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第一篇】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2007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第二篇】

多年前,卧龙谷村委会的村民还在置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和谐稳定,这能做到吗?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用智慧和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背景

卧龙谷村委会是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位于开远市西南部,面临“三角海”水库,距昆河公路仅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11533亩,海拔1294米,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714毫米,适宜种植稻谷、冬早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22户,有乡村人口725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经济总收入7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82元。

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男、汉族、1961年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主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开远卧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今年4—6月,省委组织部推荐,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和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挂职学习,分别任太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杨王村村委会副主任;羊街乡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讲习所特聘讲师;开远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该同志任职以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云南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红河州劳动模范”、“开远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开远市十大创业之星、”“开远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先后获州、市、乡“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被中共红河州委写入红河州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身边的楷模》学习材料;宣传他先进事迹的专题片《秋之获》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典型学习材料在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核批准,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李文祥同志成为了开远市乃至红河州、云南省杰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与他个人多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分不开。

二、卧龙谷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乘势而上

卧龙谷村委会是彝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李文祥当任村干部后,为了改变该村落后面貌,带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农业科教兴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

李文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争取政府投资近8000万元,重点抓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网络四通,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1、解决饮水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李文祥上下协调,建水窖、铺设自来水管网,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吃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2、解决乡村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环境

在改造乡村道路问题上,李文祥争取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有7米宽进村委会水泥路面2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山区5个,半山区7个)进村道路硬化35公里,村内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建有4米宽田间车道16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还实现了村内道路路灯亮化。

3、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

李文祥发动群众,开导群众,整治环境卫生。12个村小组改造厨房、厕所、畜圈,房舍、环境卫生等,实现了人畜分居。全村建有公共卫生公厕17个,有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房和砖瓦房。建有篮球场12个;建有文化活动室10个。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大小灌溉沟渠0余米,提高生产效率,使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卧龙谷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的1200元增加到20的7482元。

(二)发挥专长、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1、建村图书室、搞培训、组织农户参观学习

李文祥多年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卧龙谷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水稻和冬早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情况,李文祥同志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里开设了7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广大村民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和优质稻的种植技术。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农大教授、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5次。这些年来,共举办了50多期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80%以上。并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10次,先后到通海、呈贡、蒙自、建水、石屏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兴旺发展。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他还在本村培养了100人以上的专业种养技术人员。这些年来,在李文祥同志的组织和带动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卧龙谷村蔚然成风,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本领。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该村当初种植优质稻和蔬菜亩收入400元提高到现在的亩收入5000—15000元。

2、成立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打造支柱产业

李文祥带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分别于至年成立了13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全力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挥规模效益。全村总耕地面积11533亩,流转面积达1000亩‚以地生财的土地经营机制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村民担心优质稻和蔬菜种多了难销,价格低,影响群众经济收入。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祥同志亲自领办了优质米加工厂,亲自找市场、跑销路,到昆明、上海、贵州、广西等省内外城市和各大超市联系销售业务,为优质米和蔬菜销售难打通了销售渠道,目前卧龙谷村的无公害优质米和大棚蔬菜供不应求,他还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自主开拓蔬菜市场,现全村已有了50多名农业经纪人。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优质稻和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在全村7个村小组95%的耕地种上优质稻和大棚蔬菜,至2013年全村种植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7000余亩,无公害蔬菜6000余亩,复种面积10000亩左右,年产优质稻谷350万公斤,大棚蔬菜2000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

3、兴办企业、创建优质米加工厂

为进一步辐射和带动周边的村子发展生产,李文祥同志毅然放弃年均20000余元的家庭收入和经商行当,带领村民引进和推广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品种“云恢290”,并于建起了属于村民自己的优质米加工厂--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级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优质米被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米”。当时村里集体没有资金,还欠外账10000余元,在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动员群众集资8000元钱,订做了10000余只包装袋,一台封口机,一杆小称,二把簸箕,三把筛子,在妇女主任家中加工包装“卧龙谷优质米”,一个原始而简单的加工厂形成了。经过精编包装后的特色优质米当时每公斤就卖到了元,并且供不应求。就是这个原始简单的加工厂发展为今天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年加工中高档优质米4000余吨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客户已从开远、个旧、蒙自、曲靖、罗平、昆明等省内城市扩展到广西、贵州、上海等省外城市。几年来,以每公斤—元的价格累计向农户收购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0000余吨加工销售,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其它优质稻品种元计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全市10000余农户年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7000余亩,农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地区农户30000余户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200000余亩,农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亿元。带动了全州优质稻产业飞速发展,优质稻已成为全州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优质米厂已成为全州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结束语

这么多年来,李文祥带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他所在村现在是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羊街核心区”、红河州“无公害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如今的卧龙谷村,村民生活殷实,幸福美满。小别墅、太阳能、各类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村民家庭,不少农户家中购买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全村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雏形。卧龙谷村的这种嬗变,除了市委、政府的扶持外,李文祥功不可没。李文祥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声望。他常说:“三农工作是我一辈子要干的事业”!他用毕生的精力坚守自己热衷的信念。

李文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第三篇】

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群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努力拼搏,题目就是时代的先锋,时代的楷模,下面网友就来介绍一下时代楷模——张黎明的人物事迹吧,赶紧看看吧!

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人如其名——他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年,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天津的街区里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不忘初心,就要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今年4月16日,张黎明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上的一段自白。

电网抢修不分昼夜,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更是要“枕戈待旦”。在张黎明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从未关过手机,夜里听到风雨声,就马上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中,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几乎每一项电网抢修任务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20xx年7月26日,天津地区遭遇暴雨突袭。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窗外的风雨声搅动着他的心。等送饭的妻子来到医院,他马上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故障电话,立即出发赶往现场。那一晚,张黎明和同事们在暴雨中奔波近8小时,完成报修工作81件。

张黎明服务的辖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落户在这里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多家,确保区域用电安全责任重大。他常对工友们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张黎明有个爱好,顺着电力设施沿线溜达。溜达的时候,他边走边记,回去后再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对供电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加上长期的抢修实践,他能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故障成因和故障点。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精心做,在长期抢修实践中,他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累计完成故障抢修两万余次,积淀出电力一线工人的工匠精神。

30余年如一日扎根抢修一线,以工匠之心坚守电力工人的初心,张黎明成为电力抢修领域的行家里手。为将自己的绝活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张黎明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

“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张黎明说,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我要将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带领更多的队员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张黎明说:“我是党的孩子,就应该随时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xx年11月20日,一场暴雪不期而至。接到拥军里社区停电报修的电话后,张黎明立即和工友驾车出发。经过火速排查,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排除故障首先要将电线杆上的刀闸断开,可是电线杆已经在风雪中结冰,脚扣难以固定,无法攀爬。经过商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砸开一段冰层,装上脚扣,3名抢修队员再用肩膀牢牢顶住脚扣,“搭人梯”托举张黎明用加长至5米的拉闸杆上杆作业。风雪正急,寒风刺骨,看着张黎明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作业,居民们既感动又担心。故障排除后,小区内灯火通明,居民们围在张黎明身边连连道谢,许多人淌下了热泪。

通过这次抢修,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负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他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将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约45分钟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这项发明后来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张黎明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是“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让600多个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20xx户居民从中受益。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电力故障时,发现这些小区楼道大都光线不好,出行很不方便。于是他将滨海新区发给他个人的一万元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节能led灯泡,安装到这些楼层,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光明。

以队长张黎明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20xx年来,张黎明和伙伴们深入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校园、进医院”等志愿服务,与11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户建立帮扶关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惠及居民10万余户。20xx年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大娘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好受,子女又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因为堵车到达丹东里至少需要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张黎明当即决定:“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们开车送大娘去医院!甭管有多大责任,我担着!”他将大娘背下楼,和队员们一道将大娘送到附近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大娘脱离危险后才离开。当陈大娘的家人带着锦旗来到服务队,向张黎明和队员们鞠躬致谢时,每个队员都感受到:只有对百姓“心存大爱”,才能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服务队这一光荣称号。

如今,“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9支分队、215名队员已经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每年累计出勤1100余次。他们用点滴奉献,诠释着“客户所需、党员所及,让党旗飘扬、让百姓满意、让爱心传递”的郑重承诺。

用“初心”点亮万家,让光明温暖人心——张黎明笃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

-->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第四篇】

在学校里,孩子们都喜欢亲切地唤她为“云朵妈妈”。新生入学季,“云朵妈妈”都会在每一张入学通知书上写下字迹娟秀的签名,毕业时,每个孩子还会收到一张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纪念卡片:“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每逢出差讲课,他们的“云朵妈妈”都会尽量订下午的火车或航班,以最快速度赶回上海,因为她要第二天清晨出现在校门口,迎接她最爱的孩子们。

在“云朵妈妈”的呵护下,孩子们在爱里一天天长大。每当他们看到吴校长,总会情不自禁地拥上前去抱抱她,而吴校长也会俯下身去,亲切地摸摸他们的小脑袋,看看女孩的小辫子有没有散开、男孩的外套拉链有没有拉好。在吴蓉瑾的徒弟贺春秋眼里,她师傅每天巡视教学楼的那一万多步里,“积攒的全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赤诚。”

面对信息社会带来的巨变,学校教育应该有怎样的改革实践和行动探索?对此,吴蓉瑾开始了新一轮研究,探索之路是艰难的,但却从未停步。终于,“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破土而出”,成为全国首创。十余年里,由她领衔的“云团队”探索的智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个【第五篇】

李文祥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老人,但是他的故事却震撼到了我,下面网友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物事迹吧!

多年前,卧龙谷村委会的村民还在置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和谐稳定,这能做到吗?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用智慧和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背景

卧龙谷村委会是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位于开远市西南部,面临“三角海”水库,距昆河公路仅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11533亩,海拔1294米,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714毫米,适宜种植稻谷、冬早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22户,有乡村人口725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82元。

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男、汉族、1961年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主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开远卧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今年4—6月,省委组织部推荐,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和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挂职学习,分别任太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杨王村村委会副主任;羊街乡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讲习所特聘讲师;开远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该同志任职20xx年以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云南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红河州劳动模范”、“开远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开远市十大创业之星、” “开远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先后获州、市、乡“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被中共红河州委写入红河州第三批

先进性教育

活动《身边的楷模》学习材料;宣传他先进事迹的专题片《秋之获》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典型学习材料在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核批准,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李文祥同志成为了开远市乃至红河州、云南省杰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与他个人多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分不开。

二、卧龙谷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乘势而上

卧龙谷村委会是彝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1997年,李文祥当任村干部后,为了改变该村落后面貌,带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农业科教兴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

李文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争取政府投资近8000万元,重点抓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网络四通,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1、解决饮水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李文祥上下协调,建水窖、铺设自来水管网,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吃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2、解决乡村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环境

在改造乡村道路问题上,李文祥争取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有7米宽进村委会水泥路面2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山区5个,半山区7个)进村道路硬化35公里,村内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建有4米宽田间车道16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还实现了村内道路路灯亮化。

3、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

李文祥发动群众,开导群众,整治环境卫生。12个村小组改造厨房、厕所、畜圈,房舍、环境卫生等,实现了人畜分居。全村建有公共卫生公厕17个,有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房和砖瓦房。建有篮球场12个;建有文化活动室10个。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大小灌溉沟渠20xx0余米,提高生产效率,使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卧龙谷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200元增加到20xx年的7482元。

(二)发挥专长、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1、建村图书室、搞培训、组织农户参观学习

李文祥多年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卧龙谷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水稻和冬早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情况,李文祥同志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里开设了7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广大村民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和优质稻的种植技术。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农大教授、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5次。这些年来,共举办了50多期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80%以上。并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10次,先后到通海、呈贡、蒙自、建水、石屏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兴旺发展。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他还在本村培养了100人以上的专业种养技术人员。这些年来,在李文祥同志的组织和带动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卧龙谷村蔚然成风,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本领。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该村当初种植优质稻和蔬菜亩收入400元提高到现在的亩收入5000—15000元。

2、成立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打造支柱产业

李文祥带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分别于20xx年至20xx年成立了13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全力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挥规模效益。全村总耕地面积11533亩,流转面积达1000亩‚以地生财的土地经营机制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村民担心优质稻和蔬菜种多了难销,价格低,影响群众经济收入。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祥同志亲自领办了优质米加工厂,亲自找市场、跑销路,到昆明、上海、贵州、广西等省内外城市和各大超市联系销售业务,为优质米和蔬菜销售难打通了销售渠道,目前卧龙谷村的无公害优质米和大棚蔬菜供不应求,他还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自主开拓蔬菜市场,现全村已有了50多名农业经纪人。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优质稻和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在全村7个村小组95%的耕地种上优质稻和大棚蔬菜,至20xx年全村种植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7000余亩,无公害蔬菜6000余亩,复种面积10000亩左右,年产优质稻谷350万公斤,大棚蔬菜20xx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

3、兴办企业、创建优质米加工厂

为进一步辐射和带动周边的村子发展生产,李文祥同志毅然放弃年均20xx0余元的家庭收入和经商行当,带领村民引进和推广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品种“云恢290”,并于20xx年建起了属于村民自己的优质米加工厂--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级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优质米被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米”。当时村里集体没有资金,还欠外账10000余元,在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动员群众集资8000元钱,订做了10000余只包装袋,一台封口机,一杆小称,二把簸箕,三把筛子,在妇女主任家中加工包装“卧龙谷优质米”,一个原始而简单的加工厂形成了。经过精编包装后的特色优质米当时每公斤就卖到了元,并且供不应求。就是这个原始简单的加工厂发展为今天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年加工中高档优质米4000余吨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客户已从开远、个旧、蒙自、曲靖、罗平、昆明等省内城市扩展到广西、贵州、上海等省外城市。几年来,以每公斤—元的价格累计向农户收购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0000余吨加工销售,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其它优质稻品种元计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全市10000余农户年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7000余亩,农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地区农户30000余户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20xx00余亩,农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亿元。带动了全州优质稻产业飞速发展,优质稻已成为全州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优质米厂已成为全州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结束语

这么多年来,李文祥带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他所在村现在是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羊街核心区”、红河州“无公害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如今的卧龙谷村,村民生活殷实,幸福美满。小别墅、太阳能、各类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村民家庭,不少农户家中购买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全村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雏形。卧龙谷村的这种嬗变,除了市委、政府的扶持外,李文祥功不可没。李文祥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声望。他常说:“三农工作是我一辈子要干的事业”!他用毕生的精力坚守自己热衷的信念。

李文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

48 2488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