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篇1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习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习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本文地址:http:///zuowen/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篇2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篇3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篇4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主题图(学生植树),让学生用三名话说出图中信息,教师板书完整道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大胆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是20,有的同学说是21。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2=202÷2=120+1=21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十,再把2根小棒也就是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一,合起来每份是21。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组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坚式进行独立试算。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强调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刚才摆小棒时的思路,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大多老师都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简单,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认为只要讲清例题就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其实要上好一节计算课并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除法教学反思篇5
计算课教学的热门策略是算用结合,“算”和“用”要有机地结合,并互相促进,但在教学中对这两点要有一个侧重,显然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要更侧重于“算”,即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和口算能力的培训。为此,我在教学中,第一环节是进行传统地复习准备,复习口算乘法,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给这节课的教学铺就了“基础台阶”,减少学习新知识点带来的“落差”,也营造了这是一节口算课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口算就是要快”的意识。在算理的理解环节更是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领悟“为什么”,以致于在练习巩固环节式题训练后,没有时间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节课的教学是侧重于算的。
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口算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但他已经半懂似懂的会了,大多数学生会算,所以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学会算法,掌握算理,又要让学生学的有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布置教室这一情景与课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在练习的阶段我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有摘苹果、试一试、判断、找家、和时间赛跑等形式。在计算训练环节设计了一个活动:帮小兔子找家,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检测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动,让学生在检测的同时感到兴奋和紧张。这些情景和活动的创设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时的平淡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1.让学生“说计算”
在初学的阶段,学生“说计算”的能力甚至比“做计算”更重要。因为一方面这考验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说计算”对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反应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计算”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迅速地作出比较与选择,下一步应该怎么进行。教师不仅要注意让学生说,而且要教学生说,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自言自语,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说。学生在“说计算”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学习
在例1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又要学生在这些问题中通过读题选择最合适的问题。问题确定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问学生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呢,接下来再问学生如何口算,独立思考口算方法,让学生多去说一下自己算的'方法。学生在思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过程中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整个一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思考中进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层次彰显思维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例1(1)由教师扶着学生自主探索口算除法的方法,例1(1)后的练习学生要说方法和过程;例1(2)由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后汇报,例1(2)后面的练习学生直接汇报答案,有问题的再让学生说过程和方法。教学分层次让学生思维训练成螺旋上升,也让学生学的轻松。
上一篇:实用押韵班级口号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