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事迹感悟实用优质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袁隆平事迹感悟实用优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袁隆平事迹感悟【第一篇】
近几日的长沙,悲伤逆流成河,思念汇聚成海。这一切,只因一人离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噩耗袭来,百姓奔走捧花相送,泪如泉涌。按理说,年逾九旬已是高寿,但在人民心中,有些人已经亲切和伟大到人们无法面对他的离去,袁老就是这样的人物。
不过,袁老从不自觉伟大。在他的眼里,“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是种子,必然起于细微,自然期待发芽,追求开花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袁老一生逐梦稻田,矢志“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广袤大地,年年上演“五谷丰登”的景象;风雨百年,袁老把自己活成了闪亮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梦想的种子精神。无梦想,难至远;梦越早,越有力。他从小就热爱草木,在汉口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园艺场,激发了他对田园的向往,于是悄悄埋下“长大学农”的种子。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坚定说服家人填报了“农学系”。从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开始,他正式着手农学试验,研究红薯、西瓜……不久,他将研究方向转向水稻育种,从此踏上了让水稻增产高产的科研之路。1973年,他与团队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梦既圆,新梦又起。渐渐地,他又做起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稻”之梦想,无穷之力量。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产量不断抬升。即使病危之际,他还念念不忘他的杂交水稻事业……少年种梦,一生逐梦,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梦想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顽强的种子精神。每一粒种子都要经历破壳之痛,顽强必然是优良种子的内在基因。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不少研究人员因困难而放弃或中断研究。但袁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铁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求索之路坎坷艰辛,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他奋斗了10年。这期间,他排除干扰,坚持研究,成为忠实的“稻田守望者”。他带领助手做了3000多场实验,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熬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季节赛跑、追着季节走,从1968年起,每年冬天,他和助手都要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谋一稻,最终他凭着顽强斗志,与团队攻破一个个难关,创造出一次次高产纪录,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丰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顽强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创新的种子精神。无创新,不科研,创新是科学家的生命。袁老终其一生,就是以稻秆为笔,以稻穗为字,以稻田为纸,把科研论文写在辽阔的大地上。他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偏要把“外国人搞不成的”自己搞成;他脚踏实地,一辈子躬耕陇亩,视杂交水稻为孩子为“宝贝”,平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电脑里长不出水稻,温室里育不出高产品种”“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崇尚实干,凡是不愿意下田的研究生,他坚决不带。他执着地向泥土要结果,直到今年初还坚持在海南开展科研。正是因为这种创新+实干,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征服一座座科学高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屡创高产纪录,同时,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让杂交水稻在他手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也赢得了近百项海内外荣誉。一生一事,勇于攀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创新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为民的种子精神。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心中有民、心忧天下”的袁老,立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杂交水稻让中国人进一步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不止于此,袁老和他的团队还将目光对准世界。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000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无数人因杂交水稻摆脱了饥饿的威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赞誉袁老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一心系百姓,一稻济天下,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为民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高洁的种子精神。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是,在光处,依然质朴无华。他说,“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荣誉不能当饭吃”“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他淡泊名利,把所得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国家给他在青岛提供的一座住宅,他却完全改造成了办公室,带领满屋子的科研人员钻研海水稻……他心灵富足,生活节俭,喜欢去路边小店剪头发,穿35元一件的短袖、100多元的鞋子,戴260元的手表。他风趣幽默,爱好高雅,业余除了游泳、读书,还喜欢下象棋、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他还是粒浪漫的种子,每个重要日子都要给妻子惊喜……一边科研报国,一边质朴生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高洁的种子。
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延续;种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在人间,袁老因为一粒稻种,热恋土地;在云端,袁老把自己化作一粒精神的种子,融入湖湘精神的沃土,激励着千万来者“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有人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是在葬礼结束,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死去。依照这个逻辑,袁老第三次生命必定永恒,因为,无论是“长哭送袁老”,还是“倾一城之花悼念”,袁老的名字已经深刻在广袤的大地上,印刻在人民的心田里。
此刻,我们目送一颗卓越的种子去了白云之上,除了不舍,我们对袁老的纪念就是,接过他的精神种子,用心呵护,让它们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袁隆平事迹感悟【第二篇】
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袁隆平事迹感悟【第三篇】
近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又火了!他给自己定了2个小目标。恰逢十九届五。
____。
的召开,我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补足能力“七巧板”,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规矩顶在头上,做新时代的“清白人”,守住底线、红线。年轻干部要树牢规矩意识,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是干事创业的基准线。坚守底线,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明白“只有守底线,才不会被底线守”的道理,将无限忠诚担当和为民服务初心融入胸中、铭于心上、践于脚下,不断提升自我政治能力,稳步迈入新时代。
把责任扛在肩上,做新时代的“孺子牛”,在工作中解民忧、惠民生。责任彰显担当,担当展现作为。年轻干部要有想干事的冲动,这是干事创业的生命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基层搞调研,走访一线摸民情。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大事难事冲在前,急事险情靠前站。带着热心想工作,带着激情干工作,新时代面临新任务,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卷起裤子,扑下身子,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应急处突和群众工作能力,跨步走入新时代。
把务实抓在手上,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在工作中暖民心、聚民力。都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轻干部当有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毅力,这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守恒心、办恒力、求恒效。年轻干部要拿起法律武器,走好调研步子、打响试点牌子,把法律作为决策底线,把调研作为决策基础,小把片试点作为决策根据。年轻干部需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不仅要定好调子、画好谱子、唱好曲子,也要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当先锋,做表率,带头深入工作一线。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抓工作落实能力,跑步进入新时代。
把创新放在心上,做新时代的“改革家”,注重与时俱进,聚焦创新发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敢于“下深水”、善啃“硬骨头”,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爆发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在,年轻干部要学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用新思想推动发展,用新举措助力发展,用新成果体现发展。不断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冲刺飞入新时代。
年轻干部当拼齐能力“七巧板”,实现自我小目标,为国家大计出力、出智、更出效。
袁隆平事迹感悟【第四篇】
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袁隆平事迹感悟【第五篇】
1930年的农历七月初九,在北京协和医院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因为出生在北平,便取名叫“隆平”。袁隆平是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他是不开豪车但科研经费一投就是几千万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是名字品牌价值千亿但舍不得买贵的衣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就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心中不折不扣的男神。
致敬坚定理想、永葆信念的“90后男神”。袁隆平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朴实的话语彰显出他深厚的爱国情怀、造福于民的崇高品德,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___。
反复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理想信念是方向、是灯塔、是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动力,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奋力开启实现宏伟蓝图新征程。
致敬不畏艰辛、责任至上的“90后男神”。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子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袁隆平老人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解决吃饭的问题,数十年来,袁老用自己的坚持和心血,为做好这件事竭尽全力、付出所有。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学习他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学习他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今日之中国,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中,奋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致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90后男神”。自称“90后”的袁隆平,数十年间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暂停,没有休息。鲐背之年,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他依然“管不住”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对杂交水稻事业一以贯之地执着。共产党人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也许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担当奉献精神,依旧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敬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90后男神”。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袁隆平从未停下逐梦脚步,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把苍生装在心头上!袁隆平老先生教会我们:只有守得住初心,才能看得见未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___。
每一次有关奋斗的话语都饱含激情、富有哲理、催人奋进,不懈奋斗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要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在青春的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句中国谚语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给予了千顷良田新生命,让亿万人吃得饱一日三餐,他唤醒了万间广厦真用途,这就是“90后男神”袁隆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