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晚乡愁汇聚优秀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秋晚乡愁【第一篇】

人生有情亲、爱情、友情、第四感情,这种感情便是乡情,这种神绕梦牵的感情总是让人心里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惆怅,多了一份守望和向往。没有人逗留他乡时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会总是因为某件事,某种物品、听到一首久违的歌声或音乐、或在街上偶尔听到亲切的乡音。都会让自己心绪难平,甚至泪光盈盈。

还记得,当初悄悄离开,踏着依恋从那块土壤从容走出,走过千山万水,经历异乡风风雨雨,岁月磨砺了多少人的棱角,才真切地感受到,情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而今多么想回头化着你的血液收回掉在远方的心,追求往昔的美丽。

捡起异乡每一片孤寂的落叶,我应向谁去诉说?亲问一声,谁会将你收藏?纷飞的落叶啊,你究竟凝结了游子思乡的情结?

乡愁,并非忧愁,这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有这情感,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开拓创新了。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且自然而然地就思念起故乡、故人来,随着而来的是担心、忧虑。

〝落叶归根〞是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愿望,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墨客死后一定要长眠于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感情的寄托。

乡愁,是一份厚重的情感,它的产生无可避免。

旅愁思乡,需要我们忍耐、努力,需要我们铭记亲人的嘱托,也需要我们用文字、歌声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秋晚乡愁【第二篇】

一个梦,可以激起乡愁

一段愁,可以勾出梦乡

一处乡,可以点出愁梦

—题记

我是一个记不住太多事的人,确切的说,记不住的是童年,是故乡。

五岁离开了那个可谓无存在感的故土,离开了祖母,随父母去了远在500多公里的上海,准确的划开故土与居住之所,可谓千里之遥,可那时的我不懂什么为故乡,也不懂什么是愁,只是在梦里:那小村子里的幼儿园,那张桌子,那棵树,那个人。只是会在这与故土遥隔千里之处,云里雾里的听上海的小街市里讲一腔与家乡话有三两分相像的上海话,几年过去,我熟识了上海,而故乡,倒成了半个旅馆,我将一条绕过上海的黄浦江称为母亲河,将博物馆中原始人的标本视为祖先,在此时也在那时,故乡的心或许在流泪。

但是,不知几年后,我又重回了故乡,一切却仿佛成了新颖的事物,熟悉了上海,然而几年后又忘了故乡,在自己分别了几年的故土,我看不惯无秩序的交通,听不惯早就不曾会讲的方言,我难以去窘迫地分辨自己的七大姨八大婶,甚至走不惯满是坑洼的道路。在故土最踏实的土地上涌起了乡情,怀恋那千里之外的“第二故土”。

我在忧愁里又逐渐靠近自己的故乡。故乡,仿佛一个久别重逢的伙伴,青梅竹马,她以新的态度来对待我,我也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她,她又像一位母亲,站在远处看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怀中不断长大,心痛而无奈。孩子回来了,她又以热情拥抱他。我在她温厚的怀抱中发现了她的美丽。她总以最平和的方式来展现她的风姿。一处水乡,勾起了我心头的回忆。窗外由远至近,不断地叫卖馄饨年糕的声音;春天由盛到衰,热烈的花江柳绿;热情的人们,用不标准,带有乡音的普通话传达心中的关切…

我又与我的`故乡镶嵌在了一起。一夜雨来,心头却并不畅快,辗转反侧,甚至从梦中惊起,哪个故乡的梦才是真实的?脚下的大地平实而温厚,紧实而轻柔的护住了我的心。然而在千里之遥,也有另一位母亲在呼唤着我。尽管那个故乡逐渐远我而去,我与她似乎不过与萍水相逢,梦一场,将来我又会扎根于何处?到头来却只是在一片水中,横冲直撞,却没有一个确切的扎根之所。我想问自己,“家”“乡”是否为一体,“家”若在“乡”之上,那“乡”的意义何在?想起了陪伴我幼年的祖父母,早已在以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速度老去,那个祖屋,连同难以计数的同样孤单留守的祖屋一起,聚成了一片乡。这就是“乡”吗?屋即为“乡”吗?不是的,我想“乡”不是渺小的,定是庞大的。但我找不到“乡”的心。

在梦中,我也许才会感受到真正在愁绪里的乡愁。

秋晚乡愁【第三篇】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从古到今,人们从未改变的就是——相思之苦。

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至今未回去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平日倒还不觉得特别想家,可是每逢过年的时候,一种乡愁便涌上心头。看着别人都高高兴兴地提着大包小包奔回家乡,而自己却依然“流浪”在外,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我每次说要回家,妈妈总是不允许,说是要考上大学才让我回去,否则就别想。我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非要考上大学才行。

“家乡”在我的印象中很模糊。但隐约之中,我能感受到家乡的美。我的家乡在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自然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比如有海拔近三千米的峨眉山;有人间天堂之称的九寨沟……但是,我更爱我家旁边的景色。

早晨,我总喜欢到草丛中去收集露珠。因为小时候,外婆总跟我说露珠喝了不会生病。天真的我竟然信以为真。所以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在在草丛中采集着露珠,喝一点,顿时觉得特别的甘甜。太阳光照在露珠上面闪闪发光。远远望去,就像无数的钻石在闪烁一样。

上午,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田野上总是有辛勤的劳动人民在劳作。有时候我贪玩,就跟外婆一起去田间割稻子,说是去割稻子,实际是为了凑热闹。去田间的路上,会经过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走到那里就会有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那种香味,特别令人回味(在温州也有那桂花的香味,虽然很香,但我始终都没有找到那种神奇的感觉)。到达目的地后,只见一片金灿灿的稻子在迎风起舞,风一吹,稻浪一波一波地扑上来,并且夹杂着“沙沙”的响声。站在一大片的稻田边,进入眼帘的是那如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的稻海,壮观极了。

下午,我们一群“风风火火”的幼稚小孩就会聚集在一起,开始我们孩童的各种幼稚而快乐的游戏。捉迷藏、丢沙包、捉蜻蜓……什么难以想象的游戏都会在我们中快乐的出现,都会成为曾经与往后的喜悦。

到了晚上,家人从各地回来,聚在一起,一起享受温馨的晚餐。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

家乡,有晶莹剔透的露珠,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桂花香,有波涛起伏的稻海,有开心自由的孩童玩伴,有幸福聚餐的亲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知道我以后回去还有没有人会认识我,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美丽的故乡。

美丽的故乡,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曾在你的怀抱中快乐成长的女孩吗?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我的心中,你是我心中那个美丽无比的地方。

美丽的故乡,你知道吗?在遥远的他乡,有一个女孩,她在苦苦地思着你,念着你!

秋晚乡愁【第四篇】

老李在与家乡远隔千里的城市里的一个小餐馆工作。因为他在餐馆里的工作时间最长,年龄也最大,所以同事们都叫他老李。时间一长,也就没人记得他的真名了。

老李是个年过半百的洗碗工,两只略显昏黄的小眼睛,塌塌的酒糟鼻上架着副死板的方上架着副死板的方框眼镜,身形矮小,总的来说是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好在老李为人敦厚、老实、乐于助人,在餐馆里人缘也蛮好的。

这个月餐馆新来了个小同事——趁着假期出来“体验社会”的高中生谷雨。老李对这个新同事非常喜爱。

随着餐馆生意愈发清淡,老李和同事也愈来愈懒散。又到了一年过年时,老李看着同事们一个个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自己却一人留在餐馆里,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老李独自一人坐在餐馆门口的小板凳上望着天空出神时,手臂上传来一阵温热的触感,随后传来一杯加热过的生姜可乐:“老李啊,还有几天就除夕啦,你怎么不回家?”老李拧开杯盖,把可乐大口大口的灌了下去。

天空仿佛用湛蓝色颜料渲染开一般,有着千丝万缕的蓝。这是个难得的晴天。

谷雨看出来了老李并没有要回答的意思。他望着天空上的云,指着其中一朵,对老李说:“你看那一朵云,那朵云就像我,无论跑到哪儿终究脱离不了那蓝天。”随后他顿了顿,“而你,便是旁边的那一朵。”他看着老李,指了指离第一云最近的一朵云。

老李看着他那认真的脸庞,笑了。老李的笑容永远是那么僵硬,但在谷雨眼中又是那么阳刚。

他想了想,道:“但是我不是云。”

谷雨愣住了,因为老李在平常是不会用如此淡漠的语气与他说话的。

而利落的回答,也透露出了老李心中的寂寞。

半晌,谷雨终于单刀直入:“老李,回家吧。”

“小雨啊,你真的认为,一个当年离家出走的小男孩长大了,成年了,却一点用都没有的人,真的,配得上‘回家’这个词么?”老李看着谷雨,似乎在等待回答。

谷雨避开老李的目光,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在十年前,有个小男孩,因为父母的责骂,跟你一样,一气之下,冲出了家门。他跑啊跑啊,直到跑到家再也看不见时,才拐进了一条孤僻的小巷子里。用身上的零钱买了点吃的,便沉沉睡去。”

“小男孩在小巷子里呆了三天,直到气消了,才不紧不慢地从巷子里出去。小男孩出去时,全城都贴满了关于那个小男孩的寻人启事。小男孩急忙跑回家,看见了憔悴的父亲。但找不到母亲。小男孩询问父亲,父亲只说母亲出去了……”

“直到几天后看到了一则新闻—-‘本市一名女子寻子心切遭车祸不幸不治身亡’而下面,赫然是小男孩母亲的照片……”

谷雨低着头,软软的头发遮住了他的面庞:“那个小男孩都回家了,你难道还‘配不上’回家?”

老李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的开口:“我决定了……一起回家吧”

而他们的身后,如血夕阳斜斜地打在草地上,犹如最完美的灯光师,为这个故事打上了圆满的句号。

火车启程了,载着老李和谷雨启程了。而目的地便是——远方的家。

秋晚乡愁【第五篇】

放学已是五点过半,晚秋的黄昏,太阳总喜欢丢下白昼,轰轰烈烈地往我们看不见的西边奔跑。

正如时光丢下我,轰轰烈烈地朝前狂奔。

城市早早亮了灯,各式的广告牌在大楼的腰脊闪着。这不是我的城。我的城已和我的亲人一起,留在我的想念里。行走在每天都要经过的同一条道路,左手是川流不息的晚高峰车潮,右手是来来往往永远匆忙的人群……立足在大厦之下、路口之前,心头总会莫名浮现出不该有的仰止之感:许是因为一个人、一座城,无从所依,而造就的天大地大的错觉吧。

说是错觉,却又显得有些自欺欺人,试着用完全“公正”的目光去审判:不过是曾经的我在那任性的小小世界,以为一切可以永恒,可以常驻,可以因我而变。成长却无情地揭穿了我的伪装,打着“学业”的神圣旗帜将我放逐至此,并附赠了一把名曰“悲伤”的刀,猛地刺进旺盛又鲜活心脏的胸口,还让这个从不属于我的城市用漠视与无情告诉我:就算抱着缓解疼痛的念想,在别人面前拔出那把冰冷的刃,也不过是溅他一身血罢了。

它像一面镜子,残酷地用现实倒映着我的无知与莽撞,给当初因为无所牵挂而张扬狂妄的我当头一棒。可以说我恨它,尽管恨是无能的表现,我恨它给了我这么多孤寂的空闲时间,以至于在夜深人静之时还在回想在家的那段日子,再比起如今的寄人篱下。一个可怕的意识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哀伤:我再也回不到那段时光了,纵然将来面对,迎接我的也是亲人老去的笑靥。紧接着,它又往脑中强行灌输着那不应属于我的“衰老”一词,将玻璃样的向往往地上狠狠一砸,摔得支离破碎,触地时那刺耳的声响如今还在我脑中回荡。

我可悲地发现,发现再也寻不回当初的洒脱:身处这样忙碌的城市,我像一只不足挂齿的蝼蚁,无人问津,也无人在意。孤身试图与巨人般的命运抗衡,却再找不到应有的目标、应有的追寻。

它们赖故乡所生,如今,却同故乡一起远去。

我极力挽回,它无动于衷。我始终不是成长的对手,心念的,是往日在文篇之中常访到的“乡愁”一词。在这如黑夜般浓稠的沉默中,我像似懂非懂地懂得了什么,又像打了个圈儿,回到了原地。

城市里翻滚不休的繁华与欲望,心里回荡不止的惆怅和念想。在此前,似乎所有的文字都显得了无生气,而我,终是要融入其中的,终是要成为那宏篇巨制里的小小音符。

秋晚乡愁【第六篇】

踏上落寞的三里坡,看着白蝴蝶翩翩飞舞,看着枯叶簌簌落下,看着那火红的菊花与夕阳辉映,刺得眼睛生疼。因为迁居,这个山水环绕的小村已不属于我了……

母亲说老屋下个月就要出租,需清点一些东西到新居,所以要我帮忙。我笑着答应,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以后真的与故乡再无纠葛了吗?

麻利地收拾着物什,时光飞转,一日便也过去,而东西也快收拾好了。

第二日,我继续整理,却意外拿到一本很旧的集子,翻开集子,竟是我小时候的绘画日记。看着看着,仿佛回到幼时……

那时,无名桥边的老奶奶还在世上,会微笑着给我讲那远古的神话;

那时,扎着长辫子的雷姐姐未曾去远方谋食,会细心的教我织那好看的毛衣;

那时,授我知识的小歆老师没有被调走,会在雨天载我回家……

那时,我可以在土地上光着脚肆意奔跑;

那时,我可以在竹林里偷烤香喷喷的地瓜;

那时,我可以用五彩的画笔在水泥地上挥洒……

已经不小了,不必对过去耿耿于怀。可为什么年轻的村人离开,把一切抛给年老的;而年老的却都逝世了呢?没有人知道,我却倍感寂寞寂寥……

有谁记得我在这片土地留下的脚印?又有谁记得我对土地述说的承诺?有谁知道?

我自己都忘记了。

路本不是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别乡的路便是这样走出来的。

将回新居时,最后望了一眼三里坡,白蝶翩翩飞舞。

秋晚乡愁【第七篇】

天,灰蒙蒙的;风,怪异地从我身边刮过,如针刺一般,痛入骨髓。我渴望忘记那痛,可痛却依旧挥之不去,深深烙在趴在窗口,如画的美景勾起我对杭城的回忆……

三岁那年,我远离了家乡盐城东台,随父母到杭州念书。从那以后,我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次数就少了许多,我觉得家乡好远啊,比北京还远呢!看着一个个小假日里,同学们在爷爷奶奶怀抱里撒娇的神情,爷爷奶奶们亲切的嘘寒问暖,温情脉脉的宠爱着他们,让我好生羡慕,那种感觉真不好受。无数个月圆的夜晚,我独自站在窗前凝视着那轮圆月,不由想起王维的经典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我不是独在异乡,但每逢佳节我真的很怀念家乡的亲人们。

儿时的记忆很深刻,伴随着时间流逝,对杭城的感情与日俱增。如今,我身在东台,倍加思念起杭州给我带来的无数个美好的回忆:亲爱的老师们的涓涓教诲;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种种关心;妩媚的西湖景色怡人;独居一隅的我那温馨的小……

父亲在店里贴的温馨提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小时候不明白,一直缠着问父亲,父亲终究不肯解释,爷爷生病的时候父亲一脸严肃的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是时候回老家了”。

面对杭城的温情种种,我真的不愿离去,有时甚至怀疑不过是做了一场梦,但由于孝道的原因,我还是不得不离开杭州,回到家乡,开启另一番生活。

在杭州思念家乡,在家乡思念杭州,都应了余光中前辈的乡愁,曾经在那头,我在这头。无论曾经如何,我都要向前,终归希望在前头。

秋晚乡愁【第八篇】

雨开始下了起来。弥漫在带着雨腥味的空气里的,是像打散的奶泡一般浓稠的白雾,它挡在那,仿佛故意似的,隔断了遥望故乡的视野。

天空是惨白的,跟以往故乡的天空不同。记忆里,故乡的天空一直都是一片明亮的的蓝色,总是有一群喜欢自然的阳光在斑驳的树影中跳跃,吓得麻雀赶忙离去。棕色的土壤里钻出了好几缕青色的小草,伴随着温和的风与蟋蟀的鸣声而舞动着。

那块土地上曾坐落过一个有少许破旧的砖房,旁边的树是那只黑色的犬的地盘,除了带着一群唧唧叫的小鸡的白色母鸡,任谁过去,那只犬都会用一连串“汪”的叫声把人吓退。

说起来,在不懂事那会,我跟比我大几天的堂姐总喜欢去骚扰那只白色母鸡。它的孩子实在是太漂亮了,黄色的绒毛像被和煦的阳光染过一般,就连那对小小的圆眼也是亮亮的,我们总想把她吓走,好摸一摸那仿佛是神赐的孩子。

可她也机灵。有一次快要得手的时候,没想到她杀了个马回枪,从草丛里窜回来,用尖锐的喙狠狠地啄了我跟堂姐一下,乘着我们喊痛的时候,赶紧带着那群漂亮的孩子遛到那只犬那儿,见我们不敢过来,便高傲地抬起头,轻轻地坐到了犬的旁边,还不忘用那布满了白色羽翼的翅膀护着她的孩子们……

最忘不了的,是故乡的白萝卜汤。被切的不规则的白萝卜泡在了汤里,晶莹剔透地恍若白色的水晶一般,里面灌满了浓稠的汤汁,更不用说被切成方形的猪血块,那一身的棕红色仿佛是为了衬托白萝卜一般,可内在到底跟白萝卜一样,被汤灌满,还有那用来点缀的梅菜,儿时不爱吃梅菜的我却能将汤里的梅菜一根不落的吃完……

越下越大的雨惊得麻雀又叫了起来,一如那时的故乡。可那可恨的白雾还是未散去,只剩我一人在窗那遥望着。

秋晚乡愁【第九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耸入云的峨眉山上镶嵌着半轮若明珠一般的皎月,月光如流水一般混杂在流动的平羌江上。一张看似微小的白帆,在夜里如昏黄的灯火,若隐若现。

船上站着一位潇洒的人儿,一身轻逸白衣在风中如雪般飘飘洒洒,披肩乌发无形中透着一种异于常人的风采,但他的眼神却也似月光一般,凝实之中含着豪迈,但更多的情绪,却是如丝绸般细密的忧伤。

船向着长江三峡缓缓前进,但诗人李白的目光却不住望向故乡的山水,当年他意气风发,只身前往长安欲谋求一个官职,决心定是有的,但思念却斩不断。一当他离开故乡,孤独与思乡便如破堤之水,弥漫了他的心头,但满怀的忧伤却又如何倾诉呢?似乎也只有与我相伴一生的明月才能懂我的心绪吧。李白深情地望着在山巅游弋的皎月,满心缅怀却似长了翅膀自心中幻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记得小时候,你就是那般得美丽动人,像一碟明亮的玉盘,高高地悬在漆黑的无光的夜中,唯有你在无边的黑暗中散发着无瑕的白茫,虽很柔和,但却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希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我郁郁不得志时,满心郁闷时,能陪伴我的却也只有你,只有你陪着我饮酒消愁,接受我的倾诉。

回过神来,李白凝望着明月,思念虽未减少,但眼光中的坚定却更添几分,他望着水,月,影,向着长安前进。

秋晚乡愁【第十篇】

像冰凌刺破胸膛,有什么东西汩汩流出,热得发烫。——题记

海浪拍岸,激起点点浪花,打在脚背上,有些凉。

幼时,每逢学到思乡诗,都会觉得诗句真是不错,念在口中别有韵味,但它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愁未免太过矫情,当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

如今的我,站在异乡的沙滩上,却生出几分欲说还休,说,又能到何处去说?怕有些人又笑我多愁善感。

望海,碧海蓝天,悠哉悠哉,好是惬意。但此景却令我想起一句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绿水,莺啼燕鸣,均是客路;碧海蓝天,沙鸥翔集,是为他乡。又是矫情了吧,我笑。

可那是乡愁啊!每每思及至此,五味杂陈。乡愁,乡愁,反复念你的名字,就会生出一丝愁绪,这两字是感情的突破口,一着不慎,深埋已久的情感倾泻而出。那些家乡的事,家乡的人,甚至只是家乡的名字,都像一束束冰凌刺破胸膛,乍觉冰冷,回过神来,才晓有热流从中汩汩流出,那是与血液混合的浓浓思念。它叫乡愁。

我也不懂乡愁究竟是什么,但若仅说它是一种思念家乡的愁绪,似乎还远远不够。一个人,哪怕只是在一座城里生活一段日子,就会滋生出感情;而故乡,承载了许多回忆,承载了许多心情,甚至于承载着人们的灵魂。俗话里讲叶落归根,鸟倦飞还,而游子也应归乡。只是许多人,因某些羁绊无法归家,便只有铭记。这份铭记,也称作乡愁。

我想,乡愁应当是千万根丝线,风稍稍吹起,便牵扯到心,牵扯到灵魂;它应当是寒风凛冽间的一丝呼唤,虽身寒僵劲,却会因此微笑回首;它应当是漆黑深夜,空旷街道上的一盏昏黄孤灯,明明灭灭地闪着,却执着不愿熄灭,它像是有生命,时常在耳边哼唱儿时的曲调,有着温暖窝心的触感。它是灵魂的一部分,融入骨血,念起来便愁上心头。

乡愁的滋味说不上好,怎么能说愁的滋味好呢?愁必然是牵着内心,勾出思念,令人越发怀念从前,可乡愁,它也有那般勾人的力量,却会在最后给人更多温暖,这样的愁,如何割舍?

乡愁,如此难以割舍,于我,更是不愿割舍,我贪恋它温柔缱绻的守护,我贪恋那愁萦绕在胸口的惬意,难以割舍,不愿割舍,所以铭记永存于心。

48 220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