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 高中音乐说课稿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 高中音乐说课稿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第一篇】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私运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作者

曲作者比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莱维,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75年6月3日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音乐知识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如果插部很多,即形成a+b+a+c+a+d+……+a的结构形式。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近代,产生了专门为音乐会而创作的与戏剧无关的序曲,人们称为“音乐会序曲”。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不能象在小学初中那样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的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即将上课的时候,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有的学生在聊天说话、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外面玩耍。按照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必须要过三分钟左右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前的课件片段。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是圣桑的“天鹅”,教室的大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有的学生不再说话,他们在欣赏动人的音乐、有的学生不再玩耍,他们看着头像在分析这是那位大师……,通过这个课件片段,不但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放松。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2分钟)

传统的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说一声“上课”,值日生说一声“起立、坐下”就开始了。

而这节课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上课页”,开始上课的时候播出。先是出现一句短暂激昂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上课啦!”的字样,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起立、坐下、检查人数。使到这个千篇1律的上课程序变得有趣起来。

(6分钟)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现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6分钟)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15分钟)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具体讲解和乐谱请参看教材分析)。

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而且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并提问部分学生把结果打到屏幕上。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5分钟)

这个环节对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行了

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讲解的吸引力,采

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重介绍作者的坎坷人生及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得到教育。

。(3分钟)

简单对序曲的来源、歌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的分别进行讲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在课件中使录像资料播放的同时同步出现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解说文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5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八道选择题:

1、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著名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2、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3、回旋曲适于表现______情绪

抒情温柔悲愤痛苦热烈欢腾

4、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5、《卡门》序曲的体裁是________

回旋曲序曲进行曲

6、旋曲起源于欧洲民间的________

轮舞曲圆舞曲回舞曲

7、这段音乐是《卡门》序曲中的________(播放音乐)

主部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8、下面那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问题选择的自动判断。

个“x”,电脑还会说“不要太大意嘛”,对的话就出现一个笑脸和一个“ˇ”,电脑会说“耶!好嗄”。使到这个测试更有趣、更富吸引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肯定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努力和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第二篇】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是选自人音版教材高中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这是一节鉴赏课,通过听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要素、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等知识,学生能够领会情感表达。

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各要素在音乐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聆听乐曲,运用音乐各要素进行编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乐曲,感受音乐各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

难点是运用乐曲中的音乐各要素进行编创。

五、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用音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两首乐曲的异同问题,我会引导学生理解,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并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乐曲的情绪是沉重的。随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乐曲的作者、背景等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乐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针对学生身心的特点,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体会情绪变化,并能够通过进一步分析音乐本体,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乐曲并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通过聆听作品,学生可以发现作品可以分为三部曲式,接下来我会引领同学们分主题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在反复聆听以后,学生会发现第一个音乐主题之间在情绪上呈现出了层层推进的形态,接下来我会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绪变化你们是怎样听出来的呢?”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谱例,相信同学们可以捕捉到描述出节奏、力度、速度、歌词、曲调等方面的变化。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结合我的讲解想象第二音乐主题所展示的画面是什么。

由此就可以将音乐本体和情感表现进行一种有机地结合,使知识形成网络,学以致用。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创编旋律的方式来对本课进行巩固,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课下可以寻找相似的音乐作品,并学习演奏。

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第三篇】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欣赏综合课《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

本课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体裁歌曲的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赞歌》和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赞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是一首长、短调相结合的歌曲,曲调豪放,优美深情,刚柔并进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哈萨克民歌《玛依拉》热情奔放,富于草原风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赏两首各具特色的民歌,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认识到在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音乐风貌,从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使学生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又各不相同。所以我采用了视听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从而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的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前课乐理知识,听赏歌曲,创作活动这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你们对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先让学生讲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问题和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引起他们倾听的愿望。接着我将采用多媒体影像播放一组少数民族风情的介绍片段,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首先我让学生欣赏《赞歌》和《玛依拉》两首歌曲的旋律片段,提问:这两首歌曲各属哪个民族?两首不同的风格民歌片段,引发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全貌的兴趣。然后我用课件展示出中国的版图,把学生“带入”蒙古,去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吃、穿、住、行等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我将让学生欣赏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赞歌》,欣赏完后由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在听赏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最后与他们一起总结出蒙古族歌曲的音乐特点--旋律自然流畅,宽广。

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弛一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让学生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教他们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的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接着欣赏一段新疆的舞蹈片段,欣赏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分享的“实用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 高中音乐说课稿精选5篇”,分别讲讲自己眼中的新疆,同时我会让他们欣赏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在听时,我会提示他们注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别?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抓住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我会让他们再复听一次跟旋律哼唱,最后我运用表格对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新疆民歌的音乐特点--热情、奔放、自豪。然后把蒙古族民歌与新疆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等特点作比较,这样能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区分出不同民族音乐来源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音乐文化。

最后是第三个环节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将播放两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其音乐特点有哪些?有了前面两个民族音乐的分析过程,学生能更加熟练的抓住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然后我再让他们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进行表演创作,如:舞蹈、绘画、服装展示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学生在一起创作,发挥集体精神,并进行互评。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到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都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民族的重要标志。

这堂课,我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穿插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课堂也变得格外生动、有活力。这一课在教学上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在课堂里巧妙的将欣赏民族音乐--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民族音乐融合在学生的活动中,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不同民族的特点,整个过程连贯而自然。另一个特点是教学控制,通过熟悉的音乐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加上有效的控制,使课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第四篇】

1、说大纲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3、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4、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5、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

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

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高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第五篇】

听了王老师的《划船比赛》这节音乐课,我感受到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令我羡慕不以。王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本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扎实,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尤其是在节奏教学方面。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既培养了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1)本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聆听歌曲范唱,并且在聆听的过程中听出口号是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能力,也初步解决了歌曲的难点节奏。

(2)在学生掌握难点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随音乐读节奏,并做划船动作,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教师又通过小游戏的方式,教师敲击黑板,学生填上缺少的节奏,让学生掌握了2/4拍的强弱规律。这个地方如果教师用大鼓敲击,最后作为赛龙舟的领头人,就更加有兴趣了。

(4)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分乐段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各种节奏,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曲难点,为学好歌曲做铺垫。

48 3030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