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精选5篇)
【导言】此例“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篇】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_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2、主要任务:筹备建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京为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⑤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
2、西藏首席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保家卫国
1、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目的:保家卫国
4、经过与结果: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 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5、英雄人物的事迹:
①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②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6、胜利原因:
①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7、意义:
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8、值得人们学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土地改革
1、背景(原因):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时间:1950年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实施:1950年冬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也获得应得的一份,自食其力。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牌——土地改革
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6、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
①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一五成就:
(1)工业: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交通:
①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川藏公路;
③青藏公路;
④新藏公路。
二、共和国和第一部宪法(俗称“五四年宪法”)的颁布
①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②制定机关:第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重要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性质(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改造对象: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改造形式:
①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参加生产合作社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项创举)
4、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原因、目的: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手工业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成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了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94%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6、意义
(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中国历史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7、存在缺点: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
(1)背景:
①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②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时间与地点:1956年,北京
(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失误
(1)主要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失误原因:
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影响:
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调整: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
①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原子 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注:“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 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②王进喜:参加大庆油田会战,为中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
③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好干部”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第二篇】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1956: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简称过渡时期)1956——197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庆龄为副主席;决定把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同时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确立公元纪年法。大会还决定在_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没有确立国徽。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开国大典:①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②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新是指社会性质产生了变化)。中国人民_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西藏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与中央谈判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时间:1950—1953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总司令:彭德怀目的:保家卫国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4)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5)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6)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7)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课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时间:1950年6月——1953年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要在新解放区实行。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意义: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三篇】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补充:民族居住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干部代表:孔繁森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一针对一(最早)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具体时间)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4)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基本方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变化;
②1992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③一八项主张;
(4)港澳问题与一的比较:港澳问题是中国的外交事务,需要中国与英国、葡萄牙平等协商解决,而一则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
(5)对我国一的看法(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台湾回归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③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成功范例;
④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6)补充:近现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
①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②1949年一蒋介石退守台湾,直到今天。
第五单元:国防的建设和外交
一、钢铁长城
1、新中国建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3、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4、1956年仿制歼5型歼击机(空军发展历程:购买——仿制——自制)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创建导弹部队(1957年)
6、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1953年底,中印谈判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经中印缅三国总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美、苏、英、法、中)之一的身份参加。
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
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7、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P83图)
1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12、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从1953年至1957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文献: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领导机构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标志性事件【第五篇】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7.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9.标志着地主阶级被消灭的事件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10.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的完成
11.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标志性事件:1971年,九一三事件
14.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的标志:港澳回归
15.标志着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标志: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6.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