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国防建设以及未来展望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20世纪70年代末,以军备控制代替军备竞赛、对话代替对抗的世界潮流逐步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新的世界大战可能推迟甚至避免的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确立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邓小平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再此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轴,正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40 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各方面、各领域建设均取得了重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也开始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谋划布局,在历经“军民结合、保军转民”、“两头兼顾、寓军于民”两个阶段的重要改革后,我国国防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
    1.新时代我国国防建设布局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我国开始面对许多传统的、非传统的多种安全威胁,对人民军队对完成多样化任务指标的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出一 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方针,推动国防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两大目标。通过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布局,初步打破了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相互分离的发展格局,国防科技工业的效率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并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协同发 展路子,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发展布局推向深入。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发展布局调整纳入改革任务进行整体部署,规定“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深入实施军民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着力优化各领域布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式武器装备研制、军工生产建设都成绩斐然,许多具备世界先进性能的装备都陆续列装部队,运-20、歼-20 相继服役、自主设计的首艘航空母舰完成建造;“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7”常 规导弹、“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等新型武器更是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随着军工创新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我国在一些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 务;新一代大型和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 七号”首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新时代国防建设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随着尖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不断拓宽着军工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战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武器装备领域 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的国际合作;航天工业全面推进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推动宇航产品与服务“走出去”。这些举措一方面加速了我国军工特色高科技产业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展望未来
    习近平曾在出席全军装备工作会议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军装备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抓住机遇,鼓足干劲, 把装备建设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新时代,必须加强主攻方向和重点布局,加快研制生产先进武器装备,打造定国安邦的利剑重器,这始终是国防科技工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军队来讲是核心战斗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防科技工业布局特别是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研制和生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军事技术装备。
 

48 3422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