中文写是“书”,用日文写是“書”,用英语写是“book”,三个概念都不同,但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我比较欣赏《天幕红尘》的一点是:用“见路不走”来解释“实事求是”这一真理,确实是别出心裁。在此指导思想之下的“老九面王”的商业案例,也像《遥远的救世主》中“格律诗音乐公司”的商业案例一样,给经商的人很多借鉴意义。而这一点也是未来我可能再重新翻看《天幕红尘》的缘由。
相比之下,我真是觉得豆豆写的《遥远的救世主》要好得多。这个小说讲一段情,讲由一段情引发的商战,在这之中,讲佛法、讲自然规律。故事“一以贯之”,简单易懂,主人公间的`感情不至于让人潸然泪下,但也让人感动,让人沉思。而《天幕红尘》说理成分太多,喧宾夺主,人物关系发展不自然不说,故事情节反倒成了陪衬。小说是以故事去反应一些道理,而非以道理去写故事。
我相信豆豆对于这些写作的道理都懂。但为何写成这样,天知道。可能这本书就是个命题作文吧,可能受时间限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