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A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苏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一级馆数量居全国前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积极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一、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使命担当
全民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道德情怀,坚守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全民共享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创造者;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价值主体。全民共享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视作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归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最鲜明品格。
全民共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充分肯定“民”的重要性,特别是其提倡的“重民”“利民”“亲民”等思想,为全民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充足的价值滋养。
全民共享是对公民文化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全民共享充分体现了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行动自觉,有助于推动公民更好地依法享有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表达文化主张的权利。需要强调的是,全民共享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相对公平受益。既要体现发展成果分配的相对公平,也要体现发展权利、机遇和规则的相对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高标准”意味着定位更高、要求更严、举措更实,在新起点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做到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均衡、内容更丰富、供给更精准、主体更多元、效能更显著,各项工作在全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既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体现了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责任与担当。
二、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重点任务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要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要做大做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要加强云服务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文化服务场景应用和平台合作。
聚焦体系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有效服务人口、有效服务半径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序推进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小而美”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因地制宜打造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着力解决“设施孤岛”问题。设施的共建共享,必须依靠互联互通的组织体系来支撑。要深入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通过总分结合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城乡的基层服务网点,把单个的、零散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联结起来,形成紧密型设施群和服务网,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上下联动,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基层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聚焦便捷化,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眼于能够方便居民就近参与,加快构建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拓展阵地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堂、艺术沙龙、手工作坊等互动体验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创新开展创意集市、街区展览、音乐角、嘉年华等文化活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延时开放和夜间服务。
聚焦数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集成运用数字孪生、全息呈现、个性化定制、多语言交互等新型体验技术,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加快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打造一批“不谢幕的剧场”“不停演的广场”“不落幕的展览”,推动线上线下、在线在场赋能增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和及时性。支持文化文物单位运用文化资源,积极探索“5G+VR/AR+文化”新型服务模式,丰富数字展厅、高清直播、虚拟讲解、沉浸体验等产品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聚焦融合化,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动能。深入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构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把握各自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教育、体育、卫生深度融合,建立协同高效、整体推进的公共文化发展格局。坚持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帮助城市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辐射延伸,着力补齐城乡基层短板。
三、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力量聚合
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提升党委领导力。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凝聚社会共识,统筹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当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探路者、先行军。
提升政府推动力。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完善政策环境,优化制度供给,创新工作手段,切实履行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管理、督查的主体责任,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资金最大效益,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提升社会参与力。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第三方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和服务资源配送等,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充分发挥文化类行业协会、学会作用,提升社会化承接组织服务能力。
提升群众创新力。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机统一。积极培育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文化服务和活动“带头人”,引导带动城乡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当主角”“唱大戏”,自觉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