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阅读答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伟大的悲剧》 阅读答案(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1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质疑是教法,更是学法。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质疑后的生成,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就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主旨,其实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深入质疑得以解决。初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瀑布”二字进行质疑:为什么把“紫藤萝”说成“瀑布”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密。这时候,教师就得关注学生质疑后的生成,并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处进行质疑。如“瀑布”有怎样的特点呢?流动。作者正是看到花儿由衰到盛的流动过程,引发了生命的感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影响,花儿凋零甚至被毁灭;但是,一旦有了合m的时机,花儿又盛开得美如瀑布。这样,面对现实中的“生死谜,手足情”,作者才能如此达观: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努力面对新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教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关注质疑后的生成,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促进学生的有效质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伟大的悲剧》 阅读答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伟大的悲剧的阅读答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价值问题;学习兴趣;善于发现;质疑问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变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习过程的转变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指出“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提出“学则必疑”,从中可见“质疑”的重要,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它能驱使个体积极思考、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思维的发展,获得新的知识,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一)问题能推动思维的发展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为打破语文教学“满堂灌”、“一家言”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做了不懈的探索。对于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但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提问方式,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的还是不多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没有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其实,青少年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在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由“问题”到“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伴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享受到因解决原有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之后,学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迎接新问题的挑战。这样学生就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中得到很大进步。问题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提问题,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进不了知识的大门。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时处处见疑,进而努力解疑,从而发展思维,成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人。
(二)问题是学习兴趣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个好帮手。学生感到迷惑、产生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他感兴趣的地方。如果能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就会激励起他的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如我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围绕着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时的说法是,花与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生提出疑问:“‘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言论?”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我在表扬他们敢于发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去了解十年的社会背景。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大,各合作小组在课后通过咨询老师、家人,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十年国家、社会的大致情况,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课文主旨——历经劫难的紫藤箩和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感受。学生对知识具有好奇感,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在这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问题是学习情况的反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出他们理解的难点、困惑的内容。教师备课,毕竟是从成人角度来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有时候,与学生学习时感到的难点未必一致。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是《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课文对紫藤萝作了很细致的描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学生的提问时间里,还是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紫藤萝到底长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个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恰巧学校花廊顶上长着一片紫藤萝,时值春天,藤萝花盛开。我安排学生课后去观赏这一片紫藤萝,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不断地把眼前实景与课文描写花的句子联系起来,既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勃勃生机,还学习到了不少描法。看来,问题确能使教师更及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惑、所需,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质疑、解疑来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文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创设质疑的情景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情景,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领导观念、教材的权威地位。我在教学中,是以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支持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
我还注意营造一种无拘束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们能把自己的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过早评价,而是注意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多采用这种“问题教学法”。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不懂解释的字词,可以在自读过程中发问,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在文言文字词析疑的学习中,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阅读,不懂的问题大胆提出,而已经弄懂问题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为不懂的同学解答,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提高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学习心理安全感,对学生活跃良好思维极为有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问。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此外,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从正面予以积极的评价,允许“百家争鸣”鼓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对正确、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及时表扬鼓励,而对一些错误的观点看法,也给予了精神上的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其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用一种良好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唤醒质疑意识
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教育学生“转变观念”,要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有问题是正常的,都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道理。接着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一旦学生有质疑表现时就马上给予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就课文内容要充分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进行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正是学生思考有深度的表现。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课文的知识点。我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对课文应该思考的哪几个问题,如从人物活动、人物精神特点、历史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由浅入深有效质疑,学生很快就能提出好几个问题,如文中的唐雎是如何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什么共同特点?唐雎真的能阻挡秦王吞灭安陵的决心吗?
我还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只有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解答、探索、反思,不断进步。
(三)激发质疑兴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
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属学生熟悉的、难易适中的、并能自行研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如在《五柳先生传》教学时,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求甚解’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用在五柳先生身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纷纷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该词用得恰当,有人认为用得不当,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频频“发难”:“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要求深入理解,那如何能理解书的精髓呢?、如此读书,读了也是白读,于我们青少年有何益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反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也提出了看法。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应该与下文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联系起来理解,这是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由于老师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自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三、引导提有价值的问题
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他们创设了质疑的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呢?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题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提问的方式方法,提问的切入点选择不当而导致所提问题价值不大,有个别学生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而随便提个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故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
(一)加强自身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不强,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性也就缺乏深切的体验,问题教学往往浅尝辄止。如果在备课时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教学参考书,在问题的设计上更是毫无思考,毫无新意,在上课教学时提不出好问题,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这样就更难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也更谈不上学生创新地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相关理论,端正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另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本人在进行《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教学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题目“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悲”体现在什么地方?“伟大”又体现在何处?由于能够深入思考,循文发问,对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伟大之处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发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果然提出一系列问题:“斯科特一行不为阿蒙森作证,可以吗?”、“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豪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其实学生在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回答了我在前面提的问题了。
(二)传授质疑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才能解决引人深思的有价值的问题。常见的设疑方法有:
(1)围绕课题发问,学生如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能否换为“物候现象”?为什么?
(2)抓住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字、词、句发问,课文中有的字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突破,如《散步》中的一句“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其中“世界”应该怎样理解呢?
(3)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取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笔墨写杨志的智押,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4)理论联系实际发问,如学习了道理、事例论据,请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5)对比质疑发问,如李清照《武陵春》的教学,在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背诵了词人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本意只是简单地引入课文。但有学生提出问题:李清照的两首词风格为何迥然不同?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让我意想不到,它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和作品思想风格。我让学生课后查阅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反映词人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来解疑,学生都很认真去完成这个任务,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
当然,除上述外还可以从写作方法、背景资料等方面去设疑、思考、解疑。学生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抓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表扬,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提得好在何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真正使语文教学走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年4—6期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3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可以通过对故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得以发现。诸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故事性的处理以及人物的行为的描写与人物行为的动机,即这些人物为何这样做,主宰这些人物行为的动机为何,以及作者眼中的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表述,进而得到故事中人物的价值和故事推而广之的价值。
(一)从文风中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每一位外国文学家都有其特有的迥异于其他文学家的文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文风其实就是构成文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最终形成了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文风。不同的外国文学家会以不同的文风表述其源于内心深处的感知经验与情感的宣泄,文风孕育在作者行文的修辞、语法以及图形图像之中。外国文学中同样重视修辞的运用,而且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词义的广泛性,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将作品主题价值的外延意义向读者传递出来。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内涵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其外延同样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点与荣格的本我的意义以及心灵之间的关系理论不谋而合。外国文学在其作品之中所运用的全景技术更加突出,通过强调与事件关联的某些要素以达到强化与渲染的效果,与长篇大论的叙述及解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样的全景技法所表现的意象更易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也更加节省笔墨,同时,更加具象与生动。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多条线索对主题价值进行衬托,作者通过在行文之中的时间感一步步逼近,将读者带入作品深处,与此同时,通过在行文中的空间感一点点地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直到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通过行文的抽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包括意识、思维、想象、心理、生理在内的一切可资调动的“读者资源”共同涌向一个作者的终极目标———主题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才在其诗作之中这样说:“书能将你的心带向任何一片热土,而我则从不曾离开。”外国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因地域而不同的文风,为读者提供一种近乎美妙的方式阅读、学习,并使读者享受作品所带心灵的按摩。作者以文风所达成的主题价值是作品的制高点,作品中的主题价值也常常会因此占据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某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永恒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价值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二)从心灵层面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心灵层面是人类作为客体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建立关联的最高阶的通道,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要远比国内的文学作品更为出色,国内新时期的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以低俗悦人,要么是以玄幻骇人,少有能够自然而然地真正地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的优秀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视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从主体到客体,再从客体到主体的心灵协调与象征的能力,更关注个人层面之中的心灵统合能力。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亨利•瑞德•哈格德在其名著《她》中即以心灵层面的映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造梦空间”,以至于瑞士的伟大心理学家荣格也会经常在其作品之中对亨利•瑞德•哈格德杰出的描写加以引用。这就如同读过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中足以震撼人类心灵的描写一样,透过文学的张力直达读者内心深处,并以此触及读者灵魂棱镜之中的心灵层面的主题价值的显现。再如法国伟大的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场以涅槃为开始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正是他们崭新的爱情的开始,这场以毁灭开始的爱情对于读者心灵的撞击是不言而喻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是一种既可以被低估又可以被高估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主要工作并非仅仅为了主题价值,主题价值仅仅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看法的一种表象。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学,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神学,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坚不可摧的悲剧性的命运主题往往会让人真的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外国文学作品会以探索人类的命运作为其主题价值,并且,每部作品中的主题价值都会在作品中不断地闪现出来。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应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参照那些足以影响作者文字的信仰与宗教因素,并加以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允、更加客观地对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予以正确的评估。比如,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四十八卷的《荷马史诗》中关于希腊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阿喀琉斯的命运的描写就能够佐证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神学性质的主题价值,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非常凑巧也非常不幸的是敌人的箭又偏偏射中了他的致命弱点,读到这里所有读者都会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叹息,同时也会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所弘扬的荣誉、尊严、命运的同一律感到犹如神谕般的不可抗拒。
德国伟大的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其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中,再次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在其中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那道著名的“浮士德难题”,即自然欲求与道德渴求之间孰轻孰重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浮士德》中囊括了人生之中可能经历的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这五大悲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悲剧命运的象征。道德渴求固然是崇高的,但是自然欲求亦是神圣的,面对这种两难境地,人类究竟要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因此,浮士德选择了追随魔鬼继续探求,这就像从不曾休息的西西弗斯,明知道巨石必然会从山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得选择。
三、结语
罗素曾经说过,回避某一事物,尤其是自然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其减弱,反而会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这一切皆缘于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期望的力量,在这两种力量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回避的力量愈强则期望的力量愈旺。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的力量是成正比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中所流露出来的主题价值在作者的笔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源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期望,另一种力量则源于作者的主题价值思想。这两种力量之中,任何一种力量愈强,则另一种力量会随之愈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愈具有正能量,则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思想也就愈具有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与作者在作品之中所传递的主题价值为人类文学宝库共同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绝唱,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也在不断地为读者释放着灵感、智慧与情感之微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4
在新课标高考中,这类探究性试题肯定会“登台亮相”,即使在传统高考中,为了和“新课标”遥相呼应,也为了和日后全面推行“新课标”相衔接,这类探究性试题虽不敢说定会“遍地开花”,但也一定会“偶露峥嵘”。而且,这类探究性试题其实已经在高考中悄然登陆了。那么,在高考中应如何应对这类探究性试题呢?我们认为,处理好其“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开放性
探究性试题的本质是开放性,鼓励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因而,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视为可得分答案。在这点上,考生应做到:
1. 见解力求独到
既然是个性化解读,那么人云亦云是不可能获取高分的;只有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才能使阅卷老师击节赞赏。
例1 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9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
这就是一道具有探究性特点的题目。要求考生联系文章,并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情感积累来作答。请看两个考生的答案:
(1)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性人物,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著名诗篇,给后人提供了永远的精神食粮。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始终不改其志,也留下了许多佳话。
(2)人们无不期望坡能青云直上,济世为民,但是,坡知道,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豁达的自己。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只愿“沧海寄余生”,于是成就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的坡。伟哉,坡!
答案(1)尽管语句通顺,但缺乏个性和灵气,只是文学史上苏轼简介的“贩卖”。而答案(2)却见解独到,个性飞扬。两个答案一比较,考生的语文功底立见高下。
2. 观点力求深刻
探究性试题要求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如果没有深刻的思维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具体解答过程中,要力避求同思维,多用求异思维;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
例2 2005年广东省高中必修阶段测试题:当年巴金谈及“鸣凤”这一人物原型时,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家里有一个叫翠凤的丫头。关于这个孩子,我只记得一件事:我们有一个远房亲戚要讨她去做姨太太,却被她严词拒绝。她在我们家里只是一个‘寄饭’的丫头,她的教父又是我家的老仆,所以她还是有这样的自由。她后来快乐地嫁了人。她嫁的自然是一贫穷丈夫。然而在我家里的人都称她有胆量。撇弃老爷而选取‘下人’,在一个丫头,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巴金“家”里的“翠凤”快乐地嫁人了,巴金《家》中的“鸣凤”却凄惨地投湖了。对作家这样的艺术处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怎样呢?请结合小说《家》或《家》的选文进行分析。
命题者给这道题提供的评分参考意见如下:①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好”与“不好”。②能从审美范畴表达自己意见,能谈及“艺术的真实与虚构”“人物的典型意义”“悲剧的价值”“主题意义”“表现手法”等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评分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这说明其对考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停留在“读懂”这个层面上,而是进入了“深刻探究”这一更高层面了。如果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又怎能写出“深刻”的答案呢?
二、限制性
尽管探究性试题注重开放性,但高考毕竟具有选拔的功能,如果开放之中没有限制,那就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因此,探究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随心所欲,想怎样回答就怎样回答,那种忽视试题要求的答案仍然会被打入“冷宫”。在回答探究性试题时,既要充分利用开放性,又要注意限制性,做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完美统一。
1. 关注显性信息
这里所说的显性信息,主要是指题干中明确标明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一些要求。
例3 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这道题目中的限制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答题区域――开头景物描写的两个段落;②答题内容――修辞手法;③答题手法――从“更”字可看出要用比较法;④答题指向――从“喜欢”两字可看出是比较哪一段更精彩,而不是比较哪一段更不好。
比照以上要求,就会发现考生以下的答案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
(1)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神态。
(2)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答案(1)(2)都没有比较,没有突出题干中的“更”字。正确答案示例: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烟雨中老牛的神态,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静态美。或: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幅动态十足而又和谐的画面,和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动态美。
2. 挖掘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是指隐藏于题干中需要考生细读并挖掘的对答题起限制性作用的一些信息,如果对这些隐性信息视而不见,也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如例1中,要求“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题干中“联系本文”四个字就非常重要,它告诉考生,对坡进行评价时要以“本文”作者对坡的观点为辐射源。“本文”(《文赤壁》)主要是赞扬坡落难而不落志的旷达情怀,考生组织答案时要围绕坡的乐观豁达这一中心。如果大写特写苏轼多才多艺,如文比韩愈、柳宗元,诗比黄庭坚,词开豪放一派,书法列为宋四大家,绘画为其一绝等,岂不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4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上一篇:值日生的职责包括哪些【精编4篇】
下一篇:七步诗曹植译文及赏析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