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案例(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次贷危机案例(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次贷危机1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主要是指美国贷款机构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按揭贷款人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就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这种次级按揭贷款将客户的偿付保障建立在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近几年美国楼价高涨,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使得贷款机构为了盲目地追求高利润率而不断增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以至忽略了次级抵押贷款隐藏的风险。

次级按揭贷款因借款人信用等级不高,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且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最终引发危机。

2008年7月以来,先是美国著名房贷银行印地麦克银行因客户大量取款引发流动性危机而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诺伊国民银行。紧接着,由美国政府支持的两大按揭信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遭到大量抛售,股价一周内曾跌去五成,一年之内市值损失了八成。7月25日,又有两家小银行——内华达州的第一国民银行和加州的第一传统银行宣布破产。而美国次贷危机向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渗透,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为此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次贷危机已超出了次贷的领域,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领域危机的“前奏”,次贷危机逐渐演化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发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动荡。

二、次贷危机成因的分析

过度自由却缺少监管的资产证券化,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资产证券化今后还要继续发展的话,就要保证这些产品有严格的标准、严格的规范,避免出现过度风险。次贷危机是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的危机。

学者广泛认为:次贷危机是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市场约束力下降、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弱化的结果。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在于美国本身的信贷扩张和金融创新。2001至2004年,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国政府采取了低利率和税收激励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实现了稳步增长。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很快。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于是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放贷机构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从而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2001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广泛参与到这场巨大风险的追逐中,由于忽略了风险管理和风险规避,发行了大量低评级的住房抵押贷款,并将其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而惯于攫取丰厚利润和承担巨大风险的对冲基金投资商们,纷纷抢购次级抵押信贷证券。从2004年6月底至今,美联储不断收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逐渐回升的状态下,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资金链发生断裂,进而演变成一场金融风波。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美国次贷危机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由于次优抵押贷款市场发展仅十余年,且此前该市场运作状况良好,因而此前次贷违约率并不高。次贷相关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较快,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风险扩散。监管部门监管不严,未能遏制风险集聚。从美联储的职能看。美联储有三大任务:抑制通胀、增加就业和维持金融稳定。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2000年前后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里要提到另一个资金的大循环,即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这也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国储蓄。当大量美元流向这些国家时,为了避免本币大幅升值,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同时投放大量本币。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影响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从安全和保值的角度考量,不得不又去购买美国国债。这样,资金又进入了美国,一方面降低了美国利率和美国人的消费信贷成本,另一方面推高了美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一步助长了美国人的消费,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资金的大循环。

在这个循环当中,大多数靠出口初级商品或原材料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的债主,美国人不仅输出了美元,也输出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华尔街的新奇产品。而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坐着宽敞的波音飞机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推销他们的衍生产品。正如有的分析家形象地喻为:他们就这样将“坏猪肉放进绞肉机做成香肠卖给了全世界”。

此次危机波及世界,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更为严重的是,次贷危机会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越过国境,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演变成“美国次贷,全球买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罗熹。美国次贷危机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求是。

[3]王东。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当代经济。

[4]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2008,03.

[4]杨连总。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应对措施2

一、 问题的提出

自2008年8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中美两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来缓解这次巨大的金融危机,让这次危机对两国的冲击减小到最低的程度。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应对措施有不同程度的分析,但是尚未将中国和美国的措施进行对比。

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了新一轮宏观调控,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而美国也多次召开会议来商谈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从总体上来看,两国的应对措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两国都在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税收、利率等方面实施了相应的措施。从表面看上去,措施似乎是相同的,但这些措施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就从两国在应对同一次金融危机中所实施措施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以及从这些区别中,我国可以得到的启示。

二、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不同点

(一)中美两国救助的主导方向不同

中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11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平公布了4万亿的分配方案,中央4万亿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今年要超过17万亿。张平表示,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将提高经济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带动社会投资。我国还将采取措施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次的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三农”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投资;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

美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作出以263票对171票的表决结果后,美国前总统布什几乎在第一时间签署了该项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方案,这也是自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最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干预计划。2008年11月12日,美国修改救市计划,准备下一步将剩余资金4100亿美元重点放救助银行机构,增加学生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的供应量。

中国的资金救助方案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大举进行投资,振兴产业,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消费,拉动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用4万亿的资金来救助,这无可非议是非常好的,既可以稳定民心,又可以减缓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但最重要的是看这4万亿是如何救助的,也可以说是如何投资的。如果这4万亿最终只是资金而没有变成资本,那么可以说这4万亿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解决了一些在最表层的问题。如果让这4万亿变成了资本,那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得不说是一个转折点。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实质上这个政策是要反应社会成员的偏好,即是一种把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转换成社会决策依据的机制――公共选择机制。政府制定的决策在多大程度上显示个人的真实偏好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效果和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国家要使这些公共物品供给、法规和政策体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的偏好,重大决策让群众知情,让群众讨论,让群众参与,政府的决策才会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中国的这4万亿主要是用来进行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方面,虽然这些公共物品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改善,但毕竟民生领域的投入更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美国的救助方案是以拯救金融市场和民营企业为主。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的,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不能负荷如此繁重的债务,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才爆发此次的金融危机,因此尽管美国众议院对这7000亿美元的争议不少,但在当时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必定要做出某些措施来稳定民心,动用一切可采用的措施来降低信贷市场危机造成的影响,以构建一个强大和充满活力的经济。最初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主要是想用于金融领域救市,但现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也发生了很大问题,消费下降,所以美国新方案的变化中包括了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等,这样可以间接地支持美国制造业。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他们的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几个月里,美国的实体经济也出现了显著滑波,美国政府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实体经济进一步恶化,救市资金“变轨”――拿出一些资金来直接救助实体经济。

(二)中美两国求助房地产市场的结果不同

中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10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央行同时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其中,五年期以下(含)由现行的%调整为%,五年期以上的由现行的%调整为%,分别下调个百分点。

美国出台的政策是: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于2008年11月14日宣布,拟寻求从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资金中调拨超过240亿美元,激励抵押贷款机构调整贷款规定,以避免上百万借助次级抵押贷款者的购房者丧失房产赎回权。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如此之大,是由于信贷的杠杆太大,可以说明美国的信贷业务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需要调整信贷政策。美国激励抵押贷款机构调整贷款规定,旨在通过资金补贴,激励抵押贷款机构对每笔贷款的利息、月供、还款期限等规定作出调整,使它达到标准。在美国出台这项措施之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而中国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燃眉之急,但这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房地场市场的根本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如此之高,源自政府的绩效评价机制。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地方对于该地区的各种经济行为信息和经济状态信息拥有足够的控制能力。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地方经济行为的变异。作为理性经济人,委托人(上级政府)经常会把GDP、税收增长率、就业率等作为评价和奖惩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依据,而房地产行业是拉大GDP总量最快也是最容易的行业,各地方政府互相竞争,相互攀比,为了得到更好的评价,不惜大力扶持房地产行业,任由房价疯涨。所以政府应该对这些奖惩办法制度进行改革,避免出现这样恶性竞争的情况。

(三)中美两国降息的目的不同

中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9月16日以来,连续三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 出重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10月8日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使得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之间,这使得美国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点。目的是阻止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时期。

美国主要的是针对信贷这一方面,而中国则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这一块。虽然两国都相继下调利率,但是两国所降的利率不是同一个利率,中国降的是存贷款利率,而美国降的是同业拆借的利率。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的银行间已存在信任危机,降低了同业拆借利率,能够使银行间增加信任,这样才不会继续加深危机的严重性。房价问题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由于房价下降,金融风险上升、资金成本上涨,同时经济增长减速、社会财富缩水,这些都会进一步推动房价下跌。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美国信贷紧缩压力也势必增大。因为经济的疲软会加剧信贷紧缩,而信贷紧缩反过来又会加深经济疲软程度。在这种压力下,美国采取了大幅降息的措施,以防止愈演愈烈的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避免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的境地。

与美国主要注重金融市场不同的是,中国降息的目的就是要能够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强企业的经营能力,以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损伤,从而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其中,利率下调意在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意在解决企业的流动可能性问题。

(四)中美两国税收改革的对象不同

中国出台的政策是: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将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美国出台的政策是:在奥巴马竞选期间,他主张采取减税和增税并举的经济政策主张。政策主张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低收入家庭税率不变。二是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裕家庭增税。三是提高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四是对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五是削减小型企业资本利得税。

在税收方面,中国主要改革的是增值税,而美国的税改制度则涉及到多方面,包括避免家庭收入差距过大、鼓励投资和消费、减少失业以及对企业税收优惠等措施。而最主要的是减税让利的政策,让民营企业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在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是民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虽然中国对企业也有减税的政策,但没有主要针对民营企业。美国的税收制度比中国完善,在税收改革中,也比中国做得更全面。所以,政府要加大力度在税收改革上,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

在政府出台4万亿的投资当中,应该如何分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的政策,主要是投资在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上。在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会暂时缓解中国产能过剩(比如说钢铁)的问题,但这有可能也会引起另一个产能过剩,所以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因为对于这些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建设,民营企业的老板,让民营企业兴旺起来才能既让民营老板以及工人更加富裕,也才能有更多的国内消费。

中国目前民营企业的形势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甚至还会亏本。这样,这些企业必然就不会投资在这些实体经济中,而是会寻求更能够赚取最大利润的行业――房地产行业,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民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它在经营效率、资本的保值增值等方面要好于国有企业,在美国历来都是主张限制国有经济的领域和范围,主张尽力扩大私有经济的领域和范围。所以对于中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保障,让民营企业之间进行良性、有序的竞争。

(二)转变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体现出投资依赖、出口依赖和资源大量投入的特征,属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恰好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是我国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转变的契机。

美国最开始出台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是用来拯救金融市场,而在后来则是“变轨”为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我国必须注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说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就中国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仍是不利的。中国要转变这样的生产方式,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负的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加大创新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点是围绕扩大内需和产业振兴,引导各类要素向自主创新集聚,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新一轮的经济上升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

(三)盲目的降息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美两国双双都连续降息,而且都达到了历年来的最低点,这势必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美元若爆发汇价崩塌,投资者将抛售美股,加深美股跌势,在负财富效应下,美国民众更不愿消费,这样美国的经济现状将更加疲软,这似乎会适得其反。另外,若美元暴挫,投资者撤离美元资产,那遭遇抛售的不止是美股,还有美国房地产市场会雪上加霜,最终影响美国的整体经济情况。降息还可能刺激通货膨胀的加剧,使美国经济继续衰退。若美元汇价继续急挫,将令各种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包括能源如石油,矿产如黄金,农产品如小麦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最终令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通货膨胀上扬。降息措施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后起到改善信贷市场状况、促进经济重返适度增长的正轨。但是经济增长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降息仍然犹如在高空上走钢丝。

(四)倡导民主,注重人权

在出台巨额救助方案时,中国立马就确定了方案,而美国则经历了几次投票修改之后才最终确定,虽然中国出台的政策非常及时且有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比中国要更加的民主,在经过投票修改的过程中,肯定是经过众多人对当前情况考虑再三之后的结果,这个改进过程中肯定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在2010年3月14日,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会上,温总理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可见公平正义越来越重要,在人的所有权力中,人权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对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对比,可以折射出我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国应该重视人民的社会保障问题,2010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在白宫签署医疗保险改革法案,美国人努力多年的全面医改目标终将实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国家的医保法案都很成熟,最不成熟的美国也最终通过了医保方案。社会保障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安定繁荣。还应该要重视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让民营企业家有利可图,这样才不会出现过多的热钱,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才不会这么大。民营企业发展好了,员工的生活条件也会得到改善,这样中国整体的生活水平才会上去,才能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邢继军,世界金融危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3]江琴,周阳,论次级贷款危机下的中国政策选择――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09(4).

[4]李福祥,治理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J],理论经纬,2009(9).

浅析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成因3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危机就如影随形而且是周期性的爆发。从危机发生的时间上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前,这段时期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不具有或很少具有联动性,因此,这些危机不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另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后,从20世纪至今所爆发的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波及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危机都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而从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上看,也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信奉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对于经济的运行不进行干预;另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尤其是凯恩斯的《通论》问世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宏观干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增长。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命运的论断一直让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慌,资本主义学者也意识到正如马克思所论证的那样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但是,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危机他们却一直束手无策。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经历对其理论的验证,使资本主义学者认为他们找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将凯恩斯主义正统化,采用其理论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的发展。相比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体系几近崩溃的情况,可以说至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运行还算良好。但是,当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表面下的实质时,就会发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只不过是采用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这两种新的形式来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军事经济方面,从二战结束至今美国政府每年都要为现在和将来的战争及潜在的战争支付庞大的开支,若考虑乘数效应,这些军费开支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负债经济方面,凯恩斯认为由于挤兑效应,依靠借债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刺激会更有效,因此,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改善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大量的持续增加的债务上的。为了刺激总需求,不仅提高政府的债务,而且提高消费者的负债水平。资本家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和消费者信贷有效刺激了需求,美国消费者家庭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974年就达到了93%。政府和消费者信贷消费的增加有效刺激了总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企业也迅速增加其负债水平。这种迅速增长的债务状况不仅出现在企业之间,也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借债机构之间构成的金字塔状的债务关系,使得为支付日益增长的利息债务量必须持续快速增长,这种循环最终造成一个后果:当一个主要债务人无法分期偿还或无法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的连锁反应就形成了。以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会更加容易引起经济的严重崩溃,甚至会引发世界局势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债务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潜在收入”,使其能够偿还或分期偿还债务,也成为借贷者继续进行借贷的依据。而且,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使世界上各个国家及企业汇入到一个系统里,所谓能够“避险”的金融工具只不过是将个体风险“规避”(实质上是转化)为系统风险,将本不具有同步性的各经济体协同起来使其运行具有一致性。这样,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以金融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波动就会引发世界经济的波动。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在各经济体同步运行的过程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繁荣时加速繁荣,衰退时加速衰退。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由于大量信用违约的次级贷款造成,有人归咎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有人归咎于监管当局的监管疏忽,有人归咎于放贷机构的审核不严,有人归咎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性,有人归咎于美国公众的消费文化,也有人归罪于美元本位下的全球金融体系的失衡。但究其根本,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消费相对不足。资本主义的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内在冲动,其产能会借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被增长的需求无限的激发出来。借助于增加负债的消费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于供给的扩大的,而且当消费者无法借债偿还债务或分期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就造成如下后果:消费者的消费由于过度负债而冻结,企业由于产品无法销售和债务拖欠而出现巨额亏损或破产,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及收入的降低进一步降低总需求,这一循环持续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当然,经济危机爆发的表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形成的,比如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性、监管层的疏忽、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等等。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次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的规模和破坏性之大百年不遇。

二、结论

凯恩斯与马克思都认识到爆发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难以找到足够的投资机会来消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储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垄断所导致的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衡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无理性以及表现为资本主义特征的社会机能混乱。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调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等方法刺激需求,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难题,改善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事实上凯恩斯的理论只是延缓了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无药可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生产相对过剩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难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社会的最终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脱离最终消费的社会生产都不能长久持续,扭曲的关系最终都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并加以改善。资本主义社会长期以来由推行的负债经济所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是通过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表现出来。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继续推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以缓解经济的衰退,已经负债累累的最终消费在短期内能否重振不得预见,但是可以确定地知道,任何不能改变这种扭曲关系的政策都不会取得长久的效果,在短期内能够缓解危机的政策只不过是为下一次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因此,笔者认为,此次由次贷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与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即生产社会化与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再次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正确性。

(王春晓,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发展因素与理论研究。杨瑞,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研究)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4

金融危机是历史的常客。虽然每次危机个性迥异.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相似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存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羊群行为”的情形.或者叫从众行为(followingthetrend)即虽然个体是理性的,但往往导致群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论文百事通据说这种类似羊群的行为源自信息瀑流(informationcascade)。我们可以从住宅市场的变迁,1987年的股灾以及外汇市场波动中发现它的身影。

危机常常起源于相对较好的经济形势,是时,人们有大把可支配的收入想寻找投资机会.常常跟风于大众问流行的投资项目。这种模式意味着.在一定情形下.投资者仅关注羊群性证券,而忽略了其他外生性资产。以次贷危机为例.我们可以在次贷衍生品的投资狂潮中看到羊群因素。通常.随着羊群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当衍生品复杂到无人能理解该证券的本质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企图借机谋利。当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就介入以缓解危机的波及面。

这是历史的惊人重现。17世纪荷兰发生过郁金香市场危机.当时在市场泡沫破裂之前,郁金香的价格直逼一幢房屋的价位。政府不得不允诺以1O%的价位购买郁金香的期货合约。一个月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南海泡沫(SouthSeaBubble)事件.当时南海公司不受限制地向贪婪的关系户们发行具有欺诈性的股票认购书。人们狂躁地涌八市场急遽抬升了股价.当众人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兜售日益膨胀的股票时.随之便是恐慌性地集体抛售.这导致市场的惨跌。英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拯救经济.并最终施行了规范股份认购的《泡沫法》。该法规定.未经法律授权或英王特许.发行股票办公司是非法的。

回顾整个2O世纪,最令人刻骨铭心的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1929年股市危机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政府管制和1930年代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当然这些举措并不能有效地运用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管制的新形式便1980年的《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InstitutionsDeregulationandMonetaryControlAct),该法赋予银行有更多的自由权来选择投资和储蓄。之后,便是1982年12月的《甘恩一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GermainDepositoryInstitutionsAct),该法旨在赋予金融机构投资多样化的权限。

在起因于储蓄和贷款危机的UnitedStatesvWinstar等相关诉讼中,我们可从中获取政府管制措施之外部效应的客观教训.这在AnchorSavingsBank.FSBV.UnitedStates案中也有迹可循。法院在2008年所作出的判决类似于早年要求美国政府对违约行为担责的裁决。[7]Anchor储蓄银行美国政府,声称1989年的(《金融机构改革一恢复一执行法》(FinancialInstitutionsReformRecoveryandEnforcementAc.以下简称FIRREA)的若干条款——其立法意图旨在补救储蓄和贷款危机的管制问题——危及到现存合约的遵守与否。特别是在1980年代.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下,Anchor要求众多失意的储户与其协议允许它适用“监管美意(supervisorygoodwiI以满足其资本充足性的条件。FIRREA否决了这种会计报表Anchor为满足这种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被迫损失以将其所持资产多样化。因此,Anchor和其他银行斥责FIRREA损害了早期的合约义务。法院支持了该诉求。

总之历史揭示了金融危机的怪圈.即危机过后是管制,管制过后是新的金融危机.然后是新管制,生生不息。然而.就当前而言,相关的事实是危机周期更短了。我们要反思:我们可从中学到些什么.进而可阻止或者起码能减轻下一波危机的冲击7我们是否会继续犯同一个错误7

二、次贷危机对法律局限性的拷问

自由市场的历史.一直就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过程.与此类似的是欧洲市场发行的欧元债券,其在贸易中自由度较高,日渐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并未受政府管制的阻挠,随之市场繁荣。难题在于能否找到这样的一条路径:既能让金融创新不受费力、费钱、费时的复杂管制举措的消极影响.又能保障公众及其投资者免受市场弊病之扰以及暴富梦醒之后羊群行为的冲击。

在过去数年间,我们亲眼目睹了次贷抵押支持证券给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清楚损失的巨大波及面,想找出罪魁祸首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在寻找的过程中,脑海中闪现出许多词汇来形容引起此次危机的嫌疑证券——例如掉期.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证券组合和抵押支持证券——以及其他”非常嫌疑犯”——例如投资银行家.抵押经纪人.对冲基金管理人,评级机构和金融工程师.是他们推动了有毒抵押产品。总之,缘由众多.也该有很多人和事被责难。考虑到将来还会出台监管措施来回应这场危机,那就有必要审视这些原因。

市场泡沫开始随着大批金融机构批发的业主抵押贷款出现问题而破裂。这些贷款又被打包成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组合.接着又被重新打包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1O]简言之,监管措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监管其中的哪些主体7哪种监管措施适当可行7同时.监管体系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所涉及的金融证券及其衍生品的本质有着准确的定位.还须注意到这些证券日新月异的情形。正如一家法院所指出的.次级抵押就是因责任标准而不是贷款规模不合规的抵押…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这些风险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们是1990年代市场中急遽扩张的高收益高利润业务。”

看看这些稀奇古怪的金融工具和酿就此次危机的贪欲.确实很难说不需要某些严格的监管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即监管会使得交易更费力费时进而可能伤及现行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甚至直接给金融体系带来伤害。而金融法之所以具有规制与监管的性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金融市场失灵和金融业的特殊性。但从实际情形来看.就金融效应而言,在估量是否该监管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因作为而被责难,也会因不作为而被责难”.这便将金融监管的立法者和执法者推向了两难境地。

我们看到.美国对这场经济危机的最初反应是向这些声名显赫危机重重的金融实体注资,通过前任财长HenryMPaulson力推的保尔森计划,用监管措施来避免或最好能减缓未来的金融危机。通过研究初步发现.保尔森计划和~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具有局限性——显然无法预测也无从保护我们免受未来的金融风暴冲击。因此,我们希望将来的监管体系既能确实触及到根源问题又能有效防止或者缩小未来更复杂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凸显法律局限性的成因

(一)有效市场依赖于充分披露信息的市场自律环境

现代金融的基本原则便是尤金?法玛(EugeneFama)所讲的“有效市场”理论假设.即“简单来说便是股价能完全反应所有可获取的信息。”法玛最早在1970年提出了该理论进而在1991年修正并重申了这一原则。该假设的重心及有效市场理论的关键在于信息对公众投资者的可获取性。这似乎与直觉相反.特别是在全球通讯瞬间即达的时代金融机构和其他复杂衍生品交易的市场主体通常都会各尽其责.避免详尽披露所交易的巨额虚构衍生品”信息。事实上.直至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Board)启用了一种最低程度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从业者披露其所持衍生品价值.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的资产或者负债一栏。这可以让所有证券分析者都可以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面对如此多的信息,从中获利的唯一途径就是如何比其他分析者更好地破译这些信息。”而我们并未向这个市场提供足够的制度安排。

因此.一旦从持续数年之久的金融危机中醒来,问题便接踵而至:我们是否需要更多实质性的监管举措或者我们是否需采取措施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并伴以有效的联动实施举措?保尔森计划或者任何其他监管举措是否足以应付得了或者我们还能创设出一种无需依赖管制的市场自律环境吗?

(二)法律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道德风险是指当事人因不愿承担其全部行为的后果而表现各异。”问题就在于个人或者机构以为他们不用对其行为担责.因而倾向于表现得不太认真,而让他人承担这种行为的后果。这便可用来解释房利美(FannieMae)管理层的疏忽大意.他们以为当灾难来临之际政府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道德风险也存在于次贷危机中.因为借钱给贷款人的金融机构懂得.只要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强.他们便可投资获利。通过这种次贷衍生品.他们便将这种风险传递给他人(假定所有人都失利了,他们还可从政府那里获得救援)。

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处于道德风险行为链之中,因为不合格的抵押经纪人将风险性抵押产品推向不设防的非适格买家;有风险意识的出借者.将这些抵押物出售给投资银行.他们再将这些抵押物打包成用来对冲和减小风险的衍生证券:各路打包产品的卖家又将其兜售给世界各地的善良投资者。最后.我们可知机构并不乐意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评估这些复杂的证券。直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一切大白于天下,我们才发现自己身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中。

一言以蔽之,这个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不端的管理行为造成的。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没有信息披露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常常见之于没有机制或动力去推进完全披露信息的环境。有识之士指出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委托理论的主题,因此虽然大家公认次贷衍生品的估价并非易事.但是机构交易商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做仿佛不存在任何估价问题。给衍生品资产估价并非易事.但反过来说又有很多金融工具便于做此事,或者起码可以摸索一下。披露这个估价的过程可使尽可能多的公众更加清楚其投资处于风险之中。

有人可能会同情那些急切的业主,因为他们被人劝服后拿到一笔明显不够谨慎又不合适的贷款,还能理解用政府的钱去帮助业主免于损失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做得不到位.这种救助实际上消解了自愿进行风险易的金融机构的责任:虽然一边救助那些即将被赶出家门的业主.但是它也可能救助那些加剧这个问题的金融机构并保护那些因投资失利而购得风险性证券的投资者。

政府在收拾这场金融危机过后的残局时,必须考虑到道德风险在保护未来金融消费者方面所起的作用必须通过法律来保护消费者而不是仅仅救助那些忽略其义务并继续创设金融工具将风险传递给他人的金融机构。

四、破解金融危机下法律局限性的对策

(一)既要有强制信息披露的制度安排,又要有市场的自律环境

世上并无避免金融危机的良药。一般来讲,自由市场不受政府管制的阻滞.富有活力且发展快。与此同时.自由市场还能生成比被管制市场更高的波动性.以及变动中的均衡;这种波动性就是我们甘愿为经济自由和成长所付出的代价。被严重管制的市场可能波动性较低.但它带有更多的障碍性因素.在发展创新性金融工具方面行动迟缓。解决金融问题的办法不是将我们的资源投资于新的限制性管制体系中因为其灵活性还不足于跟上复杂多变的全球性金融世界。相反我们必须推进创设一种向全体市场参与者完全披露信息的市场环境,进而对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和相关主体开展严格的监管.以此对违规行为施加严格的法律措施。

如果我们假定完全披露有助于保证金融主体诚实守信.有助于公众投资者获取充分的信息以做出决断那么我们需创设出~种鼓励披露的管制结构和有助于自律的工具。虽然充分的信息披露要求可以被创设出来.但是更艰巨的任务是创设出一种宁可守法不可违法的环境.这种自律机制要比外部强制机制更加有效。如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既需要胡萝,又需要大棒。新晨

(二)须追究金融机构管理层的个人责任

我们在次贷危机中所遇到的问题.正是准备不足.贪腐和缺乏信息披露的直接后果。准备不足是因为设计抵押衍生品的那帮家伙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工具的扩展性.进而无法准确定价。与此同时,评级公司在评定信用级别时既没有充分的信息.也没有足够的技能来准确评估这些工具。只要房地产市场一直往前发展,外加次贷买家的涌入.就有高回报而无风险。接着该问题还因大量低素质的无照抵押经纪人介入而恶化,他们或者并不完全熟悉抵押产品或者在没有充分披露与抵押产品相关信息之际误导世人购买该产品。政府支持抵押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与抵押支持工具相关风险的压力这便是被掩饰的现象。抵押贷款流看起来更像是知名的金字塔计划(pyramidscheme),即创建者和早期投资者受益,当一切烟消云除时留待我们去收拾这副残局。

48 170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