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秋的随笔(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秋节随笔1

近年中秋的月儿,似乎比小时显大些,不知是轨道运行原因,还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现于东方天际,如唐代仕女满敷米粉的大饼脸,呆呆的,全无平素的灵性。不见淡淡云霞袅袅相依,唯有璀璨烟花,暗夜中腾空而起,妆点出盛世的一派繁荣。

国人说到节日,总离不开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国忧民,想不开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节,大家吃起粽子,赛起龙舟。

中秋的圆圆月饼,不知为谁而设,为哄董永与七仙女的孩子么?为岳家军做的军民同心饼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是多情的,吃着月饼,想起兄弟子由,又写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词句。

中秋还早,月饼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简包装,反腐倡廉,月饼似乎已转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爱的,是街头小铺现烤的栗子饼,其次为五仁,觉得美味且放心,不会用陈年旧馅。

某年中秋傍晚,看着单位发的那些月饼,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欢。街上去寻栗子饼,人家早已收工过节,遗憾了好几天。中秋一过,月饼们的使命完成,没卖完的,有返厂变身为其他点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猪饲料的,据说,猪还不爱吃那玩艺儿。

曾帮忙做过月饼,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红绿山楂条和蒸过的面粉调馅,将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称好,和好,包入馅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饼,全无半点添加剂,吃着放心。

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是那种味道,更多是,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

那一年,借助母亲的力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里解放,回归为流浪的职场小白领。女儿当时刚会走路,每每打电话问起,总说,“孩子听话着类,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饼没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条,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

月移花影,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乡情切,写着写着,忍不住掉下泪来,该回家看看母亲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5篇中秋的随笔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随笔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秋节的随笔2

又是一个中秋在我们的嘘唏声中度过。虽然有些伤怀——毕竟没有人愿意在中秋节远离家人坐在寂静的教室里考试,可还是默默地接受了,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我的天空,必须要去面对。那些对节日期盼的心情早已随时间的流逝磨灭了,只依稀记得那些曾经的愉悦,记得家人温暖的笑容。

恍然间才发现自己已经七年没有在家过节了,虽然对家有着很特殊的感情,但总觉得它更像一个旅店,疏离、陌生,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七年里对家人的歉疚与日俱增,自己从未帮他们分担过些什么,没有在他们疲惫的时候为他们端过一杯热茶;没有在他们生病的日子里照顾他们;更没有在他们面对风雨的时候坚定的与他们站在一起。我像一个局外人,看着他们承受一切。

至于那些陪在他们身边的日子,我就像一个刁蛮的孩子,任性、不可理喻,一次又一次用尖锐的言语刺痛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划下一条条伤痕。那时的我在他们眼中是陌生的,不再是他们心中可爱的小女儿。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刽子手,为一些无端的理由将他们逼到悬崖边仍不罢休。那些日子里浸透了妈妈的眼泪,萦绕着父亲的叹息。那些叛逆的年代里,我像一只刺猬,刺痛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可庆幸的是,他们毫无厌言的忍受着我的任性与不可理喻,包容了我所有的过错。

高三的日子里,繁重的学业让我应接不暇,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位置,思考自己的方向。学习取代了一切事物摆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头发开始大把大把的掉落,却始终不敢告诉家人。

我总是害怕见到他们的眼神,那里充满期待、希望以及很多复杂的东西;耳旁总是响起他们的叮嘱,让人压抑。有多少次,希望一直呆在父母的身边,不去面对一切事物,永远地躲在那个宁静幸福的港湾里,可望着他们的面容,却说出话,只得收拾行囊去面对一切属于我的生活里的挑战。我的天空始终需要我去面对,父母只是我暂时停泊的港湾,我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我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找寻那些高远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家人是放在我心底最温暖的太阳,也是我力量的源泉;而我的天空里有我的生活,我的梦想,它追逐的理想之光。

中秋节的随笔3

中秋的下午,去了禅寺。抽了三支香,轻轻放在烛火上;将香举过头顶,香灰的黯白下透露出的一点红光;炎热杂麻的心绪随着缕缕游丝般的烟缭绕而上;又像菩提树下的层层落叶;因风徐徐落下。像厚厚的烟灰铺在铜炉上,寂寞无声——在这不合常理的烈日下,心竟能消沉于静谧的寺院中。

可能是打更的古钟敲响了吧,或许是寒树老鸦了两三声幽啼才提醒起我:今已中秋。蓦然回首,才发现寺庙被落叶凄黄与烟香灰白渲染的如此美丽——静谧、澄清、安宁。

跨过高阔的门槛,庙前一片空地上斑驳的影子透过落叶洒落着静谧与安然;漫过不知觉的黄昏,返回的路上弥漫着感怀的恬静与交杂着夏热秋凉的久远。

躺在阳台的竹椅上,恍然才发现黄昏只剩下一点余光;遗憾中又生怕错过夜晚的秋月,只好再次抬起头——那夕阳,焚烧着最后一点梦忆——悠絮的烟丝,枯黄的落叶,剥落的白墙。

好像夜来得很快——一顿饭的功夫,一轮中秋明月就悠然地嵌在黑蓝的夜空,直击你的心扉。少了古有的蟋蟀声;几声悲凉痛绝的蝉鸣也是足以给这一潭秋的死水溅起涟漪。

中秋,本一个平凡无奇的初秋,再加上个月圆十五,就可以大有寓意:从嫦娥 奔月到吴刚伐桂,大大小小的老故事给这个日子缝上了另一层感怀——促使游子之情更为强烈,只能向遥远的明月彷徨而去。

千万家亮着的暗着的灯,给月夜重重地涂抹上一笔温橘色与墨靛色;也许是谁家香炉里溜出的一缕好烟,抑或是不知名的幽笛好曲——中秋,正如丰岛与志雄笔下的一种赤裸着的震撼、憧憬,再润色上一点中国人自独有的浪漫色彩,就恰到好处。

夜,沉着更深;月,又照亮的是谁的泪?静谧的笼罩下,一场曾经的故事才能流出;过去的悲剧像一阵阵的潮水,留下的是一片轻微的苦涩与成熟后的安坦与怀念。

月,轻柔地照着;微风挟带的一丝凉意却让心更暖。新闻上轰轰烈烈的中秋就平缓地、如流水般过去了;就自然地让这场秋轻得别太沉重:蕴藏于手心不及不过——不再有始无终。

中秋的月。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又落空。

中秋节随笔4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八月居中,而八月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

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随笔5

一开始,以为爱情是一切,以为自己了解一起,以为拥有就是永恒,不明白失去是什么滋味;

后来明白,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段爱情并不一定会白头偕老,慢慢的从感性走向成熟;

在后来,在一起是缘分,走多久也是缘分,所以相爱时用心就好,分开了祝福就好;

一段感情,总是开始得很幸福,中间走的很坎坷,结束却又很凄然;我们曾经为了彼此,想要多了解一点,自己不断接触对方的爱好、朋友,但总是欲望越来越多,很可能有一天,我们忘了曾经的幸福,只为此时的一个小误会,所以,修炼爱情的境界,能达到一种平淡却不厌倦,又谈何容易!

淡然于心,需要的是我们的勇气,宽容还有包容,幸福的就存于心间,不愉快的就让它随风吧!

值此中秋,只愿,大家都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无论漂泊,在家,单身,已婚,都愿忘却过去的不如意,来临的将是一天天如爱情般开始的动心、美丽、永恒的日子!

48 432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