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月亮作文字 我心中的月亮作文初一【热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我心中的月亮作文字 我心中的月亮作文初一【热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心中的月亮字【第一篇】

从前,月亮上住着一群小精灵。小精灵艾米是负责擦月亮和星星的,当然,艾米是算高级的。

一天,艾米遵照精灵女皇的命令,让流星把月亮镀上一层彩边,让星星去月亮面上装饰,因为今天精灵王国请来了大客人,一只来自水星的“水晶兔”。

艾米卖力地让自己手下的小精灵和她一起擦,把月亮擦的黄橙橙的。流星把月亮外圈镀上了一层彩色的光边,星星在月亮面上摆出了一个精灵国的国徽和一个笑脸。

艾米干完活儿后向女皇汇报了,女皇又吩咐艾米和另一个小精灵艾丁去做一些月亮的游乐玩具,好好去招待客人。

艾丁把艾米带到花园里,从一些郁金香和紫罗兰中拿出一个个金灿灿的小月亮,把小月亮放水里,慢慢地小月亮长大了。艾丁拿起一个长大的月亮,用百合花的花茎轻轻地划出一道括弧,再拿起一根大型玫瑰花刺在月亮上刻了一个括弧,就成了一座滑滑梯。艾米看了马上动起手来,把月亮用四叶草连起两头,再用一个个月亮与这个月亮连起来,然后用四叶草绑上,就成了一个转转盘。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转眼间,艾丁和艾米做了十几个游戏用具,她们合伙把用具一一放好,等待客人的到来。

傍晚,水晶兔来了。它看到这样的情景开心的不得了,它拿出一块水晶一挥,天上飞过无数颗流星,精灵们和水晶兔一边荡秋千一边唱歌;一边玩转盘一边跳舞……末了,大家一起开香槟,一起放着有茉莉花香的灯光,一起开着雪糕般甜的音乐,在空中开晚会。

我心中的月亮字【第二篇】

;

摘要:美学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美学更是其核心所在。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小说思想内容的崇高性以及小说标题中隐喻的使用,让读者对《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美学 《月亮与六便士》 隐喻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家庭优越、事业有成的思特里克兰德,迷恋上了艺术之后抛弃一切,离家出走,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过上颠沛流离,甚至食不果腹的生活。虽然他最终客死孤岛,却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这部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出发,挖掘和解读这部著作中的美学元素。

一、小说的思想内容所蕴含的美

首先,什么是“美”。古今中外有着对美的不同阐释。在中国,儒家主张美与善,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鼓励人们超越现实去体验天地之大美。在西方,康德认为美是愉悦的,且不带任何利害关系的体验。黑格尔则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是用来表现“真实”的。小说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在中年后开启了自己对美的探索和追寻。他本来是一位有着地位和财富的股票经纪人,还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然而,他为了追求艺术抛弃了俗世的生活。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当大多数人放弃梦想,转向功名和利禄时,思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美”的存在,寻求自我精神世界的尽善尽美才是他的毕生追求。

二、小说中的隐喻所折射出的美

隐喻能让文字变得生动,从而提升小说的美感。所谓让文字生动,即是让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在读者头脑中有一个较明确的形象,便于读者进行感性关照。隐喻词的意义和目的在于跳出呆板和乏味,以满足思想和情感的充分表露。以小说的题目为例,如果改为《理想和现实》则显得平淡无奇,而《月亮与六便士》则恰如其分地运用隐喻,在貌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的特征。黑格尔曾经说过,隐喻是在精神处在内心激动时,深入关照当前的有关事物,而同时又要求摆脱其中外在的因素,要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寻求自己,把它们转化为精神的。《月亮与六便士》这一题目则很好地把作家毛姆的情绪和思想转化为美的形象。月亮和六便士,两者都是圆圆的,闪着亮光,一个挂在空中,一个躺在脚边,不仅形象美而且充满了对比,给人一种在迷雾中前进的感觉,一种矛盾的情感。作者毛姆把“月亮”和“六便士”这一隐喻形象贯穿到了整个作品当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月亮”的典型代表,他抛弃人世间与自己相关的人与事物,以自身的内心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寻求自我精神世界的完满。而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则是追求“六便士”的代表人物,她恨她的丈夫,恨他狠心毁掉了原本平静而富足的中产阶级上流生活,她永远生活在 “六便士”的俗世泥淖里,不得解脱。

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所体现的美

小说中的人物要体现出美感,首先要具备性格的丰富性。一个角色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在于人物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容。以小说主人公为例,在世俗意义上,他是一个冷酷无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然而他却敢于离经叛道,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勇于摆脱上层社会的荒淫和奢侈,淡泊明志,通过绘画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获得内心的平静。人物的两面性让他成为一个完备的整体,正如黑格尔指出的,完整性格的理想在于自身融贯一致的主体性所含的丰富的力量。不仅小说的主角如此,其他人物亦如此,他们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小说中的施特略夫也是一位画家,他的画作一味迎合顾客的需要,从而赚取了大笔金钱,乍一看他完全是月亮的反面,然而他却拥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可以说是无条件地信任,并给予极大的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遭遇了夺妻之痛后依然愿意资助和侍奉思特里克兰德,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自己提升到了月亮这一层面,他是一个介于月亮和六便士之间的角色。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靠炒作来博得公众的同情和提升丈夫画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为六便士折腰的人,但她同时也渴望和作家们交往,这让我们看到她也有仰望月亮的时候,在丈夫出走时,她勇敢地靠自己的努力撑起家庭时,又让我们看到她坚强自立的一面。

不難看出,正是因为美学元素的注入,才让毛姆的这部小说文字充满张力,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左樱,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美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相关热词搜索:;

我心中的月亮字【第三篇】

月亮能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而他带给我的却是另一番样子。

我来到了嫦娥姐姐家的门前,正当准备敲门,一阵哭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朝着声音的来源走过去,忽然看到一个奇怪的身影在桂花树下,我惊讶的感叹道“难!难!道她就是嫦娥?”我走过去不经问了一下“嫦娥姐姐,是你吗?”“呜,是我”“你怎么啦?为什么哭的如此伤心”我问,他说“因为月亮睡着了,我如果没有它的帮助,就无法找到后羿了,只有月亮才能把后裔喊回来”我辈嫦娥的话所感动了,于是准备帮嫦娥召唤回后羿,这样他们就能团聚了。

我驾驶着飞船来到了月亮的面前叫醒了他,可谁知他已经醒来之时看不到他的眼睛罢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月亮,月亮很乐意的同意了。月亮使出全身力气,用亮光唤回了后羿。之间后羿一把抱住嫦娥,貌似很久没见着了。

就这样,月亮给我带来了一连串的幻想。

我心中的月亮字【第四篇】

;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我们固有的基础学科教学也随着相应转变。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肩负着公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其本质到底是什么?正如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所说的:“除开‘为什么这个问题以外,历史学家还要问另一个问题——往何处去?”那么,作为历史教学的教师们又该追寻什么和如何去做呢?张汉林教授在《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一书中作出了探讨。

刚开始,我认为这本书与其他的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无异,直至看完,才了解到书里的真谛以及核心思想——历史教育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追寻?本书分为九个章节:《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历史课程与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习方式的价值与方略》 《史料与史料教学》 《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有效的历史教育评价》《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途径》。

首先,就其宏观方面来说。张汉林先生在第一章已经进行了点题,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历史教育是什么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可以将这九个章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历史教育追寻什么,第二类则为如何可能。而在如何追寻历史教育的道路上,张汉林先生从教学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发展等多维度对“如何可能”进行了阐述,每一个维度都有着自己独到并与时俱进的见解,以直线逻辑的方式对书名提出的问题进行串联,以概念—问题—解决方法的模式对本书主旨作了回应。给人醍醐灌顶之感,让作为历史专业师范生的我,对历史教育这门学科以及如何成长为一名专业且具有时代性的中学历史教师,有了新的认知及感悟。

其次,重点想谈谈的是微观方面。主要就点题和引人深思的第一章《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第三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第五章《史料与史料教学》进行个人的一些反省与感悟。提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

第一章分为 :历史是什么、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历史教育的价值探讨、历史教学的三层对话、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人、传统文化是否是个烂苹果。就历史与历史学作了区分,明确了历史与历史教育的含义,继而从历史教学的意义以及宏观本质上的方法、历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进一步深化论述。就今天而言,我们常说的“读史明智”,可以用张汉林先生的历史教学的三层对话与历史教育的价值探讨来细分。三层对话,即与历史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历史教育的价值则被张汉林先生分为:育人价值、认识群体、认识自我。我们学习历史这种常常被误以为深远枯燥的知识,要论实际的作用,除了“明智”,要先认识自身,与自己对话。不然就会陷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的“历史死循环论里”。我们只有通过读历史、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认识自身,才能在此基础上明智與借鉴。

我们所谓的宏观本质上历史教育的方法,也就是书中所提及的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以及在历史中发现。新课改以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代替了三维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则为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与时空观念的培育,是为了让学生站在真实可据的资料上,站在真实还原度高的时空里,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行为,进而对历史规律作出解释,在解释中加深对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的学习。简而言之,历史解释是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根本与纽带。

张汉林先生提出“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看到这一节的时候,我心里不仅有些许疑惑,“到底该不该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般思考”?参考期刊《历史教学》,其中张帆先生对这个问题也作出了回应,但是,他认为学生不用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而实际上,我最后持有与张汉林先生同样的看法,应该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一是因为历史学的久远性与复杂性,我们无法简单且真实地还原历史,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我们所依靠的途径必当是史观与史料,像历史学家一样站在这些正确的路径上去探究;二则是因为只有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看待历史问题,才会真正贯彻落实五大核心素养,才会真正培养其历史思维,这既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第一章的末尾,张汉林先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谈及了一个我十分“感动”和想不到的话题——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话题。众所周知,我们一谈到传统文化的话题,往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万金油式批判,谁都可以用,谁都可以分析。而张汉林先生就传统文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提到了“敬畏”二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应该将这个苹果先入为主地分为好坏部分,而更多的应是心存敬畏。

这让人想到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开篇语序:“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想来亦是,中华文化浩浩汤汤五千年,其历史产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只是于现代而言,有些不再适应现时的环境与发展。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更多的应该是像张汉林先生所说的敬畏,而非一味地指责。

第三章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一章节中,主要谈谈我的两个感悟:“教学设计的高度与以学生为主”。

首先,教学设计作为教学中有着高屋建瓴作用的环节,奠定着整个教学的基调。而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高度?这正是我们青年师范生所应该着重思考的。以“戊戌变法”为例,传统教科书的结论往往是没有发动群众,失去了皇帝支持,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导致了失败。可在日益学术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看待“戊戌变法”的失败呢?是从历史规律出发还是从变法本身进行剖析,抑或是从外力作用进行深层次的评价?又比如,“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学或者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其失败,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地来看待历史事件。所谓提高教学设计的高度,个人认为无非是关注学生与关注学科特点,而历史学科的特点无非是多角度辩证以及史料的综合。

其次,讲“教学设计应当从学生出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学设计制作得再美好,其出发点与指向点也都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一章节中,张汉林先生根据“中国商人的刻板印象”这个小知识点,在事前向学生分发问卷,调查学生对商人的印象以及了解程度,在教学时再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点拨。其中,最为出彩的是,教学应当与教育结合的论点。诚然,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游离于知识点上,而少了些许人文情怀。在“中国商人的刻板印象”这小块知识点中,有教师以本班学生父母做手工物件事实为例进行说明,虽然清楚了知识点,通明了道理,但是丧失了教育感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设计中,知识点的连接与联合无疑会让整堂课有趣活泼得多,可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教育。我们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不仅是从学情出发,更是从学生的感情人格出发,回归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做到教学育人的合一。

最后,对第五章《史料与史料教学》的解读。在这一章中,张汉林先生主要介绍了史料的种类以及史料教学的模式,中美史料应用的差异及启示等。阅读这篇时,我仍就充满了疑惑。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统编历史教科书编者徐蓝教授的说法,以及相应一些期刊论文的观点,史料究竟是應该作为单独学习的工具还是作为说明论点的辅助工具?史料当如何选取?选取的史料该如何衔接?史料又当如何运用?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这本书的第五章。

总而言之,在这本书中,张汉林先生点名了历史教育的真谛,以及从学生和教师两大方面对如何追寻这种可能作了解答。

最后,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王策三与钟启泉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即所谓的“发霉的奶酪”与“填不饱的维c”之间的取舍。同样的,随着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革,历史教育不再是对教师的崇拜,对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崇尚,也不是停留于表面上的“读史明智”。我们现行的历史教育关注历史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在于回归教育学的初衷。赵亚夫教授曾说,“历史学是历史教育的原动力”,历史教育就是要用历史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并在培养过程中运用教育学与课程理论等方法,更好地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真正正地通过“历史”这门基础课程能有所收获。

相关热词搜索:;

我心中的月亮字【第五篇】

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美丽而又多变的月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那颗小小的纯净的心灵以无数想象。两个比喻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移情于景,鲜明生动,意象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随即又把神话拿来,月亮初升,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凡此种种写出了月亮从初升到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如此写法,借助于内涵丰富的月的意象,自然增加了美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怎能让人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呢?之后笔锋一转,“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当时已是玄宗晚年,皇帝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纲不振,这首诗即是李白针对当时黑暗的朝政而发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引出后羿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表达对有这样的英雄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通过对月亮的圆缺以及对它的观赏赋予现实意义,这首诗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对文学压迫的结果,又在艺术上使诗人的难抒之情、难发之慨,展现得深婉曲折。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重要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言“诗歌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歌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看月与常人的审美不同,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成功塑造出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月的意象群。月的意象,到了他的手中,不再仅是创作时被利用的工具,更是他终其一生的知己,因此也无怪乎月亮这一意象在他手中的作用总显得更大,对他更服帖。在李白的心里,月已不是月,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的物象,它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心无旁骛唯有月在的境界,与月合为一体。

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更是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他广泛吸收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遗产和表现技巧,有时还喜爱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歌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人咏月诗词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月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认识李白诗中“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丽意象,领略其崇高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感悟与品味李白诗中诸如“明月”这类清新秀美的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韵与诗魂,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剖析。

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稚遐想,到“故国见秋月”后的病老逝去,月亮始终照着诗人的身影,照着诗人的足迹,照着诗人的心灵,伴随诗人走过了坎坷的一生。李白创造的符合中国人深层传统文化心理,富有深刻文化内涵与情感意蕴的“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长河中古典诗词领域的明珠,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传承与突破的.结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李白之人千年难遇。有言道:“千古才情,李白八斗。”李白一生诗歌成就斐然,其旷世的才华令人惊叹。李白写月之美,可堪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

李白颂月之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潇洒浪漫。其笔下之月可谓性情万千。月也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有诗“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于冰,有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无不透露出一股清新自然、脱俗俊逸的浪漫气息,使得李白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笔势如天马行空,诗人想要将明月一揽在手,艺术表达何其豪放,诗中洋溢着的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和真情实感实乃豪迈和快意!《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起句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而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的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营造了空灵入妙的意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等一句句来自于月光之境的低吟,或忧伤,或雄奇,或明净……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也让人不得不折服这位千古诗仙非凡的艺术才情。

李白诗歌光彩四溢的魅力源自于他独立不羁的个性,纯真高洁的人格。他生性豪放,纯真脱俗,正如月色一般皎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节操。

诗人常以明月来传达人间的至真性情。当诗人怀念友人、亲人的时候,常常把情感向明月倾吐,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以孩子般纯洁、真挚的感情来拥抱明月、赞叹明月,寄托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诵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和恳切的思念、热诚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句的至真性情,月光下的精神意趣是如此真实而高洁。

诗人亦常以明月来抒一腔潇洒豪迈的气概。诗人能流芳千古与他的豪迈、洒脱的性情有很大关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纯真又潇洒。在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后,他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他兴致盎然地泛月,高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高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作者横溢的诗情,纯真的性情、高洁的人格精神在神秘浪漫的月光世界里被尽情挥洒、尽情表露。

李白一生之所以对于月亮有一种独特的爱恋,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因为冷傲。月亮是诗人表达清冷,超俗绝尘的固定意向,可以说,李白一生的孤独、抑郁都用月亮这一方净土来承载。在李白的心目中,月亮是高尚灵魂的寄托。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一生的挚友、知己,是诗人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寂情怀寻求精神皈依的典型代表。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把月亮、自己与自己的身影聚合在一起,绘成“三人”饮酒图,到达一个“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的境界,在自我慰藉的快乐之中,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难以言状的孤独。

李白是孤独的,亦是冷傲的。他邀月酌酒,轻轻地唱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感叹知音难觅。“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咏叹“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尽情享受着无边的风月,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地过活。

李白一生介怀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知音的难觅,让他的孤独更深。所以他只能在《 长相思》中“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悲叹:“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面对明月,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叹世间知音难觅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寂寞的李白一生以月为伴,因为月亮能善解他意,能够慰藉其悲苦幽怨的心灵,并始终不离不弃地伴随着诗人浪迹,为其拂去尘世的纷扰,觅得大千之外的一份宁谧和美丽。于是诗人的寂寞也变得异常美丽。可以说,月亮情结贯穿了李白的一生。相传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去水中捞月,永远与明月拥抱在了一起。“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于皓月当空之夜,掬一片月光于怀,沉醉于氤氲朦胧的浪漫气息中与诗仙李白相约。

48 344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