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小微企业承诺书(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中小微企业承诺书(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小微企业承诺书【第一篇】

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近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万家,从业人员万人。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个百分点;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提供社会劳动报酬亿元,同比增长%。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14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14家,亏损3家,亏损面%。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停产半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辅助、冶铸、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行业。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4项扶持政策,在创业就业、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晓度偏低。从收回的289份调查问卷看,中小微企业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较了解的仅6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一般了解的127家,占总数的%;不太了解的达到93家,占总数的%。政策知晓率偏低,有认识不到位、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数企业反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体实施的部门有十多个,条条框框太多、审批过程冗长。为了享受优惠,企业不得不“跑”遍相关部门,成本太高。有的企业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能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据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五险一金”缴纳不全等问题,仅有20户企业申报,占全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的%。三是政策条款细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进一步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以致难以贯彻落实。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 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xx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89家企业中,有59家企业资金状况非常紧缺,比较紧缺的有151家,两项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仅城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就达5亿元以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银行融资“门槛高”。有159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反映,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有109家企业(占%)反映融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有90家企业(占%)反映向银行贷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会融资“成本高”。有118家企业(占%)反应社会融资渠道不宽;有97家企业(占%)反映向社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年息20%左右,有的民间借贷年息甚至高达40%以上。三是银行“惜贷”、“抽贷”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多数中小微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远高于国有企业。超过七成的中小微企业反应,银行现在不仅“惜贷”,“抽贷”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沁水县丰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来连本带息还款180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这一情况,泽州的泽地翠、晋大奶业,高平的国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多数中小微企业反应当前经济不景气,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应收账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比如,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公司外欠资金高达亿元。五是“互助贷”隐患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高平市推出“互助贷”信贷产品,由十多家企业互联互保,撬动银行资金。但有企业反映,这种信贷产品隐患较大,去年因一家企业出现还贷问题,导致互联互保的十多家企业必须还清该企业贷款后,方能申请本企业贷款业务,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

。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三)“创新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调查问卷统计,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仅有47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认为企业已经转型,适应经济转型要求;有142家企业(占%)认为可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但持续经营有困难;有93家企业(占%)认为亟待转型。尽管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创新驱动,一路飘红。比如,泽州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签订30多万件销售合同,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达到35639万元,同比增长%,在我市冶铸行业一枝独秀。这样的企业还有城区的龙韵科技、高平的国丹食品、阳城的恒亚工贸等。事实表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型、产品上升级、技术上创新。而我市中小微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链低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抗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不敢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企业即期利润,而且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有时甚至“成三败七,九死一生”,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创新。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有20%的流动率。加之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缺能力”,不会创新。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的仅45人,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专科学历的119人,占%;专科以下的114人,占%。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26人,仅占%;30-40岁的86人,占%;40-50岁的119人,占%;50-60岁的41人,占%。企业经营者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

(四)信息不对等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调查问卷统计,在企业获取哪方面信息难度较大上,有133家企业选择投融资信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有107家企业选择规划及项目信息,占%;有94家企业选择政策法规信息,占%;有92家企业选择技术信息,占%;有77家企业选择人才信息,占%。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务方面,有132家企业选择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占%;有109家企业选择提供产业指导与市场开拓咨询服务,占%;有86家企业选择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占%。一方面,政府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企业对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产业导向或开展的一些活动缺乏了解,导致想创业的找不到好项目,想转型的盲目上项目。比如,泽州县冶铸行业,由于缺乏宏观产业规划指导,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铸管行业,20xx年有30家铸管企业,20xx年发展到50多家,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多数铸管企业濒临倒闭。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在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整体涨幅达15%以上;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停产半停产面大幅增加。从调查问卷统计看,近三年来利润增加在25%以上的仅2家,利润增加10-25%的67家,利润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润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润负增长5-10%的31家,利润负增长25%以上的4家。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平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

。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xx”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平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政府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政府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中小微企业承诺书【第二篇】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 要

资金是是流通中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若资金短缺,又不能及时筹措,企业就不能购进生产资料,停产、停工,对外投资经营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并且偿债能力下降,产生债务危机,影响企业信誉,使企业陷入困境。所以说资金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运行、发展的根本。

业的筹资问题表现现得更为复杂。

筹资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筹资风险 筹资渠道 防范对策

financing risk

financing channel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1前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时,美国次贷危机一度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來很大的危害,甚至有很多企业倒闭。2009年底至今,从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开始,欧债危机逐渐加深,蔓延至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由此产生的多米诺效益令国际资本市场一蹶不振。欧债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对欧洲的出口陷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企业产生影响。欧盟经济低迷使得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持续走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低,更容易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资金筹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必须拓展融资渠道,并权衡不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持续性、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筹资风险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筹资活动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当前,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发展,筹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使用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 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来讲,企业的筹资方式有9种,即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内部积累、联营筹资、信托筹资。这9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不管企业采取何种筹资方式。筹资风险这个因素是必须得考量的。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对现实筹资问题的概括和归纳,强调对事实的陈述和描绘,从中得出相关的结论;规范研究方法主要是依托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系统的方法、科学抽象法、分析和综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和演绎法、理论联系实践等研究方法。

内源筹资是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所用资金中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等其他资金通常占60%。而在我国,据有关部门调查,即使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中小企业资金构成中自有比例也仅为40%,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分别占40%和20%。

中小企业筹资目前依然是间接筹资为主

据国家经贸委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东部占60%;中部约70%到80%;西部则高达90%。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同时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而通过直接筹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

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筹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调查表明,“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有资料

显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

中小企业筹资方法创新

1、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行股权筹资。所谓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企业内部职工出资认购本企业部分股票,委托一个专门机构(如职工持股会、信托基金等)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再由该专门机构(如职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管理,按股份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的股权安排形式。

2、资产证券化筹资。所谓资产证券化是将企业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以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资产结构组合和资产信用分离的方式,以部分资产为担保,由受托人控制的专门的特设机构发行,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变现的筹资手段。

3、应收账款抵借、让售及金融品种创新。应收应收账款抵借是指应收账款持有者(承借人)向银行或金融公司(出借人)取得以应收账款为抵押的借款。

4、售后回租方式筹资。售后回租属于筹资租赁的一种形式,承租人将原来归自己所有的固定资产售给出租方,然后以租赁的形式从出租方原封不动地租回资产的使用权。

5、回购式契约筹资。回购式契约实质上是技术授予权、国外投资、委托加工以及补偿贸易的综合体。

3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类型 股票性筹资风险

股票筹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在筹资过程中,受有关因素的影响,难以

筹集到目标资金的可能性。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和筹资相关的决策,二是公司自身经营状况,所以股票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决策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

1、决策性风险 是由股票筹资决策不当而不能实现筹资目标的可能性,股票筹资决策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现股票筹资时,按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就其股票发现的种类、规模、价格、方式、时机、以及承销机构等作出的最后决定。决策性风险由股票发行的种类风险、股票发行的规模风险、股票发行的价格风险、股票发行的方式风险、股票发行的时机风险和股票发行的承销商风险组成。

2、经营性风险 是指企业由于经营不佳失去股票发现资格而不能实现股票筹资目标的可能性。利用股票筹资,我国《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管理条例》对股票发行人的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其中有些条款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出了严格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企业就失去了发行股票的资格。

债权性筹资风险

其一:现金性筹资风险,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现金性筹资是由于现金短缺、由于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

其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按照“资产=负债+权益”公式,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终极的收支性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财务风险

由负债筹资引起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并不存在于负债筹资过程中,而是存在于负债筹资之后。

一种是借人资金运用风险。企业借人资金的目的.是通过财务杠杆效应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发挥负债经营的效应。但如果借人资金不能为企业带来足够的效益,不船按期支付债务本息,非但不能从中得到好处.反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向银行支付罚息,低价拍卖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以及会增加下一步筹资的难度等,严重时则会使企业破产倒闭。

能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就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轻则使企业陷人财务困境,重则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从上述分析可见。财务风险与筹资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联系表现在财务风险包含于筹资风险,是筹贤风险的组成部分;相互区别,主要在于诱发的原目、计量方法防范措施等方面。从诱发原因方面来看,财务风脸主要是由于借人资金后导致的负债规模、负债结构不合理引起的。

4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分析 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内源筹资匮乏。我国中小企业内源筹资的比例很高,但内部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即内源筹资匾乏。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自有资金和自我积累比较少,一般情况不足30%。企业内源筹资匾乏,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主要都依靠外源筹资,特别是负债筹资。这不仅使企业筹资成本过高,债务负担过重,而且使企业自我积累的筹资机制难以形成,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为乏弱。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创立不久即消失。

股权投资,但这类资本很难从正式金融体系中获得。

3、民间筹资活动较活跃,但规模小且处于“非法”状态。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借贷无门,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筹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有的企业甚至全部靠拖欠贷款来周转资金。但这些民间筹资活动多属于政府限制的 “非法集资”“乱集资”范畴,很难成为正式筹资渠道。

总的来看,尽管目前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但无论是正式间接筹资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未能对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

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这些信息。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在寻找贷款这一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2、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缺口分析。在现行金融体制中,像国外那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贷款担保组织、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同业协会等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给中小企业的筹资造成一些障碍,出现金融缺口。同时,由于存在银企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加严重,使中小企业更无法进入公开资本市场筹资,从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有效供给减少,加据了金融缺口。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收取较高的利息或费用是很正常的。这就是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均衡利率要高于市场平均利率.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目前对利率和收费的规定却不利于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

5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的防范

1、要有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中小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如果在风险临头时,中小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有效应付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防范风险。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中小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有效的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随时监控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把风险水平降到最低点。

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中小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中小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中小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

4、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根据中小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中小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中小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中小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宜低于1:1,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

5、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

筹资风险的控制

1、应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在对外

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可以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中小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中小企业的筹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同时中小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的筹资情况来确定资金是否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在编制具体财务预算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依据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适当的负债比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时间和数量,使筹资时间、资金的投放运用紧密衔接,及时调度,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提高资金收益率,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筹资风险。

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中小企业筹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筹资战略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对现有的金融市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财务运营的实际状况以及资金投放的需要,确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影响中小企业筹资战略制定的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筹资战略制定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中小企业现有的财务政策。

②、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筹资战略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筹资战略必须与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并根据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项筹资战略的内容。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不同的是生命周期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

略以回避风险力求降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不同生命周期下筹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中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不同,期望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下应制定各不相同的筹资战略。

①、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筹资战略。在中小企业的初创期其经营风险总是最高的。这就客观上要求在经营风险较高的初创期,尽可能地降低该时期的财务风险,降低债务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比重,相应增大权益资金所占比重,即选择稳健型的筹资战略来满足中小企业在初创期发展所需资金。同时在拟定筹资方案时,应尽可能的选择筹资主权资金,以筹集权益资本或吸收风险投资为主。

为此,初创期中小企业在选择筹资战略时,应当以降低企业偿债压力、延长资金使用时限、提高资金使用的自由度为标准。

②、成长期中小企业的筹资战略。进入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将会转变为致力于营销活动的推广,保证业务量持续稳定上升同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成长期,因扩大业务量的需要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大规模的投资,包括对内长期资金的投放、对外资金投放以及营运资金投放等。故此,在该期也不适宜大量的筹集债务资金或推行举债经营的战略模式。

战略的潜在报酬,判断其获利能力,从潜在的报酬水平和资本结构

③、成熟期中小企业的筹资战略。成熟期,中小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维持,因为在该时期顾客对产品的理解较为深入,产品创新难度很大,这些因素将会导致差异化的可行性空间的缩小。

成熟期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相对较低,此时为获取风险溢价可以加大资本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即改变目前的资本结构,以寻求税收庇护、降低资本成本,从财务筹资角度为中小企业让出获利的空间。

④、衰退期中小企业的筹资战略。从成熟向衰退的过度,是一系列竞争加剧导致的最终结果。包括:技术替代、替代品的出现、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产品结构、产品系列的变化等。在衰退期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借助于适当的战略决策获取竞争优势,并为中小企业带来利润。

衰退期筹资战略的选择。衰退期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集中的表现为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点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使企业尽快地由衰退期进入成长期或者撤出所有者的资金。在该时期,选择筹资战略时应当以财务弹性为标准,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选择财务弹性大的筹资战略。

中小企业筹资的渠道

1、内部筹资:包括利润留存和股权筹资,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利用留存收益没有筹资成本,对发展期企业来讲是优先的筹资方式。

股权筹资即以企业现有技术、产品等资产,折算成股权的方式,寻求

战略投资者控股或参股,扩大注册资本金规模,以解决投资不足、市场不畅等问题,实现筹资目的。从财务安全的角度来说,对于公司进行股权筹资无疑是最安全的一种,股权性筹资主要包括股权出让筹资、增资扩股筹资、产权交易筹资等形式。

2、商业信用筹资:企业可采取赊购商品、预收货款等方式筹集短期资金,对有长期供销关系、产销量较大的企业来讲这是一个低成本的有效筹资方式。

3、外部筹资:包括各种方式,如信用担保贷款、抵押或质押担保贷款、承兑汇票或票据贴现筹资、项目直接筹资、典当筹资及筹资租赁等。总而言之,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外部筹资手段,在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前提下,扩大资金来源,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4、申请国拨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可申请的国拨资金项目很多,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

5、上市发行股票:只有站在资本市场的大舞台上,才做到了企业筹资渠道的全面畅通,同时也对企业知名度的提高等各方面带来好处。

7.结 语

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带来了机遇,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在经济界的具体体现。因此,每个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筹资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筹资风险。

参 考 文 献

[1]刘衫,中小企业筹资研究理论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7)[2]朱道弘,小企业筹资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上海投资,2008;(1)[3]艾东,中小企业物流筹资风险管理探讨[j].上海金融,2007;(12)[4]林毅夫,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筹资[j].经济研究.2004;(1)[5]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筹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连景林,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管理.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23期)

[7]严彦,王勤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6辑)[8]徐德勤,浅谈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防范.甘肃农业(2006第一期)

[9]贺武、刘平,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财会月刊(2004 b411)

[10]顾建、王锐兰、崔新进 ,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其风险防范.商业研究(总第334期)

[11]黄东晶,中小企业筹资对策分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2][河南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阶段性成果 编号:06130378001 [13]张红漫,浅析股份制企业股票筹资风险与防范.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6期)

中小微企业承诺书【第三篇】

近期,针对我市当前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困难问题,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抽调有关科室人员组成调研组,切实深入我市区六个县区工业园区、中小微工业企业开展调研。

(一)融资难、融资贵、“去实业化”现象明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受融资门槛和成本高以及企业自身资信度偏低等影响,各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十分有限。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其融资成本也比大企业平均要高出50%。中小企业贷款一般情况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有的甚至高出100%。多数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需要担保公司担保,担保贷款的年利率达到了12-15%。还有很多小微企业不能正常获得银行支持,只能通过比银行利率高出3-5倍的民间借贷获得发展资金,有的民间信贷月利率高达5%—10%。同时,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愈加明显,一些制造企业也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甚至通过“实业钓鱼”办法,以实业为担保获得贷款用于其他领域的套利中。

(二)企业人才引进难、用人成本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引擎”。而当前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欠缺、产业工人难招问题。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因流失而严重不足;班组长、业务骨干在很多岗位中出现“单兵”作战、独挑“大梁”的现象;管理层面和最具执行力的车间班组普遍出现人才的短缺现状、严重断层。同时,企业普遍反映用人成本高,为员工购买的各项险种支出比例较大,甚至占到员工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三)市场疲软、订单减少、货款回收难,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受国际国内市场低迷和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市中小企业订单锐减,货款回收难。按很多制造企业惯例,一般到5月,公司接到订单应该达到上年的五到六成,而今年普遍减至往年的三成或三成不到。以区集团为例,今年到5月份,接获订单仅6000万元,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0%。同时,很多中小企业货款回收难度较大,已经出现货款回收打五到八折或以货抵款的现象。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信心不足,不敢投、不想投现象较为普遍。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20xx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仅有138个,比去年减少37个,总投资亿元,比去年减少亿元,且当年计划投资仅亿元,距全年工业和技改投资目标差距较大。

(四)工业用地指标紧张。工业用地指标紧张,土地审批程序、周期较长,延缓项目投资进程。企业入驻园区一两年没有办下来土地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发展中的融资。

(五)园区投入不足,建设缓慢。各区县工业园区普遍呈现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小、融资能力弱、融资渠道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园区规划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同时,园区水、电、气配套能力不足及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制约入园企业发展,尤其是县、两县工业园区供电问题突出。县工业园区使用地方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低,电价高达元/度,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高。县“落地电”政策一年一定,政策调整周期短,且只有新增企业享受,县原有工业企业为移民搬迁做出了贡献却无法受益“落地电”政策,中小微企业对此项政策意见较大。

(一)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制度。按照市委提出的“树立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支持、帮助企业发展成效的标准”要求,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制度”,定期对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形成适时更新的“问题清单”,分门别类敦促相关部门和县(区)限时解决。

(二)制定企业人才培育规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的引领。现在国家和省上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培育,省上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门制定了“万名中小微企业培训计划”。周边各市州甚至包括市内相关区县都重视企业家队伍培育,每年都从有限的财力中,不惜安排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企业家进行系统培训。如泸州,x年用于工业企业人才培育投入已达300多万元,而我市不足30万元。建议充分发挥我市正在开建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高水平高标准制定《x-x年市中小企业人才培育计划(中长期)》,每年市财政安排300万元左右工业企业人才培育专项资金,对我市中小企业人才进行系统提升培训。

(三)组建市工业投融资平台。市中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建议效仿周边省市,发起组建市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吸纳民间资金参股联营,打造全市统一强大的工业投融资平台,切实解决市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急需资金。

(四)适时调整涉企政策。在当前企业运行困难的背景下,建议研究并适时调整政策。如税费负担问题,尤其是费的问题,能免则免,能缓则缓,尽量按最低限收取。当前企业普遍反映用工成本高昂,各项保险费用较高,建议落实《劳动合同法》前提下,将《劳动合同法》的各项具体要求由低到高分步实施,根据企业行业和规模等方面特点,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给予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和极度困难企业适当的过渡期或缓冲期。借鉴国际经验,对初创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社会保险费用按一定的人数比例由政府承担,或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同时,针对企业反应近年土地使用税过快增长的问题,认真研究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办法,对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不同、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予以区别对待,有上限和下限浮动的,原则上一律按下限征收。对目前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交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缓交、减交或免交。小企业用于研究技术开发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准予税前列支。

(五)帮助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要制定政策,帮助企业引得进、用得起、留得住人才。政府引进的高端人才,应该鼓励去企业锻炼,在企业多做贡献。借鉴“村官”运作模式,可在经济管理部门抽调人员到企业当“企官”。切实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有计划组织企业到高校招聘高学历、高素质适用人才。

中小微企业承诺书【第四篇】

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近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万家,从业人员万人。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个百分点;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提供社会劳动报酬亿元,同比增长%。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14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14家,亏损3家,亏损面%。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停产半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辅助、冶铸、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行业。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4项扶持政策,在创业就业、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晓度偏低。从收回的289份调查问卷看,中小微企业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较了解的仅6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一般了解的127家,占总数的%;不太了解的达到93家,占总数的%。政策知晓率偏低,有认识不到位、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数企业反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体实施的部门有十多个,条条框框太多、审批过程冗长。为了享受优惠,企业不得不“跑”遍相关部门,成本太高。有的企业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能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据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五险一金”缴纳不全等问题,仅有20户企业申报,占全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的%。三是政策条款细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进一步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以致难以贯彻落实。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 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xx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89家企业中,有59家企业资金状况非常紧缺,比较紧缺的有151家,两项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仅城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就达5亿元以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银行融资“门槛高”。有159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反映,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有109家企业(占%)反映融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有90家企业(占%)反映向银行贷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会融资“成本高”。有118家企业(占%)反应社会融资渠道不宽;有97家企业(占%)反映向社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年息20%左右,有的民间借贷年息甚至高达40%以上。三是银行“惜贷”、“抽贷”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多数中小微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远高于国有企业。超过七成的中小微企业反应,银行现在不仅“惜贷”,“抽贷”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沁水县丰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来连本带息还款180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这一情况,泽州的泽地翠、晋大奶业,高平的国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多数中小微企业反应当前经济不景气,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应收账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比如,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公司外欠资金高达亿元。五是“互助贷”隐患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高平市推出“互助贷”信贷产品,由十多家企业互联互保,撬动银行资金。但有企业反映,这种信贷产品隐患较大,去年因一家企业出现还贷问题,导致互联互保的十多家企业必须还清该企业贷款后,方能申请本企业贷款业务,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

。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三)“创新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调查问卷统计,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仅有47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认为企业已经转型,适应经济转型要求;有142家企业(占%)认为可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但持续经营有困难;有93家企业(占%)认为亟待转型。尽管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创新驱动,一路飘红。比如,泽州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签订30多万件销售合同,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达到35639万元,同比增长%,在我市冶铸行业一枝独秀。这样的企业还有城区的龙韵科技、高平的国丹食品、阳城的恒亚工贸等。事实表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型、产品上升级、技术上创新。而我市中小微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链低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抗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不敢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企业即期利润,而且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有时甚至“成三败七,九死一生”,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创新。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有20%的流动率。加之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缺能力”,不会创新。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的仅45人,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专科学历的119人,占%;专科以下的114人,占%。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26人,仅占%;30-40岁的86人,占%;40-50岁的119人,占%;50-60岁的41人,占%。企业经营者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

(四)信息不对等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调查问卷统计,在企业获取哪方面信息难度较大上,有133家企业选择投融资信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有107家企业选择规划及项目信息,占%;有94家企业选择政策法规信息,占%;有92家企业选择技术信息,占%;有77家企业选择人才信息,占%。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务方面,有132家企业选择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占%;有109家企业选择提供产业指导与市场开拓咨询服务,占%;有86家企业选择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占%。一方面,政府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企业对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产业导向或开展的一些活动缺乏了解,导致想创业的找不到好项目,想转型的`盲目上项目。比如,泽州县冶铸行业,由于缺乏宏观产业规划指导,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铸管行业,20xx年有30家铸管企业,20xx年发展到50多家,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多数铸管企业濒临倒闭。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在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整体涨幅达15%以上;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停产半停产面大幅增加。从调查问卷统计看,近三年来利润增加在25%以上的仅2家,利润增加10-25%的67家,利润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润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润负增长5-10%的31家,利润负增长25%以上的4家。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平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

。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xx”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平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政府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政府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48 823348
");