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实用4篇
【导言】此例“区域发展规划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区域发展1
现阶段,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存在着双重不平衡,一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二是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一)东、中、西部地区间保险发展不平衡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保险业也获得了持续的快速增长。1980—2005年间,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约%。然而,与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间保险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性差异。首先,东、中、西部区域保费收入空间比例失调。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亿元、亿元和亿元,所占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是%、%和%,其中,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的倍和倍。其次,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分别是元、元和元,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元和元。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二)东、中、西部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按照保险供求理论,保险需求决定保险供给,保险供给总是追随保险需求。从根本上说,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最基本因素,任何保险供给都是适应保险需求而产生的,没有对保险的需求,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产生保险供给。从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类型结构、规模和数量,到保险产品种类结构与新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渠道及模式等都离不开保险需求的引导,保险需求是保险供给的前提、动力、依据和发展方向,保险供给总量、结构应与保险需求相适应。同样,区域保险需求决定区域保险供给,区域保险供给结构、总量等应与区域保险需求相适应。
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所面临的风险、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区域间形成了有差别的客观保险需求,这是区域保险实践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的依据和方向。各区域应依据各自保险发展需求的客观实际,以区域保险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形成既具有保险结构差异又存在一定数量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实践发展模式。具体地说,各区域应依据其特定的保险需求种类、结构和数量,来决定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数量和规模,决定保险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以及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手段;依据区域保险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保险组织形式、保险技术、保险产品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但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实践来看,各区域保险发展实践具有趋同性。具体表现在:
1。区域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无差异。从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看,东、中、西部地区均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总体而言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单一,三地区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模式无差异。从保险经营管理看,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由总公司统一集中管理,主要险种及其费率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由区域保险经营主体采取大致相同的营销方式(即个人或兼业为主)在各地区推广,而自身没有什么决策权;保险资金由各总公司统一进行运用。由此决定了各地区在保险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上不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2.区域保险产品结构雷同。(1)从产、寿险业务结构看,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和%:%,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和%:%,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一种寿险业务比例过高的结构失衡状态。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业务结构差异小,各地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与本地区保险发达程度相适应的区域产、寿险业务结构特征,而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共性。(2)从保险产品结构看,在产险市场上,2004年,三地区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占首位,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和%;而同期企业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为12%左右,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可见,三地区产险的险种结构比例大体一致。在寿险市场上,2004年,新型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比重较高,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型险种保费占总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是%、%和%,传统寿险的比例分别为%、%、%,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比例都比较低,二者合计分别为%、%、%,三地区寿险险种的结构比例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东、中、西部保险市场产、寿险产品的同质性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差别性的保险需求不相适应。
3.区域保险市场结构无差异。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保险市场集中度(CR4)分别为%、%和%。按照美国产业组织学家贝恩教授依据保险市场集中度进行划分的市场结构类型来看,三地区均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保险市场结构没有本质的差异。
4.区域保险法律制度和保险监管无差异。目前,中国没有针对不同地区而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区保险业统一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保险法律制度;各地保险业由中国保监会统一监管,由各省、市保监局具体负责辖区内的保险监管活动,各区域的保险监管模式和方式相同。
各区域趋同的保险发展实践必然不能满足其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从而引发了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前述分析表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但相比较而言,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即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的内在的和根本的原因,是当前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区域间巨大的保险差距是在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由影响区域保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城市化程度较高、风险和保险意识较高等外部保险发展条件优势决定了其保险发展水平必然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保险差距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区域保险供给方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但各地区保险外部条件的差异只是形成区域保险差距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无法自发或直接地影响或决定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趋势,而必须通过区域保险经济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保险行为才能对区域发展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实际上,区域保险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区域保险供给主体通过其主观保险行为对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加以利用,并将潜在的外部条件优势和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生产力和有效保险需求的过程。如果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依据各区域不同的保险发展要求来调整其经营管理思路、发展政策和模式,则有利于加快将外部条件转化为内在保险生产力和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有效(或现实)保险需求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在促进区域保险健康发展、提高区域保险发展水平的同时,在区域间形成既有反映区域间不同保险发展要求的结构性差异,又存在一定的因区域保险发展客观基础差异而形成的区域保险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的保险市场模式和保险实践发展模式,这是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控制的内生变量,是可以通过其主观努力和主观行为加以调整和变革的。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保险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大都未曾考虑过各地区保险发展外部条件的差异,或者说更多地考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和保险发展要求,而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结果形成了现行各区域趋同性的保险发展实践模式。由于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行为违背了保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削弱了保险内部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人为地加大了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加剧了区域保险差距的扩大。
区域保险主要矛盾在区域保险发展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区域保险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区域保险经营机构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人才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产品供求之间、区域保险服务供求之间和区域保险制度供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影响了区域保险的独立发展、共同发展,加大了国家对保险业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形成根源于中国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和政府供给主导的特殊性。
(一)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矛盾的直接原因
从中国保险发展实践看,保险市场总体而言是一种供给主导型市场,保险供给决定着保险需求。同样,中国区域保险市场也是供给主导型市场,而且是总公司供给主导型市场,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分公司”身份决定了其没有相应独立的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权、销售产品和模式的选择权,因而不能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需求来开展保险实践活动,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双重不足。中国区域保险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各保险总公司“生产”什么保险产品、以什么价格卖保险产品、区域保险公司提供怎样的保险服务,往往不取决于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而主要从提供某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推向市场的成本和便利程度及在短期内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好处等短期利益出发,其结果是各区域保险产品种类和结构雷同、保险服务无差异,造成市场上有的保险产品消费者不需要,或者盲目购买市场上已有的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真正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市场上则没有,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而区域保险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险市场的政府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保险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国有产权在中国保险业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国家在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直接表现为国家通过相应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对保险业进行严格管制和引导。与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相一致,各区域保险市场也经历了政府供给主导市场的发展历程。区域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区域范围、区域保险产品及其价格、保险资金的运用等对区域保险经营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性问题由国家统一规定。虽然2003年1月1日新《保险法》实施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保险业的严格管制,如开始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制定保险险种条款和费率等,但“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且至今也没有具有区域性指导性意义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各区域仍实行统一的保险监管模式和统一的保险税收政策。因此,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保险制度供求、保险机构供求、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保险人才供求等方面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区域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区域保险需求差别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区域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保险的主要矛盾,必须从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出发,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
四、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的构想
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是指在现有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以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为依据和方向,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实施与当地保险发展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发展战略。在此主要指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确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区域保险监管差异化
1.推行区域保险监管层次多样化、差异化。首先,实行保险监管主体多元化,对区域保险市场实行“混合”监管,即建立一个由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组成的多层次保险监管体系,其中,以国家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辅助,社会监督为补充,从而既发挥了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在区域保险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又可借助保险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强化保险监管的效果。其次,多层次保险监管的实施需要具备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竞争程度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健全、公众保险意识比较强等基本条件,鉴于东部地区保险相对发达、上述条件相对完备,而中、西部地区保险相对落后,上述条件还不具备的现实,对保险的多层次监管也不能在三地区同步实行,可以考虑在东部地区实施多层次监管,而中、西部地区仍由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来实施监管。
2.实行区域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差异化。这主要是指在以《保险法》为基础的前提下,一些对区域保险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保险法律法规应该有地区针对性、地区适应性和地区可操作性,如有关保险市场进入、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制定及其管理、保险产品销售等的法律规定,都可以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发育程度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的规定。
3.实行区域保险监管程度差异化。政府监管的领域应当仅限于市场失灵、而且政府能够通过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公平程度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且监管的程度应视市场失灵的程度而定。因此,对区域保险市场的监管程度应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失灵程度的不同而异,表现为在不同区域监管的程度和力度应有所不同。东部保险市场相对较发达,保险市场体系和机制也相对完善,应放松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以扩大保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程度,但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应相应加强,即应对区域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偿付能力”监管。对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进行“偿付能力”监管,可能与现行只对保险总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监管的思路和制度有所不一致,但本文认为,在各保险总公司主要通过其在各地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而由总公司统一对外承担保险赔付责任的经营模式下,在各保险总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益普遍不佳、保险投资利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各保险总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支机构的业务承保质量、业务结构和经营状况,即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状况。因此,在逐步放松对东部地区保险经营主体市场行为监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必须加强对区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而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高于东部,其出现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也大于东部市场,因而对其市场上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管程度就应更严格,监管力度也应更大一些,而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可相对松一些。
(二)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
1.实行区域保险产品差异化。这包括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险种差异化两个方面。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差异化是指区域间应建立与各自保险需求结构和保险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差异化的保险产品结构。具体地说,在寿险中,各区域都应重点拓展保障型产品,增加保障型产品的种类和业务比例,相应降低投资型产品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的投资型产品比例可以适当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产险中,各地区应大力拓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增加其在产险业务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比例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比例则应比东部地区高。区域保险险种差异化是指各区域开办的同类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应有所差别,而区域内不同保险主体开办的同类产品,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类产品应以区域标准化格式保单为基础,相互之间的差别不能太大;人身险和健康险由于技术复杂和个性化保险需求的普遍存在,应该允许公司间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公司特色和差别。
2.推行区域保险费率差异化。即建立区域保险费率制度,在厘定保险费率时要充分考虑区域保险标的的风险水平、保险赔付率、费用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区域内不同保险总公司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水平大体相同,而不同地区、同一家保险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差异的大小视不同区域由风险程度决定的损失率差别以及费用率差别而定。为此,可以考虑由区域保险行业组织或由保监会出面牵头或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区域指导性费率,各区域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在区域指导性费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权。
3.实行区域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差异化。即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区域经济、区域保险发展层次、结构以及区域保险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建立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具体地说,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多且增加速度快,应不断深化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由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为主渠道的销售模式向以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为主渠道的专业模式的转化,并积极拓展网上直销和电话直销模式。中、西部地区,由于保险市场还处于开发和培育时期,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数量很少,短期内还无法进行大幅度的保险销售方式的改革,可在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保险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保险中介市场,增加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为未来区域保险销售模式的专业化改革创造条件。
(三)实施区域保险政策差异化
1.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税收政策。在合理确定税基和适当降低保险税率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保险经营者实行差别税率,即对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鼓励保险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增加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对开办适合当地保险发展和当地急需险种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给予减免税收政策,如对东部地区保险公司开办的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实行优惠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促进该地区保险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2.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对外开放政策。在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通过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开展业务,如:降低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进入门槛、减免税收等;而在东部地区,要重点引进开办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以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保险结构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茂山。保险发展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孟昭亿。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4篇区域发展规划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区域发展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区域发展2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
区域发展3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区域发展规划4
关键词:城镇发展 区域分析 都市圈 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45-03
将研究重心置于城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上,兼顾城市内外各种主要因素,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成为可能,成为一个对发展机遇时刻有准备的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更多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城镇所在的区域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实体、特定的人类住区、人口高度集中的聚落形式,城市还是区域的焦点、核心和组织中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城市自身的条件和基础出发,而是要从城市与区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或关系中,从依托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角度,全面综合地探讨城市发展问题。
一、京津冀经济圈背景下的保定市发展
1.保定落后表现。首先,表现在保定市产业结构落后,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国际化都市型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天津市形成了二、三、一的工业城市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保定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经济发展中总是处于供应京津的传统发展状态,没有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覆盖京津冀的产业。其次,人均GDP低: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0467元,天津市达到41163元,河北省只有16962元,而保定只有14336元,保定不仅与北京市、天津市差距过大,而且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第三,城市化水平低:2006年,北京为%,天津为%,全国平均水平为%;据研究,2005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邯郸%、张家口%、沧州%、衡水%、邢台%、承德%、保定%;保定的城市化水平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2.后发优势。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并阐述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可获得后发利益(Late-developing Advantage),从而具有后发优势。由于其学习成本(Learning cost)大大低于创新成本,使后发优势(包括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不小于先发优势。这种由后发利益而具有的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追赶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作为后发地区存在着有别于先发地区的方式或途径来达到与先发地区同样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可能性,即后发地区存在着因其相对落后所拥有的特殊利益。这种益处既不是先发地区所能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地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这种特殊利益既有技术性的,也有制度性的。但是,这种后发优势是潜在的不是现实的,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才能使潜在变为现实。就保定市目前的现状而言,京津地区属于先发地区,保定市则是后发地区。因此,保定市在实现经济增长、经济赶超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充分发挥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后发优势,实现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从产业来看,在京津冀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说,京津冀经济圈的打造,为保定后发优势变为现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从交通来看,保定市紧邻北京市,有京广铁路、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保定距北京的时间距离为60分钟,高速铁路建成后为30分钟,非常有利于保定市与北京的往来;保定市与天津有高速公路联系,根据保定市交通规划将建成保定至天津城际铁路,以后保定与天津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产业梯度与产业转移。京津保各自经济影响力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只有通过产业转移才能缩小,进而实现京津保的共同发展。
产业梯度:产业梯度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京津两大城市是京津保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保定为经济腹地,由此京津保地区在空间和经济发展上具有资源互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需求,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是地区间经济协作的根本原因。京津保的要素禀赋各有特点:京津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优势,而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明显匮乏,京津保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提就是资源禀赋的互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表现在资源的单方向聚集即极化效应,而且还表现为扩散效应。两种效应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有很大不同:极化效应促进经济中心的形成,扩散效应使得经济中心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京津保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扩散效应,但极化效应表现突出,这主要是因为:要素由环京津的价格较低的地方流向京津价格较高的地方,京津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其较高的要素回报,从而也导致较多的资源流向京津地区。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以产业梯度为基础。由此,产业转移指一个区域内部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京津冀北地区由于产业梯度而形成产业转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已经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末端,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将其产业的一部分转移到京外的近京津地区,冀北地区尤其是保定就成为这一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首选地区。
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指导下的城镇发展
1.主体功能区概述。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不同空间单元的地域研究方法。主体是指一个地区承担的主要的功能,或者是发展经济,或者是保护环境,或者是其他功能;“主体功能”指的是开发内容,较大空间单元的功能是多样的,但相对来讲必有一主体功能,它决定了区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地域主体功能区的核心,之所以标明“主体”,是因为在一个主体功能区内,其功能是多元的、综合的,除了主导功能,还有辅助功能、次要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可见,主体功能区有四种基本类型,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2.保定市主体功能区划类型。
(1)优化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己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和人口及经济密集区。保定市优化开发区主要包括保定市区、安新县,面积为万km2,占全市总面积的%,人口为138万人,占保定市总人口的%。保定市区为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其国土开发密度较高且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要着力发展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科教文化,努力建成高新技术的研发区、高新产业的成长区、大型企业的集聚区,形成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软件基地、高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教文化中心,打造保定市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安新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因其紧邻部级景区、重要湿地保护区白洋淀,所以该区域要以集约发展、优化提升、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2)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支撑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该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相较优化开发区域而言,重点开发区经济基础要薄弱一些,现有开发密度也小,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该区人口537万人,面积万km2,分别占全市的%和30%。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保定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空间分布看,该类功能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沿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地区比较密集,主要表现为分别以清苑、满城、徐水3个卫星城,涿州、高碑店、定州3个经济发展次中心,其它(高阳、鑫县、容城、雄县、安国、定兴、涞源、易县、曲阳、顺平、博野、涞水等)县域特色经济产业为核心的增长极,每一个增长极都是以中心镇或县城(县级市市区)为中心辅以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构成。
卫星城为保定市区未来经济拓展的主空间,其发展要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充分发挥经济基础较雄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突出的优势,依托保定市区发展,重点发展纸制品深加工、医疗器械、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化工、仓储物流、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汽车配件等产业,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把清苑、满城、徐水建成新兴行业优势突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保定市工业卫星城。
保定市经济次中心发展区要依托良好的加工业和商贸流通基础,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业、新型建材业、食品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形成定州汽车工业区和煤焦化工业园、涿州新建材工业区、高碑店北京博纳科技园区、白沟工业园区及沿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两侧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带和基础产业带,该重点开发区今后要加大开发强度,做大做强功能载体,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其它各县特色经济产业重点发展区应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依托区域内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定兴汽车、容城服装、高阳纺织、雄县革塑与乳胶、安国中药、涞源矿产品加工、涞水玻璃制品、易县建材铸造、博野蠡县橡胶、鑫县羊绒、曲阳雕刻、顺平塑料等工业园区。
(3)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峻、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以及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该区面积为万km2,占全市的%,人口为万人,占全市的%。保定市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生态保护地区,指环境承载力较弱、或生态恶化问题严重、或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二是农业地区,指在保定市具有较大食物安全保障意义的区域。生态保护地区主要集中于保定市西部山区和丘陵区,其分布较为集中,是保定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市域东部的某些区域满城县满城镇、南韩村镇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大册营镇是保定市地下水漏斗区,雄县雄州镇、容城县平王乡、安新县大王镇紧邻白洋淀受自然生态的制约较大,为发展高代价地区,也是保定市生态需保护的区域;农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这些区域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而综合发展水平不高,是保定市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限制开发区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逐步减少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在现有布局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严格保护自然植被,禁止开垦草地和湿地等行为,维护或修复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重要物种栖息地,逐步调整开发强度和开发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限制开发只是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适宜的发展是被允许的。该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4)禁止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生态敏感区或在市域发展中承担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保定市禁止开发区面积为万km2,占全市的%,人口为万人,占全市%。它主要包括白洋淀湿地保护区、金华山―横岭子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以及大茂山自然保护区、白石山自然保护区、狼牙山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阜平沱梁自然保护区、西大洋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王快水库周边及上游自然保护区、安各庄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天生桥部级地质公园、千佛山森林公园、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西胜沟自然风景区、南湖自然风景区、龙潭湖自然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安各庄水库和一亩泉地下水源地保护区。该区域主要承担全市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景观服务等多重功能。该类型区不宜作进一步的开发,今后要实行强制保护,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核心区域。要重点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景观农业、生态产业与旅游产业,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各种开发建设行为。
三、以保定都市圈为中心的城镇发展
1.保定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城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各种要素双向流动的结果,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保定市的城镇积聚力和经济辐射力有限,人口规模也不算大,因此,加快保定市的发展以及城镇的发展是推进保定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保定的城市化率只有%,较全国41%的城市化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保定市的传统产业相对较重,产业结构需要全面提升,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产业结构的瓶颈。保定市的城市总面积为22113km2,市区面积仅有314km2,市区人口为万,城乡总人口1070万,保定要利用城市化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意味着保定市要用1/15的人口带动比市区面积大71倍的面积的经济发展,存在小城市与大地域之间的矛盾,即在拉动整个保定区域城市化的进程中核心城市的拉动力不够,保定中心城市发展不够强大,难以有效带动20多个县级区域的发展,同时缺少中等城市,县级市发展比较均衡,没有形成保定市以外的区域经济中心。因此,仅依靠保定市区的发展很难带动整个保定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保定市区为中心城市,并与周边的城镇分工协作,打造保定都市圈,才能够作大作强保定市,从而带动整个保定市域的经济发展。
2.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经济分工与协作。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经济分工与协作是打造保定都市圈的关键所在,都市圈由主城区、组团和重要建制镇构成。其主体是“1+3”,“y”字型空间布局形态。“1”为主城区,“3”为满城、徐水、青苑三个组团,外加漕河、大王店、南韩村、魏村四个重要建制镇,整个都市圈形成一个主城区、三个一级组团(或卫星城)、四个二级组团的空间布局。即城镇内部相对集中,城镇组团之间设有一定的生态防护距离,通过综合交通网络将各城镇连接为有机整体。
保定主城区将成为有较强城市综合实力,能辐射和带动全市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都市圈的中心。主城区是都市圈的核心,以金融、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等职能为主,今后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融古城风貌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都市圈核心。满城处于保定市主城区的西部,河流上游位置,工业只能发展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因此,都市圈工业用地布局结构调整总方向为一类工业向满城组团转移,严格限制二、三类工业的发展,以发展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和旅游业为主。二类、三类工业向徐水组团和清苑组团转移。清苑县位于保定市主城区的侧风向,不会对主城区造成污染,因此以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徐水县位于保定市主城区的主导风向上,以发展无大气污染的食品及电子、机械制造业为主。主城区西北部的二、三类工业要转移出水源地,西部保留的工业组团以一类工业为主,西部其他地带的工业,根据其工业性质搬迁到适当位置。高新技术产业向漕河组团转移。
在主城区,除发展清苑、满城、徐水三个一级组团外,根据未来的交通导向、城镇布局要求,重点扶持漕河、大王店、南韩村、魏村四个二级组团,进行重点建设。漕河组团,是未来都市圈高技术制造业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重要的仓储区。组团主于107国道与京广高速公路之间,组团与主城区北二环还要有500m的绿色隔离带。南韩村组团,职能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无污染制造业、生态旅游业、居住为主。大王店组团,职能为在原有特色农业加工基础上,以发展食品加工业为主。魏村组团,位于清苑组团西部,以综合性居住功能为主,是将来都市圈居住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3.都市圈与辖区腹地关系。腹地经济是中心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心城镇经济是腹地经济融入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心城镇与腹地只有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保定都市圈作为连接京津冀经济圈与腹地的枢纽,腹地利用保定都市圈向外发展,保定都市圈利用腹地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
其一,保定市都市圈与西部太行山区良性互动。保定市西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保定都市圈从西部山区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同时,客观上也释放了山区所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他们在向都市圈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因此,保定市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应和保定都市圈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保定市区吸引了大量西部山区的人口到保定市区定居,促进了保定市区规模的扩大,同时也起到了减轻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保护太行山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保定市都市圈与东部平原区良性互动。保定市东部平原区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保定市区科技实力雄厚,拥有部级、省级各类科研机构140多所,各类科技人员32万,市区每10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比例居河北省之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定市教育事业发达,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9所民办高等学校。保定市区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发达的教育给保定市东部平原区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他们的发展欲望。
四、保定市的发展定位
在服务京津的同时与京津联手打造自己的核心产业,谋求创新型经济增长是保定崛起的根本。为此,要从多方面着手定位保定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
1.打造学习型城市。这里的学习型城市是指政府学习、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保定市政府要实现与京津对接,充分利用保定市的后发优势,需要政府带头,理顺保定市与北京、天津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主动加强与北京、天津的协作,这个过程其实是政府的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学习,保定市的企业与京津企业进行协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个人学习,城市发展的竞争其实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产业转移的接收地。保定毗邻京津,这是促进保定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借助京津的力量发展保定,通过产业分工尤其是与京津互补的某些优势产业提升保定自身的城市功能和区域地位。保定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感光材料、工业装备、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基础都很雄厚,保定市是河北北部的重要经济中心,加以与京津毗邻的区位优势,可以依托保定原有的经济基础与京津建立紧密的产业链条,不仅可以使京津的科研成果在保定得到产业转化,还为京津的众多公司在保定发展创造优惠的发展条件。
3.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依据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结果,保定市按照“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做大中心,发展南北,保护两翼”的发展思路,就是沿京广铁路的城镇重点发展,尤其做大保定都市圈,保护西部的太行山区,保护东部华北明珠――白洋淀。
4.近京津地区的假日旅游中心。保定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保定的商业、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保定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景(区)点344个,其中已开发90个,正在开发35个,待开发219个。保定有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涞水野三坡),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涞源的凉城、白洋淀的温泉城、涿州的影视城)。保定旅游资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共类、69个基本类型,分五大系列:自然风光系列;水体形胜系列;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系列;专业市场系列;民风民俗、社会风情系列。
5.历史文化名城。在以经营城市为理念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保定市的发展思路就是以特色的城市文化经营保定城市的发展。保定是原河北省省会、直隶总督署所在地,历史悠久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打造以燕赵文化为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是保定市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且成就京南名城的重要举措。
[基金项目:京津冀区划重构背景下“双核+双子”四核城市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 09YJA790070;京津冀一体化思路下以创新型新农村建设撬动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河北省教育厅,编号:SZ2010505;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村民利益补偿与新型城乡形态视角下的城镇化对策体系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HB10GJ011。)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发展研究,2002(7)
2.张复明。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0(3)
3.瑚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孟祥林,张月想,张秀贤。京津经济辐射下保定指状网络模式的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07(10)
6.高文杰,张华,王海乾等。都市圈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郝雪,韩增林。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及协调发展互动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